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本文以网络女性另类媒介"妇女传媒监测网络"独家发布的416篇文章为研究样本,从报道主题、议题选择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探讨其如何通过传播与组织参与妇女活动实现其另类媒介特性、争取女性权利。本文经过分析认为,妇女传媒监测网络作为另类媒体的实践,最终目的不单是为了同主流传播中的不平等观念进行抗争,而是通过构造女性话语空间、积极参与公共讨论互动,从行动、思想、经验三个维度传播实现女性平等,为消除男性一元霸权的民主理想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2.
提到另类媒介,人们会因日常生活中对"另类"所赋予的贬义色彩而对它持有某种程度的偏见。其实,另类媒介是与主流媒介相对而言的,是在系统中对不同于主流媒介的一种命名。另类媒介不仅没有贬义色彩,而且在新媒介的背景形式下还出现了与主流媒介相融合的态势。具体表现在主流媒介有时将另类媒介作为消息的来源、话题的来源。  相似文献   

3.
随着公民社会在西方的兴起,以及针对当下西方主流商业媒体市场垄断日益加剧而导致民主传播赤字的现实,主张非商业化运作且代表普通民众声音的另类媒体在全球零星分布的传播势态中逐渐成为引人关注的媒介视点.本文以传播公地和媒介圈地的历史追溯为起点,呈现了将自主论马克思主义分析工具引入传播学领域后另类媒体自主传播的实践形态,并在肯定另类媒体行走于国家和巾场之间的自主传播代表了一种正在积淀的试图改变民主传播权力分配的民主力量的前提下,深入反思了其自身存在的实践迷茫和价值困顿.  相似文献   

4.
在本土国际传播研究中,主流研究较多聚焦于文本、受众、效果,甚少关注国际传播的物质基底,这实则内藏着一种“非物质性迷思”。事实上,国际传播长期以来都与海底电缆、人造卫星、数据中心等媒介基础设施密切关联。尽管这些媒介基础设施甚少在日常生活得到关注,但若运行失常,人们惯常的网络交流都难以实现。有鉴于此,在近年来的“物质性转向”思潮影响下,海底电缆、人造卫星等媒介基础设施逐渐见诸于本土国际传播研究,但此类研究目前仍较为“碎片化”,在研究方法、理论概念等方面仍存在一系列迷思。对此,本文邀请媒介基础设施与全球传播相关研究的国际知名学者尼克尔·斯塔罗塞尔斯基,探讨媒介基础设施与国际传播研究的关联、相关研究方法、理论概念、分析路径,借此为在物质层面寻觅国际传播的“另类想象”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张涵 《今传媒》2016,(1):72-74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意识到在社会性别的束缚下自身社会地位的不平等.本文以女性主义的理论为基础,从传播学的维度出发对当今社会媒介对女性形象的误读进行批判,剖析了新环境中女性媒介形象传播的困境,包括媒体结构:父权话语环境中女性话语权的缺失、传播内容:媒介中女性形象的刻板印象、受众:集体无意识.针对上述问题进而从大众媒介导向的转变、女性自我社会地位的谋求、新媒体与另类媒介的利用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在新环境下提升女性社会地位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罗慧 《当代传播》2011,(4):59-61
随着公民社会在西方的兴起,另类媒体成为当下引人关注的媒介视点.在众多以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形态存在的西方另类媒体中,以广播为代表的另类媒体尤为繁荣.本文结合笔者在加拿大进行参与式观察的第一手资料,以温哥华合作广播电台为个案,从电台组织结构、公众参与方式、资金筹措渠道以及节目内容设置这四个方面详细分析另类广播的空...  相似文献   

