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成合我(1898—1991)是我国现代著名爱国报人,新闻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于1924年独自创办了《世界晚报》,次年又创办了《世界日报》和《世界画报》,成为中国新闻史上的一人办三报的唯一报人。1927年他在南京创办小型报《民生报》,1934年该报因揭发国民党政府行政院政务处长袁学沛贪污舞弊案被查封,成合我则被禁止再在南京办报。他遂于1935年9月20日在上海创办《立报》。在《立报》创刊号上,成舍我写了题为《我们的宣言》作为发刊词,文中提出了他的办报四个原则:正、凭良心说话。2、用真凭实据报告新闻。3、除国家币制及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2.
为《立报》立功的“顾竹轩案” 1935年在上海创刊的《立报》,是个影响很大的小型报。虽然只办了两年多即迫于战火,于1937年12月停刊,但销数竟达14万份,开当时报界的最高记录。《立报》拥有如此多的读者,是由于它的政治态度比较好、内容丰富、编排新颖等多种原因,但《立报》开始受到读者欢迎,却不可不为一件社会新闻记上一功。  相似文献   

3.
忆旧话标题     
欣赏一则标题决定十年途径 1938年4月,上海《立报》迁香港复刊。当时,左笑鸿主编国际新闻版兼编副刊“花果山”;我编社会新闻,偶或为副刊撰短文补白。一天,左收到一束重庆《新民报》。因《立报》和它都是小型报,我们就共同阅读研究,深感其编排生动,社会新闻尤为出色。其中有一则两栏高、四周空的新闻,右上角冠以一小簇樱桃图画,系用半英寸见方铅字坯刻成;其下为两行二号仿  相似文献   

4.
成舍我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民间报人,一生从事新闻事业,先后创办北平《世界晚报》、《世界日报》、《世界画报》,南京《民生报》,上海《立报》,重庆《世界日报》,香港《立报》,台湾《立报》等多家民营独立报纸,以及北平、桂林、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报刊实践家和新闻教育家。  相似文献   

5.
本刊从这一期开始,将陆续刊登老新闻工作者萨空了同志的回忆文章《我与立报》。《立报》1935年创刊于上海,是一张很有影响的小型报。它坚持抗日,倾向进步,内容丰富,编排新颖,拥有广大读者,销数曾创当时国内报纸的最高纪录。萨空了同志1935年秋到上海参加《立报》工作。1937年11月大上海沦陷后,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强令所有宣传抗日的报纸一律停刊,《立报》由于坚定的抗日立场,也被迫停止了发行。12月,他乘意大利邮船赴香港。在那里他主持了香港《立报》创刊的筹备工作。1938年3月,香港《立报》和读者见面了,他担任了香港《立报》的总编辑和经理。同年9月,他脱离香港《立报》去新疆。萨空了同志的回忆文章记述的就是他这一段经历。文章将介绍在日寇侵华、国难当头的时刻,《立报》是如何发挥自己的职能,为宣传抗日,唤起民众,保卫祖国,争取自由民主而斗争的。而他自己也正是通过斗争实践,找到了中国共产党,走上革命道路的。  相似文献   

6.
《立报》是抗日战争之前在上海风行一时的一张小型报纸,从1935年9月20日创刊,到1937年11月25日因上海沦为“孤岛”而被迫停刊,前后只发行两年零两个多月的时间。历史虽不长,但它的声誉却盛极一时。直到今天,新闻界中从当时过来的人,谈起《立报》来,觉得它确实办得不错,在办报的方针、报业管理、编辑采访、推销发行等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由于《立报》积极鼓吹抗日救国,要求民主、进步,使得这张“小报中的大报”能够盛行一时。它的销数在“八·一三”淞沪抗战时曾高达20万份,超过了当时的《申报》和《新闻报》。  相似文献   

7.
萨空了原名萨音泰,蒙古族人,1907年生于四川成都,是我国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和著名的社会活动家.1935年,他追随成舍我南下上海,担任《立报》副刊编辑工作.这段时间既是他新闻实践活动中空前成功的一个阶段,也是新闻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8.
1935年在上海创办的《立报》是民国时期一份有影响的小型报纸。该报在办报宗旨、编辑出版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体现了大众化报业理念和精编主义办报精神。小报不小,《立报》短暂的绽放为新闻界留下了许多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甘艺娜 《新闻窗》2008,(2):105-106
中西小型报溯源 1.《立报》——中国小型报溯源中国近代报业是由外国人开篇的。封建时代日渐没落,西学东渐蔚然成风。20世纪初,小报在上海得以迅速发展,其数量不仅雄据全国之冠,且种类纷繁多变。  相似文献   

