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哈贝马斯的"认识论"与"文化滞差"中的图书馆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人自身完成现代化的大前提下,人类陷入了“文化滞差”的困境,即精神文化的变迁严重滞后于物质文化的变迁。以人类的共同文化为基础的图书馆学处在这一历史困境中,面对着越来越尖锐突出的图书馆的价值问题以及对现代图书馆的各种选择的判断。哈贝马斯的“认识论”作为一种肯定了人的情感意志、价值和理想选择的社会学理论,为处在社会文化转型时期的图书馆学的思维方式和理论追求提供了新的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族人民创造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典籍和文物资料,为世界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些文化典籍和文物资料,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风貌之后,有些已失佚不传;有些还遗存于地下,或密藏于洞窟山岩。古代,我国曾有两次文物典籍的发现,即汉代的“孔壁古文”和晋代的“汲冢竹书”,都与文化有极大的关系。 19世纪末和 20世纪初,又发现了河南安阳的“殷墟甲骨”、西陲的“汉晋简册”和“明清内阁大库档案”。其中“殷墟甲骨”和“居延汉简”属于“废弃物”,“孔壁古文”是躲藏秦始皇“焚书坑儒”…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城市晚报对文化新闻的重视程度不断消减,大量的社会新闻、时政新闻以及其他实用类民生资讯,在数量、篇幅、版面等压缩了文化新闻的空间。文化新闻在不少城市晚报逐渐遭到冷落,主要还是文化新闻自身缺乏创新的缘故。且看一些城市晚报的文化新闻,有的将“娱乐”、“星闻”资讯作为主要卖点,缺乏地方特色与品位;有的文化活动的报道,读起来像“温吞水”。读者对文化新闻需求的口味与层次在不断提高,如何提升文化新闻档次、重创晚报“文化品牌”,让这些文化新闻像其他许多主流新闻类别和资讯一样,广受读者的欢迎呢?从2004年至今,《宁波晚报》在这方面作了诸多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郑邦坤 《图书馆学研究》2007,(7):96-98,F0003
本文分析了文化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提出“文化低保”的内涵,着重阐述了图书馆在“文化低保”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图书馆为“文化低保”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如今,在中国的文化市场和媒介资讯中,各种“传统文化”正显现出“复活”、“复兴”之势。拉扎斯菲尔德的“两级传播”概念强调了传播媒介在大众传播中作为“意见领袖”的作用。而“传统文化”若要进入现代中国受众的视野,并让他们接受,亟需“两级传播”的中介功能和转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双拥"工作应体现图书馆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论述了汽车图书馆作为先进文化传播者,在开展“拥军”工作时,要为部队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服务,弘扬爱国主义主弦律,发挥社会教育职能,开发深层次文化信息资源,充分体现图书馆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陇文化(泛指河陇文化)是中国文化史上最悠久、极富有特征的地域文化之一。因为在这一地域文化中包含着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创世神话,诸如天水卦台山与人文初祖伏羲氏的传说,泾川王母宫与周穆王的因缘等等,这一地域文化还闪烁着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光辉,诸如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畜牧养殖和农耕文明的曙光曾在陇右一带兴起,周、秦  相似文献   

8.
张莹 《图书馆学研究》2006,(1):51-52,40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特别需要挖掘地域文化,建设有特色馆藏的数据库。天水师范学院图书馆应发挥其优势,努力开拓,勇创自有伏羲文化品牌的文献数据库,为地方文化和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9.
透过“文化赤字”现象,观察全球化进程中的对外传播问题,强调话语权的重要性,以保持和优化自身的文化基因,是本文的主旨。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这三种文化类型的边界逐渐模糊,其中的融合共通之处则在加强。笔者以为.这三种文化的交互融通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以考察。首先.在共时性上的一种交叉关系,或者说,是种比较明显的横向力量交织关系。其次,在历时性上存在着纵穿关系,主要体现为传统的民族文化心理积淀,这是贯穿数种文化形态的内在轨迹,不易觉察而又一直在它们横向的沟通上体现着聚合的力量。二者的共同作用促成了三元结构中的“共享文化”。对于“共享文化”的探讨可以在定程度上拓宽电视剧的创作视野.深化创作理念,从而使我们在把握具体的一种电视剧文化形态的同时兼顾多元文化需求方面有更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12.
回忆是人的基本心理功能,也是文艺创作中的重要心理过程.回忆的诗学功用受到众多哲学、美学家的重视,自柏拉图到法兰克福学派,历代大家从不同角度论述和挖掘回忆的美学功能,使"回忆"具有了丰富深广的诗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拙撰《魏晋南北朝赋史》完成之后,颇思贾其余勇,研探先秦两汉赋史,不意其后俗务丛杂,不克从事此役。逝者如斯,十有二年于兹矣。今者戏作《论赋绝句》五十首,聊以见往志,述新知,虽有所思,终为畸零,未待拆碎,已成断片,东鳞西爪,睹首失尾,不求系统,有感云尔。  相似文献   

14.
<正>好些年前去俄罗斯,行程中安排了参观"全俄展览中心"。我对此毫无感性认识,也说不上有什么期待,更多著名的人文景观已经去了,对这一个没怎么见诸媒体介绍的展览中心,到此一游也就足矣。也根本没有想到它会和上海有什么关系。只是抬头看到了这个建筑物的时候,不止一个人脱口而出:不就是和上海展览中心一模一样?一瞬间,身处莫斯科,宛若是在上海展览馆前面的延安中路。整个建筑的构架,尤其是刺天长剑顶端一枚鎏  相似文献   

15.
1966年4月至9月,郑逸梅的长文《"皇二子"袁寒云》连载于香港《大华》半月刊,文中谈及袁寒云最脍炙人口的《分明》诗: 三四十年前周瘦鹃知道我写袁克文往事,便把它载在《紫兰花片》中的《历史中有位置的一首诗》全文见寄,原原本本,这是很珍贵的资料,现在把它录在下面:"《星期》周刊中的健将毕倚虹做得一手好小说.这回他从西子湖边赶来顺便要见见寒云,寒云也很要见见他,便推我做了个介绍人,同着倚虹上寒庐去.  相似文献   

16.
作为出版物市场管理者,时常与乡镇出版物市场打交道,最近笔者就其中的经营者、经营环境等相关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从中发现当前不论是经营者的经营理念,还是经营环境、经营规模和经营手法等等,都存在很多令人深切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总集”是自《隋书&#183;经籍志》开始使用的我国古代四部分类法集部类下的一个类目,但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之“总集”乃至今天的“总集”概念已与《隋书&#183;经籍志》之“总集”有了很大的不同,本文考证“总集”概念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8.
"全民阅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曾小敏 《图书馆论坛》2006,26(5):104-106,184
文章指出建设学习型社会面临的一些社会现实问题,对发达国家的“全民阅读”成功经验进行探讨.提出图书馆应为“全民阅读”做更多的实事,其中流动图书馆的建立、深入社区的读书活动、少年儿童的阅读推广和关注弱势群体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是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图书馆“开放”谈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蔡菲 《图书馆论坛》2002,22(6):86-87,92
现代化的图书馆的“开放”不是形式上的开放,而是全面开放,即:建筑的开放、人的开放、管理的开放、服务的开放。实现图书馆的“四开放”管理模式便是本文探讨的中心问题。  相似文献   

20.
孟绂 《图书馆论坛》2005,25(6):126-128
针对当前图书馆工作中馆员出现的一些不负责任的工作现象,从管理学“人本原理”及其相应的能级原则、动力原则、行为原则论述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