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是教人读书的人,教师自己也是读书人。教人读书的读书人自己读书吗?这个问题本来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然而不幸的是,它已经和正在成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一旦成立,便牵扯出一连串新的问题,引发一种普遍的忧思。这种忧思不仅关乎教师和教师工作本身,而且关乎学生成长和人才培养,关乎教育的根基和质量,甚至关乎整个民族和社会的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的确不是一个小问题。  相似文献   

2.
《教书育人》2006,(3):16-19
教师是教人读书的人,教师自己也是读书人。教人读书的读书人自己读书吗?这个问题本来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然而不幸的是,它已经和正在成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一旦成立,便牵扯出一连串新的问题,引发一种普遍的忧思。这种忧思不仅关乎教师和教师工作本身,而且关乎学生成长和人才培养,关乎教育的根基和质量,甚至关乎整个民族和社会的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的确不是一个小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教师是教人读书的人,教师自己也是读书人。教人读书的读书人自己读书吗?这个问题本来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然而不幸的是,它已经和正在成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一旦成立,便牵扯出一连串新的问题,引发一种普遍的忧思。这种忧思不仅关乎教师和教师工作本身,而且关乎学生成长和人才培养,关乎教育的根基和质量,甚至关乎整个民族和社会的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的确不是一个小问题。  相似文献   

4.
教师是教人读书的人,教师自己也是读书人。教人读书的读书人自己读书吗?这个问题本来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然而不幸的是,它已经和正在成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一旦成立,便牵扯出一连串新的问题,引发一种普遍的忧思。这种忧思不仅关乎教师和教师工作本身,而且关乎学生成长和人才培养,关乎教育的根基和质量,甚至关乎整个民族和社会的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的确不是一个小问题。  相似文献   

5.
教师,首先是一个读书人,这是妇孺皆知的道理。在市场经济、影视文化、网络浪潮的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读书难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问题出在哪儿?  相似文献   

6.
读书与省思     
我常常把自己称作为一个读书人,把读书看作是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因为读书能让自己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举步的勇气。书籍成为陪伴我生活的温馨伙伴,在这些不朽的珍品和精美的宝藏中,我吮吸着人类的思想精华,常常用读书的方式来消遣休闲的时光,自觉追求个性修养  相似文献   

7.
著名教育专家商友敬先生给“教师”下了一个别样的定义,细细品味还真有道理。他说:“教师就是一个具有人文精神和科学态度的读书人。”还说,教师的读书当成为兴趣,兴趣当成为性格。我们都是学生时代读书的过来人,回忆过去孩提时代的读书,凭什么读?凭兴趣读。教室里“为中华之崛  相似文献   

8.
<正>读书不是一个新话题,大的有"世界读书日",小的有学校的读书节、读书月。但这里也绝非炒冷饭,之所以下发一个校长、教师读书工程指导意见,是因为我们虽然一再说读书,却并没有真正读好书。校长、教师本应是读书人,现实中却离"读书人"还有很大的距离。《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读书提出了不少建议,其中"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这一条,对校长、教师读书也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9.
读书与读人     
读书和读人,是一个优秀教师一生的事业。太炎先生曾说:“余学虽有师友讲习,然得于忧患者多。”他的意思很明白,平生学问,得之于师长的,远不及得之于社会阅历以及人生忧患的多。看来,对读书人来说,除了读书本,还要读人生,读社会。书本和人生其实是密切相关的。没有自家的生活体验做底色,这样的读书很容易变成死读书;忙碌的人生如果没有书本的温润,人的心地就会变得浮躁、狰狞。前人曾讥讽“刘项原来不读书”,虽然贵为帝王,但胸无点墨,刘邦是历代读书人从心底里最瞧不起的。还是黄庭坚说得生动:“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之,则俗尘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也。”有人说读书人是社会的良心,这话其实是读书人自己对自己的过高评价,有很多人并不买读书人的账。不过,人总归要读点书,只有“书卷气”,才能让人远离“铜臭气”和“市侩气”。有一个问题已经争论很久了:读什么书,怎么读。我的主张是,读书不要划框框,定界限。兴之所至,随心所欲,想读什么就可以读什么。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搞专业研究的,即使教语文,也不意味着我们要成为语法专家或语言学专家,更不一定要成为作家。我自己的读书路数就是比较驳杂的。这种“杂”,对我大有好处,课堂上信手拈来的妙语,...  相似文献   

10.
教师,因其"传道授业"的使命和职业特性,理应是书香社会的引领者,理应是读书人。但现如今,似乎比较缺乏真正能静下心来读书的教师。教师为什么不读书?也许可以用几个反问句来回答这一"奇特"的问题——教师有时间读书吗?教师有心情读书吗?教师读书有用吗?  相似文献   

