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少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后 ,数学成绩呈下降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最主要的问题是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教学中 ,一般可从内容的衔接、方法的衔接 ,思维的衔接三方面搞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使每一个学生升入初中后能较快地适应中学数学的学习 ,从而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不少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后,数学成绩呈下降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问题是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教学中,一般可从内容的衔接、方法的衔接,思维的衔接三方面搞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使每一个学生升入初中后能较快地适应中学数学的学习,从而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梁爱灵 《考试周刊》2013,(29):63-63
刚升入初中的学生,面对初中数学教学要求的变化,普遍感到难以很快适应,觉得初中数学难学。因此,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使学生尽快适应初中数学教学的特点,渡过这一数学学习的难关,是数学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不当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加强衔接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邱旭 《四川教育》2020,(5):26-27
针对中小学文言文教学学段衔接不畅的问题,教师在小学高段的文言文教学中,要着眼于语言积累、言语品析,提升学生高阶思维,致力文化的一脉相承,以此来达到学段融通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初中阶段文言文学习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由学算术转入学代数,学习环境改变了,学习的内容加深了,逻辑抽象思维的要求提高了。由于小学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于适应初中代数的新的教学任务,往往造成学生升入中学后,数学成绩下降。下面就中小学数学教学要注意内容的互相衔接的问题谈点看法。初一代数的教学内容包括有理数、整式的加减、  相似文献   

6.
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由学算术转入学代数,学习环境改变了,学习内容加深了,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要求提高了。由于小学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于适应初中代数的教学任务,往往造成学生升入中学后,数学成绩下降。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和初中一年级的代数教师,都应该十分注意中小学数学教学之问的衔接,善于在它们中间铺路搭桥,使小学毕业生一进入中学就能走上中学数学学习的正轨,提高学习成绩。现就小学数学教学应如何与中学代数衔接问题,谈几点看法。供教师们参考。  相似文献   

7.
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由学算术转入学代数,学习环境改变了,学习内容加深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要求提高了。由于小学里有些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于适应初中代数的教学任务,往往造成学生升入中学后,数学成绩下降。因此,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和初中一年级的代数教师,应该十分注意中小学数学教学之间的衔接,善于在它们中间铺路搭桥,使小学毕业生一进入中学的起点就能走上中学数学学习的正轨,提高学习成绩。下面我就小学数学教学应当如何衔接好中学代数的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柳树林 《考试周刊》2011,(71):81-82
升入初中后很多学生依然沿袭着以往的数学学习方法,因此很不适应七年级的数学学习。因此中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关注和研究中小学数学连续性教学问题,分析和总结小学数学与中学数学在内容上、教法上、学法上的差异,研究中学生数学成绩下降的原因。本文主要论述了关于中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对比和采用的衔接策略,以及中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上连续性策略。  相似文献   

9.
从事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十几年,发现许多学生在小学时的数学成绩相当好,但到初中后数学成绩却每况愈下.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其主要原因是中小学数学教学存在许多脱节的地方,衔接不上,导致很多学生升入初中后不能持续、和谐发展,让人感到非常痛心.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是困扰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一个大问题,也是认真贯彻九年义务教育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初中数学内容多、抽象、理论性强、难度大,这就使一些刚升入初中的新生对学习数学感到困难,产生了畏惧感,动摇了部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甚至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其主要原因还在于小学和初中数学的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中小学的衔接"是一个复杂的课题,涉及中小学的师生、课程标准、教材使用、教学策略、习惯培养、能力发展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操作性之难可以想见。加强中小学衔接,无论是对于中学生,还是小学生来说,都将受益无穷。文言文是初中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个难点;而在小学,学生接触的文言文数量不多。在文言文教学方面,中小学之间该如何衔接值得探究。下面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文言文的教学研讨为切入点来探讨中小学文言文教学  相似文献   

12.
叶祺 《教师博览》2022,(15):37-38
文言文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一大难点。做好中小学文言文教学衔接,需要语文教师深入研究与探索。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变化,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选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注重中小学教学的有效衔接,增强文言文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吴文斌 《考试周刊》2013,(85):63-64
小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之后.会面临更大的学习压力,再加上知识难度增大,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初中教师做好小学与初中的过渡和衔接,使学生在进入初中后能快速适应初中的学习非常重要。本文以初中数学为例,分析了做好小学初中数学教学的过渡和衔接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一直以来是困扰语文教学的一个难题,尤其是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在作文方面普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中小学衔接教学应从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勤于观察、阅读积累等方面入手,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实践中提高习作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5.
从小学升入初中是学生学习认知过程中很关键的一个阶段.较顺利地解决中小学教学的衔接问题,有许多工作要做:一要选择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二要了解学生心理,激发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6.
从小学升入初中,有一个过渡、适应和衔接的问题,尤其是搞好中小学教学教学的衔接更为重要。因为中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进一步掌握现代化科学技术具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如何使小学生一升入初中就能较快地适应中学数学的学习,过渡和衔接得合理、科学,这确实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工作:认真调查研究,做到心中有数。首先通过熟悉小学和中学教学教学大纲和教材,了解小学数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弄清中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相互联系,其次向小学数学教师了解数学课的学习情沉;第三技意收集小学…  相似文献   

17.
对于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科学素养的提高来说,小学科学是启蒙课程阶段,初中物理是入门课程阶段。小学科学课程中的部分内容是初中物理的基础,二者存在着相互依靠、前后延续的关系,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状况直接关系到学生升入初中后是否能顺利地完成物理学科的学习任务。通过对学生物理学习困难原因的调查分析,分别从小学科学和中学物理教学的角度。提出了科学课程的中小学衔接策略。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与初中、初中与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和深入思考.本文拟对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一、小学生升入初中后出现掉队与分化现象的原因分析小学生升入初中后,很多学生不能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我们时常发现,不少学生在小学时考试,经常能够获得90多分,甚至100分的好成绩,但是到了初中,他们的数学成绩却明显  相似文献   

19.
王小艳 《知识文库》2022,(22):193-195
<正>在中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学衔接问题一直是一线教师的工作重点,为确保小学生在升入初中后可以更好地适应语文课程学习,教师应当注重课程衔接培养策略,尤其是小学高年级和初一年级语文教师,要不断提升课程衔接教学质量,以确保学生可以顺利从小学过渡到初中。本文重点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和初中语文的差异和联系、教学衔接的意义、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浅议初一数学与小学数学的衔接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一数学是中学数学的基础,要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一抓起。然而目前中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脱节现象,一部分学生进入初中后成绩明显下降。搞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使中小学的数学教学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都街接自如,是摆在我们初中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学生从小学升入中学以后,客观上存在着很多不适应,教材难度大了,学科门类多了,教学方法变了,而且管理方法也有所不同,如果再用小学的学习方法就很难适应中学的学习。因此,作为初一数学教师应当把小学与初中数学内容,作一个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