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评选由中国科协主办的《科学中国人》杂志、国家科技奖励办主办的《中国科技奖励》杂志与《创新中国》杂志共同举办,是为奖励对国家科技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科技工作者而设。从2002年开始,已有钱学森、袁隆平、杨振宁、孙家栋等200多位杰出人士获奖。在2013年度的获奖人物中,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小谟获"终身成就奖",武汉大学  相似文献   

2.
《今日科苑》2011,(2):53-57
2011年1月14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宣读奖励决定。大会颁发了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为师昌绪、王振义两位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获奖者的奖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该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已有16位科学家荣膺这一奖项,他们是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金怡濂、刘东生、王永志、吴孟超、叶笃正、李振声、闵恩泽、吴征镒、王忠诚、徐光宪、孙家栋、谷超豪。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师昌绪院士、王振义院士颁发奖励证书。  相似文献   

3.
今天 ,党中央、国务院隆重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表彰为我国科学技术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党中央、国务院决定 ,从 2 0 0 0年起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以国家名义对为科学技术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给予最高荣誉的奖励。吴文俊、袁隆平两位院士首先获此殊荣 ,还有一批科学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这是对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一次检阅 ,也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盛会。下面 ,我讲几点意见。一、尊重知识 ,崇尚科学崇尚科学的民族 ,才是最有希望的民族。对做出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  相似文献   

4.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励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科学技术工作者;或者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换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两人。自2000年开始评审以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先后授予了吴文俊、袁隆平、黄昆、王选、金怡濂、刘东生、王永志、叶笃正、吴孟超、李振声、闵恩泽、吴征镒12名著名科技专家。作为自主创新的典范,他们在科学技术上的杰出贡献和优秀品质,极大地鼓舞了广大的科技工作者;而他们的创新思路和方法,对弘扬科学精神、启迪创新思维具有积极的作用。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诞生有一定的流程:省级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推荐或最高奖获得者个人推荐——院士、专家对推荐人选进行咨询、打分——国家最高科技奖励评审委员会评选——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审定——科技部核准——报国务院批准——国家主席签署证书,颁发奖金。为确保最高科技奖的公正,国家最高科技奖励评审委员会实施的是记名投票方式,每一位评审委员都必须对自己的一票负责,委员必须有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才算有效。  相似文献   

5.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是当代杰出的农业科学家,被国际同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在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开创和发展方面的卓越成就,使他荣获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及12项国际奖励,最近被美国科学院遴选为外籍院士。袁隆平的成功有很多因素综合起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共中央、国务院 2月 1 9日在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江泽民首先向获得2 0 0 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文俊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颁发由他亲笔签发的奖励证书和奖金。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还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代表颁奖。朱基总理在会上讲话 ,他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两位获奖院士和所有获奖人表示热烈祝贺 ,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亲切问候和衷心感谢。他指出 ,要尊重…  相似文献   

7.
核心提示:2008年1月8目,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的最高领奖台上又迎来了一批杰出的科技工作者.他们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保障与改善民生等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将载入我国科技发展的史册.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高级顾问闵恩泽,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吴征镒获得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奖."9409工程"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奖励突出"原始创新"  相似文献   

8.
在2006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76岁的小麦育种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被授予国家最高科技奖,成为继袁隆平之后第二个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大奖的农业学家。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2,17(3):192-197
20 0 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授予王选、黄昆两位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奖励 2 2 3项科技成果 ,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8项 (一等奖空缺 ) ,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14项 (一等奖空缺 ) ,科学技术进步奖 191项 ,国际科技合作奖 6项。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是国家调控科技资源配置和引导科技方向的重要手段之一。 2 0 0 1年度国家科技奖励结果反映出国家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强烈关注。国家鼓励科技创新 ,尤其是原始性科技创新。如授予黄昆、王选两位院士最高科学技术奖 ,就是因为他们做出了原始性创新工作 ,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国…  相似文献   

10.
20 0 1年 2月 19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以国家名义对为科学技术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两位科学家给予了最高荣誉奖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获得了此项殊荣。“袁隆平星”(1999年 10月 2 6日 ,中共中央曾将我国发现的 8117号小行星命名为“袁隆平星”)是怎样升腾起来的呢 ?一袁隆平是 1930年 9月 1日来到人世间的。他的父亲袁兴烈 ,祖籍江西德安县 ,先父大学毕业后相继担任平汉铁路局高级职员、冯玉祥部驻重庆中校副主任和国民党南京政府经济委员会事务科长 ;母亲华静 ,江苏…  相似文献   

