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国有企业的企业家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没有形成与企业高层经理人员贡献相联系的制度化报酬机制;在对企业高层经理人员激励机制建设方面还存在着观念变革问题:多数企业中没有形成制度约束。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深化改革,建立健全企业家行为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需要建立的激励机制主要是利益激励机制、晋升激励机制和荣誉激励机制。需要建立的约束机制主要是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健全的权力约束机制,法律制度约束机制。监督体系约束机制等。  相似文献   

2.
认为法律规范由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构成的观点同传统的“三要素说”(认为法律规范由假定、处理和制裁构成)相比,有进步,但仍然存在需要商榷之处。笔者认为规范适用的条件应属于法律规范的逻辑构成要素,法律后果不是法律规范的逻辑构成要素,法律后果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3.
物权行为理论源自德国。对物权行为理论的评价是我国物权立法过程中被普遍关注的问题,其中出卖人利益的保护状况又是争论的焦点之一。对此,笔者认为,在物权行为理论模式中,出卖人利益得到了公平的保护,这种保护体现在整个交易过程中,并且充分考虑了参与各方的利益平衡,真正体现了公平的法律价值。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新型的法律现象,促进型法律的功能发挥和机制运行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文章在法律功能涵义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法律促进发展机制的原理和动力模式,阐述促进型法律具有的宣示指引、利益调控、行为激励、整体发展和强制保障等功能.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法律制约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制度作为保持证券市场可信度与有效性的重要机制在发达证券市场中备受推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法律行为的性质是种经济法律行为,我国目前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的民事、刑事、行政三种传统机制均存在缺陷而不足以起到担负保障证券市场有效性与安全性的重任,在对三种传统管制模式比较、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引入全新的经济法机制,以经济法机制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进行监督与管理是适应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法制模式的客观要求与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诚实信用原则兼有道德性规范和法律性规范的双重特点。诚实信用原则在大陆法系内的确立,是对大陆法系追求法律的绝对主义,否认司法活动的能动性造成的弊端的补救。就其宗旨而言,任何大陆法系国家法律中规定诚实信用原则或有关诚实信用的具体法律规范,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某种秩序,以体现一定的利益平衡。诚实信用原则具有补充性、不确定性、衡平性的特点,并产生确定行为规则、平衡利益冲突、为法律和合同的解释确定准则、减少交易费用从而增进效率四项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7.
法的实现,是指法律规范在人们的行为中的具体落实,即权利被享用,义务被履行,禁令被遵守。法律规范的要求,只有转化为社会生活的现实,法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建立符合立法目的的法律秩序。能够促进社会发展的,不是法律文件本身,而是法律文件中规定的行为规则在人们行为中得到实现。从法治理论的角度来看,法律实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法律规范在现实生活中实现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8.
法律行为制度是实现私法自治的重要工具,国家通过"强制规范违反禁止条款"否定违反强制规范的法律行为的效力,来实现公法和私法的衔接,限制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但是法律行为的违法不等同于无效,应当在具体个案中进行法律解释和综合判断。以类型化分析的方式来研究该问题,并结合我国市民社会发展落后的现实,以维护法律行为有效性为原则进行利益衡量,是一种适合我国的有效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9.
《证券法》的出台,意味着证券市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严重,极大损害了投资者的根本利益。在解决好证券市场存在的一些弊端,必须改革现行的证券发行制度。建立一种动态化的信息披露监管机制,规范上市公司并购与重组行为。还要从法律上、制度上和利益机制上规范和约束中介机构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透明的市场环境,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诚信原则作为法律化的道德准则,从更深层次上把握了公平的要义,在审判实践中有着重要作用。首先要调整当事人之间失衡的利益关系,恢复、重建利益平衡;其次是解释、评价当事人的民事法律行为,防止发生纠纷后当事人的趋利避害、进行恶意辩解,指引当事人善意、正当行使权利并履行义务;再次是补充、解释法律,弥补法律条款不能涵盖全部现实生活的不足,对法律规范做出符合立法旨意的正确阐释,防止从个人目的出发任意曲解法律。适用诚信原则应以维护公平正义为准绳,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应审慎、适度。  相似文献   

