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定位 ]杜甫《登高》诗鉴赏。杜甫的诗十分工整 ,可以说字字机杼。学习近体诗 ,他的作品应该说就是最好的诗律教材。同时 ,杜诗意境深远 ,内容深沉 ,因此语文实践和探索应侧重于使学生熟悉近体诗尤其是律诗篇幅短小、题材广阔、格律严格、语言凝练的特点 ,了解杜甫诗作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在赏析中使学生掌握近体诗的一般阅读、鉴赏规律。[切入 ]1 .课前布置学生小结并整理出在教材上所学过的以及其他自己较熟悉的杜甫诗篇并背诵、交流 ,深入体会杜诗的风格特点。2 .要求学生将所熟悉的杜诗分类 ,找出有关律诗篇目 ,仔细比较杜甫…  相似文献   

2.
[定位 ]鉴赏孟子思想中“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切入 ]1 课前布置“我所知道的孟子及其作品”资料搜集 ,课上交流切入。要求学生能说出已学过的《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寡人之于国也》等篇孟子作品 ,通过这些文章的学习 ,学生对《孟子》一书的思想内容和主要特色已有一定的了解。2 关于孟子与《孟子》。 (从介绍作家切入 )课前布置搜集 ,课上学生交流 ,教师补充。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人们常把他和孔子并称。古人认为《孟子》是“拟圣人作” ,因而也常把它和《论语》相提并论。[探究 ]文言文的教学…  相似文献   

3.
咏史怀古已成为古代文人借古抒怀,倾诉内心世界的言说方式之一。走进异彩纷呈的咏史诗,可感悟古人凝结于其中的生命体验。文章从咏史诗的内容、表现手法、情感类型等入手,探讨咏史怀古诗鉴赏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4.
[定位 ]新月派现代诗歌鉴赏 ,徐志摩诗歌的内容、形式美 ,徐志摩诗歌的个性特色。语文实践、探究 ,侧重于把握诗歌“意象”。本新诗单元 ,顺序为中国现代、中国当代及外国诗歌等。从编辑意图看 ,本单元教学除了解读诗的一般规律外 ,还需要了解我国不同时期、不同风格流派的诗歌 ,以便能从中获取营养。[切入 ]1 .怎样走近徐志摩 ,走进他的诗 ?课前布置“我所知道的徐志摩” ,自行搜集材料。学生由于平时对新月派诗歌接触较少 ,对这类充满浪漫气息的有唯美倾向的诗歌比较陌生 ,因此 ,很有必要先对徐志摩和他的诗歌有一定的了解。2 .这首《再别…  相似文献   

5.
咏史怀古诗是古诗中的一个重要题材。“咏史诗”是针对古人古事陈说见地,总结历史教训;“怀古诗”是由登临地之景所诱发而抒发感慨。2003年上海春季高考语文试题的古诗鉴赏题所考的唐朝杜牧的《过华清官》及宋代杜常的《题华清官》就是“咏史”与“怀古”的代表之作。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背诵的30首古诗词曲中,咏史怀古诗就有5首——《石头城》、《桂枝香》(登临送目)、《念奴娇》(大江东去)、《永遇乐》(千古江山)、《扬州慢》(淮左名郡)。如何对这类题材的古诗进行鉴赏呢?  相似文献   

6.
[定位 ]1 .王维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 ,他精通音乐、绘画 ,从而使他的诗富有诗情画意。苏东坡说 :“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学习本诗 ,着重探索、体味诗歌的极高的艺术境界。2 .此诗是第三册第三单元近体诗八首中的第一首 ,因此 ,应让学生多了解一些背诵、鉴赏近体诗的基本要领 ,为以后鉴赏近体诗提供帮助。[切入 ]1 .诗“言志” ,而要真正理解作品 ,必须首先了解作家 :王维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 ,他的诗作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内容。2 .《山居秋暝》一诗美在哪里 ?竟境高在哪里 ?[探究 ]1 .学生在初中时已学习过王维…  相似文献   

7.
[定位 ]1 先秦诸子散文鉴赏。通过鉴赏本文 ,体会孟子的民本思想及其高超的论辩艺术。[切入 ]1 采用文言文常规教学切入。布置预习 ,在课上由学生诵读 ,逐句讲解、翻译 ,理解全文内容。2 学生讨论文章的中心观点。(抓中心句 ,由“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 ,则王矣”可知。)[探究 ]1 一周前布置预习“你所知道的孟子” ,在课上由学生将所收集到的有关孟子的生平、著作、主要观点、名言警句进行分类汇总 ,制作读书卡片 ,留档。2 分析讨论本文中孟子的民本思想是怎么体现的。孟子的民本思想核心是“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相似文献   

8.
一、备考策略——大处着眼,把握内容2005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古诗鉴赏题异彩纷呈,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但学生这道题的得分均偏低,失误的原因,主要是无从下手作答。笔者根据多年高三教学的经验和高考古诗鉴赏阅卷的感受,认为高考古诗鉴赏还是有章可循的。高考古诗鉴赏,应在反复默读的基础上,首先读懂并概括出该诗创造的意境(或景、事)、抒发的感情(主题)。要做到这一步,就必须从大处上把握古诗的内容。我们知道,古代诗歌虽然浩如烟海,但从内容上大致可以分写景抒情诗、咏物言志诗、怀古咏史诗、即事感怀诗、边塞征战诗、羁旅思乡…  相似文献   

