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据新华社北京电1989年是我国著名记者、无产阶级杰出新闻战士范长江诞辰八十周年。中国新闻出版社最近出版了方蒙编著的《范长江传》。中国记协主席吴冷西为这本传记写了前言。他指出:“范长江同志不仅写出了许多优秀的新闻通讯、述评等文章,而且领导过新闻团体、通讯社、报社、新闻学校,是我国新闻事业的一位杰出领导者,为创建和发展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相似文献   

2.
魏曲 《新闻记者》2004,(11):13-13
今年10月16日,是杰出的新闻工作者范长江95周年诞辰纪念日,国内首座范长江纪念铜像在上海福寿园“君子苑”落成(图见本期封面,沈天呈摄影)。来自全国各地的历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奖者、上海历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奖者和范长江生前亲朋好友、同事后人数百人汇聚一起,缅怀中国新闻界的一代楷模,共话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范长江纪念铜像揭幕仪式由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等共同举办。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邵华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炜和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宋超为纪念铜像…  相似文献   

3.
范长江     
《新闻记者》2012,(10):98
范长江,1909年10月16日生于四川内江,是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社会活动家。范长江写过大量的出色的新闻报道,代表作为其担任《大公报》通讯记者时所著《中国的西北角》。他还曾担任过《解放日报》社长、新闻总署  相似文献   

4.
范长江诞辰110周年来临之际,学习与践行范长江精神对新时代下的新闻人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范长江新闻学院的学子,学习与传承范长江精神是我们的职业追求,也是责任所在。本文以范长江青少年成长之路为入口,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研究,从范长江童年、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所接受到的家国情怀、民本新闻观、民族思想观、实事求是等优秀品质探寻其新闻思想的萌芽、发展与形成,这样的探讨是为了不忘新闻人之初心,也为学习和研究范长江新闻思想提供更多的角度与空间。  相似文献   

5.
论范长江的党报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中国新闻史上著名的新闻记者范长江,广大新闻工作者可谓耳熟能详。范长江在新闻实践上所做出的成就令无数中国新闻工作者为之骄傲,当代新闻工作者把范长江同志视为“记者的楷模”。过去新闻界和  相似文献   

6.
范长江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新闻界升起的一颗灿烂新星,是中国现代新闻史上卓越的记者之一.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和领导人之一。新闻界中的最高奖“范长江新闻奖”,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他的《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著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学习范长江,研究范长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不是范长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旧《大公报》的大量报道 ,论证了为什么范长江不是“第一个公开如实报道红军长征的记者” ,认为范长江红军长征报道的失公失实原因 ,主要在于世界观、对我党缺乏了解和采访作风不深入等三方面所致。对范长江西北采访的第一个目的以及范长江红军长征报道的影响 ,也作了必要的考证和分析 ,同时还澄清了范长江西北采访研究中的一些错误看法。  相似文献   

8.
学习范长江 研究范长江———纪念范长江90诞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今年是范长江同志90 诞辰,家乡人民深情地怀念他。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范长江以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身份跨进新闻战线,他的通讯集《中国的西北角》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范长江同志当年不顾路途艰险, 深入实际采访,忠实于客观事实,尽管他还不是一个共产主义者,但他对红军行动的分析是那样准确,以致共产党人都感到惊讶。周总理曾说过,只有忠实于事实,才有可能忠实于真理。忠实于事实是认识真理、揭示真理的前提和基础。我们今天纪念范长江同志,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学习他深入实际采访,忠实于客观事实。这一条是我们新闻工作者的基本素养。不管科学技术怎样飞速进步,不管社会怎样日新月异变化,我们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的这个基本素养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相似文献   

9.
12月16日,以新中国新闻事业奠基人范长江的名字命名的范长江新闻学院在其家乡四川省内江市挂牌成立。范长江新闻学院由内江市委宣传部与内江师范学院合作共建,旨在整合资源,创新新闻宣传人才培养机制,共同开展精品课程、骨干队伍、实践基地、智库及项目等。范长江新闻学院将建立地方新闻宣传干部培训基地,对地方新闻编采人员、宣传干部、新闻发言人等进行系统培训;同时,地方党委政府也会整合新闻宣传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平台,并组织“名优记者进校园”活动。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国新闻界的一代楷模,范长江在其传奇性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的经典作品。汇集范长江主要作品的《范长江新闻文集》近日由新华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1.
范长江在新闻实践上所作出的成就令无数中国新闻工作者为之骄傲,当代新闻工作者把范长江视为“记者的楷模”。  相似文献   

