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候课,就是任课老师在上课前提早一二分钟到达教室门前,等候上课。候课本是教师课前准备工作的一部分。但在近几年,笔者发现有部分教师,不太重视候课这一常规工作,往往是上课铃响过之后,才从办公室匆匆走向教室。当教师走进教室时看到的可能是一片混乱,学生找课本、寻学具的“立体大搜捕”……看到这种场面,教师的心情会好吗?于是只好用去三五分钟整顿课堂纪律。教师的情绪受到影响,不会一下子平息下来。这样直接会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如果重视候课,则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因为这样做的好处起码有三:一是有利于督促学生做好课前…  相似文献   

2.
教师“候课”是指教师课前几分钟在教室门口或教室内等候上课。这是教师课堂教学前的一种预备状况,是教师课前组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着教师的组织管理水平,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质量等诸多方面。一、教师“候课”的功用1.教师“候课”有利于良好课堂秩序和学习气氛的建立。良好课堂秩序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保证。因教师的“提前到堂”,使学生马上意识到就要上课了,进而控制自己的情绪,期待着新的一节课的到来,并且以饱满的激情和高昂的学习斗志及时进入课堂学习的准备状态,保证了课堂教学能正常而…  相似文献   

3.
看了《小学教学参考》2004年管理版第5期“教学科研·争鸣”刊发的姜鸿彬和王生兵的《请别再拖课了》一文后,感触颇深。由此,我想到在实际的教学生活中存在的另外一种司空见惯的而又不可取的“拖课”现象:上课铃声已经落了,一些教师才急匆匆地拿着教本、提着教具从办公室往教室赶……这样,原来规定的40(45)分钟教学时间就在无形中被教师“拖”(提前支取)了1分钟左右,其教学情境和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其实,根据教学实践、教育原理以及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应该提倡教师进行“提前候课”。“提前候课”也就是要求教师至少提前1分钟到教室等候…  相似文献   

4.
“候课”是教师提前提前进入“教学现场”准备,“候课”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浅谈候课     
<正>候课,顾名思义就是教师提前一分钟做好一切授课准备。然而,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有些教师,尤其是个别青年教师,在这方面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的上课铃响后才从办公室走出来;有的到教室后才想起忘了带粉笔;也有的忘记发作业或作业没改出来,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一句:"下一次再改吧!"……这都是没有候课的表现。候课应是每一位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作为教师,必须对学生有高度的负责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崇高的敬业精神,候课就  相似文献   

6.
有感于口语交际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起,我就十分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一、课前五分钟活动所谓“课前五分钟活动”,就是利用课前五分钟时间,按学号顺序让一位学生上讲台,依照教师指定的话题在规定的三分钟时间内完成口头表述,其他学生给予评议记分,  相似文献   

7.
候课是指课堂活动的预备状态,指教师课前几分钟在教室门口或教室内等候上课。我们学校平常的课前2分钟预备也是候课的一种。"课前2分钟古诗"是常见的候课形式,但缺乏新意,教师可以通过课前谈古诗、唱歌曲、做主持、巧谈话、勤默词、读美文等活动丰富这一候课内容,让课前组织更加出彩。  相似文献   

8.
为了纠正过去语文课堂“满堂灌”的毛病,一些专家提出语文教师要少讲,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这样一来,有些教师又很怕讲了,他们错误地认为讲就是“灌”,讲就是“注入”,讲就是“填鸭”。还有人提出,一节语文课教师的讲不能超过15分钟,否则就是不合格的课。  相似文献   

9.
王素珍 《教育艺术》2008,(12):37-37
现在的课堂真难管理,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难管并非不能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教师掌握课堂的管理艺术,就能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候课就是一种课堂管理艺术。候课是教师课堂活动的预备状态,指教师课前几分钟在教室门口或教室内等候上课。这是一节的序曲,也是课堂活动的第一个段落。  相似文献   

