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漾濞是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许多古道从漾濞穿境而过,留下了无数的历史印迹,也为漾濞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文化.近年来,漾濞提出了"注重历史文化,发掘旅游人文资源"的思路,并对漾濞的历史文化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和研究.为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我就漾濞的古道文化谈点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云龙盐文化是指云龙盐井业的发展中自生和外来形成的盐业文化,它是云龙历史发展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结晶,是白族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进步的象征.盐文化是推动云龙社会历史前进的重要力量.云龙盐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组成的一部分,是中国先进文化茫茫沧海中的一粟,有着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今天.  相似文献   

3.
走读大理     
崇圣寺三塔 和崇圣寺三塔的特殊关系,是源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高中历史课本.老师拿着一本教科书,言简意赅地讲述着南诏历史.历史老师的那堂课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当时我们还不懂事,这个大理历史上规模最为宏大的古刹,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只觉得不过是一座普通的寺庙而已,以至于我第一次去大理,只去了寂照庵和感通寺.  相似文献   

4.
地名是社会和历史的产物,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活动中,为了识别和交往,赋予一定地理位置个体实体而共同约定的名称.研究一个地区的地名出现和变化,可以对该地区历史和社会演变有所了解,对促进地区发展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作为滇西经济、文化、交通中心的下关,对地名研究远远不够.笔者生于下关,长于下关,对下关地名历史掌故略知一、二,其中不乏有一些奇闻趣事.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思想包含了中国共产党几十年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历史经验,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三个代表"的历史必然性.本文对中国共产党作为"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代表作了历史考察,指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80年中,每一次中国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正确选择并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6.
2010年11月21日,"中国口述历史未来之路论坛暨第三届全国口述历史学术研讨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当代四川史编委会和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主办,由当代四川史编辑部、成都大邑建川博物馆承办.  相似文献   

7.
瞿林东 《寻根》2008,(2):96-99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历史.中国的长城,也有自己古老而年轻的历史.说它古老,不仅是它开始修筑的年代久远,而且还因为它最初的性质、作用已成为遥远的过去;说它年轻,不仅是它越来越成为世人崇敬的历史遗迹,而且还因为它自上个世纪中叶起已成为矗立在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心中的支柱和脊梁.  相似文献   

8.
山城重庆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历史名城,同时又是一座闻名世界的现代化都会,在当代中国尤其是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这座旧貌换新颜的大都市的发展演变历程进行分析、研究和总结,将为重庆市的经济文化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历史借鉴和进一步发展的科学依据,并有助于增进各界对重庆发展历程的全面了解.  相似文献   

9.
王锋 《大理文化》2005,(5):58-61
语言文字和民族的关系十分密切.从历史的角度说,语言文字蕴涵着民族历史上沉淀下来的大量文化信息,是一个民族巨大的文化宝库.从现实的角度说,一个民族共同体的发展,也与其语言文字息息相关,在某种程度上说,语言文字的保存和发展是一个民族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0.
吴艳 《大理文化》2021,(8):101-112
2019年10月16日,国务院公布了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全国新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62处,位于大理古城内的云南提督府旧址名列其中,成为中华文明的优秀代表和重要标识,也是此次大理市新增的两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云南提督府旧址位于大理古城南门正街复兴路111号,现为大理市博物馆馆址,这里也曾作为杜文秀领导的各族人民反清起义的指挥中心而更为民间所熟知,1985年、1993年,先后以"杜文秀元帅府"的名称公布为大理市和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较而言,云南提督府的历史却鲜为人知.明清时期,大理城作为大理府和太和县的治所,大理府、太和县各级衙署都设于城内.由于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种种原因,这些衙署都未能保留下来,只有清代云南提督府因其一直作为军事重地的特殊性质得以幸运地延续使用至今.1986年,鉴于其特殊的历史意义由部队移交地方,建设成为大理市博物馆,成为大理古城内展现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的一扇窗口.经过20多年的发展, 2009年大理市博物馆响应国家号召面向社会免费开放.此后,越来越多的世界各地的游客随着大理古城的人流纷至沓来.他们作为博物馆的观众,走进博物馆,在感受大理历史文化之余,也在好奇这座府衙建筑的过去,在这片土地上,曾经有过怎样的历史和多少故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口述历史受到了中国大陆学界的普遍重视,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口述历史研究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口述历史的兴起不仅拓展了史料收集的范围,将活生生的口述史料整理并保存下来,为史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线索及必备的资料,而且扩大了历史文本的写作队伍,对口述史有兴趣的非历史专业的新闻记者、社会调查者及作家,纷纷加入口述历史访谈及研究的行列,出版了一批较有影响的口述历史作品.这些作品主要有三类:社会学家用田野调查方法整理的成果、文学工作者用新闻采访的方法采制创作的口述作品、历史工作者用口述访谈方法整理的口述史著作.如何看待目前中国大陆兴起的口述历史研究热潮?口述历史研究能否给予"历史的真实"?目前中国大陆的口述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向怎样?出现了哪些有代表性的成果?研究过程中存在着哪些主要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思路何在?中国口述历史能否建设成一门新兴学科?如何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口述历史学科?这些问题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司马迁在他的著作《史记·殷本记》中详细记载了殷商奴隶社会的世系和历史.然而,由于历史久远,又缺少较完整的实物和史料印证,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史记》的记载半信半疑.直到本世纪初,由于清末学者罗振玉在他收集的甲骨片中发现了刻有殷商王朝先公、先王名字的骨片,尔后经考古学家王国维的考证及董作宾的补充,才使这段奴隶社会历史得  相似文献   

