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这算什么教学仪器?高粱杆、木条板、马粪纸……”曾昭绍刚把这些东西拿到教研组时,教师们诧异。初拿到课堂上,学生们哄堂大笑:“这是什么教具呀?”“不,你们先别笑。”随着讲课内容的步步深入,那一件件再简单不过的教具却成了曾昭绍数学教学的得力助手,抽象的公式、定义、原理变成了形象直观的实物。学生们一下就被吸引住了,个个把眼睛瞪得大大的,在轻松的气氛中很快掌握了所学知识。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中,老师讲得多,学生学得少,于是课堂成为“讲堂”。要化“讲堂”为“学堂”,就必须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在量与质上都得到保证。那么,教师在具体的操作中应该注意什么呢?一、备课时向着学生教师备课常着眼于教学内容,考虑的是这节课要学哪几个知识点,先学什么,后学什么,课堂上要用到哪些教具,做  相似文献   

3.
在一次数学论文报告会上 ,一位教师讲了一段用骰子引入无理数的故事 ,令人耳目一新 ,很有意义 .现将这位老师的这一奇特的教学设计 ,介绍给读者 ,不知您以为如何 ?在上课之前 ,他先做了一个大骰子 ,作为教具 .下面请看这位教师在课堂上是怎样用这颗骰子来引入无理数的 .教师 :(把手中的大骰子举起来 ,对着全班同学大声说 )同学们 ,这是什么 ?你们知道吗 ?学生齐声回答道 :谁不知道 ,这是骰子 !教师 :它有什么用处 ?学生一片声地答道 :打麻将用 !教师 :是的 .打麻将要用它 .但是 ,除了打麻将以外 ,它还有什么用处呢 ?这一问 ,一下子把同学们…  相似文献   

4.
方旭 《四川教育》2004,(5):42-43
最近,课堂上出现了一种现象:当学生提出课前没有料到的问题时,不少老师都采用了“这个问题我们课后解决好吗”的方式。这似乎成了教师抵挡学生突发其问的不败盾牌。扪心自问:假如教师在课堂上有足够的能力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还会采取这种方法吗?这些问题课后都能够得到解决吗?课后我们研究了吗?是否都反馈给学生了?“课后解决”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我们回避问题的“策略”?假如课后也不解决,教师的承诺或建议又会对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学生满怀求知热情提出的问题,难道就这样“处理”掉吗?我们来看两个案例。案例一:教师声情并茂地…  相似文献   

5.
科学课的“实验探究型课堂”离不开教具和学具,否则就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目前教材处于实验阶段,上课用的实验教具单纯依靠教具箱配备是远远不够的。而教具、学具的开发可以扮演“充盈实验用具”、“拓宽课堂探究途径”等角色,因此,教师的自主开发显得很重要。教具、学具是知识的载体,承载着探究的科学内涵。一旦忽视了这一点,即使很简单的教具、学具,也很容易发生科学性错误。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四省市编数学第十二册第10~11页例1。教学目标:①能说出圆锥的特征,识别圆锥形的物体;②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能指出圆锥的底面、顶点和高;③理解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圆锥的体积。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教师先出示圆柱教具提问:圆柱体有哪些特征?再出示圆锥教具让学生判断:这是圆柱体吗?然后告诉学生:它就是这节课上我们要学习的“圆锥体”。(板书课题) [评析:复习圆柱的特征,让学生根据圆柱的特征对圆锥作出判断,在学生渴望知道圆锥这一名称时,教师揭示课题,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另外,  相似文献   

7.
吴野 《广东教育》2007,(5):42-43
“我们的学生怎么啦?”看着课堂上一部分学生昏昏欲睡的模样,我一直在心底自问着:“是不是我们的课堂有问题?”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始终是以课本知识为本位,而忽略了学生这一充满活力的课堂主人的存在,尽管教师单方面按着事先备好的教学思路津津乐道,或激情澎湃,而我们的学生却  相似文献   

