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社会女性主义观点切入,检视奥斯汀小说的社会背景,通过对《傲慢与偏见》中三起婚姻的简单概述,探索并讨论了对婚姻影响的主要因素,从而反映了奥斯汀本人的婚姻观: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因此,她既反对为金钱而结婚,也反对把婚姻当儿戏。她强调理想婚姻的重要性,并把男女双方感情作为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  相似文献   

2.
简.奥斯汀是英国19世纪一个著名的女作家。她在《傲慢与偏见》里,探讨了形形色色的婚姻,揭露了某些为金钱、权利而结婚,和把婚姻当儿戏的丑恶现象。并指出:只有将爱情与理智相结合才能缔结美满的婚姻。  相似文献   

3.
婚姻与爱情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而在描写这类主题的作品中,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在这本书中,奥斯汀通过描写四对年轻人的婚姻与爱情,表达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本文从爱情、金钱与个性三个角度,阐述了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那就是:恋爱婚姻与财产和社会地位相互关联,但恋爱婚姻不能仅取决于财产和社会地位,正确的婚姻应当建立在相互爱慕、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并且双方的性格也会对婚姻是否幸福产生影响。她既反对为钱而结婚,也反对轻率结婚,强调婚姻中感情因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傲慢与偏见》和《红楼梦》分别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和中国作家曹雪芹的代表作。两部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有着相同的爱情婚姻选择,最后却遭遇不同的命运。其中,夏洛特与薛宝钗都选择了无爱情的婚姻,结局却截然不同。前者得到了舒适的生活条件和常相厮守的丈夫,后者却被丈夫无情地抛弃了。伊丽莎白和林黛玉都向往真正的爱情,但她们的命运却有天壤之别。伊丽莎白最终嫁给了自己的爱人,林黛玉却因与爱人无缘结婚而悲愤致死。这反映出东西方不同的社会文化对人们的深刻影响,也反映出两位作家奥斯汀和曹雪芹拥有相同的爱情婚姻观,却有着不同的现实主义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5.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女作家奥斯汀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人们的婚姻价值观.这部社会风情画式的小说是当时英国社会婚姻爱情的一面镜子,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6.
欧洲文学素有反讽传统,奥斯汀以她高度的艺术自觉,熔铸出更为成熟的反讽艺术。在她的小说中,反讽不仅表现为暗讽的语词,挖苦的文字,而且运用于人物塑造,情节处理,乃至整个作品的构思之中.反讽是奥斯汀理解、评价生活的惬意的载体,并成为她的小说的基调和风格标志.在她的作品《傲慢与仍见》中,这种艺术风格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首先,谈谈她在人物塑造中的反讽手法。在这部作品中,奥斯汀塑造了几个性格单一,受叙述者*讽的次要人物.这些人物是作者对社会中有某种气质或品格缺陷者的艺术概括.像头脑简单、庸俗的双纳特…  相似文献   

7.
谈有花 《海外英语》2012,(11):187-189,191
简·奥斯汀在小说《傲慢与偏见》中,通过对五起婚姻的描述,表明了她的婚姻观: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婚姻才是幸福的婚姻,而贪图金钱和情欲是不会幸福的。为了表达这一观点,奥斯汀刻画了各色鲜活的人物,人性中的粗俗傲慢,愚蠢世俗以及虚荣势利,攀附权贵尽收眼底。  相似文献   

8.
王凤声 《考试周刊》2009,(45):23-24
简·奥斯汀是18世纪伟大的小说家,她的小说大多以爱情与婚姻作为题材。她认为:纯粹为了财产与社会地位而结婚是愚蠢的.但是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婚姻仍然是不可取的。本文旨在分析简-奥斯汀的成名作《傲慢与偏见》中女主角伊丽莎白的婚姻,从而指出经济是使女性在婚姻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英国著名小说家简*奥斯汀对婚姻有着独创的见解.代表作<傲慢与偏见>通过对四起婚姻的描述,揭示了爱情是婚姻的基础,财产是婚姻的保障,以及个性吸引对现实婚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阴谋与爱情》是德国戏剧家席勒的著名剧作.在这个剧本中,除了备受世人关注的主人公斐迪南·封·瓦尔特和露易丝·米勒外,公爵情妇——米尔福特这一人物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她是一个次要人物,出场次数不多且出场情节单一,但她的情感同样浓郁和强烈,她对自身不幸命运的反抗恰恰是对德国封建势力和贵族权力的挑战.她的个人命运和形象直接而又清晰地昭示了德国当时整个国家的腐败没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