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生阅读》2009,(11):6-9
特别提示: 什么?上大学还有小路!而且还“捷径”? 是的,有大路就有小路,有小路就有捷径。,也许你不知道,在每年的六月高考之前,已经有许多考生另辟蹊径,“用足了”国家有关特殊招生的优惠政策,通过N务小路被各类大学录取或预录取。也就是说,当你还坐在教室里奋笔疾书、冥想苦思的时候,另外一些人却已经是“坐在桥头看风景”了。  相似文献   

2.
2014年11月7日,上海市教委公布了《2015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试招生试点方案》.根据该方案,参加春季高考的每名考生可填报两所院校志愿,每校可填报3个志愿,“考生可以被自己填报的两所院校同时预录取,但须在规定时间内到其中一所高校进行录取确认.这与传统意义上的平行志愿录取模式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3.
填报好高考志愿,争取最佳录取机会,提高志愿“命中率”,升入理想的大学,是众多考生和家长共同的愿望.据统计,重点大学第一志愿的录取比例占被录取考生的95%以上,一般院校第一志愿的录取比例占被录取考生的80%左右,而且多数高校的招生章程规定,第一志愿考生如果满足招生计划,就不招收非第一志愿考生了.  相似文献   

4.
1.填报志愿就是签“大学录取协议”吗? 答:考生所填报的高考志愿既是省(直辖市、自治区)招办投档的重要依据,又是招生院校录取新生的必要条件。现在各地一般所有批次的院校全部以考生统一填报的志愿(含征集志愿)为录取依据,省级招办按考生填报的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投档,没有按省级招办统一规定的时间和方式填报志愿的考生,不可能被院校录取。在招生政策范围内,只有考生与院校双方都同意的选择,才会圆满实现。因此,填报高考志愿从实质上来说,就是考生与院校之间按招生规则进行双向选择所签署的“大学录取协议”。  相似文献   

5.
自2003年开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2所高校实行了部分招生计划自主招生,高校自主招生人数不超过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各地中学推荐在某方面有特殊才能、培养潜质,或综合素质突出的优秀人才,高校自己组织考试,通过笔试和面试两轮考试确定自主招生的对象,但入选考生依然要参加全国的统考。2006年,复旦大学自主招生涉足破冰之旅,分数第一次与高校录取脱钩。1185名上海高三考生完成了复旦大学自主选拔“面试”,经由面试专家综合评定,最终预录取300名考生,这些考生可以不参加高考,直接入读复旦大学。这意味着“面试”将越来越多地走进中国高考考生的视野。  相似文献   

6.
背景:自2003年开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2所高校实行了部分招生计划自主招生,高校自主招生人数不超过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各地中学推荐在某方面有特殊才能、培养潜质,或综合素质突出的优秀人才,高校自己组织考试,通过笔试和面试两轮考试确定自主招生的对象,但入选考生依然要参加全国的统考。2006年,复旦大学自主招生涉足破冰之旅,分数第一次与高校录取脱钩。1185名上海高三考生完成了复旦大学自主选拔“面试”,经由面试专家综合评定,最终预录取300名考生,这些考生可以不参加高考,直接入读复旦大学。这意味着“面试”将越来越多地走进中国高考考生的视野。  相似文献   

7.
填报好高考志愿,争取最佳录取机会,提高志愿“命中率”,升入理想的大学,是众多考生和家长共同的愿望.据统计,重点大学第一志愿的录取比例占被录取考生的95%以上,一般院校第一志愿的录取比例占被录取考生的80%左右,而且多数高校的招生章程规定,第一志愿考生如果满足招生计划,就不招收非第一志愿考生了.由此可见,第一志愿的填报十分关键.那么,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第一志愿呢?我们认为,需要科学地运用相关资料,做到知己知彼,争取选准选好,尽量避免“眼高手低”和“高分低就”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8.
美国:七次“高考”,择“高”录取 成绩好并不能保证你被所申报的大学录取?除了成绩之外,美国大学招生特别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SAT是一个常年不断的标准化考试,每年进行7次,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参加。由于美国高考成绩两年内有效,许多高中生上高三时就开始考试,SAT只选取最高的“高考”考分。  相似文献   

