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观点摘要     
任慧英:与民营合作有利于集结丰富、有效的出版资源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慧英在接受《出版商务周报》采访时说  相似文献   

2.
民营书业发展到今天,已经让出版社无法忽视它的存在了。无论在出版环节还是在发行领域,民营书业都做得蓬蓬勃勃。现在,很有一些出版社在以各种方式与民营书商联合做书,绝大多数出版社都在大力开发民营发行渠道,特别是畅销书的运作,如果离开民营渠道的支持,就难以实现可观的发行量。  相似文献   

3.
民初 《出版经济》2003,(10):39-41
2003年8月2日,作为对出版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非常关注的民主党派,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参政议政部、中央出版委员会以及民进北京市委出版工作委员会联合举办了民营书业发展研讨会。共有来自民主促进会、出版科研机构、文化研究机构、国有出版单位以及民营书店、文化公司的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传统出版业里,民营出版以其独有的特色在出版领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Web2.0给传统民营出版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对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里,如何在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找到适合自己的数字化转型之路,成为不少民营出版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民营出版的佼佼者——天舟文化为例,探讨民营出版的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5.
媒体脸谱     
新政非公有出版工作室获政策支持新闻出版总署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其中第14条为:引导非公有出版工作室健康发展发展新兴出版生产力。积极探索非公有出版工作室参与出版的通道问题,开展国有民营联合运作的试点工作,逐步做到在特  相似文献   

6.
由新闻出版总署发行司和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全国民营发行企业座谈会于2008年1月3日在北京召开。座谈会就目前民营书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进行了充分坦诚的交流和探讨。本刊采集精彩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社会实施全方位改革开放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我国出版流通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民营出版公司的兴起,正是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种全新的社会文化现象。进入21世纪以来,如果说在此之前的民营出版公司还属于地下活动的话,那么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放开,一批民营出版公司则逐渐浮出水面,从幕后走向了前台。从近几年的各大报刊,以及各新华书店的畅销书排行榜上,排在各类图书的前几位,无论是引进版,还是原创版,有许多都是民营出版公司策划、编辑的。社会宏观环境的变化,出版产业政策的松动,为民营出版公司的兴起提供了政策上的可能;在事业向产业转型背景下,出版产业链策划的缺失,为民营出版公司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平台。民营出版公司的崛起,还有什么值得我们去探索、去研究的呢?为此,我们约请童趣出版有限公司总经理侯明亮先生就以下问题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民营出版一直是一个特殊概念。一提到民营出版,很多人可能想到的都是一只只好调头的小船。实际上,伴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民营书业也走过了磕磕绊绊的三十年。正如姜革文先生文中提到的,在2008年之前的二十年时间里,民营出版从  相似文献   

9.
随着出版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民营出版在出版行业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已经成为我国出版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某些因素的制约,民营出版机构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和天津华文天下图书有限公司三家民营出版机构进行对比分析,总结民营出版机构面临的问题以及发展策略,对民营出版机构未来发展道路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0.
今年4月,第19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泉城济南举行,与往年相比,民营出版机构更为积极参与其中,借助书博会充分展示自我风采与价值。来自全国的32家民营出版机构参展,设置了94个展位。规模庞大、设计讲究的民营书业展厅备受出版界与读书界的关注。国有出版企业与民营出版机构的热忱合作,成  相似文献   

11.
胡万德  孙鹏 《图书馆建设》2011,(5):88-92,96
辛亥革命时期我国报刊活动蓬勃兴起,地处边陲的东北三省的报刊活动也十分活跃,呈现出官办报刊、民办报刊、外国人办报刊等各类报刊共同发展的局面.在辛亥革命时期,东北三省的政府官报占据主流,民办报刊风行无忌,白话报刊颇受读者青睐,外国人办报笼罩东北,报刊文种多种多样,报人报业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12.
Drawing on perspectives on occupation and identity, this study examines Russian regional journalists' perceptions of their professional community. Different journalistic values derived from a fierce professional competition contributed to reporters' view of the community as disjointed and polarized. The study also found that type of ownership influenced journalists' identity and the way they conceptualize practice. Although journalists of private newspapers believe a newspaper should be a profit-generating enterprise, state owned/supported newspapers' reporters think a quality paper should inform citizens regardless of profit concern. In this province, state-owned or supported newspapers have well-defined missions, whereas the paper that struggles to survive as privately owned lacks clearly articulated goals.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关注从1949年《华商报》对新闻自由的讨论到1952年上海私营报纸成为改造对象的过程,追索新民主主义理论中辍时期中共新闻政策与新闻界知识分子思想互动的情境。研究发现: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中辍是中共新闻政策从允许多元讨论阶段进入到进行私营报纸改造阶段的转折点。它一旦被放弃,私营报业的存在就受到质疑并走向消亡。中共新闻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新闻界知识分子对之的干预和影响的能力随着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逐渐被替代而减弱,其与中共政策制定者协商的空间也因之缩小。  相似文献   