7.
另类媒体积极争取新闻自由,为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而奔走疾呼,赢得了民众的广泛支持,也逐渐成为传播学者和媒体人关注的热点.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和web2.0时代的到来,另类媒体可以开辟一个新的空间和平台,将普通民众甚至弱势群体纳入到媒介内容的生产活动中来,通过受众自己来生产和传播内容,从而形成更广泛且更具民主色彩的公共领域.这对于正处于转型时期两极分化日益严重的中国来说,深入探讨另类媒体所建构的另类公共领域,无疑对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自1983年以来,由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在每年除夕之夜上演的春节联欢晚会因其高规格、大规模、深影响而受到全球华人的广泛关注,成为最富有中国特色的重要媒介事件。然而近年来,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和后现代主义消费热潮的兴起,受众的媒介接触和解读日趋多元化,央视春晚作为媒介事件的仪式性权威正在被逐渐消解。本文即从这一现象出发,首先界定了传统意义上作为媒介事件的央视春晚的相关特征,随后探讨在当今新媒体语境下,央视春晚所面临的变化与挑战,以及受众是如何参与和重构这一媒介事件的。研究发现,在新媒体语境下,娱乐方式的多元化和传播技术的分屏化带来了受众注意力的分散,打破了央视春晚垄断性;另一方面,在"后春晚时代",受众的另类解读和反向解读也造成了意见的分化,媒介事件的价值认同受到冲击。  相似文献   

9.
赵雪芳 《东南传播》2020,(8):105-107
我国媒介发展历史可分为传统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和泛众传播时代,传统媒体时代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代表,是由少数人掌控的单向传播的时代;新媒体时代是分众、双向、去中心化的传播时代;泛众传播时代是我们正在面临和即将迎来的媒介时代,是沉浸式的传播时代。在媒介发展的历程中,媒介与人的关系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异化,从人使用媒介、人与媒介相互作用,到人与媒介共生,本文将基于异化理论探析这三个媒介时代媒介与人的关系变革。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5,(17)
西方另类媒体何以"另类"一直是困扰媒介研究的一个问题,其模糊和动态性体现在其同有一个范畴,却具有不同的指代和多种的视角。本文主张,于此问题衍生出的多种观点和争议,都必须回归到一个目的之下,那就是另类媒体必须保有批判的"自由精神":另类媒体不仅仅是独立于商业与官办的主流媒体之外的边缘媒体,而是要求变革社会以追求社会正义的进步性媒体。因此,如何不失其批判的实质,追求社会正义,以传播行动来达成社会最大的"共同的善",才是西方另类媒体本体研究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论高校图书馆员与读者的非语言交流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语言交流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形式,对于正确处理高校馆员与读者双方关系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论述了非语言交流行为中形体语言、空间沟通、副语言等表达方式以及在图书馆服务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The Citizen Disaster Communication Assessment (CDCA) measures individual disaster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that are intended to help communities cope across all phases of a disaster. Using the CDCA, this study examined associations among citizen disaster communication, neighborhood belonging, and community resilience using three different samples representing different disaster phases (Pre-event, Event, Post-event). Results indicate that more citizen disaster communication was associated with stronger perceptions of neighborhood belonging and community resilience at the Event and Post-event phases. In terms of specific citizen disaster communication processes that proved important, communication to correct disaster rumors and share stories was associated with greater feelings of belonging. Communication intended to confirm disaster information and tell stories was associated with stronger community resilience perceptions. Overall, results (a) confirm that citizen disaster communi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disaster response and recovery ecosystem and (b) offer evidence of concurrent validity for the CDCA.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新闻传播学学科发展的特点与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在简单回顾中国新闻传播研究的历史进程后 ,重点阐述了中国新闻传播学进入“多角度学术化发展阶段”(1 992年至今 )的十个标志性情况 ,分析了近年自然形成的四方面的话题。文章最后 ,谈到新闻传播学研究中存在的五个问题。作者认为 ,传播现象贯穿于与人类相关的一切事物和活动中 ,各个学科都面临着从本学科角度出发的各自的传播问题。现在尽管在学科管理上还有新闻学、传播学的区分 ,但新闻学和传播学的融合已是现实 ,新闻传播学进入各个学科或借鉴其他学科而丰富自身 ,也成为趋势。  相似文献   

