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学历史教学》2013年第10期刊载了黄彪老师的文章《司母戊鼎实乃后母戊鼎》,认为“司母戊鼎”是错误的.正确的名称是“后母戊鼎”。  相似文献   

2.
新编高一册《教学参考书》264页将教材中《与朱元思书》课后“思考与练习”二题4小题‘好’解释为‘好’,译文中也把‘好鸟相鸣’译作‘好鸟此唱彼和’,我以为不妥,应译作‘美丽的鸟相向鸣叫’。‘好’在古代诗文中出现频繁,作‘美丽’解释的屡见不鲜,例子亦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3.
《寄西伯利亚》这首诗第二节里,“‘不幸’的忠实的姊妹,‘希望’在幽暗的地下潜行”这一句,省教育厅教材编辑室编的教学参考书中所作解释是可以商榷的。参考书说:“诗人告诉这些‘不幸’的忠实的姊妹要想到‘希望’,要相信明天。”这样就把“‘不幸’的忠实的姊妹”理解为修辞学的呼格,是诗人在称呼十二月党人。其实,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希望”是“不幸”的忠实的  相似文献   

4.
柳宗元的《捕蛇者说》里的“故为之说”的“说”,不少参考书都当作动词解释。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评注译析古文百篇》里,把这句话解释为:(我)为这件事作了这篇“说”的文章。在注解里又说:“‘说’原是名词,一种文体。此作动词。为之说,为这件事作一篇‘说’。”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学古文评注》,也持同样的看法。《初中语文教学参考书》这样解释:“‘之’字作介宾,‘说’字作动词,指写作(这篇文章)。或者‘之’字作指示代词,充当定语,‘说’字作名词,指一种文体。两说都说得通,就柳文而论,前者才是作者原意。”  相似文献   

5.
《木兰诗》中“策勋十二转”句,中学语文课本及相关的教学参考书的解释,有明显的不妥之处。 人教社教材注为:策勋十二转:“记功很多次。策勋,记功;转,次的意思。” 人教社参考书注为:“‘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说明木兰的功劳之大和皇帝赏赐之多。”“‘十二转”,‘百千强’非确指,夸张赏赐之多,也写木兰功劳之大。”  相似文献   

6.
近年"司母戊"大方鼎之"司"字改释为"后"字。甲骨文时代,"司"、"后"各有字形,字义也判然有别。《说文》司"从反后"是就秦篆说事,是秦篆造成的讹误。  相似文献   

7.
中唐诗人刘长卿的五言绝句《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几年来,一直是小学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教学参考书》对刘长卿这首诗的最后一句“风雪夜归人”是这样解释的:“对这首诗的‘夜归人’,人们有不同的理解。除上述把‘夜归人’理解为借宿的人(即作者),把‘归’理解为宾至如归(行人在风雪之夜盼到一个可以投宿的地方,芙蓉山主人热情接待了这位客人,使客人感到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以外,也有把‘夜归人’的‘人’理解为主人自己,把‘归’理解为回家的。即旅人已经就宿在主人家,夜里听到狗叫,知道主人冒着风雪回来了。这两种解释都可以说得通。”其实,这两种解释都说不通。  相似文献   

8.
“借喻”和“借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借喻”和“借代”这两种修辞格的特征和区别,人们的理解是有分歧的。请看以下的三个材料: 1960年上半年全国通用高中课本语文第四册里《典型报告》一篇后面的练习(二)这样写道:“‘他真是咱乡的水利诸葛亮。’诸葛亮代替聪明多智的人。这在修辞学上叫‘借代’……”(这段引文以下简称“材料一”) 江苏省教育厅教材编辑室主编的《高级中学课本语文第一册教学参考书》(1961年秋季适用)里《长江大桥》一课的“语言知识”部分这样写道:  相似文献   

9.
《枫桥夜泊》中“寒山寺”一词,笔者见到的解释有如下几种:一是“距苏州城西十里的一座寺院,离枫桥约一里,因唐初一个叫寒山的和尚在这里住过而得名”(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参考书)。马茂元等编写的《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王启兴等编写的《千家诗新注》(湖北人民出版社)都持这种观点。二是“在吴县西十里旧枫桥妙利普明塔院”(宋代《吴郡志》)。还有一种解释是“姑苏城外,临近松江的一座‘荒寒之山寺’,一座‘寒山’上之寺,盖虚指而非实指”(曹震《〈枫桥夜泊〉新考》,1997年623号《文汇读者周报》)。  相似文献   

10.
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有学生问:“诗中是说下‘扬州’。诗题为什么却说成去‘广陵’呢?‘广陵’和‘扬州’是同一个地方么?诗中‘之’和‘下’都是‘到’的意思吗?”面对学生的这些疑问,笔者在课堂上并不能作出明确回答。下课之后,查阅了各种资料,发现教材与教学参考书对此问题都没有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1.
《高级中学课本语文第五册(必修)》(1996年4月第6次印刷)《殽之战》一文中:“先轸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不顾而唾。”208页书下注释(11)将“不顾而唾”解释为“不顾是在君前,就(面对襄公)吐了口唾沫。”此处译为“不顾”,自然是“不顾忌”之意,这是不妥当的。《高级中学语文第五册(必修)教学参考书》(1993年5月第3次印刷)  相似文献   