14.
金臻庠是宁波民国报刊史上一位重要的报人。他将一生的主要时间和精力都用于报刊活动,共创立两份报纸,即《詹詹报》和《时事公报》。其中《时事公报》是宁波近代报刊史上刊行时间最长的民营报纸,是金臻庠追求独立办报的新闻理念和新闻实践活动的集中体现,也是金臻庠一生报刊活动的成功大作。  相似文献   

15.
叶建 《出版科学》2016,24(2):118-122
19世纪末,随着西学知识的大规模传播,国粹与欧化之辩始见于一些私人信函、日记和报刊言论之中。由于其相关言论或为私密之语,或为零碎杂言,遂不为时人重视。20世纪初,近代学人借助于国学期刊这一新期刊类型,借助其出版平台和发行网络,集中回应了当时的众多文化问题,展现了学术同人以在野身份坚守国学传统,提倡古学复兴的文化图景,进而获得上至精英知识分子、下至青年学子的积极响应。  相似文献   

16.
私营报业为何在1949年后的中国大陆走向消亡?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有人归因于新政权的没收和禁止,有人从私营报业自身寻找原因,认为自动停刊是其主要形式之一。本文以解放初期(1949-1955)《文汇报》的经历为例,试图说明其自动停刊中也有不得已的成分。  相似文献   

17.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federal government, Congress has produced a great deal of paperwork for which it has needed printers. Initially, it turned to private printers in New York, Philadelphia, and Washington, who also produced newspapers that promoted the party in power, a system known as the “party press.” These newspapers also provided the first reporters of debate in Congress, and then collected and compiled the recorded speeches into the Annals of Debate, Register of Debates, and Congressional Globe. At the same time, each presidential administration usually had an “official organ” that carried its pronouncements in return for printing contracts. The old patronage system finally ended with the creation of the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and publication of the Congressional Record.  相似文献   

18.
Although much of the world basks in the glory of the Internet and availability of competitive media outlets, Africa's media landscape remains bleak. Radio, newspapers, and television continue to be government controlled: Radio's power to reach the masses suggests that many governments may never fully privatize the electronic media. Zambia has experienced growth of private media. Private radio stations in Lusaka have attracted nearly half of the listening audience away from government radio. Listeners rate radio as their most important source for news and the medium is highly regarded for accuracy and fairness. Yet these few private stations lack national coverage and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lout to challenge government broadcasting.  相似文献   

19.
黄罕奭 《新闻界》2008,(2):49-51
首先,从整体格局来看,中国的体育新闻报道呈现出综合性日报弱、专业体育报纸强的特点,而在美国,恰恰相反。其次,中国报刊的体育新闻报道往往带有更强烈的感情色彩,而美国的体育新闻报道更注重客观性的要求。第三,美国报刊体育版面比较漂亮,但是文字并不华丽、生动。中国报刊追求文字的生动活泼,但同时也暴露出在遣词造句上的一些不足。中美两国的报刊体育新闻报道都面临着如何应对电视和互联网挑战的问题,而他们采取的对策惊人的相似:一是拓宽体育报道的深度和广度;二是走娱乐化的路线。  相似文献   

20.
以瑞典《地铁报》为代表的免费报纸的成长给全世界的传统付费报纸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传统付费报纸与免费报纸存在着竞争与合作。本文对传统付费报纸和免费报纸的竞争战略进行分析,指出以瑞典《地铁报》为代表的免费报纸采取了蓝海战略,与付费报纸并没有在同一市场上进行有限资源的争夺,而是服务于不同的细分市场。同时,本文还对免费报纸与传统付费报纸进行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传统付费报纸的相应竞争战略,此外本文还根据市场机会的大小,传统付费报纸对免费报纸市场的态度等方面,分析在实践中传统付费报纸的四种战略。最后,本文指出国外传统付费报纸和免费报纸的竞争战略对我国报业发展的三方面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