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民族声乐这种以表达人们内心情感为最终目的的艺术一直陪伴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而声乐技巧作为声乐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与革新直接推动了声乐艺术的推陈出新、不断完善,艺术直接表现出了不同声乐作品的情感,决定了不同作品的风格,在深化声乐艺术情感表达、风格表现,深化声乐艺术情感表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作为学生时代思想最为成熟的一个阶段,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的祖国栋梁,开展大学民族声乐的教学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2.
声乐是一门能够给人带来精神享受的艺术,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多民族融合的多种声乐艺术彰显出无限的魅力,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表现方法和手段,表现出个性鲜明的民族和地域风情。在演唱中,个性化的声乐演唱技巧是不可或缺的,包括情感的表达,音准、音色的控制,气息的控制以及特殊符号的表达等,都是决定应约作品演绎效果的关键。声乐演唱技巧是多种多样的,在不同的唱法中应用不同的演唱技巧,只有把握好演唱技巧和演唱作品的二度创作,才能演绎出摄人心弦的音乐作品,引起听者情感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3.
每一个民族的声乐艺术都是在不断地发展与积累中逐渐形成的艺术成果,作品中所包含的美学意蕴是根植于民族文化传统之中的,并通过具体的演唱实践体现出来。声乐作品中的美学意蕴承载着作品的情感表达与艺术价值体现。通过作品中对于艺术之美的诠释,让我们对作品的美学价值有进一步的了解与认知。本文通过对藏族声乐作品的美学构成,了解藏族音乐在传承与发展中的特点所在,也可以进一步了解在藏族声乐作品中对于美学传统的展现。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两位艺术大师迦梨陀娑和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品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作品中所体现的人类所共同追求的理想,对东西方人不同的观念意识作了对比。文章对两部作品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各自表现出的高超技巧也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声乐艺术虽是一项抽象的艺术形式,但在其教学开展实践中却又彰显了丰富的美学特色和美学内涵。事实上,声乐作品本身就蕴含了丰富的文学美、音乐美、表演美、音响美等不同层次的审美内容,我们作为声乐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应在声乐教学实践中将声乐演唱技巧训练与审美教育有机的集合起来,从而全面的推进对学生的音乐审美教学能力的发展。具体到本文中,笔者将结合声乐教学实践对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审美内涵的渗透进行了四个方面的总结,以期对声乐教学实践产生良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音乐美学重点在研究声乐的审美和本质,任何声乐作品都是建立在自成一体的声乐美学基础上,这个基础决定了声乐创作的美学品质与风格,美学观念不但决定了声乐作品的审美选择,对声乐教学的观念与方式也有很大的影响。为此,当前对声乐艺术的美学探讨越来越成为众多音乐创作者与音乐教育教学工作者特别关注的焦点之一。文本笔者简单从美学角度谈论声乐艺术的内容和特征。  相似文献   

7.
声乐艺术与人类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其艺术的表达传递着声乐艺术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底蕴,不同的文化底蕴又决定了声乐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声乐艺术的文化印记了一定的时代烙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意识与思维方式。因此,本文通过探寻声乐艺术背后的文化意蕴找寻出其出发点,为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提供一丝参考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声乐作品的演唱风格是由多方面因素构成的,不同国家、民族、地区,不同的历史时代及其相应的文风,不同的体裁形式,以及不同的作者、演唱者的具体创造表现及其形成的流派等,使声乐作品的演唱风格百花齐放,各不相同。个人演唱风格的形成和培养,不仅是歌唱者生理条件、演唱方法技巧、审美水平、情感深度等等的综合体,而且离不开对声乐作品本身演唱风格的准确把握。因此,学习和掌握不同声乐作品的演唱风格,是培养个人演唱风格必不可少的课程和经历。  相似文献   

