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4 毫秒
1.
中国古代哲学中所倡导的天人和谐的观念在《白轮船》中以一种神话的形式再一次表现出来,中俄化不同,但是在对待自然的问题上却有着惊人的相似。本旨在分析《白轮船》是怎么叙述与表达这一观点的。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批评逐渐成一门“显学”,这是在文化领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前苏联作家艾特玛托夫的中篇小说《白轮船》正是这一反思的体现,本文试图运用生态美学与生态批评相关理论从人物形象的象征寓意方面分析《白轮船》中的生态思想.通过对奥罗兹库尔、莫蒙和孩童人物形象象征寓意的分析,来探讨作者的生态理想,探究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从中发掘《白轮船》中生态思想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篇小说《白轮船》是艾特玛托夫的重要作品之一。它于1970年问世时,轰动了苏联文坛,引起了读者和评论界极大的兴趣。这篇小说与作者前期作品不同,表现了新的创作特色和艺术风格。作品不仅对现实社会生活作了真实描绘,而且使神话传说成为它的重要内容,在艺术形式方面特别重视象征手法的运用,抒情色彩也很浓厚。浪漫主义因素与现实主义因素溶为一体,使这篇小说成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杰作。艾特玛托夫继承了托尔斯泰的现实主义传统,怀着满腔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通过自己的创作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揭示生活中的矛盾和斗争。在1970年发表的《白轮船》中,作者对国内邪恶势力的揭露和批判更加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4.
中篇小说《白轮船》是艾特玛托夫的重要作品之一.它于1970年问世时,轰动了苏联文坛,引起了读者和评论界极大的兴趣. 这篇小说与作者前期作品不同,表现了新的创作特色和艺术风格.作品不仅对现实社会生活作了真实描绘,而且使神话传说成为它的重要内容,在艺术形式方面特别重视象征手法的运用,抒情色彩也很浓厚.浪漫主义因素与现实主义因素溶为一体,使这篇小说成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杰作。艾特玛托夫继承了托尔斯泰的现实主义传统,怀着满腔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通过自己的创作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揭示生活中的矛盾和斗争。在1970年发表的《白轮船》中,作者对国内邪恶势力的揭露和批判更加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5.
举世闻名的古希腊雕刻杰作《米洛斯的阿芙罗蒂德》(或译《米罗的维纳斯》),长期以来一直被西方学者视为古希腊最优秀的雕刻作品之一,古希腊雕刻艺术中的珍品,被认为是西方艺术中表现女性美的典范。 阿芙罗蒂德是古希腊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在古罗马神话中称作维纳斯),传说她诞生于大海之中,一出生便已成年,美丽无比。西方文艺作品常常取材于有关她的传说故事,在雕刻、绘画  相似文献   

6.
民间传说是人类化心理的历史积淀,深深地植入了种族的记忆。艾特玛托夫和陈忠实将其激活,作为虚景插入到《白轮船》与《白鹿原》的创作中,章试图通过对这两部当代中外名作的比较,来探讨在现实情景中设置虚景这一叙事手法。  相似文献   

7.
《故事新编》是鲁迅以远古神话和历史传说为题材写就的短篇小说集,包括了他前前后后在不同时期所写的八部作品。通过对《采薇》和《出关》中知识分子的形象分析,旧式封建知识分子的言行乖离、道德观念和学说的矛盾悖论以及话语权和生存空间的缺失都得以展现,并反映出当代知识分子的话语环境与之存在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8.
遍览当代吉尔吉斯族著名作家艾特玛托夫之作品,从《白轮船》《永别了,吉利萨雷!》到《一日长于百年》乃至《断头台》无不扬溢着古老的吉尔吉斯民族的异域情调,渗透着吉尔吉斯族独特的对世界、对人生的认识和审美判断,呈现着对人存在的价值以及人类命运的重大问题的关注.之所以形成这种独有的审美视角和艺术品味,仔细研读艾特玛托夫的生命历程和心路历程,可以看到生活的印痕促使艾玛托夫形成独具特色的创作心理定势,而心理定势正是其作品特色形成的根本动因.  相似文献   

9.
土族,是我国民族之林中一独树之葩。它没有传统文字,所以对其文化的研究只能从民间开始,而且应该从民间开始。一切文化的源头俱在民间,对土族这种只有语言而无文字的文化从民间神话、传说中研究更有价值。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土族神话并不多,《阳世的形成》、《混沌周未歌》可算是最早的,并且其中很有借鉴汉民族文化的遗迹。而英雄传说、爱情传说及一般生活传说则较多,如《巴娃》、《莽古斯》系列,《唐德格玛》、《坏心眼的李多日金索》、《三兄弟出外学艺》、《拉仁布与祁门索》等。  相似文献   