9.
前记:何谓“录检”?望文生义,就是“录取检查”的意思。相信大多数同学都会觉得这个词挺陌生。但是,它和每一位参加高考的学生都有切身关系,在高校招生的录取场里,无论哪一位考生的档案被高校或录或退,都必须经过“录检”这一关。这一关,是为了维护考生的利益,为了录取的“公平、公正”。有“录检”,就有从事“录检”的工作人员。在高校招生录取场中始终忙碌着这么一群人,虽然他们的无私奉献并不为广大考生所知晓——很可能某位考生永远都不会知道,在他被高校录取的过程中,曾有素昧平生的人为了维护他的合法权益而通宵达旦地工作,倾尽心血和智慧。我了解这群人,因为在今年四川省普通高校招生的录取场里,我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10.
校园博客     
博览天下"2006:中国高考制度坚冰被打破2006年4月6日,随着598份“预录取通知书”的寄出,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面试招生”在一片争议声中落下帷幕。收到通知书的598名上海学生也因此成为我国高考制度改革历史进程的见证人:他们不是通过高考,而是通过面试获得了入读这两所名校的资格。今年3月初,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分别宣布了自主招生改革方案,和以往高校自主录取中的保送生、优秀生选拔、5%自主招生等政策不同的是,此次两校录取方式最大的突破在于“面试结果即能决定录取与否”。这也标志着我国“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坚冰在2006…  相似文献   

11.
《班主任之友》2006,(8):63-63
北京市教育考试院透露:在“考生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录取”中,将删掉“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换句话说,北京高校首次允许录取有违法犯罪行为的考生。自高考放宽年龄限制以后,参加高考并进入大学深造,成了每个公民应享的教育权。年龄限制取消后,考生的职业,社会背景,身份等个人信息,日益多样化,复杂化,为了便于管理,各地教育管理部门对招生录取做了一些限制,比如:有过违法犯罪行为的人,即使有机会参加高考,也没有被录取的资格。这无形中剥夺了“失足”考生的受教育权,也让他们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机会。北京允许高校录取失足…  相似文献   

12.
《湖北教育》2009,(10):44-44
据报道,针对今年高考录取期间备受关注的重庆“加分门”事件,北大招办负责人近日表示,今后在同等条件下,北大招生将向“裸分”考生倾斜,“让实考分考生得到更多的优惠”。据统计,在今年北大所有新生中,录取的加分考生不到20%。以今年北大本部录取本科新生2761人、医学部本科新生610人计算,即有约600名新生是通过加分被北大录取的。  相似文献   

13.
4月1日、2日,1208名上海高三学生在万众瞩目中先后走进了复旦大学光华楼。他们中有300人通过这所著名大学自主招生的“面试”而被录取,这是我国高考分数第一次与高校录取脱节。据报道,复旦大学为这次被称为“破冰之旅”的招生改革制定了严密的措施,确保“尽量不漏过一个未来人才”。在各省相继公布2006年高考新规的同时,上海,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两所名校实施了今年高考的最重要改革——直接通过面试来录取新生。4月1日、2日,上海有2000余名考生接受了复旦、上海交大的自主招考面试,他们每人接受由5位专家组团的面试,而面试的结果于4月5日公布。如果此次面试通过,就意味着他们直接迈过了复旦或上海交大的录取门槛,虽说两个月后他们还要参加高考,但高考成绩不会影响此次录取结果。而没通过面试的学生,并不影响其通过高考再报考复旦和交大。上海两所名校此次的面试招生改革,之所以引起外界格外关注,其原因就在于它是继我国高考保送生制度之外,首次将高考分数与录取完全脱节,直接以面试来录取新生,强化了名校的招生自主权。通过面试,更易于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而非“一考定终身”。  相似文献   