10.
怎样恰当而有效地对技校学生进行“说”的训练,以提高技校学生的语言能力呢?语文教师各有其法,笔者从事技校语文教学后,一直坚持让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演说,收到良好的效果。所谓课前三分钟演说,就是在每节语文课前三分钟内,按演说轮流表让一至两位学生上讲台讲述、即兴说话或演讲,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下面浅谈笔者的具体做法。一、课前三分钟演说的准备 要使课前三分钟演说成为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并贯穿于技校语文教学过程,有始有终,得到学生的喜欢与积极参与,教师必须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排出学生课前三…  相似文献   

11.
开学第一课就是学习的开局,这里的“课”不仅是第一个40分钟,亦指第一周的课,第一阶段的课。它给予学生的绝不仅仅是一点点知识,更是一个良好的状态,一种美好的愿景和一次刻骨铭心的熏染。“刻什么”“怎么刻”考验的是教师的智慧和信念。  相似文献   

12.
美国小学的阅读教学就是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每天有一个小时让学生进“阅读作业室”进行自主的阅读活动。这一个小时里,教师一般安排10~15分钟进行阅读指导,就称为“小型课”。下面是我们从美国教师凯尔金斯写的《阅读教学的艺术》一书中翻译的低年级和高年级小型课的两个课堂实录。  相似文献   

13.
《华章》2007,(10)
候课,就是教师在上课前几分钟,提前到教室门口或在教室内等候正式上课。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接触难免存在隔阂,学生也难免对教师存有敬畏心理。在学习生活中,学生想说不敢说,教师欲知而不得知,就造成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生疏感、距离感,这必然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  相似文献   

14.
浅谈运用“反馈”与“矫正”实践体会董桂梅一、直接反馈1.从课前提问中收集信息在课前的几分钟内,一般情况下教师都是复习提问,巩固复习旧知识并为本节课新知识打基础。我改变了过去的传统的教师问、学生答的做法,采用了“串问串答”的复习提问法。这种复习方法就是...  相似文献   

15.
谢萍 《地理教育》2013,(11):27-28
“课前三分钟”,是全班学生老老实实、安安静静地等待教师的到来,是一种纪律的约束和警示,对天性活泼的学生而言是一种“煎熬”,觉得乏味、无聊,甚至在课前就产生一种消极情绪。课堂教学应采取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巧妙利用课前三分钟。  相似文献   

16.
口语交际能力是职业高中学生必备的重要素质,其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被众多语文教师采用的“课前五分钟口语训练”就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口语训练方式。这种方式一到语文教师手里,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语文教师精心设计“课前五分钟训练”,把这一活动...  相似文献   

17.
黄碧云 《现代语文》2008,(10):76-77
每次课前先由一位或两位学生上台表演,再由台下学生作简要点评,教师小结,整个过程都由教师引导,历时五分钟左右,这就是语文课前五分钟活动。巧妙而有效地利用这五分钟,可以为学生开辟一个独特的活动舞台,让学生轮流扮演主角,通过创设某种假设的情境,给他们提供开口说话的机会,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开启新的课程学习。要开展好课前五分钟活动,必须重点突出“四性”:目的性、趣味性、指导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王乔  周美玉 《教师博览》2023,(18):40-42
诗歌是凝练的艺术,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有些一线语文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往往不得其法,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往往构不成一条文化传承的路径,学生在课堂上所得甚少。基于此,文章提出语文“课前五分钟”环节力图循序渐进,探索如何在古诗文学习中利用好“课前五分钟”,以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学习古诗文。  相似文献   

19.
为贯彻“以教学为中心,提高教学质量”的办学思想,目前广大老师把向一堂课要质量做为研究的课题,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笔者则就此范围内不易引起注意的“候课”与“踏点”小议一下。所谓“候课”顾明思义,指任课老师提前三、五分钟来到教室等候上课。而把上课铃响了,老师才夹着教案匆匆踏进课堂的现象俗称之为“踏点”。候课与踏点是教员拉开一  相似文献   

20.
冯雪 《考试周刊》2014,(67):38-38
<正>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如何营造活跃、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呢?通过多年实践,我认为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轻松候课,为课堂做好情感铺垫如果把课堂教学比做一场戏,课前几分钟的候课便是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