10.
《白轮船》和《白鹿原》采用了相同的虚景设置、现实主义与魔幻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两部小说都具有悲剧性。但《白轮船》和《白鹿原》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特质,在篇幅、人物性格表现以及作家的价值取向方面都是截然不同的。  相似文献   

11.
覃芳 《华章》2007,(1):147-148
艾特玛托夫的作品因对人性的永恒追求而具有恒长价值,本文试通过剖析《白轮船》中现代文明冲击下古代精神道德体系崩溃的状况,指出人类在背叛历史毁灭人性的同时也毁灭了人类自身,并认为只有在未来,人性才能得到再生.  相似文献   

12.
一、神话于屈原创作的意义 神话是反映古代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并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来表现的故事和传说。中国神话极其丰富,许多神话保存在古代典籍中,如《山海经》、《淮南子》等。神话是对中国各种文学创作较早发生影响的一种体裁,有着丰富的文化蕴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吉尔吉斯民族作家艾特玛托夫的小说《白轮船》表现了深厚的哲理意蕴,这与其完美叙事艺术的运用是分不开的,这种叙事艺术表现在场景与角色的设置,情节结构的设计,叙述层次、叙述角度等诸多方面,从而体现出作家“神话化”,“哲理化”的叙事风格和作家精湛的艺术功力。  相似文献   

14.
吉尔吉斯民族作家艾特玛托夫的小说《白轮船》表现出深厚的哲理意蕴,这与其完美叙事艺术的运用是分不开的。这种叙事艺术表现在场景与角色的设置、情节结构的设计、叙述层次、叙述角度等诸多方面,从而体现出作家“神话化”、“哲理化”的叙事风格和作家精湛的艺术功力。  相似文献   

15.
艾特玛托夫在《死刑台》与《白轮船》中对人类征服与控制自然的观点进行了批判.他不仅揭示了人类征服践踏自然万物的可怕场景和严峻后果,还探讨了造成这种生态灾难的原因.他用“恶战胜善”的生态悲剧以及道德悲剧,揭露并批判了人类身上一系列恶的种子.同时,他还从人性、道德、精神的角度思考生态问题,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艾特玛托夫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融入自然并具有自然美的人物,并希望通过将“爱与善”的人道主义延伸到自然界来解决生态问题,唤醒人们的生态良知,为人类指明一条融入自然、诗意栖居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论《熊》的双重神话原型及主题刘道全福克纳小说创作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对神话原型的自觉运用,通过隐含的神话原型参照使作品突破具体内容,获得一种超越时空的象征意义。《熊》曾被人称为“了解福克纳全部作品的关健”,①在这部篇幅并不长的小说里,福克纳却运用了两个原...  相似文献   

17.
《白轮船》是蜚声前苏联文坛的作家钦吉斯·艾特玛托夫20世纪70年代创作的一部以儿童生活为内容的小说,从现实描绘向道德探索和哲理思考过渡,作品充满了独特、深刻、丰富的哲学和美学气质。本文节选的是在知道爷爷决定送自己上学后,孩子一个人在卡拉乌尔山顶上的片段。  相似文献   

18.
一本文所引的神话,就希腊而言,主要指的是古代希腊民间以日耳相承传的神话与传说、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以及由赫西俄德撰写的《工作与时日》的部分内容和由他编汇的《神话》;按神话学贯用的分类则包括了克里特神话系统、迈锡尼神话系统和奥林匹斯神话系统。就中国神话而言,虽然神话也异常地丰富多姿,但由于尚未形成象希腊那样的一套完备的系统神话及类似完全记录的典籍,因而中国神话丰富的内容主要零散地存见于先秦诸子的著述中,或魏晋以前的一些典籍之中,尤以《尚书》、《诗经》、《楚辞》、《山海经》等典籍为甚。因而…  相似文献   

19.
《离骚》浪漫主义特征有三点:一、理想主义是浪漫主义的最本质的特征.《离骚》展示了高于楚国现实生活的“美政”理想,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和为理想抗争的坚毅精神.其理想深深地扎根于楚国现实的土壤中.二、浪漫主义作品偏重抒发浓情.诗人在追求理想时,通过诗中抒情主人公,表现了异乎寻常的爱国激情.一、幻想和夸张是浪漫主义的常具特征.诗人突出地运用了这两种表现手法.其幻想是借传说和神话驰骋想象力;其夸张是以铺排诗句或集中反复地描写来突现本质为特点.这两种手法与《诗》、楚地民间文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一、中西方小说的发展史中西方小说都是以神话传说为其渊源。古时候,科学不发达,出于对大自然的敬畏,劳动人民想象出了许多主宰世间的“神”,对神人格化的描写,就是神话;将人神化的描写,就是传说。中国的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的故事,西方的希腊、罗马、北欧神话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