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礼貌是文化和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它是有级别的。“请求”是一种具体的言外行为,在实施“请求”指令的过程中往往需要选用比较礼貌的方式。选择合适的礼貌策略,才能既满足说话者的请求愿望,又维护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良好关系,避免出现语用失误,从而达到完满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2.
言语礼貌在西班牙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这是向他人表示尊重、关注和喜爱的指示。由于礼貌模式在不同语言中不尽相同,这会给人产生某一语言社区使用者比其他社区更为礼貌的印象。对言语礼貌理论进行简要介绍,研究英语使用者与西语使用者在言语礼貌策略方面是否存在差异,并为西班牙语教学中语用能力的培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语言学家对礼貌研究的成果,继而从原型理论入手,在设定交际双方社会地位相同但彼此不熟悉,且一方请求另一方做事情的条件下,就礼貌原则、面子观在不同语境的交际中的运行机制进行具体讨论:(1)说话者如何礼貌地表达自己的请求;(2)听话者如何礼貌地接受说话者的请求;(3)听话者如何礼貌地拒绝说话者的请求。最后,通过分析和举例说明,本文得出结论:采用非典型的表达不失为表达交际者间礼貌的一个良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依据J.R.Searle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teory),Brown & Leevinson的面子(facetheory)理论和面子威胁理论(face threateningact),以及相关的语境语用理论等,对于请求语中使用礼貌策略一语言现象从语用学语境角度进行了基本的分析,从而得出请求语中礼貌策略基本有直接策略,  相似文献   

5.
语码转换即在语言交流中说话者根据需要从一种语言转用另一种语言的现象.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码转换行为既是教师的一种教学语用策略,也是与学生有效沟通的一种交际策略.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适时适量地使用语码转换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语用标记语作为交际策略或修辞手段在言语交际中十分常见,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功能.本文以言语交际中的语用标记语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它们在会话中的功能.借助不同的例句,本文主要分析了语用标记语的六种语用功能:引起注意;表达转折的意思;表达说话者的态度和意图;表示礼貌;修正说话人的言语信息;起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由于文化价值观和语言本身的差异,人们对英汉请求策略的选择不尽相同,形成了不同的交际风格,而请求策略的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人们交际目的能否实现,这也为相应的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从跨文化的角度分析英汉两种请求行为的异同,结合大学英语教学,探讨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重视文化差异,避免语用失误,从而提高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能力,增强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文化感知力。  相似文献   

8.
礼貌原则是人们在交际话动中应当遵守的语用原则。在交流中,礼貌语言的运用可以达到双赢沟通的效果。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运用礼貌语言,采用礼貌策略,可以促进学生正确理解篇章内涵,并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9.
语言可以表达思想,但说话者表达的不一定就是自己的思想;语言会掩盖说话人的意思。语言可以表达说话者的礼貌,同时也可以掩盖说话人要表达的礼貌。因此,只是根据句子的表层结构去判断句子表达的是礼貌的意图还是不礼貌的,这样是不合适的。礼貌是语言表达句式、交际者和话语语境关系三者相互作用的语用关系。本文从礼貌意愿与效果、表达形式和语境要素等方面入手,指出礼貌原则对实际礼貌现象的描述与解释仍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通过书面的开放式语篇补全测试,对中亚五国汉语言专业留学生"请求"言语行为策略发展情况进行考察,探讨中亚留学生汉语语用能力的发展。研究结果表明,初级汉语水平中亚留学生的请求中心语话语策略、外部辅助策略水平和语用策略总量低于中高级水平中亚留学生,且初级中亚学生在以上方面均与汉语母语者有显著性差异。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中高级中亚留学生请求策略水平较初级中亚学生有所发展,但在很多方面仍与母语者存在显著差异。这反映了语用策略能力培养和语用教学的重要性,也体现了将发展汉语交际能力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目标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