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小城漾濞     
忆苏 《大理文化》2013,(8):44-46
漾濞真小。初见,那座小城给了我这样的印象。那时的漾濞县城真的很小。小城,小街,小巷,小站,和一个不大的集贸市场差不多。灰头土脸,简单朴素,透着岁月的尘烟,像极了一个为生活奔波略显沧桑的农妇,浑身上下刻满光阴的痕迹。初见,这座小城让我看到的,是素朴的陈旧。20多年前读书时和同宿舍的漾濞同学一起回家,我真的没想到漾濞县城竟然这样小,这样冷清。街上没有多少人,小站就在街旁,很多商店要等街天才营业。走在街上,冷清而空荡。没有自己生活的小城里那种浓浓的烟火味和熙熙攘攘的热闹气息。唯一让人记忆深刻的,就是沿途不曾断流过的奔涌的漾濞江水,清澈、凛冽、欢腾,一路唱着  相似文献   

2.
严晓宇 《寻根》2013,(3):21-24
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坎其击缶,宛丘之道。无冬无夏,值其鹭。(《诗经·陈风·宛丘》)陈国在今河南省开封以东至安徽亳州一带,当地  相似文献   

3.
据史籍记载,巴人最早生活于西北地区,后来由陕西、河南进入湖北、四川。巴人南迁,南迁后进入了湘、鄂、渝、黔边区地带。《后汉书.南蛮传》:“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未有君长,俱事鬼神,乃共掷剑于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乃独中之,众皆叹。又命各乘土船,约能浮者,当以为君。余姓悉沉,唯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乃乘土船,从夷水至盐阳。……廪君死,魂魄世为白虎。巴氏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祠焉。”“巴”字最早见于殷墟甲…  相似文献   

4.
黄伟敏 《华夏文化》2012,(4):66-F0004
丙辰菊月,百物齐丰,卓尔西大,已逾百秋。清末设学堂,升允开办;民初创大学,翔初奠定。其位居古城西南,有平流河水,映带左右;列明筑城墙,横贯东西。远眺终南山,近观钟鼓楼。虹光射地,紫气盈天。汉陵唐阙,秋云夏夜。礼乐之地,文曲薮渊。  相似文献   

5.
正关于木之断想,一如山间森林,愈生愈繁,绵延不尽。1、木之本木者,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一派生机。缘何一派生机?木下一点,明确指示:本。这个本,既是根基,又是萌芽。木居东方,主春气,主生发,主萌芽一切,得天地之助,自然繁荣昌盛。《春秋繁露》讲,阳盛助木,木气盛,乃为春;助火,火气盛,乃为夏。阴盛助金,金气胜,乃为  相似文献   

6.
一帘水幕腾空而起,以粉身碎骨作为代价,终于挣脱了雪线的禁锢。自此,苍山有了美妙的歌喉,年复一年地唱,咏出碧绿的四季。秋天的水本该柔情,一旦凌空便放弃了抑制,变成激昂的瀑布。水开始奔腾不息,一路上艰辛坎坷,身逢绝境却又柳暗花明。这个过程体现着不屈,于是就被人摄录下来,面对一幅关于水的图片,欣赏者竟然心神不宁,内心的感受翻云覆雨。水和人一样,也有激情,一旦形成喷发的状态,它的本质就难以判断。凡是喷发着的激情,只要保持了与生命相同的长度,就会被视为信仰。如果只是短暂地闪现,并且带有臆想的成分,通常都会被归于情绪。图  相似文献   

7.
<正>孟浩然《春晓》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本义为"得时草生"(《说文》段注)、"出生万物"(《周礼·春官·宗伯》疏)的意思。"阳气动物,于时为春。春,蠢也。物蠢生,乃动运。"(《汉书·律历志》)"春,蠢也,万物蠢然而生也。"(《释名·释天》)春也指得时气暖,生命蠢蠢欲动,一派复苏景象。《易经》谓之蒙。蒙,即萌。意思是事物初萌,未成形状,暧昧不清,昏惑不明。世界原初的蒙昧混沌的状态,谓之鸿蒙。鸿蒙,乃生  相似文献   

