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小学语文明确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要做到观察、思维、表达密切结合",这是小学作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老师都对此有自己的认识,形成了既适合自己又简单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作文水平,培养习作能力。对于我来说对怎样进行作文  相似文献   

2.
优化作文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习作的能力.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运用文字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手段,俗话说:我手写我心.作文与学生的思想品质、认识水平、生活体验都有着直接的关系,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才可能写出感人的作文.语文教师要对学生的作文过程进行优化创新,让学生在“写作思维”中获取灵感,让学生的习作语言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3.
刘桂彩 《辅导员》2014,(14):120-120
联想是一种创造能力。在习作教学中,如果加强联想思维,学生的作文就能笔灵心慧,极富情感,淡雅愤慨,流于翰墨。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就如同给学生创新能力插上了翅膀。作文课堂上,为了能让学生写出新颖独特,别出心裁,我常引导他们运用相关联想法、相似联想法、因果联想法和对比联想法进行创新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4.
一、案例背景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每一篇习作都是学生平时的积累、输出和创造。但由于学生是在教师的统一指导下写作的,所以常常会写出千篇一律、缺乏个性的作文。要有效地提高学生写话的质量,我们必须在写话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作文修改就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途径之一。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来谈谈我的一些做法与收获。二、案例描述  相似文献   

5.
一、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关于必修课的教学”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由此可见,新课标着力强调学生习作的创造性的表述能力以及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6.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搞好作文起步教学,带领学生跨出关键性的第一步,为作文入门打下良好的基础非常重要.那么,在小学习作教学中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习作能力呢?  相似文献   

7.
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人们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使作文教学走出“学生厌写,教师厌教,耗时耗力,效率不高”的怪圈,笔者不断更新作文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作文教学是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感觉到:要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必须在加强作文教法和学法的同时,注重开拓写作思路,培养创造能力的训练.下面仅就自己的作文教学谈几点做法: 一、从审题入手,深入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十分必要,我们教育者应给学生提供发散思维的良机,逐渐使学生从多角度去认识到发散思维在作文指导中的价值,并能把它有机地贯穿于审题、确定中心、开拓思路等作文的基本环节之中.  相似文献   

9.
学生习作是一种融语言文字和逻辑思维为一体的创造性劳动。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敢于大胆创新,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其将自己所发现和认识的新事物,通过语言文字的表达,写出新颖、独创、变通,富有新意的文章。在平时作文指导中,我力求从观察、想象、表达、求异等方面入手,充分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0.
创造能力的主体是创造性思维,它要求思维不落俗套,别巨匠心,富有新意.而作文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是培养与发展学生创造能力的极好途径.从当前学生作文的心理特征来看,培养创造性思维也是有基础的,因为他们有"三好":一是"好深",写文章喜欢涉及哲理性一类的问题;二是"好胜",希望在写作上超过自己的同班同学;三是"好新",喜欢讨论新的问题,涉及新的题材,追求新的表达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是因势利导,让其发展,还是套上框框,使其禁锢,这是作文教学中两种思想的分界线.为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我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的难点就我们教师感到头痛所在。《新课标》建议:写作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综合体现语文素养的表现。新课标对小学生学习的目标要求,就是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乐于动笔、快乐习作,培养学生对习作的自信心,鼓励他们把心中所想的,口中要说得用文字写下来,写出心中的快乐,写出心中的喜悦,消除心中的困惑与烦恼。  相似文献   

12.
几年的作文教学,我发现:学生习作时大都思维饱和,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尤其崇尚老师,迷信作文选.溯根寻源,主要是作文教学中仍在穿新鞋走老路,沿袭老套套,"我说你听""我谈你写",造成学生被动作文.长此以往,学生自然变成了思维定势,毫无创意. 近年来,我尝试着改革作文教学,把习作中积累、感受、创造、表达的四个环节归为四部曲,对学生进行习作创新能力的培养,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习作”中指出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热爱母语,还要培养他们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现今很多学生怕写作文,还未看到作文题目,很多学生就高度紧张,内心恐惧,这就是学生作文中常表现出的习惯性失助现象。在此,我想结合自身的认识与感受,谈谈现今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及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20,(47):73-74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项任务,作文不仅仅是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应用情况进行考查,同时也是学生进行创造的脑力劳动。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可以写出新颖的作文,促进学生提升写作能力,下面就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5.
作文是最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造活动,集中了个体的全部生活体验,是内心世界的真实体现。我在引导学生个性化习作的实践中体会到,给学生“时空”、“自由”、“舞台”,让学生自主作文,就会写出一篇篇具有鲜明个性的习作,从而避免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等程式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写作,是训练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所以要求教师对作文教学必须大胆创新,拓宽习作渠道,有目的地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7.
习作是小学生应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表述的过程,它既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又是学生感受力、观察力、理解力、分析力、记忆力、表达力的集中体现。小学是学生作文的打基础阶段,夯实  相似文献   

18.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表达的过程,一直以来。学生的作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如何搞好作文教学?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认为“丰富”是作文教学走向成功的桥梁。  相似文献   

19.
袁金霞 《宁夏教育》2012,(11):44-44
作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它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单凭一学期的几篇习作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在日常教学中经常对学生进行一些小练笔训练。  相似文献   

20.
袁静 《陕西教育》2010,(6):48-48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写得好坏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渠道.为学生创造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必要的条件。所以.在整个习作教学过程中.应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