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虽然小,但和雷锋叔叔一样,也是一个兵。喷雾器就是我的枪,口罩就是我的炮。我们每人都是一辆坦克,挡住‘非典’,不让‘非典’粘上我,就是胜利。虽然我们还不能上抗击‘非典’前线,但是我们身边也是狠狠打击‘非典’的战场,一天不感染,就是一小胜;一周不感染,就是一大胜。每人都胜利,‘非典’就投降……”这是一个10岁的小女孩面对“非典”的胆识和豪言壮语。  相似文献   

2.
袁日涉,北京东官房小学四年级学生。4月20日,她创建的“袁日涉抗击非典网”开通了,在网站的首页上写着她的宣言:虽然我们还不能上非典前线,但是我们身边也是狠狠打击非典的战场,一天不感染,就是一小胜;一周不感染,就是一大胜。每人都胜利,非典就投降。9岁孩子的话是多么稚嫩,却又多么令人振奋。“袁日涉抗击非典网”开通才几天,就引来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日点击量都在1000个以上,人们争相留言,对一个9岁女孩的“抗典”精神赞叹不已……  相似文献   

3.
“嗨,我叫‘非典’,是人类的敌人。我们正在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人类可恨我们啦!因为我们早已血债累累。‘SARS’病毒已经击了很多人啦!其实……我也不想收这么多的‘入室弟子’——非典患者,都是你们人类自己造成的后果嘛。”  相似文献   

4.
于越 《良师》2003,(17)
“叔叔阿姨听我言,不要随地来吐痰。飞沫传播是途径,随地吐痰传‘非典’……”自从预防“非典”开始,我借用一个小喇叭,录上音,在班级、在学校、在院里、在街头反复宣传预防“非典”的卫生知识。我带领同学们帮助孤寡(ɡuǎ)老人搞好家庭卫生。我们先去的是李奶奶家,李奶奶见我们来了这么多人,就问:“孩子们,你们今天都来了?”我说:“李奶奶我们是来宣传防‘非典’知识,帮您干活来了。”说着我们就开始干起来。有的读宣传单,有的擦地,有的擦玻璃,不一会儿就把屋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李奶奶拉着我们的手,夸奖道:“你们真是抗‘非典’的小勇士,…  相似文献   

5.
总有一种旋律,让我们感慨万千;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心灵震撼;总有一种热情,让我们豪情万丈;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无比坚强!窗外“嘀嘀哒哒”地下着大雨,雨水打在屋檐上,打到窗户上,打湿了布帘,也像一个小郎钅头砸在我的心里。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夺走了不少人的生命。看着电视里那么多的白衣天使在抗击非典的前线英勇战斗,使我感动万分。总有一种旋律,让我们感慨万千。“五一”这天晚上,中央电视台3套的“同一首歌”栏目,播出了“‘五一’特辑———同心抗‘非典’,同唱一首歌”的节目。我听了,心里怎能不感到亲切、舒服…  相似文献   

6.
一天“,14”和29“41吨”高高兴兴地去逛数学城。他们路过小数的家门口时,热情的小数们齐声喊道“:‘双胞胎’朋友,快进来坐坐吧!”“41”和“14吨”不约而同地说“:我们不是‘双胞胎’。”“怎么不是呀,你们不就是一个‘吨’字之差吗?”小数们诧异地说。“41”说“:小数朋友们,把单位‘1’平均分成4分,取其中1份的数就是我,我能大也能小。譬如,一堆煤20吨,我的41就是20×41=(5吨);如果一堆煤是2吨,那么我的41就是2×14=21(吨),比第一堆少得多了。小数朋友们,你们看出来了吧,我的大小是由单位‘1’的量的大小来决定的。单位‘1’的量代表的…  相似文献   

