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上海地区航空产业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通过闭合方式的选择使得要素内生,研究分析航空制造业需求增加带来的经济效应和要素流动,为产业有序发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都有利于本地航空制造业快速成长,并通过产业关联作用于经济增长;产业发展同时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以及投资需求,刺激了当地消费,有助于形成持续的经济增长动力;在产业层面上,航空制造业发展有利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增长,对第二产业的带动效应偏弱,尤其在重型工业方面。  相似文献   

2.
姜慧敏  崔颖 《科技通报》2019,35(8):203-207
航空制造产业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典型代表,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发展的聚集效应、对经济和技术的带动效应、引领效应十分突出,被广泛地视为经济增长与创新的推动力。本文着眼于民用航空制造产业,利用专利分析和文献检索工具,从政策环境、发展态势、技术领域、研发主体等方面分析浙江民用航空制造产业技术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江西省把航空人才作为人才引进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对高层次航空人才的引进力度,有力推动了航空产业的快速发展。但是,我省航空人才与航空产业发展供需矛盾、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严重制约我省航空产业规模化、集聚化、高端化发展。因此,科学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航空人才体系,是江西实现"航空梦"战略部署的关键支撑。文章结合我省航空人才发展现状,从航空"人才资源配置和利用、RD的投入和转换、本土培养模式、开放程度"四个角度深入剖析产生瓶颈的原因。借鉴国内外航空人才发展经验,依托航空产业"五大板块"空间布局,构建"五位一体"大航空产业发展的人才体系,有力、有效的为江西航空产业提供人才支撑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4.
航空产业国际转移为后发国家航空产业升级和发展带来了机会窗口。对于后发国家航空企业来说,承接产业国际转移可以直接带来创新导向效应、学习模仿效应和管理示范效应,对产业技术追赶及产业竞争力提升都具有积极意义。面对航空领域产业国际转移的大趋势,中国航空企业应该抓住产业国际转移的有利契机,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关键领域国际合作,加强研发合作与转包生产有效协整,促进航空产业规制改革和主体多元化,重视航空研发领域创新人才培养与专业化培训。  相似文献   

5.
李存芳  王维  杜沈悦  董梅 《资源科学》2019,41(4):613-626
资源产业的跨区直接投资外溢效应,是一个基于新兴管理实践的科学问题。本文运用经济统计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在系统分析政府科技项目资金影响下资源产业的跨区直接投资横向产业内外溢和纵向产业间外溢机制基础上,选取由中国东部省区进入陕西省的煤炭产业1997—2016年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①资源产业的跨区直接投资对于中西部资源富集地既有产业内外溢效应,还有产业间外溢效应;②中西部资源富集地政府科技项目资金对于资源产业的跨区直接投资产业内、产业间外溢效应及其当地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都有显著的强化作用;③资源产业的跨区直接投资对于中西部资源富集地产业内外溢效应的强度明显高于其产业间外溢效应的强度;④中西部资源富集地固定资产投入和劳动投入对于其业内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很小。研究结论可为调控资源产业的跨区直接投资和促进区域创新、协调、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6.
我国中部航空运输的发展是"中部崛起"和"十二五建设规划"的重要战略内容,该行业因其特殊性而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高铁运输就是其中之一。高铁的发展将会给中部航空运输业带来众多机遇与挑战。通过对高铁运输的特点分析,指出其给中部航空运输业带来的有利和不利影响,总结出我国中部航空运输发展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7.
环境保护者和那些每天在空中飞来飞去的人对航空运输业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日益重视。随着对更绿色的空中运输要求的不断提高,技术进步能成为拯救航空运输业的良方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航空航天高技术是传统工业大国谋取下世纪发展优势的无价之宝;是新兴工业大国谋取下世纪竞争优势的战略产业;是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科技进步、经济起飞的先导产业。郁士光同志的文章《航空高技术发展的国际环境与战略地位》分析了航空高技术发展的国际大环境、重要战略地位,探讨了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航空高技术发展与管理新路子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航空运输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网络和航空运输业成为衡量全球城市行使权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全球城市榜单中的城市为研究节点,相关城市之间的航班作为连接的边,使用社会网络的方法,研究了全球城市航空网络的基本特质和具体单个城市的网络地位。通过分析全球城市航空网络的结构特点,从而进一步讨论不同城市在全球城市航空网络的影响力因素,为中国城市建设全球城市和实现未来战略部署提供可行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发明与革新》2011,(8):30-30
前不久,在新加坡举行的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第67届年会和世界航空运输业峰会上,国际航协首次对外公布了“未来机场安检站”的理念雏形。  相似文献   