10.
张季鸾是中国新闻评论史上划时代的人物,新闻生涯丰富多彩,先后或参与或创办或主持过《夏声》杂志、上海《民立报》、北京《民立报》、《大共和日报》、《中华新报》、《新闻报》、《大公报》的编辑工作。尤其是在1926年和吴鼎昌、胡政之接办《大公报》后,主持《大公报》言论达15年之久。1941年《大公报》获得殊荣,被授予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最佳外国报纸奖,这是对张季鸾先生最好的肯定。1941年9月他去世时,周恩来、邓颖超曾送挽联一副,上联是:“忠于所事,不屈不挠,三十年笔墨生涯,树立起报人模范。”对张季鸾先生赠予了“模范”的高度评…  相似文献   

11.
郭媛 《兰台世界》2020,(3):128-131,89
李杜,抗战时期著名的爱国抗日将领,自九一八事变后,组建吉林自卫军与日军做斗争。上书国联调查团,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暴行。1933年7月,李杜回国后立即投身到上海进步人士组织的抗日活动中。1937年,寓居重庆的李杜以报刊为阵地,多次宣传有关东北抗日联军作战的消息,为中国抗日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深入开展李杜将军在抗战时期抗日活动的研究,对于丰富抗战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18年10月16日,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李德威教授实物仪式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举行,此次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实物包括李德威教授生前使用的科考工具、记录本、衣物及各类证件和证书等物品共11件(套)。藏品征集是博物馆的主要业务之一,作为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征集何种文物,折射出中国国家博物馆鲜明的价值导向,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中国国家博物馆此次对李德威教授科考实物的征集,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的传承和对时代楷模高尚品质的弘扬。  相似文献   

13.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东亚图书馆所藏孙承泽《水利书》是目前所知《水利书》的唯一传本。《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东亚图书馆藏中文古籍善本提要》因"此书未见著录",以致误其为伪书,且误认与孙承泽所作《九州山水考》为同一部书。经我们研究发现,此本为孙氏后人所抄,且与《九州山水考》并非一书。《水利书》是孙承泽在水利建设方面一部重要著作,该书的发现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大钊思想对图书馆人本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大钊具有丰富的图书馆学思想,他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管理的具体实践中,锐意改革,不断创新,使北京大学图书馆在管理方面开创了新局面。其思想反映了近代中国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我国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为当今我国图书馆人本管理制度的提升提供重要启示。参考文献12。  相似文献   

15.
现存于河北省平山县博物馆的《大唐西临山石龛像记》,刻立时间为唐大历四年(769年),原位于平山县三汲乡西林山的山头寺.不仅历代金石著作、方志等未著录,就是当代考古和历史学界对其内容也鲜有涉及.它是继李宝臣纪功碑、神道碑之后,关于成德镇节度使李宝臣的又一重要文物发现,一些记载可纠正、补充传世文献之缺失.更重要的是,提供了...  相似文献   

16.
李小缘于1926-1927年间发表的三篇论文,研究了公共图书馆的基本性质与特征,以及公共图书馆立法等重要问题,是当时最重要的公共图书馆研究文献。李小缘是中国公共图书馆研究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17.
李铭汉、李于锴、李鼎超、李鼎文是甘肃著名学者,他们在传统史学、文学、语言学诸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果;他们一生关心国事民瘼,并把学术研究与理想追求、人格修养做了完美的结合。  相似文献   

18.
李兆洛是清代中期的著名学者,又是一位文献家。嘉庆十三年至十九年,李兆洛任安徽凤台知县。为政之暇,考兆洛积极从事文献活动,纂修《凤台县志》十二卷,编辑《淮南方孩未先生全集》十六卷、《小山嗣音》四卷。论文就这些活动作一述论,以期对李兆洛文献学及凤台、寿州地区的历史文化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周礼》是先秦史和中国古代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史料,作为描述国家行政体制类著作,它涉及大量档案方面的内容,对档案史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档案界在运用《周礼》档案史料方面,既卓有成效,也存在着一些误读和误用问题。笔者从档案史料学角度,借助语言文字演变规律、二重证据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对《周礼》的成书时间、内容、天府、龟室等史料误读问题做出了较全面的梳理。指出《周礼》约成书于战国或秦初;区分了《周礼》内容中先秦制度的实录与作者主观设计两部分不同性质的内容;指出“天府”兼有职官和机构名称两重属性,以及“龟室”为保管待卜用龟之处所,而非存放甲骨档案的库房。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者李燕亭论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梳理李燕亭先生的生平与业绩,评述他作为大学图书馆馆长和河南省图书馆事业开拓者,在图书馆建设、管理、保护与图书馆教育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发掘并分析以其译著《图书馆员之训练》和专著《图书馆学讲义》为代表的图书馆学著述的学术史价值与意义,初步还原出李燕亭先生作为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之一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