8.
正清晨就出发,带上相机。要去的地方很明确:者摩。者摩对我而言,始终是个未知的、超越日常经验的地方。尽管它就在我身边不远处的哀牢山里。那里的女人,头戴鱼尾帽,身着花花绿绿的彝族服饰,却标榜自己是白族。关于他们,有着种种传闻。我向往经验以外的地方。我想去看看他们的生活,照些者摩女人的照片,或许,还能了解到他们历史的蛛丝马迹。一出发,我们就走散了。在哀牢山北麓的温泉,在约好相聚的地方,我停下了摩托。约好的时间是八点半,该到的人都到了,不该到的人照旧没来———一些人总是习惯性便秘。山脚很冷,不适宜长久停留。我强调说我最近身体不太好,怕拖了大家的后腿,只能先走一步,几个年龄偏大者也跟着我上山。  相似文献   

9.
静夜之水     
正忽一日,我搬了家,已经住在乾州城外的鳌头坡了。单独的农家小院。临河。一栋旧的低矮的两层小砖楼,在郊野的天空下静静地伫立。小院的围墙是有的,砖砌,几成四方,高八尺许。围墙内的土地,就占到六分多一点。临进门,墙外是一条顺河延伸的窄而静悄的水泥马路,进得院内,小楼坐北朝南,楼前则为一坪坝。也不甚宽,可以铺得七八床晒谷子的簟席,又皆以大小不一薄到寸许泛了淡淡青光的青石板铺砌。其间有四棵树:一为土蔷,一为栀子,一为紫薇,一为桂花。  相似文献   

10.
大青树百二河山拥古镇,如棋似画木森森。虬枝巨盖寓兴旺,如扇叶葩沐雨尘。喔喔雄鸡报晓勤,喳喳栖雀探巢门。抬头遥望峰巅雪,侧耳静闻海浪吟。耆老偎根欣侃古,邑人簇树拨弦筝。金花往昔折枝处,风裹鸟鸣情韵生。注:大青树,属榕树种。树干粗壮,枝茂叶阔,象征兴旺发达,世世代代被白族子民奉为风水神树,大理村镇均有栽种。  相似文献   

11.
经文的秘密     
冯少波 《寻根》2013,(1):4-9
经书是一种书,但非普通书,而是特别书。《说文》曰:"经,织也。从糸,声。""经"的原义是"编织品的纵线",后来借指装订书用的丝线。古人将写有文字的竹简、纸张用丝线装订起来,以便阅读。有用才会常读,好书方能传世。所以,经书就是那些古代流传下来的,得到人们广泛认可的好书。作为一个读书人,我读的书不少,但读的经不多,于宗教经书,几未读过。无缘念经,却有缘  相似文献   

12.
两个西湖     
郑休白 《大理文化》2013,(10):75-76
浙江杭州有个西湖,云南大理洱源也有个西湖。一个是平原湖,一个是高原湖。一个身居闹市,一个熨帖乡野。杭州西湖是一首沉郁顿挫的抒情长诗,洱源西湖是一曲辽阔空旷的高原神曲。长诗缠绵,神曲幽深。杭州西湖是一位风流倜傥的鸿儒,洱源西湖是一个放浪形骸的牧童。鸿儒可敬,牧童可爱。杭州西湖是一位时尚华美的淑女,洱源西湖是一个素面朝天的村姑。淑女典雅,村姑质朴。杭州西湖是一位身居庙堂的高官,洱源西湖  相似文献   

13.
闻华 《华夏文化》2007,(1):50-51
隋唐创立科举制,对此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演进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唐代的科举,制度上还不是十分严密,是否金榜题名,往往不是取决于考试成绩,而是取决于名人推荐。所以,考试之前,找门路,托关系,成为当时应试举子的一大景观。但是,名士对这种权力也很慎重,他们爱惜自己的名声,不会轻易答应推荐谁,应考者必须拿出自己最得意的作品来打动对方。这种把自己最好的作品送给名人请求推荐的做法,当时有一个专用词汇,叫“行卷”。唐朝科举行卷广为人知的例子,是白居易的故事。白居易在长安应考时,曾向著名诗人顾况投递作品,请他推荐自己。…  相似文献   