9.
张辽艳 《考试周刊》2011,(38):198-199
声乐作为一门文化蕴涵极为丰富的表演艺术,不仅要展示出演唱者的技能,而且要表现出作品中的文化内涵,而这种文化内涵具有强烈的民族性。所以,声乐艺术又是一种民族文化。而说到对声乐传统文化的继承,其实质就是通过一定的声音技巧去表现蕴涵在作品中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0.
意境涵盖中国艺术所有领域,成为中国艺术的终极追求。意境也是现代平面设计所追求的至境。现代平面设计意境的构成由作品的思想蕴含、设计师的艺术技巧、受众的理解与再创造三方面构成,其意境的创造有寓虚境于实境的方法和化情思为景图的方法,要体现出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1.
论形象教学法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乐教学是一门研究科学发声方法和演唱技巧的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运用形象教学法,通过形象化的教学语言设计、教具辅助设计和肢体动作设计,引导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理解和创造声乐艺术美,产生审美愉悦,从而提高其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2.
论民族声乐艺术的多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崇尚多元化的今天,现有的美声、民族、通俗唱法已不能满足人们内心深层意识中的视听感受,要求多样声乐形式的强烈愿望,使越来越多新的声乐艺术形式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已经开始绽放它们迷人的光彩。声乐文化的多元化是我国民族声乐发展的趋势,多元化声乐艺术的表现特征是技术的多样化和文化风格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3.
声乐艺术中美的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客体生活的再现美 ;二是主体情思的情态美 ;三是形式技巧的表现美 ;四是个性特征的风格美。一部美的艺术作品 ,是上述四者的和谐统一。从以上四个方面论述了声乐艺术的美学形象 ,进而对音乐审美过程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民族声乐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是借鉴文学、民歌、曲艺、戏曲等姊妹艺术,汲取西洋美声唱法的科学发声方法,具有我国民族文化特色的一门艺术。在民族声乐演唱中,语言是演唱作品内容的精髓。  相似文献   

15.
高师声乐大课与音乐新课程理念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校扩招后,师资力量的不足,使高校声乐教学出现了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声乐大课的出现,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解决了一定的实际问题。高师声乐大课的要求与特点主要有:一对众的授课组织形式;多学科综合的教学内容;点线面发展的教学思路;利用声乐大课的自身优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的声乐演唱表演意识。高师声乐大课应体现音乐新课程理念:突出课程的人文性,关注高师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遵循视听艺术规律,倡导个性化的知识生成方式;凸现课程综合化,聚焦新课程的基础性和普及性;重视艺术实践,营造浓厚的“艺术环境文化”。  相似文献   

16.
所谓"民族声乐",并非单指传统的民族唱法,而是包含各种地方戏曲、民歌、民间唱法和民族化了的美声唱法等几个方面.我国民族声乐有科学、系统的传统理论和讲究"字、腔、声、情、味"的唱技特点.建立和形成新的中华民族声乐学派体系,既要继承和发扬民族声乐的优良传统,保持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又要借鉴、吸收外国古典和近代声乐精华,同时要坚持"双百"方针,不断探索,不断提高.为了发展和提高民族声乐艺术,必须大力加强民族声乐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民族声乐是中国传统歌唱艺术的总称,它是传统的民族歌曲,戏曲以及曲艺以及在他们的基础上发展和演变的各类唱法。民族声乐体现着民族性,是对民族生活以及民族情感的呈现,传递质朴和亲切的民族情感。藏族民族声乐必然具备民族声乐的传统特点,本文主要围绕藏族民族声乐具备的民族区域特色以及藏族民族声乐的发声方法和技巧等内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程远 《丽水学院学报》2005,27(4):115-117
以民族声乐的语言为中心,从语言的风格和汉字的咬字吐字两个方面入手,论证民族声乐语言的艺术美。以河南豫剧、山东民歌、苏南民歌为例,进一步显现中国戏曲和民歌的魅力,并呼吁坚持“民族性”的方针,繁荣民族声乐。  相似文献   

19.
临海词调是一种民间坐唱由艺形式.词调唱腔的气息共鸣、真假换声、咬字吐字、表演歌唱特色与民族声乐教学诸多方面要求一致.临海词调应用教学中,需要克服伴奏与语言的障碍.民族声乐教学运用临海词调促进临海词调的传承,也提高教学效果.民族传统曲艺与民族声乐教学结合,凸显地方音乐教育特色,推动地方文化生态的平衡.  相似文献   

20.
民族声乐演唱者的培养和训练,必须从声音、吐字、感情、韵味、表现、修养、形象七个方面着手。每个环节都是重要的,只有达到七个方面的统一,才能形成民族声乐艺术的风格,才能继承和发扬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