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拉康在吸收索绪尔和雅各布森的观点时,一方面颠覆了所指与能指间的关系,使能指(S)占有优先地位,而且将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进行根本性的分裂;另一方面拉康把雅各布森在隐喻和转喻之间的区分映射在弗洛伊德的"原初过程"之上,从而最终阐明了下意识是如何像语言那样形成特定的结构。由此可知,语言在拉康精神分析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因为下意识是作为在主体进入象征界而付出的代价,为了了解下意识结构不得不借助语言的象征意义;这样,语言就成为独立的系统,能指把主体写入到象征秩序中,形成能指链,但事实上,形成能指链的完整意义在于特定的文化场,这种文化场包含主体与"大他者"的下意识结构。  相似文献   

2.
拉康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关于自我与他者、能指与所指的理论形象地阐述了主客体的差异性问题.基于此,我们对<百种神秘感觉>中李宽的疯癫意向进行了解析,指出其实质是错误的自我认识和对能指与所指的混淆;并揭示出李宽等三人的中国之行在于完成一个能指的游戏,即认同父亲并成为一个母亲,并通过拯救他人而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本文借助拉康能指的优越性理论阐释了威廉·戈尔丁的小说《黑暗昭昭》的副主题──能指的优越性导致了人类语言的无效性。  相似文献   

4.
拉康源自于精神分析治疗实践的独特的语言观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重要理论之一。他认为语言是人类主观性的能指网络,是主体赖以产生的基础。儿童无可选择地进入语言这一社会象征符号系统并迷失于其中,由此而出现了人的无意识现象。精神分析的作用就在于通过自由联想重新发现被语言网络所异化的作为最初能指的人的无意识欲望,这一无意识欲望的本就是代表它的那几个音素、音节或字母。  相似文献   

5.
拉康将爱伦.坡的小说《窃信案》剖析为情节、情节的叙述、叙述的条件三个层面,着力于文本形式结构所呈现的主体的命运以及能指对主体的建构功能。拉康的文本分析提示了一种新的文学批评范式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易捷心 《文教资料》2010,(23):36-37
索绪尔为现代语言学奠基所作的三大划分都经过了拉康的借鉴和改造,原有的体系或被保留,或被消解。经过此番继承和发展,拉康才得以确立以能指为核心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说。  相似文献   

7.
在拉康理论中,能指是体现文化规约的象征符号,由能指构成的语言会对主体的无意识进行建构。被建构的无意识必然使主体限定自己的欲望来认同象征界。但主体的欲望也是不可消减的,主体可以借助于能指意义的不确定性来实现自我欲望的换喻性或隐喻性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欲望不是能指-《洛丽塔》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丽塔》是一部欲望机器,而欲望不是能指,并不指涉任何意义,它只管 生产剩余价值-另一部与它相关的机器,符号的惟一作用就是生产欲望,在超真实里,对忏悔进行滑稽模仿的《洛丽塔》的终极价值及其自身,它是一部精神分裂本,是革命的逃脱线,阅读《洛丽塔》的目的不应是寻找能指,而应把它看做是一部学生产机器,并从中体验到精神分裂本中形象的恶魔予以读的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9.
按照索绪尔提出的确定语言符号价值的原则,我国学界一致认为,一个语言符号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的所指和能指可以交换,而且在于它与其他的语言符号可以在能指和所指两个方面进行比较。这种解读凸显了价值的特殊性,忽略了价值的一般性。如果对索绪尔的语言价值理论进行哲学视角的分析,运用价值一般的概念,我们可以达到对同一理论多元化的解读。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拉康的有关能指/所指及潜意识的理论,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对剧本《晚安,苔丝狄蒙娜(早安,朱丽叶)》主人公康斯坦斯的心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李俊 《惠州学院学报》2005,25(5):104-108
近年来, 我国传统的典型人物报道有逐渐弱化的趋势。如何改进典型人物报道? 文献片《走近毛泽东》的成功, 从人物表现方面给了我们许多重要启示: 不同新闻媒介在表现和刻画典型人物时, 要扬长避短, 发挥自己优势, 运用各种传播符号, 增强感染力, 强化传播效果;典型人物报道在突出重要性、显著性的同时, 要加强时新性、接近性等新闻价值要素; 在报道视角上, 典型人物报道要贴近当前的时代精神, 选取符合受众心理的视角开展报道。  相似文献   