7.
每月作文题     
《语文教学之友》2014,(11):F0004-F0004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有一句曾经广为流传的名言:“最重要的一个词是‘我们’,最不重要的一个词是‘我’”。然而当代作家毕淑敏却说:“我很重要”。对于“我”和“我们”,人们着眼点不同,因而强调的对象也就不同。“我”和“我们”,孰轻孰重?这自然会引发我们丰富的联想和深沉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一)自我介绍“塔塔,我们现在是中学生了,等一下自我介绍要放开一点,不要太胆小哦”静眨着眼说。(静,泰州姑妈的女儿,我的表姐,现在在南京上学,住在我家。)这时,我们已身在南京师大扬子附中初一重点班了。老师叫到我的名字,表姐居然也一起上去了。我摆出媚笑:“各位同学,我的昵称是塔塔。‘塔’就是雷峰塔的‘塔’。希望能与你们成为朋……”没等我说完,静就像放鞭炮一样说了起来:“我叫许晓静,‘许’就是许晓静的‘许’,‘晓’就是许晓静的‘晓’,‘静’就是许晓静的‘静’。我希望你们叫我静,那样,我会很高兴的。你们不那么叫我,我也会很…  相似文献   

9.
一年级的语文课上,学习《识字7》。按照我的设计,学生学习记忆生字“情”。我问学生:“同学们,这个字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记住的呢?”生:“我是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住的,我们学过了竖心旁,再加上一个‘青’草的‘青’字,就是‘情’字。生:“我是用‘比一比’的方法来记住的。我用学过的‘清、请’来与‘情’作比较,它们只是偏旁不相同。”……  相似文献   

10.
说起“想象”,我还得谢谢儿子,是他让我知道了想象的妙处。小时候,儿子很喜欢涂鸦。有一次,他拿着笔对我说:“妈妈,你画,你画。”于是我就随手在纸上写了一个汉字“一”,然后告诉儿子:“这是‘一’,‘一个苹果’的‘一’。”儿子拿着纸,认真地看了一会儿,然后重复了一遍:“这是‘一’,‘一个苹果’的‘一’。”我摸摸他的小脑袋说:“对,这就是‘一’。”从那天开始,儿子对“一”可谓情有独钟,每当我们看书或看报的时候,他都很认真地在上面找“一”,每找到一个“一”就会开心半天,而我也总会及时地给予表扬。有一回,他发现了一个破折号,兴奋…  相似文献   

11.
说“酷”     
要说赶时髦,我敢说,谁也赶不过我们班的小魔女刘杨惠子。最近这段日子,小魔女的时髦语是“好酷哦”、“酷毙了”。问小魔女什么是“酷”。“连‘酷’都不懂?”小魔女一脸瞧不起人的表情,“‘酷’就是‘酷’嘛!”我们还是不懂什么叫“酷”。去问罗老师,罗老师在一张纸上写了一个英语单词“cool”,说:“‘酷’就是从这个英语单词音译过来的,原意是冷静,汉语的意思是形容程度深。”我们还是不明白,罗老师说的意思跟小魔女所说的“酷”,好像不是一回事。“当然,”罗老师又接着说道,“现在人们所说的‘酷’已完全是另外的意思了,…  相似文献   

12.
星期三下午,我们听说要举行猜字谜游戏,大家都高兴得跳了起来。首先,老师给我们讲了汉字的有趣组成,但是他出了一个谜让我们猜:“一口咬掉牛尾巴。”我首先抓住“一”和“口”,想到了“日”;接着用它和“牛”组合,可怎么也组不成一个字。我转念一想:“一个‘口’把‘牛’的尾巴咬掉了,不就成了‘告’吗?”  相似文献   

13.
突如其来的“SARS”病魔在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较量中,终于被遏制了。事实再次告诉我们:科学要宣传,迷信要破除。记得那天是星期五。下午放学后,我边走边念着防“非典”的顺口溜:“防‘非典’,不惊慌,讲  相似文献   

14.
作为家长,我常同孩子一起读人生之书。翻开第一页,我说: “‘我’字最难学。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要自尊、自爱、自立、自强。‘我’活在世上,才有意义。‘我’还必须随时保持清醒,要自省、自警、自勉、自律。‘我’走在路上,才有信心。”孩子渐有所悟,我义说: “‘你’和‘他’两字也不好学。大多数人把‘你’和‘他’看得不那么重要,事实果该如此吗? 先得把‘我’‘你’‘他’三字连在一起读。从每个人看,‘我’就是‘我’。可‘我’同时也是谈话对方眼中的‘你’。又同时是许多相识不相识者眼中的‘他’。自称‘我’的只有一个。每个‘我’在其他人眼里都是‘你’和  相似文献   

