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陈庭来 《科教文汇》2012,(33):186-187
幼儿撒谎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幼儿说谎是一种本性,教育孩子不隐瞒自己的过错,并要勇于改正错误.要使幼儿切实做到这些,最主要的是师长的教育态度,如果对幼儿的过错一味指责,是很难培养孩子这一品质的.教师和家长发现幼儿说谎时,应有针对性地解决.有的孩子待人不真诚,有说谎、私拿别人的东西等不良行为,也可能是受了成人不良行为的影响,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会使幼儿形成根深蒂固的恶习,对此教师和家长切不可掉以轻心.明智的做法是处处以身作则,当好幼儿的榜样.说谎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幼儿撒谎不是品质问题,只是一种心理需要.每个幼儿都存在着说谎行为.幼儿的说谎行为除了自身原因外,还有家庭及社会因素.因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幼儿的说谎行为,仔细去分析幼儿说谎时的心理.根据幼儿撒谎的不同心理,采取正确有效的预防措施,使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儿童亲社会行为是其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对儿童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阐释了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内涵,分析了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培养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农村留守儿童行为问题并探索引发其行为问题的因素。方法:运用Rutter儿童行为量表和自编问卷,对河池地区农村留守儿童467名和农村非留守儿童533名进行调查。结果: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行为问题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外出父母交流频次、留守时间、朋友个数和学习成绩成为农村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结论:与农村非留守儿童相比,农村留守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学龄前儿童的饮食行为及其家庭影响因素,为儿童不良饮食行为的早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采用立意抽样方法在昆明市五华区和西山区各选择2所幼儿园,对247名儿童的主要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及其家庭影响因素,以及监护人的营养知识情况。在所有调查的儿童中,48.5%的儿童有睡前有吃东西的习惯;有71.5%的儿童在吃饭时存在挑食和偏食的情况;母亲的文化程度、是否是独生子女及家长的营养态度,与儿童饮食行为有关(均有P0.05)。家庭因素对儿童的饮食行为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应提高父母的营养知识和示范意识,促进儿童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5.
吴浩伟 《科教文汇》2021,(12):181-182,185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行为的产生不利于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该文通过对近两年有关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的研究进行文献梳理,了解问题行为的研究现状以及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几点展望。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是针对偏差行为问题类型中的学习偏差行为进行研究。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不仅是由于自身原因产生的,与之相关的社会环境也是产生问题的因素,探讨留守儿童学习偏差行为影响机制,促使其能够形成正确的学习认知,从而对自我进行控制和管理。  相似文献   

7.
撒谎骗人不仅仅在人类世界存在,动物世界里撒谎也非常盛行。不过在科学家们看来,还是那些过群居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动物最爱撒谎。比如说,人们在水池边散步时常能听到池中"呱呱"的蛙鸣声,殊不知这声声蛙鸣便有撒谎的成分。原来这蛙鸣声是水池中的雄蛙展示自己个头大小的一种手段。雄蛙个头越大,发出的声音就越低沉。那些大个子雄  相似文献   

8.
动物也撒谎     
老北 《科学与文化》2009,(10):14-14
世界上并非只有人才会撒谎,动物也会撒谎.而且还很巧妙。这也是动物生存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9.
粟周熊 《知识窗》2011,(10):52-53
撒谎骗人不仅仅是人的本性.动物世界里国”撒谎也非常盛行。比如说.每当人们在水池边散步.如果能仔细听听池中“呱呱”的蛙鸣声.就会发现这声声蛙呜便有撒谎的成分。  相似文献   

10.
魏子瑜 《科教文汇》2010,(17):1-1,7
学校是儿童进入社会的第一站,学校教育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影响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论述了学校教育中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三个主要因素:班集体、教师、同伴关系。班集体是儿童在学校中的"家",是学习、游戏的主要场所,教师就是这个"家"中最权威的"家长",主导儿童的一切行为,而同伴关系对儿童发展自我、人格以及学习必要的社会交往技巧等都有帮助,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戴雪芳  史春晓 《科教文汇》2014,(29):198-199
随着我园课题《“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的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了课堂观察的重要性。在课堂上,幼儿如果能够积极投入活动,将会提高教学过程有效性;教师如果能够调动幼儿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注重幼儿探究的过程,才能更好地投入于课堂学习。在教学活动中,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直接体现为对教学活动的投入状态,幼儿是否投入和投入程度如何,维系着教学活动的成败。因此,我们以课堂观察为载体,从教师、幼儿与环境三个方面对幼儿投入状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2.
王卉 《科教文汇》2014,(9):94-95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儿童日益增多。长时间看电视、不良的饮食习惯、不良的行为习惯、遗传因素及不爱运动都是引起肥胖的原因。而大部分肥胖幼儿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弱、自理能力差。因此,我通过对肥胖幼儿个案的研究分析,探究有效的家园指导对策,帮助肥胖幼儿纠正不良习惯。  相似文献   

13.
王磊  王敏  相丽辉 《科教文汇》2013,(36):32-32,36
自我认知(self-cognition)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维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恰当地认识自我,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是自我调节和人格完善的重要前提。本文以数所高校独生子女研究结果为基础,从专业的社会心理学角度对其自身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寻找规律性,探讨有价值的对策,促进“90后”独生子女自我认知的发展,从而提升和完善他们的自我认知水平,解决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促进独生子女在各方面的全面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推动社会的发展,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相似文献   

14.
黄世革 《科教文汇》2014,(14):199-200
幼儿教师的语言魅力是一个综合的抽象的概念,组成语言魅力的内容可以包括教师的语言内容、语音、语气、态度、思想情操、文化修养等等。研究幼儿教师语言魅力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必须分化理解语言魅力,准确了解不同魅力体系的教师语言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徐美芳 《科教文汇》2014,(15):197-198
当前,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压力增大,人们往往通过消费作为发泄内心紧张的方式,儿童耳濡目染,极易养成不正确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不正确的消费观念不仅影响孩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而且会多方面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阻碍孩子良好个性的形成。在此,就小学生不良消费心理做一定的分析,揭示问题本质,提出建议,希望能推动家长、学校、社会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金姝 《科教文汇》2012,(30):76-76,103
早期亲子教育是人的生命开始的教育.对孩子早期性格的形成、能力习惯的培养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当今的亲子教育中也存在亲子间互动内容单一、贫乏:亲子间“互动”方式重“惩罚”,轻“奖励”现象严重等问题。到底怎样的亲子教育才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呢?本文主要从亲子教育平等、尊重、对话、主体问性、共同体验的原则和亲子教育中具体实施方法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德育教育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幼儿期是影响和塑造一个人性格的重要时期,早期的熏陶和教育在一个人性格中留下深深的印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素质教育和科学文化素质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培养年轻一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德育对人才的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是将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他们将来的思想品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之一,他们的思想品德素质,对我国未来的社会风貌、民族精神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人的素质培养要从小开始,因此,从小向幼儿进行德育教育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区域活动蕴含着幼儿语言发展的良好素材,是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最佳场所。幼儿能在区域活动中用语言解决诸多问题,能提供幼儿愿说、想说、敢说、爱说的机会,体验操作、交流带来的乐趣。  相似文献   

19.
李艳艳 《科教文汇》2014,(17):205-205,224
好奇心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培养幼儿喜欢学习、具有创新精神、探究能力的前提。培养幼儿的好奇心符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要求。幼儿好奇心重,在培养过程中家长、教师要正确认识幼儿好奇心的价值,不可盲目培养幼儿好奇心,以免进入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