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尼玛 《西藏科技》2012,(8):57-58
目的了解尼莫地平治疗急性高原性肺水肿(AHPE)的临床疗效及药理作用。方法随机选择急性高原性肺水肿患者140例,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用尼莫地平4mg静脉点滴每日一次;对照组用氨茶碱0.25mg静滴每日一次。比较两组的有效率。结果治疗组在第3~4天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提高,缺氧症状明显改善,临床疗效尼莫地平组较氨茶碱更好,两组间的差别有显著性。结论尼莫地平通过扩张肺血管、降低外周阻力,降低肺动脉压的作用,在治疗AHPE中具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高原肺水肿的治疗及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原肺水肿(High altitude pulmonaryedema)是由于机体对高原低压性缺氧环境不适应,而引起肺动脉压突然升高,肺循环血量增加,肺毛细血管内皮和肺泡上皮细胞受损、通透性增强,以及体液潴留及转移,导致液体自肺毛细血管漏至肺间质或(和)肺泡而引起的一种高原特发病,是高  相似文献   

3.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引起肺动脉阻力进行性增高、肺血管重塑、右室肥厚,最终引起右心衰竭甚至死亡的一种恶性心血管疾病。其诊断标准为静息时右心导管测得平均肺动脉压(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PAP)≥25mmHg、肺毛细血管楔压(pulmonary artery wedge pressure,PAWP)≤15mmHg且肺血管阻力(pulmonary vascular resistance,PVR)3Wood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同时排除肺部疾病、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及其他不明原因的肺高血压(pulomonary hypertension,PH)[1]。尽管不同亚类PAH病因不同,有很多类似的病理特点,包括肺动脉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原位血栓形成等。目前研究认为,缺氧是引发肺动脉高压的一个重要因素,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和肺血管重构是肺动脉高压的2个主要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我院在西藏高原应用高压氧疗法治疗73例高原肺水肿的结果。全部病例均迅速被治愈三天内的症状明显改善率和四天内的肺部罗间消失率地匀爱98.5%以上。作者认为高压氧疗法对高原肺水肿是一种理想的病因治疗,且因高压氧疗法具有显效快,疗效显著、无创性和无副作用等优点,故高压氧疗法已成为抢救治疗各型急性高原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抑制神经体液因素的激活,神经体液因素激活与高原病的发病机理密切 相关。我们应用ACEI治疗高的病,与以往临床用654-2组及对照组进行直接对比,观察临床疗效,用AACEI治疗32例,用654-2治疗28例,对照组22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文章旨在观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胃粘膜组织病理变化及与CD45、CD72表达的关联性。方法 HE染色显示胃黏膜组织结构,并计数毛细血管和红细胞的数目及测定血管直径;TUNEL显示胃黏膜组织细胞的凋亡情况;免疫组化分别检测CD45、CD7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HAPC胃粘膜组织血管数目和平均直径显著多于高原正常胃粘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PC胃粘膜组织中红细胞数目远多于高原正常胃粘膜组(P0.05);另外,HAPC胃组织切片中可见大量红细胞从血管渗出,分布于组织间隙,呈散在多簇或成片状聚集。TUNEL分析显示,HAPC胃粘膜组较高原正常胃粘膜组相比,胃黏膜细胞凋亡显著增加(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APC胃粘膜组CD45、CD72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高原正常胃粘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胃黏膜组织出现一系列病理损伤性改变,其胃黏膜组织中CD45、CD72的高表达引起的免疫反应异常可能为HAPC胃粘膜持续性的炎症损伤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大承气汤加减法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0%、91.7%,住院时间分别为(10.1±4.0)d、(6.0±2.2)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负担,疗效显著、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谢尔凡 《科技通报》1998,14(2):79-83
观察了烟雾吸入后大鼠细胞内、外肺表面活性物质(PS)含量的变化及可能机理.分别检测了正常对照及烟雾致伤大鼠伤后2、6、12和24h的动脉血气、肺水量、血浆内皮素-1(ET-1)含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匀浆总磷脂(TPL)含量、肺组织内板层体(LB)表达及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内LB平均数等.结果发现:动物伤后出现急性呼吸衰竭和严重肺水肿;血浆ET-1和BALF中TPL进行性升高,二者相关显著;肺组织和全肺TPL显著降低,LB表达及LB平均数明显减少,且与肺组织TPL的变化明显相关.提示烟雾吸入伤早期肺泡腔中细胞外PS增加,ET-1在介导PS持续分泌中可能有重要作用;细胞内及全肺PS减少,除分泌亢进外,可能还有合成障碍和(或)降解增加  相似文献   

9.