15.
“我们常说一个人很平凡,或是很不平凡,其实每个人都兼具‘平凡’与‘不平凡’这两者。一个人平凡,因为他是一个人,所以人性所具有的,他都应该有;一个人不平凡,因为他不是别人,古往今来就他一个人,是为真正的他。”这是摘自刘墉先生《平凡》中的一段话。 “其实每个人都兼具‘平凡’与‘不平凡’这两者。”这是我在里面最喜欢的一句话,我觉得它寓意深刻。就拿我们所熟悉的雷锋来说,他就是这样一位兼具“平凡”与“不平凡”的普普通通的人。在雷锋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有一天下大雨,河水淹没了小桥,一群二年级的小同学不敢过桥,…  相似文献   

16.
原作节选 第21章 “什么叫‘驯服’呢?”小王子说. “这是早就被人遗忘了的事情,”狐狸说,“它的意思就是建立联系.” “‘建立联系’?” “一点不错,”狐狸说,“对我来说,你还只是一个小男孩,就像其他千万个小男孩一样.我不需要你.你也同样用不着我.对你来说,我也不过是一只狐狸,和其他千万只狐狸一样.但是,如果你驯服了我,我们就互相不可缺少了.对我来说,你就是世界上唯一的了;我对你来说,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了.”狐狸说.  相似文献   

17.
王启明 《成才之路》2010,(22):44-45
常听一些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硬是不读书,教起来真没劲。“学生真是一代不如一代,讲了几遍的内容还是一问三不知。”……。更有一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是:“非典”猖獗时,一个学生说:“我宁肯得‘非典’,也不想读书。”马上就有几个学生附和,教室里一片哗然。  相似文献   

18.
编故事识字只是为识字而识字,置汉字自身的规律于不顾,而去盲目顺应孩子的看似发散的思维,今天孩子看到“鹅”说“:‘我’和一只小‘鸟’是好朋友,相依相伴,这就是‘鹅’。”明天另一个孩子看到“坝”还可能说“:土气的宝贝就是‘坝’。”所谓编故事识字只是学生把汉字拆开后随意编出来的几句话,既无规律可循,又不利于学生对字义的理解,完全是一种对汉字的戏说。众所周知,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亲近和学习母语的引路人。同时汉字本身是一种文化,怎容得用戏说将它弄得面目全非呢?汉字是以象形为本源的文字,形不标音,自有它难…  相似文献   

19.
微格情境学习完了《分数的意义》,徐老师说:“现在我们大家总结一下,我们都学到了什么?”学生们一个个把手举起来。一生:“我学到了一个新知识,就是分数的意义。”师:“分数的意义是什么?你能具体地说说吗?”一生:“老师,我来说。分数的意义,就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一生:“我来补充。分数的意义是:分数是用来表示单位‘1’平均分以后得到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师:“还有谁来说?”一生:“我们还学到了单位‘1’的概念,知道了单位‘1’和自然数‘1’不同。”师:“还有吗?”学生们都皱起了眉头,再没有举手的。师:“想想…  相似文献   

20.
我这个人啊,什么都好,就是太粗心。写字的时候不是多一笔,就是少一画。爸爸妈妈都为我着急,我也常常感到束手无策。暑假的一天,爸爸对我说:“今年暑假,我任命你为‘监狱长’!”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什么‘监狱长’?”真不知道爸爸耍什么花招。只见爸爸把一个硬皮本和一只圆珠笔交给我,说:“硬皮本是你的‘监狱’,笔是你的‘枪’,你要把错别字当‘犯人’消灭掉!”我低头一看,只见硬皮本上写着一行醒目的黑色大字:“错别字监狱”,下面一行小字:“监狱长——樊聚颖”。嗬!爸爸可真“狡猾”,明明是让我抄错别字,还要我高高兴兴地“上任”。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