13.
李巾 《华夏文化》2005,(3):35-36
雷峰塔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在数以千计的中国古塔中,它是为数不多的几座有着丰厚历史文化内涵而且游赏魅力超乎寻常的名塔之一.从民俗文化的意义上讲,《白蛇传》的广泛流传,与这座七级浮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许多人心目中,雷峰塔已不是一座普通佛塔,她是承载神奇传说和千年历史的文化见证.白素贞这个神话中的妖而人者,虽然只是传说,在世俗知名度上却远超许多历史人物,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已经成为自然存在.  相似文献   

14.
历史学家卡尔说:所谓历史,就是现在和过去之间无终止的对话.但是,对于政治思想史,追问历史的意义和了解历史的真相同等重要.吉林大学行政学院青年学者颜德如博士的力作<梁启超、严复与卢梭社会契约思想>(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版),正是本着这样的精神,在翔实描述卢梭社会契约思想的本身及其被中国思想家所接受的卢梭思想的同时,解读了卢梭思想对近代中国的意义,并揭示该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命运.  相似文献   

15.
从《史记》对始祖神话材料的处理看司马迁的历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记>于始祖神话材料的运用涉及了神话与历史关系的三种形态,即神话的历史化,如黄帝;神话化的历史,如简狄、姜嫄、女修等;历史的神话化,如刘邦等.司马迁于刘邦神化材料的处理表现了清醒的历史批判意识;把黄帝作为中华民族始祖的描写则是司马迁通观思想的深刻体现;而殷、周、秦始祖感生神话的激情演绎,则是司马迁以历史感悟式的直觉把握,对始祖感生神话所显示的历史纵深处的真实性予以揭示.这乃是司马迁"实录精神"的更深层次的表征,其中不仅包含历史事实层面的真实,更包含历史本质的真实.  相似文献   

16.
有这么一条街,穿过厚厚的历史,依然保持着青春的活力.它一头连着辉煌的过去,一头连着亮丽的未来,中间的每一段都魅力四射.到目前,它是云南省第一条,也是唯一一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足见其影响力和知名度.它就是巍山南诏古街. 心灵的追寻与震撼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历史上,每当进入新的转型时期.总要引起人们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对原有的思想、观点、习惯、生活方式、心理状态、价值观念重新评价,进行一番历史的挖掘和现代的解读,力求寻找传统和现代的结合点,以期借鉴其具有活性因素的精蕴,服务于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18.
在沦陷区的历史语境下,“隐性写作”作为一种威权体制下的写作方式,可以使作者和刊物避免受到作品检控和政治迫害等制度性力量带来的危险,同时又能有效传达出作者的创作意图.《万象》中刊载的两类文本——历史新编与历史别传、儿童视角小说,均采取了有意味的“隐性写作”方式,既映射了沦陷区的政治现实和生存困境,又辗转传达出了一种民族国家意识.  相似文献   

19.
大理素有"文献名邦"的美誉,其境内山川秀美,物产丰盈,古迹荟萃,地灵人杰.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白族人民,深受灵山秀水的哺育和陶冶,创造了璀璨夺目的历史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涌现出无数英才志士,谱写了一首首鼓舞人心的诗篇.其中,在护国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就活跃着一批白族名流的身影.  相似文献   

20.
喜洲古镇,是云南省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位于大理古城北端,离古城约十八公里,是坐落于苍山五台峰下的平原坝子.这既不靠山,也不临海的地方,自古以来,却是祖国西南边陲洱海西岸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繁华城镇之一. 喜洲的繁华和发达,常常令人不可思议,她是靠什么发展起来?她除了在唐代南诏时期,南诏王阁罗凤曾在此"建都"和这里有深厚的汉文化积淀之外,还有什么东西起了重要作用? 其实,这里的历史发展,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一点是水上交通要道,这一点,却往往是被研究地方历史文化学者所忽略之一.自古以来,每一个地方的发展,离不开交通.凡是交通方便的地方,就是兴旺和繁荣的地方,也是人类文明起源比较早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