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准备观摩课时,我选取了“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内容。初次试讲.我这样安排引课。  相似文献   

2.
去年冬天,我参加了绍兴市体育优质课观摩活动,返校后准备上一节汇报课。为了让未能前去观摩的同仁们也能领略优质课现场的精彩,我准备先试教一次。那是一个晴朗的冬日,我上的内容是掷轻物。在“准备部分”我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做《钻山洞》的游戏。我先示范了动作,讲解了方法,并明确要求学生认真按照老师的方法进行练习。当大部分学生正兴高采烈地做这游戏时,却传来几个学生的吵架声。  相似文献   

3.
赵光同 《山东教育》2011,(14):27-28
地理课程标准实施后,我观摩了很多地理公开课,感触很深。在观摩的这些公开课中,每一位执教教师都很认真,使用了各种课堂教学模式,也动用了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课堂气氛营造得很活跃。但是,总有那么一些课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给人一种事倍功半的感觉。我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几种:一、课前准备支离破碎课前准备支离破碎,主要体现在三个不到位:一是对地理课程标准把  相似文献   

4.
今天,幼儿园举行青年教师公开观摩活动,对于刚调入新单位的我,这节课显得特别重要。为此,我花了很多心思,准备了一节大班语  相似文献   

5.
好课要多磨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工作了33年的教师上了一堂非常出色的观摩课后.一位教师问他:“请问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那位教师回答:“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  相似文献   

6.
我听了许多“观摩”课.任课教师课前认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如学具、教具的准备.除此之外,有的还要进行试讲和试教.无  相似文献   

7.
苏霍姆林斯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工作了三十三年的教师,举行了一堂非常成功的观摩课后,有人问他:“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那位教师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也可以说实验室的准备,则花了约十五分钟。”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在今年湖北省小学语文学法指导研讨会暨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我执教的《全神贯注》一课获一等奖,更使我坚信了这一点。回想起这节课准备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组织完公开观摩活动之后,我安顿好孩子们,就急急忙忙地往楼上跑——活动最精彩的研讨环节将在四楼多功能室举行。应该说,在这次准备观摩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尝试与探索,我已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心得,很想与同行们分享;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困惑与不足,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探讨。我想,观摩活动的价值就应该在此。  相似文献   

10.
我认为徐老师在准备公开观摩活动前,应思考以下问题:①教育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炫耀自己所谓的  相似文献   

11.
一次我参加区青年教师作文教学观摩活动,准备指导三年级学生写《一次难忘的事》作文。课前,我认真设计教案,对这节课充满信心。在本校试上这一课时,我先是范文引路,指导作文选材、讲写法,接着让学生当场写作,最后一个环节是当场点评。  相似文献   

12.
《学前教育》2006,(9):13-13
冒失、犯急,是不少新老师的心病。吕华莉推荐了两个小做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细心准备观摩活动——华莉通常一接到通知就立即准备一个初步的教案,然后反复修改三四次(包括听别人的意见、自己反思),再提前一周准备好材料。假如第二天要组织观摩活动,头天下班前她一定要把所有的材料放在容易找到的地方,安排得妥妥当当再走。“另外,别人来看观摩活动,有时不光看活动,也会看环境。方方面面考虑周到,这个过程一方面可以帮助自己提高自信,也有助于观摩活动的成功。所以。我也会提前检查一下环境创设、活动区的布置等细小环节。”  相似文献   

13.
张萍 《学前教育》2007,(7):66-67
前几天,我承担了“生活中的数学”观摩活动。由于事先的周密准备,这次观摩课获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活动结束后,我反思本次活动过程,其中几个细节让我感触颇深——  相似文献   

14.
时至今日,我才彻底明白:自己竟是这般幼稚、可笑,甚至可以说是虚伪、可恶。这节课,让我的梦彻底惊醒。是呀。我怎么会有一种成就感呢?自身的努力又怎能装腔作势、遮人耳目呢?我怎能骗取学生的信任呢?上一周,教导处让我准备一节公开课。我校是县里的窗口学校,时常有上级领导光临指导,也有兄弟学校观摩取经。这一课,就是为乡下兄弟学校特意安排的。在这所可谓名师荟萃的学校里,让我来主讲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更何况对于表现欲极强的我来讲也确实是一个不小的刺激。尤其让我兴奋的是:前来观摩的兄弟学校的领队曾是我中学时的老师…  相似文献   

15.
1998年是我的本命年———虎年,我的学生也大多属虎,他们真是个个生龙活虎,后生可畏。可是他们也真闹腾得我这个班主任不得安生。我们班准备组织一次供全校观摩的10分钟队会。我接到任务时,担心活动搞不好,会影响孩子们的学习。可当着全班的面,话刚一说出口,...  相似文献   

16.
半年前,我应邀到一所乡镇小学作《拉萨的天空》一课的教学观摩。课前10分钟,我走进该校的电教室,第一次与即将共同学习40分钟的学生见面。虽然我准备的是第二课时,但因为借班上课的缘故,第一课时是与该班语文老师商量后请他代劳的。教室里50多位学生在挤满一堂  相似文献   

17.
今天的活动要接待二百多名师范学校学生观摩。我设计的是数学活动"从1排到10",目标是帮助幼儿形成从1到10的顺序概念。 活动开始,我设计了一个问题情景--帮彩色棒排队。我利用蒙台梭利教具数棒,给每个孩子准备了一套从1到10长度不同的红蓝相间的彩色棒,孩子们要  相似文献   

18.
园内教学观摩活动是我园园本教研的重要形式之一,对执教者和观摩者来说都是很好的学习锻炼机会。但在实践中却发现存在着诸如有些教师执教前准备不够充分,在组织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展示自己的预想;有些教师在观摩教学活动时,关注点不明确,不善总结反思等等。因此,如何激发教师参与园本教研的热情,提高教学观摩活动的实效性?我园从实际出发,采取了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9.
肖玲 《青年教师》2009,(8):33-34
一次,我与同事观摩一堂小班教研课。课后研讨中大家一一致认为此次活动重点目标不突出、环节过于复杂、涉及领域过多。其实据了解,这位老师平时组织教学活动效果不错,为什么这次精心准备的教研课却不尽如人意?一位参与议课的老师一语中的:“中了教研的毒!”  相似文献   

20.
参加第12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期间,我有幸到首尔的大谷小学,观摩了一节二年级下册“乘法的认识”准备课。 整节课对于学生来说是浸润式的,是学生在做一做和不断思考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积累关于乘法学习前的知识储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