9.
[定位 ]骚体诗的形式特点及诵读要领 ,屈原的爱国情怀 ,《离骚》的内容及浪漫主义风格。语文实践、探究侧重于诗人的高洁形象和浪漫主义风格。本单元诗歌是唐代以前我国古代诗歌的部分代表作品 ,从编辑意图看 ,本单元教学除了应把握古体诗的风格和艺术魅力外 ,还应从侧面了解古典诗歌的发展脉络。[切入 ]1 .走近屈原 ,走进《离骚》预习课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屈原和《离骚》的材料。学生对屈原这个名字比较熟悉 ,但更详细、更深入的知识就匮乏了。因此教学可以由浅入深、由陌生到熟悉 ,一步步引导学生进入屈原的内心世界 ,进入《离骚》的美妙意…  相似文献   

10.
左思有《咏史》诗8首,胡曾有咏史诗150首。朱自清曾云:“咏史之作以古比今,左思是创始人。”胡曾的咏史诗作为唐诗顶峰之后的余波,虽无太高的思想和美学价值,但它们大量评叙历史人物和历史事实,常为后世讲史演义小说所引用。这就是我选它们作为突破口,探讨咏史诗的特征及其与怀古诗之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在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感到最为棘手的是言语法的理解和把握。古代诗由于远离现实生活.语言有距离,心理有差异,特别是引用了艰涩的典故.令学生学起来感到头痛;语法本身抽象难懂.现实中语教学又强调语感,学生学习言语法更是索然无味。因此,他们用于学古代诗的精力很多.可是效果很差。笔在教学《促织》一时,采用了尝试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做课前练习,激发起学习的热情,从而能够主动积极地去阅读本,探求解答问题的方案,收到了较好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王玉华 《现代语文》2009,(7):157-157
诗歌鉴赏是高考语文试题的重点和难点,怀古诗作为诗歌的重要内容为出题者所青睐。但是,学生在鉴赏时经常是桃源叹无路,鉴于此,本文试图以高考语文试题中出现的以金陵(今南京)为创作背景的怀古诗为例,寻幽探秘,探究怀古诗的基本鉴赏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在中国这个诗的国度里,诗与史的结合是诗歌不断走向繁荣的重要因素之一,也便产生了咏史诗这样专门的诗歌类型。咏史诗是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叙述、凭吊、评价或借国家兴亡寄托个人怀抱的诗歌。咏史诗滥觞于秦汉时期,而唐代是咏史诗创作的成熟与繁荣期。咏史诗的内容分为述古、怀古和史论史评三类:述古多  相似文献   

14.
查贵军 《学语文》2013,(3):24-25
初拿到《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教材,我们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古诗文的背诵,而且容易把鉴赏课上成高三复习课。经过两个个学期的实践与摸索,我有了一点自己的心得与体会:  相似文献   

15.
引流行歌曲,重音乐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新霞 《师道》2008,(1):30-31
这天,我给高一(6)班上音乐鉴赏课《阳关三叠》:先朗诵《阳关三叠》诗词导入新课,问学生诗的出处,接着让学生聆听作品;然后讲解作品的创作背景,范唱,带学生演唱作品;最后结合所学的歌曲《阳关三叠》让学生初步理解中国古代歌曲的基础知识。一下课,我听到学生说:“这节课好闷啊!”  相似文献   

16.
2008年高考语文题中的诗歌鉴赏,除了送别诗(词、曲)、咏物诗、羁旅诗、咏史诗、写景诗、贬谪诗等我们熟悉的材料外,今年又新增了酬赠诗、节令诗和题画诗等。这几类诗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1.学习吟诵古诗,反复诵读,力争背诵全诗(最低要求背诵前6节);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体会它的节奏感、韵律美。  相似文献   

18.
[定位 ]学生自主诵读、体验、感悟、鉴赏、评价本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重点探究 :1 .个性化语言是如何刻画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鲜明的性格特征的 ;2 .古代民歌传统的表现手法赋、比、兴及浪漫主义结尾是如何与本诗思想内容和谐统一的。拓展知识视野 ,完善学生知识结构。进一步认识封建家长专制违反人道、扼杀人性的本质。[切入 ]一、激活相关知识 ,激发学习兴趣。我国灿烂的文化艺术宝库保存了很多催人泪下的古代爱情悲剧 ,这主要来自小说和戏剧。诸如陆游、唐琬、梁山伯、祝英台、贾宝玉、林黛玉等等。而诗歌中 ,有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  相似文献   

19.
笔者花三周时间讲古代诗歌阅读与鉴赏课,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艺术总算有了一些肤浅的了解,基本上明白了“诗歌是典型的语言艺术”的观点。我对古代诗人追求诗歌语言“语出惊人”的别样招数有了更多的了解,也算是“教学相长”吧。这里不揣浅陋,将我发现的诗家出语惊人的几种别样的招数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20.
在教完课《说勤奋》后,根据课后练习的要求,我布置了背诵课的作业,要求学生背诵全篇课。可没想到,我刚说完,学生便小声地嘀咕,满脸愁容,一副不满的情绪,嫌作业多,课长,背不出。见此,我以更加坚定的语气说:“今天的作业就这样,明天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