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发生在六十年代的事情。东德的反间谍工作卓有成就,西方谍报组织使尽浑身解数也无法打入它的政府机关。然而东德的一些重要文件却通过奇妙的途径被法国国外情报局获得了。有一次,法国国外情报和反间谍局第七处处长勒鲁瓦到西柏林出差,听到这样一件事:东德各个政府部门、机关、军营、警察局等单位,由于缺少上厕所用的  相似文献   

2.
腾讯科学讯(Everett/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埃姆斯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在加州莫菲特场测试未来太空望远镜的光学系统,这套具有革命性的光学探测装置不仅可以发现类似地球这样的系外行星,甚至可以对它们"直接成像",这项新技术被称为"诱导相振幅  相似文献   

3.
石阵奇观     
《百科知识》2014,(10):F0002-F0002,F0003
提到巨石阵。人们首先会想到英国埃姆斯伯里的巨石阵,它的建造起因和方法仍是一个谜。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巨石奇观遍布世界,比如在我国有石林,在澳大利亚有石阵,在美国有钙华塔,有时它们也被称为“烟囱”……  相似文献   

4.
麦吉尔 《知识窗》2007,(3):36-37
现年84岁高龄的克林伯格,是目前被关押在以色列的最高级别的前苏联间谍,被称为“前苏联克格勃最后一个间谍”,他从1957年开始就为克格勃服务,直到1983年以色列反间谍机构才将这只“超级大鼹鼠”逮捕归案!以色列情报机构认为:“马库斯·克林帕格一案是在以色列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间谍丑闻!”  相似文献   

5.
杨晓璐 《知识窗》2007,(4):38-40
与普通人一样,间谍也有性格上的缺陷。为了使自己由“兔子”变成“雄鹰”,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有人竞干起了一仆三主的多重间谍。1963年6月,瑞典反间谍机关逮捕了一位名叫史迪克·温纳斯特洛姆的空军上校,使瑞典有史以来最大的一件间谍案被揭露了出来。  相似文献   

6.
正最近热播的电视剧《风筝》吸引了众多眼球,观众继《暗算》《潜伏》之后,再次过了一把谍战剧的瘾。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认为所谓的间谍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或者完全不搭界,这其实是一种误区。近两年全国人大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北京市颁布了《公民举报间谍行为线索奖励办法》,表明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和严峻,加强反间谍工作、维护国家安全,已经成为当今之要务。  相似文献   

7.
EarthLink的技术支持人员每天得处理很多的问题:坏掉的网络,被破坏的文件——还有订户关于“间谍软件”和“广告软件”的抱怨,这种抱怨在过去的几个月里越来越多。计算机的主人常常并没有意识到这些顽固的软件的存在,但它们在去年快速蔓延,和用来对付它们的反间谍软件发展得一样快。  相似文献   

8.
对于将来的宇宙飞船,美国宇航局埃姆斯研究中心的研究者提出了这样一种设想,宇宙飞船的舱壁可以用水和微生物做成的生物瓦片来建造!这让美国宇航局为之心动,并投入了10万美金的经费予以支持。生物瓦片的原理就是模仿了自然界处理废物的  相似文献   

9.
华约解散和苏联解体标志着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时代的结束,世界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世界新形势给冷战时代大显身手的各国情报侦察机构提出了新课题,促使他们改变自己的工作重点、目标、手段和方式,改革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强劲之势席卷情侦界。 引人注目的裁减 克格勃是冷战时期世界最大的情报侦察机构,鼎盛时拥有9万多名特工和40多万人的机关职员、警卫人员、边防部队和特种部队。在经历了苏联解体、“8·19”事件和“十月事变”等几次大的政治冲击和内部改组后,今日俄罗斯的情侦队伍不仅由原来的国家安全部降为反间谍局,而且规模也大大缩小,仅保留了反间谍行动局,保卫战略设施  相似文献   

