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蓝印花布,具有悠久的历史及极高的审美价值,是自宋朝以来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一种印染艺术形式。颜色多以蓝白相间为主,图案多为花草动物等吉祥形式,如莲花及鱼代表连年有鱼,鹿代表富贵,蝙蝠代表福等。制作方法如下。一、制作原理蓝印花布的制作是利用防染印花的原  相似文献   

2.
南通蓝印花布是我国古老的手工印染纺织品之一,其淡雅不俗、蓝白相交的艺术形式透露出浓浓的文化底蕴。文章通过对南通蓝印花布纹样形式、纹样造型、题材、寓意和创新等方面的论述,分析了南通蓝印花布所独具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蓝印花布是我国古老的手工印染纺织品之一,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湘西人民把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溶入到蓝印花布图案中,赋予其独特的审美特色。通过从图像学的角度对凤凰印染大师刘大炮部分代表作品进行解读,并详细介绍了他制作工艺的特点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4.
蓝印花布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品。文章从旧时代平民百姓的生存环境、生活态度、理想追求等角度研究了蓝印花布在材料选取、制作工艺、图纹设计和情感表现上的平民化特质,指出蓝印花布是劳动人民朴实无华思想感情的物化,蓝印花布艺术深受民俗理念和传统意识的影响,带有时代烙印。  相似文献   

5.
正案例背景:南通蓝印花布是最具代表性的民间工艺品之一。由吴元新老师创办的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已被列为中国蓝印花布传承基地。由他负责申报的"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已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通也被命名为"蓝印花布之乡"。南通蓝印花布始于明代,流传至今。经过一代代民间艺人尤其是当代民间工艺家的不懈努力,从单一的土布制品走向多种面料的制品,从生活实用型走向实用、装饰多种类型,从田野阡  相似文献   

6.
东边外蓝印花面布以家织布为材料,由镂刻成各种图案的纸版,通过漏印的办法将防染浆刮印到底布上,再放入盛有靛蓝染料的缸内浸染,即成为蓝地白花的蓝印花布。提取染料的植物蓼蓝当年在东边外大面积极 种植,历史曾有多少家染房,生产的蓝印花布品类繁多,用以作被褥、衣服、帘帐等。蓝印花布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制版的技术源于民间剪纸,保留了纸的艺术特色;图案的题材有花鸟、动物、人物、字等,以花鸟为大宗,内容喜庆、吉利,为人民大众所喜爱;蓝印花布的蓝色近属中性,给人以沉静、平和的感觉,和我国名的青花瓷有异曲同工之 妙。  相似文献   

7.
蓝印花布是我国古老的手工印染纺织品之一,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笔者通过实地考察,探究了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及保存现状,并找出其衰弱的原因,借此提出发展桐乡蓝印花布工艺的相关建议,旨在使蓝印花布工艺得到更有力的保护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冒玲琳 《学周刊C版》2014,(7):170-170
案例背景: 南通蓝印花布是最具代表性的民间工艺品之一。由吴元新老师创办的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已被列为中国蓝印花布传承基地。由他负责申报的“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已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通也被命名为“蓝印花布之乡”。南通蓝印花布始于明代.流传至今。经过一代代民间艺人尤其是当代民间工艺家的不懈努力.从单一的土布制品走向多种面料的制品.从生活实用型走向实用、装饰多种类型.从田野阡陌走向城市都会.达到了它前所未有的辉煌.身为一个南通人.  相似文献   

9.
本文围绕蓝印花布的传统题材、自身特质、工艺创新、国际市场等方面,对蓝印花布的艺术魅力与发展前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得出了以下结论:在新的时代潮流下,蓝印花布充分发扬其长期积淀下来的艺术成就,加以现代文明的洗礼,使之成为举世瞩目的艺术奇葩。  相似文献   

10.
许绣琦 《学周刊C版》2014,(6):240-240
蓝印花布是我国古老的手工印染纺织品之一,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笔者通过实地考察,探究了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及保存现状,并找出其衰弱的原因,借此提出发展桐乡蓝印花布工艺的相关建议,旨在使蓝印花布工艺得到更有力的保护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