14.
2006年广东高考录取工作圆满结束2006年广东省高考录取工作于8月24日圆满结束,顺利完成全省招生计划。2006年我省本科招生计划为148776人,其中普通类本科招生计划139378人,体育、美术和音乐类本科招生计划9398人。在今年普通高校本科录取工作中,本科高校共录取151352名考生,完成今年本科招生计划的101.7%。其中普通类本科院校录取141589名,完成招生计划的101.5%;体育、美术和音乐类本科院校共录取9763名,完成招生计划的103.8%。据悉,今年广东招生录取工作继续实行“阳光工程”,坚持录取原则不动摇:一是本科一分不照顾;二是本科录取坚持在全省公布的最低控制分数线上,严格按考生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投档;三是要求招生学校按照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章程择优录取,不准降低投档要求指名录取考生或照顾录取不合格考生。从而确保了公开、公平、公正和择优录取。此外,为使因填报志愿不合理而未被录取的上线考生能有机会进入本专科院校学习,省招生办今年共组织了五次补填志愿进行第二次录取。广东高校“十一五”期间每年将扩招十万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钟阳胜在8月21日出席一个重要的教育活动时表示“,十一五”期间广东...  相似文献   

15.
招生骗子,人人痛恨。他们不光骗了家长们的钱财,还耽误考生的前途。每年高考录取前,很多招生考试机构或相关部门都会通过相关渠道,告诉家长和考生如何去防止、甄别招生骗子,以免上当。本刊近几年在高考录取前,也一再给家长和考生提醒。可还是常有人上当受骗,让骗子屡屡得逞。前不久,新华社报道了2006年发生在吉林长春的一桩招生骗局案始末,本刊这里予以转载,期望对即将参加2007年高考的考生及其家长再次提醒:别相信招生骗子及其中介的美好说辞,他们的任何“承诺”都是谎言。本文也再次证明了一个事实:高考录取,没有什么“潜规则”,也不是靠钱就可以录取的;录取,靠的是考生本人的实力。  相似文献   

16.
平地而起 想象一下,你的高考会多么紧张?如果你因为较高的综合素质,使自己多了一次高考以外的机会,去一所万人艳羡的大学,你会多激动?2006年,复旦大学经教育部批准,首次推出了录取形式的改革试验,通过面试可以录取300名考生。这是高校对人才的多样化选拔,也是对考生“天大”的好消息。与以往的自主招生相比,这种面试录取突破了以往的“面试不能成为录取的唯一依据”,真正实现了“学校说了算”。  相似文献   

17.
2006年8月20日,随着最后一批院校的网上录取结束,历时2个月的2006年网上高考招生录取工作顺利完成。至此,全国共有2000多所大学通过网络进行招生,有952万高考考生及其家长和教师享受到了CERNET最快捷、安全的网络服务,500万考生喜圆大学梦。  相似文献   

18.
一、我省一九八二年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评卷、录取情况概述国务院文件规定,一九八二年高等学校继续实行全国统一招生,我省统考前实行预选条件尚不成熟,仍采用一九八一年的“两张卷,不兼报”的办法,大学和中专分别进行考试,报考大学不能兼报中专,报考中专不能再报考大学。高考从五月五日至五月十一日进行报名,全省考生报名总数是七万七千八百八十二人  相似文献   

19.
2005年广东高考招生录取工作圆满落幕。今年全省考生数创下了历史纪录,达到45.2万人,比去年涨19.3%。原招生计划为35万人,最终共录取36.79万名考生,完成今年本专科招生计划的104%。其中,本科院校共录取13.49万人,专科院校共录取20.1万人",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高职类共录取考生3.2万人。2005年广东阳光高考圆满落幕@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20.
近日出台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校招生报名资格审查工作暂行规定》将“高考移民”挡在了新疆考区之外。2003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和录取工作结束后,新疆共清退“高考移民”和其他不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近2600人,而全国清查出“高考移民”2900余人,新疆几乎占了九成,是名符其实的“高考移民”重灾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