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中国经济     
《全国新书目》2014,(11):28-30
新常态改变中国胡舒立主编吴敬琏等著民主与建设出版社97875139047972014-12 39.80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前期刺激政策消化的"三期叠加"现象明显,经济趋势从未如今天这般扑朔迷离。针对这一情况,国内最权威的学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思考、调研,为我们在下一个时期顺势而为,获取经济红利,用智慧跑赢经济下行压力,给出了极具针对性的分析、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书推荐     
《出版参考》2015,(4):47
书名:《中国经济新常态》作者: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编著出版日期:2015年1月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定价:42.00元内容简介:本书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新常态"的重要论述,分别从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新挑战与新机遇、新特征与新趋势、新理念与新思维、新动力与新举措等角度,阐释新常态的背景、特点、理念与措施等相关问题。针对新常态下经济增速转换、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动力变化等重点问题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对中国经济未来一段时期如何适应新常态提出了具体的改革路径。编辑推荐:本书是国内首部系统性阐释习近平总书记"经济新常态"思想的理论著作,对于准  相似文献   

3.
经济建设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经济宣传是新闻舆论工作的"重头戏"。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县域经济是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做好经济新常态下的县域经济报道至关重要。做好县域经济报道,需要把拐点讲清,以通过舆论引导社会受众树立平常的心态;需要把亮点讲足,以通过舆论引导社会受众树立发展的信心;需要把亮点讲通,以通过舆论引导社会受众树立坚定的决心。在具体实践上,县域经济报道要"上接天气、下接地气",在"专"字上下功夫;要"内行愿看、外行乐看",在"新"字上下功夫;要"高端集成、低位运用",在"特"字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4.
面对新的媒介环境,2014年中国电视新闻的新动态、新脉象值得回顾与思考。梳理过去的一年,电视新闻呈现如下特征:舆论引导敢于亮剑,"互联网思维"重塑电视新闻生产"大厨房",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变革电视新闻采播"新样态",走基层接地气成电视新闻内容"新常态",国际新闻报道"掌声"与"嘘声"并存。2014年是"媒体融合年",面对新的媒介环境,2014年中国电视新闻的新动态、新脉象值得回顾与思考。电视媒体  相似文献   

5.
辰目 《传媒》2015,(21)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定这一规划的背景之一,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进而引领新常态,因为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如果从认识新常态的角度,笔者以为可以用"五性"来梳理中国经济新常态,这"五性"就是新常态的差异性、客观性、复杂性、特殊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2014年对中国经济的对外报道而言,也可谓分水岭,这一年,中国经济步入了"新常态"。对外报道如何向海外受众报道与经济新常态有关的重要财经新闻,做好各种解释和分析,说好中国经济故事的新变化,传递中国的声音?就此结合案例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中国记者》2015,(3):12
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应对新常态,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方向标,也为做好相关报道提出了新的视角和要求。为使新闻工作者更好地总结、提炼自己的相关采写实践,便于同行间的交流探讨,《中国记者》特与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今日消费》周刊合办"新常态下的全媒体经济报道探索"新闻论文征文。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新常态”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论述之一.“新常态”作为中央最高决策层对我国经济形势的清醒判断和重要定义,对我国未来宏观经济的政策导向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对国际上“唱衰”中国经济的论调也是一个有力回应.“新常态”不仅是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的显著特征,许多行业的发展也都呈现出“新常态”.这里,我想就中国期刊业的“新常态”谈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9.
《中国记者》2015,(2):33
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应对新常态,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方向标,也为做好相关报道提出了新的视角和要求。为使新闻工作者更好地总结、提炼自己的相关采写实践,便于同行间的交流探讨,《中国记者》特与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今日消费》周刊合办"新常态下的全媒体经济报道探索"新闻论文征文。《今日消费》周报创刊于2004年3  相似文献   