10.
赵熙熙 《金秋科苑》2013,(18):54-55
9月6日,美国宇航局(NAsA)计划向月球发射一台"吸尘器"。这架名为月球大气与尘埃环境探测器(LADEE)的轨道飞行器将采集尘埃与大气分子,从而确定究竟是什么漂浮在月球上空,以及它们是如何达到那里的。LADEE项目科学家、加利福尼亚州莫菲特场NASA埃姆斯研究中心的Rick Elphic表示:"自阿波罗计划以来,这些谜团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次系统地记述了四川下泥盆统平驿铺组的植物化石,共计9属13种,其中包括一个新属 和三个新种。它们分属于苔藓植物(?)和早期维管植物的四大类(Rhyoiophytina、Zosterophyllo-phytina, Trimerophytina和Lycophytina)。根据植物组合的面貌,还讨论了平驿铺组的地质时代相当于欧洲的西根期(Siegenian),并可能包括部分吉丁期(Gedinnian)和最早的埃姆斯期(Emsian)。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概念界定是理论建构和分析的前提。俄罗斯反情报核心概念контрразведка及其派生词组通常被理解为“反侦察”或“反间谍”,这种认知不符合俄罗斯反情报工作实际和现代情报理论。准确界定俄罗斯反情报核心概念,对于正确认知和深入研究俄罗斯反情报问题意义重大。[研究方法]基于现有研究,解析俄罗斯情报核心概念的具体含义,以此为逻辑起点对俄罗斯反情报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基于法律文献视角对反情报活动和对外情报活动、业务—侦查活动进行比较分析,并对俄罗斯反情报核心概念问题的界定提出思考。[研究结论]界定了俄罗斯反情报工作的核心概念,对比了反情报活动和对外情报活动、业务—侦查活动的联系和区别,指出在俄罗斯反情报问题中,应结合现代情报理论和俄罗斯国家安全工作实际,将国家安全机关整体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考察其在反情报领域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情报科学》创刊30年来(1980-2009年)载文被引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刊创刊以来,共发文6141篇,被引文章4077篇,平均被引率66.4%,被引25319次,平均单篇被引4.12次,被引文章平均单篇被引6.21次。回归分析表明,被引文章总篇数,被引率(%),被引总次数,及平均单篇被引次数随年份的线性变化趋势明显,各指标都随年份而增大。在统计意义上,被引文章总篇数,被引率(%),被引总次数,及平均单篇被引次数分别每年增加11篇,1.23%,75篇,及0.13次。结果表明,《情报科学》文献被引逐渐增多,引文分析型,综述型,及方法型的文章被引频次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国内高被引论文在国外的被引情况与国外高被引论文在国内的被引情况,探讨二者的相关性,以了解国内外高被引论文的差异。【方法】 选择2017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医药大学学报类综合评价总分排名前5位的期刊,选取2008—2017年各期刊在CNKI中的高被引论文共512篇及WoS中高被引论文共486篇,统计分析所选文献的被引频次等相关指标。【结果】 5种期刊的CNKI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差异较小,而WoS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差异较大;CNKI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远高于WoS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除《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外,CNKI/WoS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与其在WoS/CNKI中的被引频次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国5种国内学术影响力较高的医药大学学报的国际影响力均较低,这些期刊国内/外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与其在国外/内的被引频次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明显,国内外对5种期刊的引用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专利被《SCI》来源刊论文引用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通过《SCI》收集中国专利被科技论文引用情况的数据,对其进行分析、统计,试图探索中国专利技术被科学研究利用的情况及规律.