8.
案例:有这样一位教师,上课时发现讲台边还堆着一堆未撮走的垃圾,便横眉瞪眼地大声吼问谁值日?她沉默了一会见没有人吭声,就把讲桌上的木制教具狠狠地砸向地面。此时,值日生不得不站起来说:“那是因为撮箕把掉了,撮箕太脏,而且已向班委反映过。”教师听后更是火冒三丈:“把掉了就不能用了?脏,你们是大家闺秀还是千金小姐?”接着,她还义正词道理,什么“脏累我一舍己为人啦”……事后,只听被批评的学生说:“我们只是想给老师提个醒,撮箕没把该换了。不换也罢,没想到他竟然发那么大的火,讲了那么多大道理,谁听?她砸坏了教具,教具不也是钱买的吗?…  相似文献   

9.
在引导学生探究“观察同一瓶里水的水面,我们有什么发现?”这个问题时,感到十分困难,一是学生手持瓶子时稳定性欠佳,给观察水面带来了困难;二是教师的示范、讲解会顾此失彼,影响教学效果。另外,在组织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检测桌子是否放平?”问题时也有难度。为较好地解决教学中的困难,我设计了一个水平面演示或检测仪,它较好地解决了上述的困难。教具如下图:特点说明:1.教具材料易得,只要三合板一小块、一只透明的可乐瓶及铁丝、螺丝、油漆等材料,制作工艺简单,如左图。2.教具操作方便、灵活,可视性强。使用前,先调整好教具的底座,使…  相似文献   

10.
(1)引导学生提出一个问题 教学过程要真正成为学生“要我学”的过程,那么,学生面对所要认识的物体或现象必须提出“我要研究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这一机会。 比如教师可在教学引入中经常让学生说一说:“关于这一方面,你想知道些什么?你有什么问题?”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等方式来促使学生提问。这种经常性的练习,使学生形成一个共同的认识:“课堂上我们是主人,研究的问题应该是我们最想知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一次听课中我看到这样一件事:一位学生连续两次回答(都说错了),得到的都是教师责备的眼神,至此后面的教学中这位学生没有再举手。这使我想起:课堂上,一部分些学生很少发言,是否与我们不够注意对他们出错的评价有关系?如果有关系,那么在课堂上学生出错时,教师怎么评价才比较恰当?调查:你很少发言是因为……如果注意细心观察,我们会发现低年级课堂上学生发言很踊跃,而中高年级特别是高年级课堂上发言的学生总是那几个“尖子”。这是为什么?随着年级的上升,学龄的增长,一些同学渐渐变得不爱发言,这又是为什么?这是否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关系…  相似文献   

12.
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有很多环节是需要教师具体演示或学生动手操作,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的.笔者就当前这一领域的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具数量有限,多年不变;忽视过程,缺乏针对性;偏于教师教,不重学生学.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来自教具的开发力度不足;来自教师对自制教具的认识不足;来自教师对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不足.实践证明,使用一些简易的自制教具,省去某些不必要的繁琐的细节,突出数学的本质特征,能加快学生的感知速度,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强化学生的记忆力,提升学生的理解力,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具体做法可以从“凸显特性”、“线面对比”和“改变材料”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生活教育”,“快乐教育”是我们永恒的追求,高效课堂的建构是我们永远不变的话题。基于数学知识、方法与策略的抽象性,以及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这一客观实际,“深入浅出”研读教材,巧备教具学具,妙用教具学具,引导学生创造教具学具是提高课堂效率,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用现代教学理念来评价教师的一堂课,不是看教师传授给了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要看这堂课学生是怎样学习的,如学生是否会主动学习,是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学生是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等。一句话,就是要看教师是否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课堂的主人是不是学生。这样,教师的作用是不是就削弱了呢?把课堂还给学生,不是要削弱教师的作用,而是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古人云:师者,乃传道授业解惑也。”单就“解惑”这方面,对教师的要求就不低。现在,有不少为师者是不能解学生心中“惑”的,有的甚至教师认为是有“惑”之处,学生却能滔滔不绝大…  相似文献   