12.
"合形"是一种汉字修辞方式,前人对它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但对其构成方式研究不够全面。汉字变化灵活多样,"合形"在"汉字+汉字"的主要构成方式外应当会存在一些变通,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汉字修辞的灵活性和多变性。  相似文献   

13.
分化与区隔:中国城市中产阶层消费特征及其社会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区隔是理解中产阶层消费的重要理论分析视角.从这一角度看,中国城市中产阶层消费行为已经表现出一定的阶层特征.但由于中国中产阶层还是第一代,这种由于消费分化所致的社会区隔虽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社会意义,但目前也只是非品味性区隔.  相似文献   

14.
《汉字密码》一书中认为“风”字是“凤鸟放屁”;“犹”字是“狗醉酒时的形状”;“狗”字是“狗交配”。其实这些解法都是错误的,对汉字的释义应以汉字造字的规律与特点为依据加以分析,而不能凭个人的主观想象作戏说。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aims to argue that worldview is a useful concept in religious education because of its encompassing character. In the first part of the article thre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worldview” are distinguished: “worldview” includes religious and secular views; a distinction between organized and personal worldviews should be made; and existential questions are a necessary part of “worldview.” The second part of the article demonstrates how two articles about Grimmitt's distinction between learning about and from religion benefit from using “worldview” and how the authors can address their points more clearly by using the concept and its thre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16.
象形字"女"字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表达了先民对于女性的朴素审美,是对女性形体的客观描摹。语言的创造和使用反映了特定时期的思维和文化情况。在对"女"字构形中存在的文化内涵考察时发现,在造字之初并没有歧视女性的观念存在。认为"女"字反映了造字之初对女性的歧视是后人的主观臆断,缺乏考古凭证,更是父权思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老子思想和孔子思想博大精深,各有其独特的体系与内涵,各有其独特的思维个性与风格。同时,他们又存在很多共通之处:两人同处于大动乱、大变革的时代,消除社会动乱是他们立说的根本动因,寻求天下安治是他们共同的社会理想。他们都蕴有强烈的辩证思维,奉行中庸之道;都注重修身积德,追求收敛的人格;都拥有仁爱厚生的博大情怀。这些共同之处,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并直接成为影响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及性情风格的基因。  相似文献   

18.
在汉字操作系统下汉字字库将占用较大的内存空间,而在应用程序又比较大时,可能会导致程序无法加载.此外,汉字操作系统下显示的汉字是16×16点阵,而且颜色和显示方式都比较单调.本文介绍在西文操作系统状态下以描点的方法显示汉字的技术.这种技术同样可以在汉字操作系统下使用.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examines an issue of recent Kant scholarship on education: the supposed disconnect between his theory of morals and his theory of character. While the debate is often couched in terms of Kant’s ‘phenomenal–noumenal’ distinction, or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moral theory and culture, I follow scholarship suggesting the best way to understand Kant’s distinction is by following his account of the ‘conduct of thought.’ Doing so demonstrates the Lectures on Logic and particularly, his account of prejudice, as playing a large role in the articulation of what it is to think subjectively. We also see the importance of conducting our thinking from the subjective standpoint to an objective (moral) one in order to fulfill our obligations to both think and act morally.  相似文献   

20.
《文心雕龙》对“气”的认识和实践,与此前的文论相比,有了不少新的拓展:如使用的“气”的含义已极为丰富,对文中之“气”有更详尽的区分和论述,开始表现出一些灵活运用的特征。这些拓展对后世文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比如注意区分“气”的高雅凡俗,看重时代、时运、习俗等的濡染,认知和诠释更为丰赡和立体等等。这些变化,突出地显现了文论家受民族审美文化的熏陶和对艺术与生活的诗意追求及其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