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清TNF-α及IL-8改变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慢性肺心病(CPHD)急性加重期及经治疗缓解后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30例CPHD患者急性加重期及治疗缓解后血清IL-8和TNF-α,并与相应年龄的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发现CPHD患者急性加重期血清IL-8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治疗缓解后血清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血清IL-8水平则基本不变(P>0.05).说明IL-8、TNF-α参与了CPHD的发生和发展,这为探求治疗新途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尼玛 《西藏科技》2011,(12):59+62-59,62
目的探讨洛丁新(盐酸贝那普利)治疗高原藏族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5年至2010年入住我院内科射血分数(EF)≤40%的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贝那普利5mq至最大耐受量10mg。对照组40例,住院给予常规纠正心力衰竭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显效率、有效率均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射血分数(LVEF)及6分钟步行距离均有明显改善(P〈0.05),试验结束时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射血分数(LVEF)及6分钟步行距离改善更加显著(P〈0.05)。两治疗组安全性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洛丁新能够安全有效用于高原藏族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相似文献   

11.
吴楚绶 《科技通报》1996,12(3):176-179
为探讨力平脂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选择了46例高脂血症及/或各类心脏病患者,服力平脂胶囊0.1,TiD,连服二月为一疗程(治疗组),选择23例高脂血症及/或各类心脏病患者,服金水宝胶囊0.99,Tid,连服二月为一疗程(对照组),对比观察对不同性别病人的红细胞压积、血沉、全血粘度(从高切到低切)的影响,发现两组男性患者治疗后的红细胞压积和血沉的改变差异不显著,全血比粘度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女性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对近视散光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美国SCAN-195型准分子激光系统对74例(138只眼),近视散光的患进行治疗,PRK组近视度数在-1.00--5.00D,散光度数在-0.50--3.00D之间的患,共61只眼;LASIK组为近视度数大于-5.00D伴散光或散光度数大于-3.00D的患,共77只眼。结果:术后视力;所有病例均随访1a以上,PPK组视力均≥0.5,其中91.98%的患≥0.8;LASIK组视力均≥0.5,其中90.12%的患≥0.8。结论:PRK和LASIK治疗近视散光是安全,有效并且可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CEA,CA153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用ACS:180SE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对60例原发性肺癌患者,53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和70例正常对照分别测定CEA和CA153。结果:肺癌组CEA和CA153水平分别是15.75±18.81M,L和47.18+39.52U/L均明显高于肺良性疾患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肺癌组CEA,CA153联检阳性检出率为75.00%准确性为84.07%,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结论:CEA和CA153联合检测可提高检测肺癌的敏感性和检测准确性,对肺癌的鉴别诊断、疗效监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原中老年人血糖浓度与尿糖检测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系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248例空腹血糖>6.1mmol/L的高原中老年人的血糖和尿糖结果,并进行了分组比较。结果:血糖浓度为6.1-8.0mmol/L时,各年龄组尿糖阳性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糖浓度为8.1-10.0mmol/L时,随年龄的增加,尿糖阳性检出率降低,各年龄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糖浓度为10.1-12.0mmol/L时,50-59岁组与60-69岁组间尿糖阳性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50-59与组与70岁以上组间有非常性差异(P<0.01)。血糖浓度>12.0mmol/L时,各年龄组间尿糖阳性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原中老年人,随年龄的增加及长期高血糖有可能导致肾小动脉硬化,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糖阈提高。提示临床医师不能根据尿糖结果推测血糖浓度,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脑血管病是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致残率较高。为了促进其瘫痪肢体恢复,减轻或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我们对经脑CT确诊的100例住院的急性脑血管病性偏瘫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单独用药物治疗;另一组神经肌肉多功能治疗仪组(NMT)50例,在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加用NMT治疗,发现疗效较佳,现报道如下:l临床资料与方法两组病历均选择病情较为稳定、无糖尿病及心肺功能基本正常者。