得出结论:IPC为C部的中国专利被引用次数最高,中国专利被主要用于化学方面的研究;被引用的专利主要是高等院校及中科院研究所申请的,中国专利被国外引用较少;专利公开后2-3年首次被他人引用,首次被引用后2-3年达到被引用次数的高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媒体报道是否影响以论文被引频次为标志的科技期刊影响力及其影响因素,为我国科技期刊更有效地与媒体合作、提升期刊影响力提供建议。【方法】分析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与大众媒体面对面”项目的相关数据,运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是否向媒体推荐、是否获得媒体报道与论文被引频次之间的关系。【结果】被期刊推荐给大众媒体的论文的被引频次显著高于未被推荐论文,但被推荐且被媒体报道的论文的被引频次并没有显著高于被推荐但未被报道的论文。【结论】在我国,媒体报道本身没有增加被报道论文的被引频次,期刊仍需采取更加综合的手段来提升期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2004-2008年国内图书馆学研究高被引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国内2004-2008年图书馆学研究高被引论文的被引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4-2008年,国内图书馆学研究高被引论文共104篇,总被引频次5 705次,篇均被引频次54.85次。根据高被引论文的发表情况,筛选出了图书馆学研究的重要期刊、多产作者和多产科研机构。同时对高被引论文的产出地区和高被引论文的研究主题也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基础学科期刊论文被引的分布特点,探究低被引论文区间的界定和评价方法。【方法】 以科学引文索引(WoS)收录的65种凝聚态物理学期刊(CMJ)的被引数据为研究对象,以统计学原理和文献计量学方法,比较分析h指数核心区、被引频次小于篇均被引次数论文,以及最低被引论文的累计被引频次为期刊总被引频次的5%,10%和20%区域内论文的被引特性,以此确定CMJ最合理的低被引区。【结果】 CMJ整体零被引率仅为10%,可视为高质量的期刊集合。最低被引论文的累计被引达到总被引频次20%的区域和被引小于篇均被引次数的区域具有被界定为低被引区的统计学依据。零被引率、低被引率和低被引密度与传统评价指标IF、h指数、篇均被引次数以及可被引论文数、总被引频次不存在强相关性,满足作为独立评价指标的充分条件。【结论】 由零被引率、低被引率和低被引密度构成复合指标Evel {rN0,rN x,rTci x}用于描述期刊的低被引特性;由h指数和特定区域内的篇均被引次数构成另一个复合指标Evel {h,Ci 20%,Ci cipp,Ci h}用于比较期刊的被引结构特征。研究表明期刊被引结构可以构形分类,而评价参数在不同被引区域有可能存在竞争优势;因此评价期刊的低被引情况要以分析被引结构为前提。期刊的综合评价应该使用多参数多维度指标。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所收录的眼科学期刊历年被引用论文数的统计,发现期刊被引用论文数在期刊出版后的3~5年达到峰值,然后又下降;期刊的被引频次也呈现同样的被引分布。因此可以通过计算期刊3年前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论文数与期刊3年前发表论文总数的比值来作为期刊年被引论文率,期刊年被引论文率可以作为反映期刊论文被利用概率大小的测度指标。进一步随机选择生物学基础学类、大气科学类、水产学类、数学类、冶金工程技术类期刊,计算出期刊年被引论文率,对其与其他文献计量学指标做相关分析,期刊年被引论文率与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被引半衰期、h指数等均无相关性。由此期刊年被引论文率不能作为评价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指标,但是它能反映出期刊论文发表后被引用概率的大小,能提供给作者论文发表在哪些杂志上被引的可能性更大,哪个杂志受读者的关注度更高。这些信息对于读者选择期刊投稿非常有用,对于研究人员评价期刊的整体被利用程度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零被引现象:文献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零被引和低被引是与高被引相对称的现象,在科技文献中很常见.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零被引文献的潜在价值,关注“睡美人”的唤醒,关注低被引作为引用分布的“尾部”可能发挥的作用.零被引问题的研究历程主要可以分为探讨阶段和建模定量阶段两个重要阶段.目前的研究在内容上包括了零被引论文比例、首次被引等角度,在方法上从常规的统计分析到数学建模不一而足,还将零被引与期刊评价、科技评价联系了起来.但相关研究尤其我国的研究仍然较少,并且存在着零被引定义不清、自引难处理、数学模型亟待完善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