14.
卞青,一位80后的年轻画家。卞青,肩一袭长发,眉清目秀,顾盼之间的神气中,自带一缕道骨仙风。卞青,与其说这是一个画家,不如说他更像一位武侠。卞青说,的确,一直习武来着。卞青,一位习武的画家;一位画画的武侠。  相似文献   

15.
陈平民 《寻根》2014,(5):134-138
西周初年,周武王封舜的后裔妫满为陈侯,都宛丘,在今河南淮阳县城东三里。因有颍水出自淮阳县西北,故陈氏以颖川为堂号称颖川陈氏,妫满身后谥“陈胡公”,他是陈氏得姓之祖。陈国历经600年,传20世、23位君主,于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亡于楚国。陈亡后,渭公次子全温(陈胡公21世孙)奔齐,后居于浚仪,别号陈留。渭公长子衍则避难迁阳武户牖(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北)定居。陈衍为户牖陈氏始祖。起初几代有人仕于齐为大夫。第7代陈从善仕于秦为上大夫。第10代陈平佐刘邦定霸业,汉惠帝时官拜左丞相。东汉陈蹇,陈衍23世孙。有一年逢灾荒,有个盗贼夜间爬到陈蹇家屋梁上,被陈蹇暗中发现了,他呼喊儿孙起来,并说:“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是也。”贼人听了,惭愧地服罪。这个典故就是成语“梁上君子”的出处。  相似文献   

16.
黄侃(1886—1935年),字季刚,又字季子,名乔馨,晚号量守居士。湖北蕲春人,训诂学家、音韵学家。黄侃幼承庭训,3岁发蒙,10岁便读完四书五经,乡里人呼为"圣童"。黄侃自小就桀骜不驯,不拘小节。一次他去考秀才。考完试闲逛,见一考生驾锅煮鸭子,气不打一处来,上前一脚将锅踢翻。考生见此抓住黄侃要打。黄说:"甭管你怎样,反正今个这鸭子你是吃不成了。"见他如此蛮横,那人也只好作罢。  相似文献   

17.
大理六日记     
许家强 《大理文化》2013,(10):77-79
2012年11月15日大理长途奔波六千里,大理,我来了。长途客车拐了一个弯,一片华灯,在寒气袭人的无边暗夜里扑面而来。"到大理市区了。"车上有人响亮地说,声音里按捺不住喜悦。放下行囊,来不及吃晚饭,我匆匆走出苍山饭店,转一个弯,便是洱河,沿洱河右行,很快,我走到洱海边上。这里只有几盏淡淡的灯,在海边寂寞地立着,洱海风吹,从我发际掠过。我在洱海边坐着,洱海水温柔地在我脚下摇荡,那幅度很小,连灯光都没摇碎,一如我此时的心情,平静,无澜。就这样与洱海对坐,无边无际的夜色笼罩着  相似文献   

18.
我待箜篌引     
半夏 《大理文化》2014,(3):24-32
正1那天,班主任秦老师让一位同学来叫我,要我去他办公室。同学是在二楼水房里找到我的,我正在那洗衣服,时间是晚上10点来钟。毕业班同学通通住在三楼,今天三楼无比喧闹,同学们哭哭笑笑的都有。我不想见任何同学,待在宿舍里我不知道能干什么。晚上七点正,高考分数网上开查。我一直在二楼水房的平台那手洗一条牛仔裤,才穿了两三天便换下来的,它其实还算干净。牛仔裤揉搓好了,在漂水,掉色严重,水一直蓝,漂也漂不清。  相似文献   

19.
逼人之绿,来自田园。田是开垦了的野,田只长庄稼。在野变成田的漫长过程中,田和野曾经有过和睦相处的黄金时期。田野是一个很好的词,有田,有野,田长庄稼,野生草木,各得其所。  相似文献   

20.
在天之水     
在天之水,不仅是云,是雨。还有湖。这水,或者叫湖,就栖息在云彩的深处。水里有鱼,天上有云,树间有鸟。鱼在云中游,云在树间晃,鸟在水上飞。这是一片名符其实的在天之水,它还有个实至名归的名字:天池!崇山峻岭间,奇迹般地闪现出这片丰盈的水。水周围的山,从容而镇静。在我的周围,我看到了大量原生的云南松林,蓊蓊郁郁围住了这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