10.
2015年,中国GDP增速继续放缓,经济结构调整加速,传统产业寻求转型和突围,新业态不断涌现,宏观经济的新常态于细无声处影响着微观市场的一举一动,其中最为敏感和集中的体现莫过于传媒和广告市场。在政策推动和市场倒逼下,今年传媒业态的"新常态"也渐趋明朗。就广电媒体来说,电视产业化运营及生态圈的构建成功与否,决定着电视未来在传媒市场上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注意到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并且还将长期处于"新常态"这一事实,在换个角度梳理了既往"供给侧"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分别从"加、减、乘、除"等不同角度对"新常态"语境中电视传播"供给侧"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全民阅读     
《全国新书目》2015,(4):10-11
《中国新常态》出版中国新常态徐伟新等著人民出版社97870101440542015-0128.00元首部概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各主要领域新变化的著作《中国新常态》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新常态"如今已成为描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崭新格局的代名词,为我们看待当下中国开启了一扇门,也为理解中国未来走向提供了一把钥匙。该书由人民出版社特邀中央党校副校长徐伟新主持编写,从理论和实践上研究分析走向新常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方位、多  相似文献   

13.
杨敏 《新闻实践》2015,(4):41-42
用融合的思维破解难题我国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标志主要有三方面:一个是速度,经济从过去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第二个是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个是动力,要从过去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常态,昭示着增长速度要下"台阶",意味着发展质量要上"台阶",报业发展也是如此,需要破解结构性、素质性的矛盾。  相似文献   

14.
杨迪 《出版参考》2015,(Z1):55-56
在互联网新常态下,网络编辑应切实提高和力保两方面素养,即媒介素养和职业素养。2014年,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正式成立,习近平总书记任组长,完成了国家在互联网层面的顶层设计。这一年,网络空间更加清朗,网络正能量更加巨大,网上舆论生态发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开始进入"互联网新常态"。如何认识、维护这种"新常态",适应、引领这种"新常态",成为摆在每位网络编辑面前的新课题、新任务。  相似文献   

15.
广告业是宏观经济的"体温计",2012年世界经济的低迷和中国经济增幅的放缓,让国内广告业也感受到阵阵"寒意"。那2013年呢?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已成历史,7%的GDP增速将成为常态。可以想象,2013年的中国广告业依然会处在一个"弱势经济"的宏观  相似文献   

16.
陶克强 《新闻实践》2014,(10):37-40
核心阅读:习近平总书记今年5月在河南视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早作谋划,未雨绸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至此,新常态一词开始闻达于中国经济领域。这是我国在“追赶周期”中出现的阶段性新特征,标志着我国经济增长目标、经济增长方式及政策因应等都将进行系统性调整,因而对未来宏观经济政策导向有着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17.
面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战略定位,地方党报的经济报道必须体现“新常态”的要求,原来经济报道的模式、内容、文本呈现方式、话语体系等应该在此背景下做出改进、调整. 立足全局,做好经济报道的顶层设计 经济“新常态”是基于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情况作出的经济发展的战略判断,具有全局性、长期性特点.这是地方党报“新常态”报道的主要参考依据. 1.用全局的立场来看待“新常态”.报道本地的经济转型发展是地方党报经济报道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地方党报应以当地经济发展的新政策、新方向、新理念为解读“新常态”的案例,帮助公众更新经济发展观念、立体把握“新常态”特点.  相似文献   

18.
经济评论是经济类新闻媒体的旗帜和灵魂。近些年,各新闻单位高度重视经济评论工作,取得不小成效。然而,在社会思潮日益多元,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变化的当下,新闻媒体的经济评论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让主流媒体的经济评论更有力量、更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念好"短、实、新"的"三字诀",在"适时"、"适度"上下功夫,从而真正引导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舆论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13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常态"理论出现之后,我国的经济才向着总量平稳、结构优化的方向发展。本文作者对新常态下经济新闻报道的方向与创新进行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2014年的数字出版大致可用"起""承""转""合"四个字来描述:起"是亦喜亦忧的"异军突起";"承"为持续增长,可谓新常态;"转"指"转型",仍是老话题;"合"指"融合",已成新热点。纵观2014年我国数字出版,见诸报端的一些大事要闻中能够梳理出重要线索。用"起承转合"四个字可以大致粗描出其特征。"起"是亦喜亦忧的"异军突起",且先按下不表;"承"为持续增长,可谓新常态;"转"指"转型",仍是老话题;"合"指"融合",已成新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