11.
基于自组织和他组织理论分析航空经济区发展演变机理,认为航空经济区是在机场与航空产业集群、机场与周边地区其它产业和当地经济互动的自组织机制中形成发展,政府他组织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供给发挥他组织作用。在此基础上借助Logistic模型构建一个理论框架进一步分析后认为,自组织状态下航空经济区系统内各产业主体的合作协同和政府他组织的支持都会使系统处于高效的运行状态。据此提出要树立航空经济区自组织的发展观、重点支持具有地方特色的航空主导产业、引导航空经济区各产业主体之间的合作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立体多式交通在中国的生态集约效应及红利共享效应增长,推进新时代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将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与多式交通相结合,基于新经济地理学,采用熵值法、空间杜宾模型,利用中国30个省份2005—2018年相关数据,综合分析公路、铁路、航空3类主要交通方式对区域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及逻辑路径。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相邻省域高技术产业集聚存在正向溢出;3种交通方式对高技术产业空间集聚均有显著正向溢出效应但存在差异,对于高技术产业集聚度高的省份,与其位置相邻、经济条件相似的省份获得其溢出效应主要通过公路运输,航空或铁路运输次之,而与其位置相邻、技术条件相似的省份则主要通过铁路运输,次之为航空运输,最后才是公路运输。据此提出建构并完善多式联运交通网络、有先后空间时序地建设不同交通、提升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区域整体效应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江西的航空产业链是全省14个重点产业链之一,当前恰好处于关键的发展窗口期。本文分析了江西航空产业链发展现状,以及进口限制对江西省航空产业链发展的短期和长期冲击效应,有利于航空产业及时预警和应对,弥补江西省航空产业链短板。最后,本文提出了江西航空产业链风险防范对策:强化产业链韧性,坚持技术创新;以整机为主攻方向,不断完善产品链;推动航空全产业链创新发展;持续实施铸链补链工程。  相似文献   

14.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正确选择适合区域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更是产业成功发展的关键,但目前各地区存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过度趋同及对重点领域选择研究不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首先确定了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选择的依据,并以此为基准构建了相应的评价体系。其次,以西安航空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领域选择为例,在进行详细调研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备选领域进行选择,确定了西安航空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5.
林锐鹏 《科技风》2014,(24):269-269
在当前我国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的过程中,航空产业也有了大幅度的进步,我国在建国之初就已经在通用航空方面有了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进展,但在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下使其在发展过程中还是遇到了诸多的问题,尤其是在管理方面存有很大的漏洞。本文主要就当前我国通用航空飞行关系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探索改善的措施,希望能够对实际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陕西航空产业逐渐成为该省的支柱产业之一,并在我国航空产业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从产业投入、产业产出和市场绩效三方面建立我国区域性航空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21个省市的航空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并将陕西航空产业竞争力情况同20省市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明确陕西航空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陕西航空产业竞争力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17.
航空产业列入我国十三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航空产业走军民融合发展之路业已形成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通过分析四川省航空产业军民融合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和国外典型国家航空产业军民融合的经验,提出推动军工资源优化配置扶持本地民营企业加快发展、推动建立军工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对话机制、建设航空产业军民融合专业人才培养平台、加大对军民融合示范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加快建设航空产业军民技术转移平台、支持设立我省民营低成本航空公司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中国2003至2008年省级对外直接投资面板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无特定优势中国跨国公司对外投资是否产生逆向溢出效应.结果显示,以各省的对外投资额为基础构建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变量与对外投资企业所在省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密切相关,表明逆向溢出效应确实存在.然而,本文进一步发现,对外投资的逆向溢出效应并非是普遍和一致的,而是取决于跨国公司所在省市的吸收能力.通过发现逆向溢出证据,本文不仅在实证证据上提供了对于“资产寻求型”对外投资动机假说的支持,为中国企业通过跨国经营获取外生性创新驱动要素提供了一个全新角度的解释,同时为我国各省区提升逆向技术溢出吸收能力指明了战略创新方向.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科技信息已逐步渗入各种行业,并且由于近几年的连续扩招,继而导致各专业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文章从国际航空产业发展趋势、中国航空产业发展现状概括性的论述了航空类人才的就业形势;并从我院的航空专业建设情况系统性的讲述了航空类人才的培养模式与就业优势。  相似文献   

20.
产业投资的主要形式是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的关联效应反映了固定资产投资通过不同部门之间的生产技术联系而产生的宏观经济效应.运用投入产出法定量地对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对备产业部门总产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对我国六个大的产业部门的感应度系数与影响力系数进行了研究来综合考察我国产业投资的波动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