大量脑出血及大面积脑梗塞除外。1.且对照组;50例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32~78岁,平均56岁。其中脑出血20例,脑梗塞30例。病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葛根汤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6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人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研究组)和B(对照组)。对照组常规用解痉药硫酸镁、降压药硝苯地平治疗,研究组除常规治疗,加用葛根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平均动脉压、24h尿蛋白量、脐动脉血流阻力、全血粘度、D-二聚体;终止妊娠时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窒息例数及延长孕龄时间;两组母儿并发症(包括:胎盘早剥、肝肾功能损害、心衰肺水肿、脑血管意外、DIC、胎儿窘迫等)例数等指标。结果:A组治疗后平均动脉压、24h尿蛋白量、脐动脉血流阻力、全血粘度、D-二聚体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胎儿窘迫例数比B组少(P0.05),A组治疗后延长孕龄时间比B组长(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新生儿体重比B组大,新生儿窒息例数比B组少,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汤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探讨心先安注射液(MCA)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应用MCA静点90~120mg每日一次,治疗34例不同病因的充血性心力衰竭2周,以地高辛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变情况。结果:MCA可使心胸比率减小,肺瘀血减轻,PtfV1转阴;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功能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临床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达88.2%。其治疗充血性心衰的疗效稍逊于地高辛,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MCA作为非强心甙强心药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可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338例急性白血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与其预后的关系。治疗后完全缓解了患者其T淋巴转化指数与总E花环率显著高于治疗前,而血清免疫球蛋白与补体C3无此改变。治疗前总E花环率、IgG及IgM正常组的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其减低组,T淋巴转化指数正常组的中位生存期与完全缓解期较降低线组明显延长,T淋巴转移指数、总E花环率及血清C3正常组的三年连续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其降低组。治疗后T淋巴转化指数与总E花环率恢复者较未恢复者的总缓解率及三年连续生存率高、中位生存期与完全缓解期显著延长。提示急性白血病的免疫活性与其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运用耳针配合灸法从肺肝脾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用鼻喷激素类药物喷鼻,口服孟鲁司特钠片、桉柠派软胶囊等西医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耳针配合灸法从肺肝脾经络入手辩证施治.比效两组临床疗效、纯音听阂变化等.分析临床疗效和纯音听阈、声导抗的改变情况.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12%,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纯音听阈值都位于较高状态,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纯音听阈值都有较大幅度下降,治疗组纯音听阈值比对照组更低(P<0.01).(3)两组治疗前后声导抗各型曲线变化显示中耳积液减少或消失,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耳针配合灸法从肺肝脾辅助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较单纯西医治疗有明显优势,疗效更好,能改善个体微循环,减轻内耳循环障碍,促进咽鼓管功能恢复,使多数患者避免手术.  相似文献   

20.
陈小莉  林建东  刘宁 《学会》2001,(6):44-45
目的 探讨内毒素 (LPS)诱导急性肺损伤 (ALI)时IL - 1β含量变化及雷米普利对IL - 1β及ALI的影响。方法给SD大鼠腹腔注射LPS(6mg/kg) ,制成ALI模型 ,动物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 (NS组 )、内毒素损伤组 (LPS组 )和雷米普利组 (RAM组 ) ,采用放免分析法检测LPS攻击后 0、1、3、5小时大鼠血浆IL - 1β含量 ,光镜观察大鼠肺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LPS组大鼠 1小时血浆IL - 1β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且 1、3、5小时肺病理组织学改变进行性严重。ADM组 1小时IL - 1β含量明显低于LPS组 (P <0 .0 1) ,且 1、3、5小时肺损伤也较轻。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IL - 1β在LPS诱导的ALI中起重要作用 ,雷米普利有拮抗IL - 1β及明显减轻LPS导致的ALI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