12.
苏教版初语课本选人的范仲淹《岳阳楼记》一文,对“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的注释是:“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这个注释将“得无”理解为“怎能不”,表示反问。可是《教学参考书》中这样解释:“‘得无……乎’,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句式,表示推测的语气,意思是‘可能……吧’、‘或许……吧’。”两种解释意思有差别,语气截然不同,究竟哪种理解更贴切呢?  相似文献   

13.
司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因其腹内壁铸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最大的一个青铜器。然而,随着青铜器发掘数量越来越多,考古学家通过对众多铭文的解析和对比,对“司母戊”的说法提出异议。认为“后母戊”更显合适。2011年3月底,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放,司母戊鼎由中国历史博物馆移至该馆.但亮相时鼎前的标牌已赫然显示“后母戊鼎”.显然,中国国家博物馆已经纠正了这一错误。  相似文献   

14.
史新华 《语文知识》2005,(11):21-21
高中《语文》第三册(2004年6月第1版)中有较多使用“至于”的例子,但是在解说时有矛盾或不统一的地方,似应统一起来。对于《六国论》一文中“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至于”,教材作了这样的解释:“表示由于上文的情况,引出下文的结果,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以致’‘以至于’。”而对《伶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 ,中学历史教材坚持着一个定格的评述 :“…… (1945年 ) 8月 14日 ,裕仁天皇发表《停战诏书》 ,15日他亲自通过广播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见于历版及 2 0 0 1年版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这也是国内史学、历史教育界现在仍占居主流的评述 ,只是在《诏书》名称上较多使用“投降诏书”或“终战诏书” ,没有照用教材的《停战诏书》 ,如“(8月 ) 15日正午 ,天皇亲自宣读的‘终战诏书’录音向日本全国播放 ,‘九一八’事变以来长达 14年的侵略战争 ,终以日本天皇的‘玉音广播’正式宣告而结束”(天津《历史教学》1995年第 6期廷华的文章 )。…  相似文献   

16.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七自然段开头一句是“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关于句中“首先”一词的含义,目前有三种解释。其中有两种解释以标准答案形式出现在高考复习资料中,使人莫衷一是,无所适从。现将其摘录如下: 《高中语文自测手册》将“首先”的含义解释为:“马克思在革命实践活动方面的贡献比在科学研究方面的贡献更大。”《高中语文教学目标与检测》将“首先”的含义解释为:“马克思是一个科学家,但主要还是一个革命家”。《教学参考书》将“首先”的含义解释为:“‘首先’一词与前一段‘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  相似文献   

17.
“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国商代著名的青铜器,也是我国目前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这是我对“司母戊”鼎的了解,我想,许多人对于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也是有着和我相同的认识。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历史书上对于商代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的介绍早已深入人心。但是近来,  相似文献   

18.
高中语文第五册《阿房宫赋》中,“鼎铛玉石,金块珠砾”两句,课文注释是:“把宝鼎(看作)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看作)土块,把珍珠(看作)石子。铛,平底的浅锅。”句中显然有词的活用现象。究系哪一个词活用,课文未明确注释,而该课练习第五题,却是要求学生回答这二句“跟一般的文言句式有什么不同”。查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二室所编之高中语文第五册《教学参考书》,对该题提供的答案是:“‘铛’‘石’‘块’‘砾’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持此种观点的资料或习题,还有一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  相似文献   

19.
杜沛鹤老师在题为“‘想念’方觉‘比邻’”的文章(载《中学语文教学》1999 9)中认为“海内存知己”的“存”“将它理解为‘存在’即‘有’的意思 ,不妥” ,“应理解作‘存想’‘想念’”才是。而我认为“海内存知己”的“存”就是“存在”即“有”的意思 ,杜老师的看法是不妥的。第一 ,《辞源》(商务印书馆 ,1980 8)“存”下列有“存想”词条 ,对它的解释是 :“①构想 ,想像” ,“②道家修炼之法”。以“存想”作为解释 ,“海内存知己”就成“海内构想(想像)知己” ,这显然不妥。第二 ,《辞源》(商务印书馆 ,1980 8…  相似文献   

20.
《科学课》2004,(10)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科学课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以来,大家在实践中对此作了较深入的考究,认为这个转变不仅是教材使用方式的变化,而是对教学目标重新认识的结果。有了这种认识,就不再把教材视为“圣经”,只是“见物不见人”了,我们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教学就有了一个好的基础,这是问题的一面;问题的另一面是,既然还要“用教材”,就要讲究怎么用。只承认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是不够的,怎么“用教材教”这一面现在更应该研究。“教教材”,顾名思义除了理解为“把教材的内容教给学生”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