11.
袁隆平是当代杰出的农业科学家,被国际同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在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开创和发展方面的卓越成就使他荣获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及9项国际奖励。袁隆平科技创新取得卓著成功有很多因素,他自己总结其中有四个方面的重要因素:“知识、汗水、灵感、机遇,这是本人在科研道路上的点滴体会。”即袁隆平成功的四要素是:丰富扎实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长期不懈的勤奋努力,在探索中孕育和进发灵感并及时捕捉和运用灵感,善于发现、抓住和利用机遇。  相似文献   

12.
2月 1 9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会上 ,江泽民主席首先为获得 2 0 0 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文俊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颁发由他亲笔签发的奖励证书和奖金。这是我国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 ,首次获得该项奖励的两位科学家。吴文俊系著名数学家 ,现为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系统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吴文俊对数学的主要领域——拓扑学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70年代后期开创了崭新的数学机械化领域。此外 ,在中国数学史、代数几何学、对策论等领域也有独创性成果。…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1月8日)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隆重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为我国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刚才,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向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王泽山院士、侯云德院士和其他获奖代表颁了奖。在此,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体获奖人员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和诚挚问候!向参与和支持中国科技事业的外国专家表示衷心感谢!  相似文献   

14.
三湘大地,曾遍涌几多风云人物,几多英雄豪杰。然千古风流浪淘尽,唯今朝俊杰各领风骚。犹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200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获得者黄伯云院士、“送子娘娘”卢光琇教授等等科学家们,他们视事业高于生命,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为湖南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强有力地推动着“建设创新型湖南”的进程。在湖南省第9届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我们将从本期开始,以“喜迎党代会、创新在三湘”为主题,陆续推出袁隆平、黄伯云、何继善等45位院士、专家以及基层科研人员的科技创新先进事迹。报道他们的成功之道在哪里,是什么力量在鼓舞着他们不断地攀登科学高峰。要让湖南的山记得他们,让湖南的水记得他们,让湖南的子子孙孙永永远远都记得他们。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中国人》2004,(3):60-61
刘东生、王永志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引人关注的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近日揭晓,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东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获此殊荣。 国家最高科技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以其权威性和高达5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引起海内外的极大关注。此前,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和金怡濂五位院士已荣膺这一奖项。这次获奖的刘东生长期奋斗在地球科学研究领域,从中国黄土的研究中对全球环境变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使我国第  相似文献   

16.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之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7年度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高级顾问闵恩泽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吴征镒两位科学家。他们是以努力、勤奋和智慧获得了这项荣誉,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吴征镒  相似文献   

17.
1985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这是新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史上一件大事,也是改革开放后我国进行科技体制改革初期为推进中国科学技术进步而进行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的成立,对整合和优化国家科技奖励工作,推动科技奖励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奖励在科技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国务院设立了五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这些奖项每年评审一次。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颁发证书和奖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由国务院颁发证书;这两个奖项不分等级。其他三个奖项由国务院颁发证书和奖金,分为一、二等奖两个等级;对作出特别重大科学发现或者技术发明的公民,对完成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可以授予特等奖。23年来,国家授予吴文俊、袁隆平等12位著名科技专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51名外国公民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奖励重大科技成果13719项,其中自然科学奖716项,技术发明奖229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9980项。这些我国自主创新、代表当今中国科学技术水平获奖项目,其时代特色鲜明,是国家科技水平、政策和舆论导向的镜像,在我国科技进步的史册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18.
黄涛 《科协论坛》2014,(11):48-51
<正>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是科技领军人才的杰出代表。自2000年首次评审以来,先后有24位著名科学家荣获该奖项。他们之中,有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的佼佼者,有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中获得卓越建树的功臣。同时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方面,具有一般人难以企及的人格魅力。他们是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光辉典范。他们具有国为重、家为轻,科学为重、名利为轻的家国情怀;具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终生勤  相似文献   

19.
正2018年1月8日上午,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是我们国家的一次科技盛会,大会共评选出了271个项目和9名科技专家,其中,两人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南京理工大学的王泽山院士就是其中之一。这些科学家的贡献必将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活,那么,关于这个奖项以及这些获奖项目,你知道多少呢?  相似文献   

20.
2011年1月14日,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师昌绪院士、王振义院士获得了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一批科技成果获得了各类国家科技奖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