11.
关于读书     
关于读书的话题,古往今来已经有不少人谈过了。而且有不少精辟的格言,教人如何读,读书的妙用,等等。 但一个人要真正体味到读书的妙滞,特别对于思想活跃,对人生感悟还如隙中窥月一般的求知的学生,并不是一件易事。何况现在以升学率论学校位次,论教师的优劣,读课外书对于学生,特别是中学生似乎成了一种奢侈。 我以为这仅是一种短视,一种权宜之计,这关乎到我们的教育传统,我们的现实,我无意指责我们的教育部门的领导,无意指责我  相似文献   

12.
读书对联     
读书人都爱读书。自古以来,不少读书人将自己勤奋读书的思想情趣写成对联,用以自勉或勉励别人,富有哲理,脍炙人口,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自己拯救自己”是我在苏州市首届名教师、名校长培训班结业典礼学员论坛上的演讲题目。我要表达和阐述的主要观点是,对于教师来说,读书学习可以实现自己拯救自己的理想,可以为现代中国培养读书人口,可以改变社会风尚。围绕读书和自我提升,我思考较多的是这样两个问题。一是教师的事业成就和社会地位问题。应试教育,曾使得教师(包括语文教师)不需要读书和无法读书。近闻“足球战士”一说后,我马上联想到,我们的中小学老师甚至包括学生,何尝不都是“高考战士”呢?“应试教育”摧残师生,危害国家民族,惨祸之烈,尽在“高考战士…  相似文献   

14.
钱直树 《今日教育》2006,(6S):40-40
著名教育专家商友敬先生给“教师”下了一个别样的定义,细细品味还真有道理。他说:“教师就是一个具有人文精神和科学态度的读书人。”还说,教师的读书当成为兴趣,兴趣当成为性格。我们都是学生时代读书的过来人.回忆过去孩提时代的读书,凭什么读?凭兴趣读。教室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横幅是教师做给成年人看的。对中小学生的学习不起作用。同样。作为教师还须明白:学生凭兴趣而学习,学生真正学习的动力是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佳法宝,激趣是教师教学的最佳法宝。  相似文献   

15.
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学校教育所承担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终生的读书人。身为教师的我们,自己应先读起书,然后才能带着我们的学生读书,将人类文明珍贵的“货物”经由书本,运送给一代又一代的学生。这是一种责无旁贷的义务,更是一种无以言说的幸福和美丽的事情。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笔者在对城乡3000名教师的读书状况调查中发现,教师不读书现象十分普遍,一年能够阅读5本书以上的教师占1.2%,阅读本书的教师占2.4%,阅读2本书的教师占4.2%,一年没读一本书的教师竟占92.2%。我曾多次为本地教师培训班讲课,内容主要是教师如何读书。近些年,我已先后作了23场有关读书交流的专题讲座,如《欲求教好书,先做读书人》《教师读书与教书》《做职业的读书人》《教师应为尊严而读书》《不读书何以为师》等。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的形势要求我们教师要做教育的思考者,做反思型、研究型教师,这是教师角色的历史性转型,它要求我们要做教育的思考者,职业的读书人。因而教师读书成了教师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实情况是,教师读书的障碍还非常多。  相似文献   

18.
教师经常会被人称为"读书人",言下之意有二:一是教师是接受学校教育时间相对较长的一批人,其次就是教师是在平时生活中读书较多的一群人。读书能让你浮躁的心灵宁静许多,也能让你面对一些教育现象理性思考;读书能使你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能让你贫乏的头脑充实许多,也能让你面对动态的课堂自信许多。  相似文献   

19.
正和"不忘初心"这个词差不多,"静好"这个词,也是新近才频繁出现的,我很喜欢这个词。安静而美好,一个很有意境并充满想象张力的词,它代表一种围上身来的静谧的氛围,一种恬静而舒悦的意境,一种安详而又美好的情愫。静好是和读书很搭的一个词。看到这个词,你好像能感受到读书人沉浸在静的氛围、环境中读书的那种忘  相似文献   

20.
正教师如何读书?这个问题在教育领域很普遍。几乎每所学校都在倡导教师读书,把教师读书作为教师成长的第一要务。似乎只要教师开始读书了,就开始成长了;只要教师读的书多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就快要达成了。其实,这是对教师读书的一个误读,读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并不是教师只要读书就可以获得专业发展,读书,对于教师成长并不是万能的。这里其实涉及读书的一个最基本的命题:怎么读?一是要读出"一根桩"。教师读书并不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