15.
教具分为实物教具和电化教具等,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在课堂是如何利用教具教学的。《秋魂》是初中语文中的一篇新教材,是一篇自读课文。此文文笔优美,含义隽永,尤其是对“秋魂”的理解,对于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因而,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实物教学,让学生亲身体会“秋实”、“秋色”、“秋味”和对“秋魂”的理解。在教此文之前,笔者布置学习预习,疏通字词,朗读课文,并准备一些在秋天成熟的植物,特别还准备了几种未成熟的果子。上课时,五彩缤纷的果实被带进了课堂。学生能一眼辨别出成熟与未成熟的果实。此时笔者问:“成熟的果实…  相似文献   

16.
大象有多重有一次,我们学校一位教师执教《曹冲称象》时,其中有这样一个细节:有一个学生问:“老师,这头大象究竟有多重啊?”教师并没有沿用“生问师答”的传统模式,而是把这个问题交给了学生:“同学们,谁知道大象有多重?”不少学生猜起来了:“一万斤吧。”“一亿斤吧。”“四万八千斤吧。”……尽管同学们回答得挺热烈,非常遗憾的是,这个问题在课堂上竟这样猜猜了事了。犤评析犦这堂课就教育理念而言,无疑是新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动态生成,都体现得比较充分。但是“大象有多重”竟成了整堂课的遗憾。我想:“大象有多重”在这课中重要吗?…  相似文献   

17.
《我们爱老师》(第一册)一课要理解的词有“辛勤”、“关心”等。课堂上老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词: (为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课前教师可带学生到公园参观。) 师:“辛勤”是什么意思? 生:“辛”就是辛苦。 师:那么“勤”呢?  相似文献   

18.
淡化课前预设,关注课堂生成,这是新课标理念下一道亮丽的新景观。然而,对生成的过分热衷与宠信,非但不能收获期待的精彩纷呈,反而导致文本失落,课堂失控,“生成”也最终沦为“无成”,着实令人叹息。被动的生成:曾听一位教师执教《麻雀》一课。当教师问:“麻雀妈妈是怎么样跟猎狗进行搏斗的?”有位学生冷不丁地说:“老师,这只大麻雀不一定是妈妈,也许是它的爸爸。”教师猝不及防,愣了一下,然后顺着学生的思路问:“你是根据什么认为它是麻雀爸爸的?”“因为书上没有说是麻雀爸爸还是麻雀妈妈,我是猜的。”别的学生受到了启发,纷纷补充道:“爸…  相似文献   

19.
复式教学中的学习干扰,是提高复式教学质量的一个不利因素。这种干扰主要来自四个方面:①教师对某一年级学生讲课时所发出的声音,对同课堂另外年级的学生有干扰,会影响学生正常的思维;②教师对某一年级学生进行直接教学所使用的教具,所进行的演示等等,会分散其他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对学生的自动作业产生干扰;③某一年级学生在自动作业过程中“小助手”所用的教具与学生“动”的练习活动,对直接教学年级的  相似文献   

20.
下课后,许多教师总爱这样问自己:“这节课中,学生学会了什么?掌握了什么?这节课我上得成功吗?”却鲜有教师这样自省:“这节课上,我的学生快乐吗?他们在课中享受到了什么?我自己得到了享受吗?”两种不同的反思角度,折射出的是两种不同的教学观、学生观。赞可夫说过:“我们的时代不仅要求一个人具备广泛而深刻的知识,而且要求发展他的智慧、情感、意志、才能和禀赋。”然而,当我们走进小学音乐课堂,却分明看到了以下令人深思的镜头。一、课堂的纪律如此“井然”上课伊始,教室里鸦雀无声,教师环视教室一周后,微笑着说:“第×组的×××同学坐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