12.
作为记者,我敬仰范长江;作为内蒙古人。我神往巴山蜀水。因着范长江的名字,伴着深深的仰慕,我踏上了追寻之旅、荣誉之旅。当我从草原飞抵成都,沿成渝高速驱车前行,心中的内江用浪花和诗化的斑斓。把我迎进了范长江故乡温情的怀抱。  相似文献   

13.
名记者范长江,既是社会活动家,又是新闻事业家、新闻教育家,是中国新闻记者的一代楷模。我们要学习范长江同志的好思想、好经验、好作风。本文作者王淮冰,早在1939年就结识范长江同志。曾在范长江创办的国际新闻社跟随长江一道采访、工作过,现正在从事范长江的研究工作,本文即是研究论著中的一篇。正如作者在本文开头所说“名记者范长江,名就名在他那些轰动一时,至今仍为人称道的新闻通讯。”此文全面评价了范长江的新闻通讯,很有价值,我们郑重向读者推荐。因文章较长,本刊分三次刊出。  相似文献   

14.
《范长江传》(方蒙著,中国新闻出版社出版)是一本可读性和启迪性较强的传记。作者写作时,不是用论述的方法评论人物,而是用描述的方法,力求再现人物的风貌、重现人物当年活动的场景,使人读起来有现场感和亲切感,从而加深了人们对这位杰出的新闻界前辈无限深沉的追念。范长江是我国现代新闻史上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之一。他的斗争生活和成长道路,充满了  相似文献   

15.
"范长江新闻奖"是中国优秀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最高奖,以鼓励他们学习和继承范长江献身于党和人民新闻事业的崇高精神.该奖从1991年到2002年,已经评了五届,对于范长江的名字,新闻界耳熟能详.但是,人们了解范长江是从他在<大公报>发表西北通讯开始的.  相似文献   

16.
范小江,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大四学生。爱笑的小江看起来和同龄的其他女孩子没什么不同。但是,从家庭背景来说,小江可以说是"名门之后",因为她的爷爷是我国著名的新闻记者和报刊活动家,范长江先生。无论在中国新闻史上,还是在中国近代史上,范长江都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从著名的《中国的西北角》到范长江新闻奖:从25岁深入中国西北地区采访到后来担任人民日报社社长,范长江先生那令同行无比羡慕的新闻采访写作才能,以民族危亡为己  相似文献   

17.
9月21日,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在中国记协举行《范长江文集》《范长江传》首发式。老新闻工作者及专家张友渔、爱泼斯坦、邵华泽、成一、方蒙等,中宣部新闻局局长王福如、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王强华、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王哲人、唐非等参加了会议。邓颖超同志对范长江文集的出版,给予高度评价。她在该书的序言中说:“他的作品是很有影响的。现将这些作品整理出版,一方面可供读者研  相似文献   

18.
范长江的“民本”新闻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涛 《新闻界》2006,9(2):62-62,61
20世纪新闻巨子范长江的新闻事迹与他的《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新闻经典作品已彪炳史册。然而范长江留下的还有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他以自己的新闻思想和行为所阐释的“民本”新闻观。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现代中国新闻发展史上有伟人的话,那么,范长江、邹韬奋应是当之无愧的一双并立的巨擘。他们,都以自己大量烩炙人口的作品,充实、丰富着现代中国新闻的宝库;他们,都以自己艰苦卓越的奋斗,在人民革命斗争中发挥过重要影响,为今天的中国新闻界树立了楷模。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联合会、范长江新闻基金会、中国韬奋基金会去年先后作出决定,将定期颁发  相似文献   

20.
(一)范长江(1909年~1970年),四川内江人,我国现代杰出的新闻记者。他早年就读于北大哲学系,1933年开始为《晨报》、《世界日报》、《益世报》写稿,1934年成为《大公报》撰稿人。在周恩来的领导下,1938年他在汉口组织中国青年记者学会。1942年后曾任新四军苏皖鲁边区新闻学校校长、《新华日报》(华中版)社长、中共南京代表团发言人、新华社总编辑等职。解放后任《解放日报》社长、《人民日报》社长、国务院第二办公室副主任职务。“文化大革命”中,范长江惨遭迫害,1970年10月23日,死于河南省确山县,年仅61岁。他含恨离去了!但却给中国新闻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