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贴吧     
换一个角度看"恶搞"恶搞关键在"搞"字,"恶"并非真"恶"。恶搞的含义广泛,暂时没有权威的定义。恶搞的趋势是专业化、商业化,恶搞经济在"注意力经济"的时代,前途是无量的。因此它需要以正确的方式去引导,并将恶搞文化开启为一个新的创意产业形态。"恶搞"文化体现了网络时代激发出来的一种自娱和娱他的娱乐精神,表现了个性解放、追求自由的现代意识的觉醒,绝大多数"恶搞"作品都无恶意,不过是为了博人一笑。目前还没有对"恶搞"这个流行词(?)准确而全面,但我们可以看到,"恶搞"带有某些极为鲜明的特征:用乾坤大挪移的手法颠覆经典(?)网络等新兴传媒进行传播和扩散;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着对大学生手机短信内容、流行成因及其影响进行分析,提出通过自我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从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着对大学生手机短信内容、流行成因及其影响进行分析,提出通过自我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从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张振珠 《科教文汇》2013,(15):181-182
随着电脑的大众化,网络游戏在大学生中越来越流行,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不成熟的大学生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了网络游戏在大学生中流行的原因,对大学生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最后阐述了大学生及教育工作者应如何对待网络游戏。  相似文献   

5.
张振珠 《科教文汇》2013,(5):181-182
随着电脑的大众化,网络游戏在大学生中越来越流行,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不成熟的大学生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了网络游戏在大学生中流行的原因,对大学生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最后阐述了大学生及教育工作者应如何对待网络游戏。  相似文献   

6.
沐牧  张曦 《科教文汇》2008,(32):263-263
近几年来,韩国电视剧在中国电视媒体上掀起了收视热潮,随之而来的韩国流行音乐、偶像崇拜、网络游戏、膳食医药、服饰打扮等渗透着韩国文化气息的产品和生活方式也在我国大学生中引起了较大的影响。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韩剧在中国流行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韩剧流行的原因;韩剧对大学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韩剧流行对我国青年文化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郭禹汐 《科技风》2014,(19):271-271
“超级课程表”是一款以课程表为基础面向在校大学生所定制的一款手机APP软件,其在短时间内迅速占据学生群体市场,本文试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角度分析探讨其开发、流行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黄清 《中国科技纵横》2010,(15):244-244
网络具有三重技术偏倚,即在符号结构上偏倚多层级、在内容体系上偏倚开放性、在传播形式上偏倚互动性。恶搞依网络而起,网络的技术偏倚既能够致使恶搞造成负面影响,如削弱个体理性、败坏社会道德,又可以促使恶搞发挥潜在的正面效应,如实现个体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并促进社会的民主进程。  相似文献   

9.
在国际流行回归大工程观的理念下,根据时代要求,对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进行研究分析,掌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发展的内涵、培养模式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胡纵宇  杨博惠 《科教文汇》2014,(33):191-193
在国际流行回归大工程观的理念下,根据时代要求,对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进行研究分析,掌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发展的内涵、培养模式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流行话语体现出鲜明的网络特质,充斥着多元混杂的网络新语。思想政治教育应引导大学生以理想精神超越世俗欲望,以理想人格塑造大学生网民人格,以理想话语重构流行话语。  相似文献   

12.
许敏燕 《科教文汇》2013,(4):16-16,27
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流行话语体现出鲜明的网络特质,充斥着多元混杂的网络新语。思想政治教育应引导大学生以理想精神超越世俗欲望,以理想人格塑造大学生网民人格,以理想话语重构流行话语。  相似文献   

13.
Summer 《世界发明》2009,(3):95-95
现在,“播客”们对于视频恶搞的兴趣越来越高,他们把恶搞作为一种生活的乐趣,一种表述自己情绪与观点的有效渠道,与观者共享,而网络也使他们这种愿望由思想转化为现实。  相似文献   

14.
随着大学生短期支教的流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入到短期支教的活动当中,与此同时短期支教的一些问题也日益突出。分析了大学生短期支教过程中存在的支教动机不纯、教学技能欠缺、内容设置不合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段秋婉 《内江科技》2013,34(5):114+199
"拇指一族"是指喜欢玩手机的一群人。随着信息时代的空前发展,"拇指一族"在大学生群体中迅速流行开来。本文科学细致地分析了该群体的成因,提出了针对性建议,旨在为大学生提供指导性帮助。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手机价格的不断下降,大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短信的出现方便了大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大学出现拇指族,高校校园拇指文化流行。笔者对所在学校大学生使用手机短信的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进行了理论分析,以便于高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工作。  相似文献   

17.
朱妍珏 《科教文汇》2013,(7):140-141
微博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和互动性的平台,其巨大的传播功能和价值毋庸置疑。微博流行以来,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影响,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了新领域,提供了新视角。体育院校如何根据学生特点,合理运用微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同时也是自媒体时代对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8.
微博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和互动性的平台,其巨大的传播功能和价值毋庸置疑。微博流行以来,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影响,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了新领域,提供了新视角。体育院校如何根据学生特点,合理运用微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同时也是自媒体时代对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9.
社会的进步,使流行文化的传播和渗透更加广泛,对人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价值选择等方面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政治价值观作为价值观教育的核心内容,也会受到极大的冲击。大学生是流行文化的主要受众,他们的价值观选择必定会受到影响。因此,在流行文化的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抑郁是大学生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郁闷"成了当下大学生们广为流行的口头禅,这也从某些方面反映了抑郁情绪在大学生活中的蔓延。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抑郁情绪的认知表现、情绪、行为以及身体表现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了抑郁心理与环境、人际关系和自我等有关因素,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以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能够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