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传统文化内涵融入语文教学的对策是没有固定原则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文化内容。分析了当前语文学科中的传统文化内涵,提出了传统文化内涵融入语文教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王蓓 《文学教育(上)》2009,(21):134-135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母语继承传统文化是它的天职。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语文学科理所当然地应当肩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我们语文教师要研究如何让学生爱上传统文化,努力让学生沉浸进去。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在培养学生语文读写能力时渗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3.
特级教师王爱华提出,小学语文常态课堂应具有"语文味、儿童味、家常味"。"语文味""儿童味""家常味"三位一体、三"味"共生,是对前阶段"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语文课堂的彻底反思,是以所有儿童的名义向语文课堂要效率的响亮呼唤。"语文味":是语文学科的本质,直指语文学科本色,解决  相似文献   

4.
学习语文就是学习一种文化,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过程,因为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传递过程,一种文化的生成和创造过程。”所以语文教学的实质是充分挖掘课堂文化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来培植学生的人文精神,塑造学生的人文品格,构建学生的精神家园,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这是新课改赋予语文学科的任务,也是语文教师应当承担起的使命。一个好的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5.
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它借助于语言这个巾介物质,实现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立足于21世纪的前沿,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正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少、慢、差、费”等弊病,要探索出一整套的完备、科学、实用的具有鲜明民族文化个性的语文教学训练体系。突出语文学科的文化特色,正是21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惟一出路。因此,语文教师要有“大语文”观。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语文学习的根本目的是运用于社会生活实践。在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学过程是学生学习体验和探究创新的过程,走进生活,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体现火热的当代社会生活。语文学科作为多门学科的基础学科,就是要寻找到一条突破课堂教学封闭模式的新道路,变“应试语文”、  相似文献   

7.
语文学科是一门富有艺术性的学科,其中的语言文化和语言特色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点。对初中语文来说,如何使平淡的课堂艺术化,增加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营造美妙的语文学习情境,是我们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重点。要想做到语文教学有效,良好的课堂导入是关键。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要依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特点,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的艺术化。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语文学科在小学学科体系中的价值日益凸显出来,深刻影响着学生理论知识的积淀、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实践水平的提升。而能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融入传统文化这一要素,则是语文教学育人价值实现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入手,就如何实现相关要素的有效融入,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可以有助于广大学生语文学科素养以及综合素质的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将语文学科定位于交际工具、文化载体,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增强学生的文化积淀。本文探讨的是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10.
语文学科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在传统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教师一要立足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二要精心设计,在课堂中有效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三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从而让学生积淀文化底蕴,打好传统的根基。  相似文献   

11.
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逐步培育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让他们身心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凸显语文学科的教育特色,基于语文教学内容为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知识,促使学生在发展语文素养的同时,可以完成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2.
语文属于人文学科,是一门反映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的科学。语文学科又是一门工具性、思想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他学科的学习和运用都要建构在语文学科的基础上。这些性质和特征,决定了语文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不仅有知识、能力、智力方面的目标,而且还有认识、教育、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目标。要实现这些目标,语文教师需具备较高  相似文献   

13.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它也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对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进步文化、促进国家现代化建设、提高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我们必须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学好语文。提高质量并不是要增加学生的语文作业负担,而应是减轻作业负担,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4.
当今社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不仅能弘扬民族精神,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理想的人格和审美能力。而语文学科中的教学目标更倾向于文化素养的教育,这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为有利,因而,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为培养新时代社会化人才提供重要帮助。基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掌握现状,遵循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本文总结、概括出一些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具体可行、操作性强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探索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还要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向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促进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定文化传承的基础。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研究,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教育要追寻儿童的精神。因为从本质上说,小学教育是儿童教育。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因此要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科学课或别的什么课。小学语文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学,因此必须了解儿童、研究儿童,懂得儿童文化的特点。儿童文化是一种诗性文化,儿童常常在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之间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语文教师既是语文教学工作者,又是中国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至今,而新课标中也明确提出了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语文教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纵观现在的部编版语文教材我们发现,课本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容越来越多。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抓住课文内容开展传统文化渗透呢?本文我们将详细阐释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提升小学生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19.
语文学科是一门特殊的学科,不光要讲授学科知识,更要把学科特性处理好。在基础学段,像传统文化的渗透,在语文学科教学中,作为文化的传承者,教师应该在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后,对传统文化进行融合讲解,积极探索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一、以汉字为把手,落实传统文化渗透汉字本身就是我国优秀的文化内容,是传统文化的核心载体,学生对汉字的识别在某种程度上,也属于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受。  相似文献   

20.
语文学科一直是我国学生学习科目中的基础学科,是现代课程教育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语文的教学与学生的发展息息相关。初中语文知识的教学不仅仅是对基础语文材料、语句以及语文词汇的学习,更要注重将学生学习到的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之中。对于初中生来说,语文知识的学习是基础,其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文字的写作与应用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语文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知识的传授时,要将我国传统文化深入其中,让学生除了对课本知识的学习之外,更要了解到我国古典文化的伟大之处,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抒情情怀。本文主要从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传统文化渗透现状以及有效促进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重点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初中语文知识教学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