14.
Coherent development of theories of ethnopolitical conflict has been slow and scattered. Moreover, the role of communication has been seriously neglected. I theorize ethnopolitical conflict along two dimensions: the level in which the conflict is entered (macro state-level, mid civil society level, and individual level) and the type of communication most characteristic of the level (bargaining and negotiation, intergroup relations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dentity theories and deliberative processes). Additionally, the article makes the case for a social constructionist perspective on ethnicity, and develop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munication and ethnopolitical conflict. Finally, theories of communication are posed as mediators of social systems that couple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s of two conflictive groups in order for them to increase commensurability.  相似文献   

15.
李曦珍  楚雪  胡辰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1):23-33,108,109
随媒介技术的进化演进而来的传播信道,始终处于人类传播活动的核心地位。从不断演进的传播信道角度可将人类社会先后出现的传播形式大体归纳为道路传播、纸路传播和电路传播,与此相对应的媒介形态就有实物媒介、纸质媒介和电子媒介。同时,在媒介技术进化的过程中既暗含着不断演变的媒介时空辩证关系,又意味着传播和媒介的含义逐渐被狭义化的必然之势。因此,本文将以传播信道演进的历史轨迹为主线,并批判地运用麦克卢汉主义的唯技术史观分析人类传播活动的时空辩证关系、梳理三种传播形式和媒介形态的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分析与研究科学文献传播网络发展趋势,为揭示科研新成果、把握科技发展脉络以及发现学科领域内前沿发展动态提供参考借鉴。[方法/过程]阐述知识进化理论及其应用,探讨知识进化视角下的科学文献传播网络预测方法可行性,通过对科学文献传播网络的演化机制分析,构建科学文献传播网络预测模型,并以科学文献关键词网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通过科学文献数据实证分析表明,提出的知识进化视角下科学文献传播网络演化与趋势预测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以为科学文献传播网络的趋势发展分析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whether roommates who were similar in their communication traits would express more satisfaction with and affinity for their roommates. Specifically, the communication traits of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and verbal aggressiveness were considered. Participants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ir roommates) completed measures of their own communication traits and their feelings about their roommates. Results showed that roommates who were prosocially similar (when both roommates were high in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when both roommates were high i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and when both roommates were low in verbal aggressiveness) reported the highest roommate satisfaction and liking.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我国乡村信息传播研究的主要观点进行了综述与反思:理想上人们普遍认为乡村信息传播能够为农村农业各方面的发展发挥非常积极的作用,但现实中,由于人们对乡村传播的规律缺乏深刻的认识,使得乡村信息传播所发挥的作用甚微。因此,本文提出乡村信息传播应强调以农民为中心,增强其信息获取能力,加强乡村信息传播方式与方法、机制与环境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与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传递传播观相比,仪式传播观开辟了新视角。仪式传播突出了信息接收者的主体性。同时,又将接收者带入传播的仪式氛围,使其丧失主体性,达到对接收者的精神控制,从而建构传播发起者希望的秩序状态。此外,作为仪式传播客观效果之一的经济效益,从另一方面证明了仪式传播生命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20.
蓝艳华  张楚民 《编辑学报》2017,29(5):409-411
针对沟通很常见且很重要这一问题,概述沟通力及沟通原则,探讨沟通原则和技巧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中的应用,进而提出运用以下3条原则的建议,即:根据把人和事分开、对事不对人的沟通原则妥善处理人情稿和关系稿;根据为共同目标(利益)创造选择方案的沟通原则掌握版权谈判的主动性和防止一稿多投;根据坚持使用客观标准的沟通原则进行约稿.认为科技期刊编辑要加强学习并总结“因人而异”的沟通技巧,采用不同的沟通策略应对不同的人,以更好地开展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使科技期刊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