11.
《证券法》的出台,意味着证券市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严重,极大损害了投资的根本利益。在解决好证券市场丰承的一些弊端,必须改革现行的证券发行制度,建立一种动态化的信息披露监管机制,规范上市公司并购与重组行为,还要从法律上,制度上和利益机制上规范和约束中介机构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透明的市场环境,保护投资的利益。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开发区扩张进程中存在的治理困境进行分析,运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对开发区扩张进程中各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进行探究,发现开发区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博弈失衡是造成开发区无序扩张的重要原因。开发区有序扩张需要实现利益相关主体间的博弈均衡,应该通过制度、程序以及动态监督审查机制来规范开发区空间扩张,推进开发区管理体制有序变革;建立科学的开发区发展考核和激励机制,完善开发区合作机制;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生态型开发区建设;加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建设,规范开发区的征地拆迁行为。  相似文献   

13.
意思表示瑕疵对法律行为效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意思表示作为法律行为制度的核心,既是法律行为的效力根据,也是法律行为价值评价的基点,因此,意思表示负载着法律行为制度实践化的意义。法律行为的成立以意思表示为要件,而法律行为的生效以意思表示的健全(自愿真实)为要件,并且法律行为的生效以法律行为的成立为前提,因此,意思表示成为法律行为效力评价的基点。无论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还是生效要件都是以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为基点,意思表示的存在与否决定了法律行为的成立与否,而当事人意思表示的健全与否又决定了法律行为的有效、无效、可撤消。  相似文献   

14.
论行政事实行为的可诉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事实行为是行政主体的一种行为形式,尽管不产生法律上的约束力,但行政事实行为本身所具有的特性表明了其可能对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产生侵害,进而决定了对其所造成的损害结果进行救济的必要性。司法救济是行政事实行为法律救济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仍未能将行政事实行为纳入行政诉讼的范围之内,我国应尽快解决行政事实行为的可诉性问题,以达到充分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规范行政权力行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会计行为的法律规范问题是我国目前经济转轨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经济与法律问题,本文在明确会计行为规范体系的基础上,探讨了目前会计法律规范的现状及改进对策,着重分析了会计行为的民事法律责任和虚假会计信息的法律认定问题。  相似文献   

16.
将<民法通则>的民事行为在涵义上等同于传统民法学的法律行为,其混淆的原因是望文生"训",把法律行为中的"法律"一词解释为合法性,导致法律行为原有内涵的缺失."法律"一词正确的涵义是法律约束力.这一理解基于法律行为的特点:法律行为是具体法律行为的概括,是意思自治的体现,和法律规范联系与区别.基于二者的差别,法律行为是当事人之间的立法行为.  相似文献   

17.
周航  申素平 《复旦教育论坛》2022,20(6):25-31,79
“教育(法律)行为”概念的引入有利于促进教育法的体系化与法典化、整合各类教育法上的行为,并弥补现有概念工具的不足。然而,学界对教育行为、教育法律行为的具体内涵及其相互关系仍缺乏深入讨论。其一,教育行为概念的用法存在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其二,教育法律行为概念的界定系由传统法理学上的法律行为转变而来,过于简单,难以揭示各类教育行为的共同本质,难以承担建构教育法内在体系的功能,也难以彰显教育法的独特价值追求。为构建具有普适性的教育法行为概念,应将教育行为界定为与教育有关的一切活动,包括教育法律行为与教育事实行为。对于教育法律行为来说,“直接产生法律效果”是其法律本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性)”则是其根本目标。因此,可以将教育法律行为界定为:教育法律规范调整的,法律主体基于教育性目的所作出的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相似文献   

18.
一、法律行为及大学生法律素质一般来说 ,法律行为是指法律所调整的行为 ,这里所说的法律行为与民法理论中的法律行为有所不同 ,它是指所有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法律行为包括两大类 ,一类是合法行为 ,这是法律所允许和要求的行为 ;另一类是违法行为 ,这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其行为受到法律的否定 ,引起否定性的法律后果———法津制裁。所谓法律素质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法律知识素质 ,即大学生对法律规范、法学理论的认识水平和掌握程度 ;二是法律心理素质 ,即大学生对法律这一社会现象的感觉、情绪、愿望和信念 ;三是法律行为素质…  相似文献   

19.
法律行为素质是大学生法律素质的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法治意义;高校法律基础课的德育属性和大学生法律行为素质的现状决定了该门课程必须把提高学生的法律行为素质作为追求的目标;加强法律行为教育应遵循大学生法律行为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大学生法律行为教育的基本原则,主要方法和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20.
法律不仅是文本,更是一种行为。为了更好地理解立法中的言语行为,实现法的目标,我们需要了解立法者的"意图"。本文以奥斯汀的言语行为三分说理论、约定符合理论和法律中的有关"意图"的理论为基础,分析法律中的意图对于理解和适用立法中言语行为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