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印第安裔作家薛曼在其代表作《一个印第安少年的超真实日记》中刻画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很多人物形象都充满了象征意义。P先生象征着来自白人世界的忏悔,高弟和洛杰象征着来自白人世界的友谊,潘娜洛普象征着来自白人世界的爱情;来自印第安世界的罗迪象征着放弃,玛丽象征着挣扎,阿诺象征着希望。主人公阿诺是他们居留地第一个勇敢地走出部落并融入白人世界的印第安人。他是连接白人世界和印第安人世界的纽带,也象征着印第安人的希望。  相似文献   

2.
格兰西是当代美国著名的本土裔女作家,其创作的《舞伴》展现了白人殖民霸权行为以及印第安人对此的文化反抗策略。本文借助后殖民理论,分析该作品中白人殖民者对印第安人的土地占领和文化摧毁,以及印第安人的反抗策略。  相似文献   

3.
文化视角下看北美印第安社会禁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立佳 《衡水学院学报》2009,11(5):77-79,82
北美殖民早期印第安人与白人贸易中,酒类贸易占有很大比重。酒类贸易的发展在印第安人社会内部引起巨大的酒害。面对严重的酒害,印第安人民间和官方采取一系列禁酒的措施,并取得一些成绩。白人对此态度模糊,一切皆以自身利益为准。通过对印第安人禁酒措施和结果的探究,从印第安人自己的文化角度考察近代以来西方基督教文化与美洲印第安文化的撞击及近代殖民主义的罪恶。  相似文献   

4.
"印第安女苦役"形象作为近代西方文化与印第安文化相互碰撞的产物,成为欧洲启蒙思想家论述美洲退化问题的主要论据。而美国政治思想家托马斯·杰斐逊则认为印第安人与欧洲人在体质和心智方面并不存在差异,性别压迫的现象广泛存在于野蛮社会之中,强调唯有在文明社会,所有社会成员的权益才能获得真正的保障。在此基础上,杰斐逊构建起印第安社会野蛮的言论,积极推行印第安人"开化"政策。在19世纪以来美国白人与印第安人矛盾不断激化,以及印第安社会对同化政策持续抵制的特殊历史语境之下,美国白人开始广泛渲染印第安人在体质和心智方面的先天缺陷,将其比作不可救药的低劣种族。至此,杰斐逊基于人类种族间体质和心智平等而构建出的印第安社会野蛮的言论,演化为印第安人体质和心智具有先天缺陷的印第安人种族低劣论,成为白人屠杀和掠夺印第安人的法理基础,对近代美国社会中白人与印第安人之间群体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俘虏     
很久以前,印第安人是美洲大陆的主要居民,他们生活在一个个印第安部落中。自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以后,一批批欧洲白人来到了美洲,将印第安人驱赶到边远地区。因此,那时印第安人和白人常常发生战斗。在美洲的胡宁和塔帕尔肯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印第安人在深夜袭击了白人的小镇,有个孩子在袭击中失踪了。据说是被印第安人抢走了。孩子的父母发了疯似的四处寻找。可是到哪儿去找呢?那些骑马善战的印第安人早就跑得无影无踪了。失去孩子的父母只有伤心地痛哭,让时光慢慢抚平心里的伤痛。好几年过去了,这对父母好像已经忘记了痛苦。可是…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深受主流社会影响的当代印第安人困顿混乱的生活状态。远离印第安民族传统,没有参加传统典仪活动,尼科特和琼无法构建自己的文化身份,沦为白人社会的文化边缘人。印第安典仪活动是印第安传统文化的核心,对于当代印第安人有着重要意义,是他们在白人社会生存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7.
洛根是北美印第安人的一位首领,他以慷慨好客著称.当年的殖民者踏上印第安人的土地时,在洛根家里受到了热情款待.洛根在白人需要的时候,把肉和衣服无偿地送给他们.即使在白人与印第安人发生冲突、战斗的时候,洛根首领也仍以"白人的朋友"自居.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暮光之城》系列小说中印第安狼人形象进行解读可以发现,不论是对男孩雅各布以及印第安众狼人的描述,还是印第安狼人与白人吸血鬼之间的法则,都显示出白人作为闯入者和殖民者对作为原住民和领地保护者的印第安人的优势,这体现了作者的后殖民主义无意识。  相似文献   

9.
运用罗伯特?扬后殖民理论视域下的翻译理论,分析美国印第安作家谢尔曼?阿莱克西长篇小说《一个兼职印第安少年的超真实日记》。在这部小说中,一方面,白人通过翻译,以期把印第安文化转换成其从属文化,另一方面,以主人公朱尼尔为代表的具有积极反抗意识的印第安人,通过将印第安文化向白人世界进行翻译,发出了自边缘的声音,从而在混杂的时代建构了新的印第安身份。  相似文献   

