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生年问题是完全有条件研究清楚的。孔子当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一方面系由实岁与虚岁转换所致误,另一方面系由周正与夏正转换所致误。孔子生于夏历八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七日皆不可信。一言以蔽之,孔子当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夏历十二月二十三日。  相似文献   

2.
孔子生年问题是完全有条件研究清楚的。旧说中,"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的说法,一方面系由实岁与虚岁转换所致误,另一方面系由周正与夏正转换所致误。孔子生于夏历八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七日皆不可信。孔子当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夏历十二月二十三日。  相似文献   

3.
孔子生年问题是完全有条件研究清楚的。孔子当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一方面系由实岁与虚岁转换所致误,另一方面系由周正与夏正转换所致误。司马贞《史记索隐》所谓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盖以周正十一月属明年之说当正确,司马贞所见之《史记·孔子世家》后序孔子卒云七十二岁与今本异实际上暴露了实岁与虚岁转换是确定孔子生年之关键问题之一。孔子生于夏历八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七日皆不可信。一言以蔽之,孔子当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夏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唯有如此才合情合理,才不至于有失圣人之体面。  相似文献   

4.
《春秋》载:“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经科学推算,公元前552年8月20日14点33分,曲阜能看到日食,且这天为鲁历九月庚戌朔。顺此干支记日推算,知孔子生日为:公元前552年10月9日,鲁历十月二十一日,夏历八月二十一日。《史记》言“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不足据  相似文献   

5.
孔子生年,《春秋》、《左传》均末记载。因此,唐司马贞深悼孔子“《经》、《传》生年不定,致使孔子寿数不明。” 记载孔子生年的最早史籍有两种说法。 一是公羊高的《公羊传》和谷梁赤,的《谷梁传》。公羊传载:鲁襄公二十一年“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谷梁传》载:鲁襄公二十一年“冬十月庚子,孔子生。”《公》、《谷》两《传》均记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周灵王二十年,已酉,公元前五五二年)。 二是司马迁的《史记》。《史记》中《鲁世家》、《孔子世家》及《十二诸候年表》均谓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周灵王二十一年,庚戌,公元前五五一年)。 两种记载,相差一岁;两种说法,古今经生学子聚讼纷纭。历两千余年莫能定。 依《公》、《谷》说者有贾达《左氏解诂》、服虔《左氏传解谊》、边韶《老子铭》、何休《公羊传诂》、杨士勋《谷梁疏》、王钦若《册府元龟》、刘恕《通鉴外纪》、胡安国《春秋传》、洪兴祖《阙里系谱》、黄震《黄氏日钞》、马端临《文献通考》、宋濂《宋学士集》、胡广《四书大全》、王圻《续文献通考》、崔述《洙泗考信录》、钱曾《读书敏求记》、江永《乡党图考》、《孔子年谱》及《群经补义》、李锴《尚史》、孔继汾《阙里文献考》、钱大昕《养新录》及《三史拾遗》、李惇《  相似文献   

6.
1989年8月8日《人民日报》报道:今年是孔子诞辰2540周年,生日的农历日期是八月二十七日,公历日期为9月28日。这是怎样算出来的呢? 经史学家与历法学家研究认定,孔子是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十月庚子。要算出它的公历、农历日期,当前我们可以求助于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张培瑜先生的专著《中国先秦史历表》。从《中国先秦史历表》可以查到鲁襄公二十二年(周灵王二十一年)十月朔(即十月初一)是甲戌,公历为公元前551年9月8日。根据六十甲子的排列次序,从“甲戌”数到“庚子”是  相似文献   

7.
为纠正明初宋濂《孔子生卒岁月辨》一文中的错误,黄宗羲曾考证了孔子生卒年月。宋濂相信《春秋谷梁传》《春秋公羊传》中的说法,以为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巳酉十月庚子、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壬戌四月乙丑。黄宗羲认为这是错误的,他说:“然以某考之,则不能无疑者。”并指出: “《左氏》哀公十有六年夏四月乙丑卒,此  相似文献   

8.
夏石 《宁夏教育》2008,(4):59-61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逝于公元前479年(周敬王四十年,鲁哀公十六年)。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私学的创始人。在古代史上,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他的思想早就传及亚洲各国,是为世界所公认的古代大教育家。  相似文献   

9.
文庙是奉祀孔子的专庙。孔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儒家的创始者,名丘字仲尼,鲁国邹邑(今山东曲阜县)人。他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前479),终年73岁。  相似文献   

10.
<正>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他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革新家。作为中国古代教育家的孔子,对中  相似文献   

11.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五五一年,即鲁襄公二十一年,卒于公元前四七九年,即鲁哀公十六年。这时正值春秋晚期,即史家一般认为的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开始逐渐过度、社会秩序动荡不安的时期。孔子在这个动荡的岁月里,志在教育,逐渐由一个贫贱的少年(“吾少也贱”见《论语·子罕》,以下只引篇名)成为一个大教育家。孔子之所以在教育史上享有盛名,是由于他教学有方,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孔子……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论·孔子世家》),这正是他春华秋实的写照。孔子的教育活动影响迄今,已有二千多年了。  相似文献   

12.
孔子的教育辩证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公元前552年),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在文化教育方面,孔子适应时代的潮流,获得了辉煌的成就。其教育理论,有许多辩证的命题,符合辩证的认识。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继承价值。一、因材施教的对象观对学生施行教育,施行严格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是需要针对性地、从特殊性出发的。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正是因为其本身具有特殊性。世界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每…  相似文献   

13.
向警予年谱简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95年9月4日(夏历7月16日) 向警予生于湖南省溆浦县城关西街的一个商人家庭。父向瑞龄,母邓氏。兄弟姊妹共十人;她排行第九,故乳名“九九”。 1900年五岁,开始识字。 1903年县城开办新学。同年冬,大哥向先钺和地方人士于城西文昌阁办小学。  相似文献   

14.
《春秋》鲁襄公二十九年经文“阍弑吴子余祭”一条,参之以《左传》所记吴越之事,知其为一枚错简,被误编于此年.然三传均有传,故为《春秋》原本之误.此外,《春秋》原本尚有三枚记录日食的错简,故其必为依据史官记录而二次编纂的文本.因之可断《春秋》确为孔子之作.《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于余祭四年亦录有余祭被杀内容,但余祭之纪年却延续至其十七年,且《吴世家》亦明确记载余祭在位十七年.故知《史记》所据吴国史料与今本《春秋》、《左传》有同有异.逐年排比《左传》与《年表》,可知《年表》记事所据确为《左传》,但与今本有异.考之《左传》之流传,知今本为刘歆、尹咸所校之本,与司马迁所据古本应有不同.知此,则刘逢禄以来《左传》真伪、成书之纷争可息矣.  相似文献   

15.
侯官严复先生,又名严宗光,字几道,是我国近代思想史上有过重要贡献和影响的人物,学术界曾对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深入研究.但是,在某些问题上也出现了以讹传讹的疏误,笔者浅学,谨对几个问题辑录所见,以求教正.一、严复的出生年份严复出生于哪一年?一般流行的说法为1853年,当误.据严璩《侯官严先生年谱》和王蓬常《严几道年谱》载:严复于"清文宗咸丰三年十二月初十日,生于闽垣之南台."清文宗咸丰三年,正是公元1853年,不过,人们在换算中显然是没注意到农历纪年与公元纪年间的时差,清文宗咸丰三年十二月初十日为农历的年底,换算为公元纪年不是1853年,而应为1854年1月8日.  相似文献   

16.
前言 王翚字石谷,号乌目山人、乌目山中人、剑门樵客、耕烟散人、耕烟外史、耕烟野老,晚又号清晖主人、清晖山人.生于崇祯五年(1632)阴历二月二十一日,卒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阴历十月十三日,享年86岁.  相似文献   

17.
一九二○年魏巍,原名魏鸿杰,乳名大保。夏历三月六日(即农历正月十六日),生于河南省郑州市城内东大街一个城市贫民的家庭里。他是这个家庭里的独生子。祖茔在郑州以南小李庄附近的“魏河”。父亲魏怀珍擅长书法。原在郑州铁路局干过小职员,性格鲠介正直,以不肯逢迎上司而终于丢掉了工作。此后,先后在一家水果店与一家小客店里,给人家记账,收入微薄。  相似文献   

18.
清末民初岭南名士罗瘿公的诗词、京剧剧本、史料掌故著作及交游活动均有重要研究价值,然现存诸家著述对罗瘿公的生卒年记载多有讹误,不利于进行上述研究。借助罗瘿公的诗歌作品及其友人的诗文,可考证出罗瘿公生于同治十一年八月二十日,卒于民国十三年八月二十五日。  相似文献   

19.
《春秋》鲁襄公二十九年经文"阍弒吴子余祭"一条,参之以《左传》所记吴越之事,知其为一枚错简,被误编于此年。然三传均有传,故为《春秋》原本之误。此外,《春秋》原本尚有三枚记录日食的错简,故其必为依据史官记录而二次编纂的文本。因之可断《春秋》确为孔子之作。《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于余祭四年亦录有余祭被杀内容,但余祭之纪年却延续至其十七年,且《吴世家》亦明确记载余祭在位十七年。故知《史记》所据吴国史料与今本《春秋》、《左传》有同有异。逐年排比《左传》与《年表》,可知《年表》记事所据确为《左传》,但与今本有异。考之《左传》之流传,知今本为刘歆、尹咸所校之本,与司马迁所据古本应有不同。知此,则刘逢禄以来《左传》真伪、成书之纷争可息矣。  相似文献   

20.
以下两种情况下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 (1) 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如20世纪80年代,公元前440年。 注:①年份不能简写。如1980年不能写作80年,1950—1980年不能写作1950—80年。②星期几一律用汉字,如星期六。③夏历和中国清代以前历史纪年用汉字,如正月初五,丙寅年十月十五日,秦文公四十四年(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