10.
美国政府对印第安人实行保留地政策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1880年至1920年间对印第安人实行“全面同化”政策。其目的在于通过对印第安人进行改造,实行土地分配,打破保留地制度,授予印第安人以公民权,改善印第安人的文化教育水平,使印第安人融入到白人主流社会中来。这种政策的实施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善印第安人的生存状况,相反,还成了一次对印第安人变本加厉的掠夺。  相似文献   

11.
美国印第安女作家莱斯利·马蒙·西尔科的《死者年鉴》中白人对美国印第安人的非正义表现在很多方面,本文侧重于生态非正义方面。运用生态批评理论,通过白人对印第安人的神圣生命圈、土地、水源的生态非正义的阐述,揭示出白人时印第安人的生态非正义。生态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恢复不仅应当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还必须是“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  相似文献   

12.
詹姆斯·韦尔奇是较早关注到印第安原住民生存状况的美国本土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其代表作《愚弄鸦族》描述了皮库尼部落的兴衰与部落族人个人成长命运之间的关系,小说里的三个年轻人在经历家园崩塌、部落颓败、印第安神话解体后,渴望在白人文化宰制下的社会中找寻真正的自我。通过寻“我”之旅,人物的流浪与归家结局表明了白人的殖民掠夺摧毁了印第安人赖以生存的部落共同体传统,暗含印第安文化在美国白人文化的同化下注定走向衰败的结局。从小说里的三个典型人物入手,探寻在两种文化夹缝中生存的年轻人是选择继续坚守先辈的遗念——传承印第安传统文化、延续皮库尼部落的荣光,还是选择离家——追寻白人文化来实现自我。  相似文献   

13.
试从后印第安理论的角度出发,分别从改变、超越与重生三个方面探讨《熊心》中体现的"后印第安"思想,从而揭示出印第安人民在主流白人社会中艰难的生存现状,进一步为部落中的印第安人指出保持族裔身份和部落价值观的可行道路。  相似文献   

14.
路易斯·厄德里希的短篇小说<秤>辛辣讽刺了美国的司法制度,有力例证了白人世界和印第安人世界之间的不相调和,以及印第安人在这种制度下不可避免的臣服.  相似文献   

15.
早期的印第安人对土地是崇敬和膜拜的,他们有节制的耕种和捕猎,具备原始生态意识。但是在毛皮贸易中,印第安人改变了传统的信仰,为了贪念,肆意屠杀动物,造成对大地的破坏。在与白人交往中,印第安人逐渐丧失了土地,进入保留地生存,最终迎来了自治,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对土地的诉求。  相似文献   

16.
一铭  建芬 《课外阅读》2007,(4):49-49
自从被白人驱赶到保护区之后,印第安人一直过着贫困的日子。直到有一天,他们终于时来运转——勘探人员发现在印第安人的土地底下,蕴藏着大量的石油。  相似文献   

17.
西部片是独具美国特色的电影类型.作为最能够体现美国精神和价值观念的艺术形式之一,西部片在美国人确立民族意识和自身形象的过程中,曾起到过不可或缺的作用.自西部片诞生以来,印第安人就一直是该电影类型中必要的元素之一,然而,早期拍摄的西部片并没有如实地再现印第安人遭受白人殖民侵略的历史.电影是在特定体制中制造出来的意识形态产物,因而对电影的研究应当从具体的社会政治语境出发,研究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在电影话语中的刻写.以阿尔都塞和<电影手册>派的观点审视早期经典西部片,可以看出美国白人主流意识形态是如何刻写于早期经典西部片之中,使之成为白人主流对印第安民族所施行的种族和文化灭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美国宗教历史中,印第安人土著宗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但以往由于白人主流社会对印第安人的边缘化,以及同化政策。同样作为北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印第安人土著宗教从不为人认可。本文试图论述国内外对于北美易洛魁人宗教的研究动态,使读者了解易洛魁人宗教信仰,深化对于美国宗教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周磊 《宜宾学院学报》2011,11(4):73-74,82
《与狼共舞》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传统西部片或者说好莱坞影像的叙事风格,但它以美国白人的原罪感为出发点,首次将印第安人作为叙事主角,重新审视了北美大陆白人与原住民的关系,重现了印第安苏族人质朴的游牧民族生活,塑造了印第安英雄群像,揭露了白人征服西部过程中所犯的罪恶,反思了早期西部片着力宣扬的个人英雄主义和"美国精神",从而超越了传统西部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了西部片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路易斯&#183;厄德里希的短篇小说《秤》辛辣讽刺了美国的司法制度,有力例证了白人世界和印第安人世界之间的不相调和,以及印第安人在这种制度下不可避免的臣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