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对韩国短道速滑整体水平及国家队训练特点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南敏镐  尹鹤柱 《冰雪运动》2003,(2):24-26,117
通过第19届盐湖城冬奥会、2002年和2003年世锦赛,证实韩国短道速滑队采取一系列的训练措施,大抓后备力量的建设,是一支训练有素,技术水平高,战术运用自如的强队。通过对韩国及国家队训练特点的探讨,分析韩国短道速滑的整体实力。  相似文献   

2.
2011年亚冬会前中韩两国速度滑冰实力对比与训练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韩两国联赛参赛运动员与比赛成绩的分析,为中国速度滑冰国家队进行针对性训练和比赛安排以及研究韩国速度滑冰工作者提供借鉴与参考。两国的联赛成绩表明,女子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中国优于韩国,男子运动员的比赛成绩韩国优于中国;韩国速度滑冰队伍建设出现新的动向,韩国更多的短道速滑运动员转投到速滑比赛中。认为我国以年度训练周期指导运动员训练的模式,制约了运动员在奥运会、亚运会这类4年为一届的赛事上取得优异的成绩,提出借鉴速度滑冰、短道速滑和速度轮滑国家队整合式的训练模式,主动寻求新的组织形式,进行训练创新。  相似文献   

3.
1992年10月,哈尔滨市体委邀请韩国著名短道速滑教练郑再原先生来哈讲学。郑再原先生1985年至1991年任韩国短道速滑国家队主教练,仅用六年时间,就使韩国短道速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他的讲学内容有许多独到见解,可资借鉴。现将曾思明教练记录整理的材料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武大靖,短道速滑运动员,2014年索契冬季奥运会短道速滑男子500米银牌获得者。1994年7月24日,武大靖出生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10岁时就参加了短道速滑的业余训练,13岁时入选江苏省短道速滑队。在2009年江苏队解散后,武大靖又成为吉林省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的运动员,2010年11月破格入选国家队。与国家队的每一名队员提升阶段走过的路一样,武大靖也经历了汗水转化力量的过程,但一年成绩比一年好,让他有了梦想。从刚进国家队时连女孩儿都过不了,到国际赛场上成绩平平,再到初尝世界杯金牌,同时让自己的名字留在了年度总积分榜的第二名位置上,这才让他获得了自信。  相似文献   

5.
韩国短道速滑新技术的成功对我国青少年训练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针对韩国短道速滑新技术的发展轨迹以及每年涌现出大批高水平年轻队员的状况,分析韩国短道速滑新技术的本质、核心内容与青少年运动员训练的特点,探讨韩国短道速滑新技术成功的规律。认为:我国短道速滑青少年在训练模式、训练内容、运动员选拔机制与教练员竞争机制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提出:明确培养目标,调整训练模式和内容,充实教练员队伍等改进青少年训练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6.
《冰雪运动》2013,(2):F0003-F0003
范可欣,女,1993年9月出生于黑龙江省七台河市。2010年5月,范可欣参加中国国家短道速滑训练营,9月进入国家队。在2011年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上获得女子500米冠军,与队友合作获得女子;5000米接力冠军;2011年获得亚冬会女子3000米接力冠军、多站短道速滑世界杯女子500米冠军。为此,刚刚18岁的她荣获CCTV2011年体坛风云人物最佳新人奖。在上海举行的2012年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女子500米比赛中,范可欣顶住压力,再一次勇夺500米金牌。  相似文献   

7.
韩国短道速滑现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蔡兰  苗涛 《冰雪运动》2006,(1):7-9,14
通过对韩国短道速滑现状进行研究,探索韩国短道速滑运动员培养模式、训练与竞赛体制,为我国短道速滑培养新生力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满艺  王津津 《新体育》2009,(1):14-19
43秒671,这是保加利亚“短道皇后”拉达诺娃2001年创造的女子500米短道速滑世界纪录。那年,16岁的王潆还沉浸在从黑龙江省冰雪分校初调国家队的新奇之中,在她心里,世界纪录只是用来顶礼膜拜的。  相似文献   

9.
高原训练对国家短道速滑运动员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目的:进一步监控和探讨亚高原训练对国家队短道速滑运动员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先进的流式细胞单克隆抗体双标记技术检测分析了国家短道速滑队员备战2002年冬奥会期间3次亚高原训练及其前后的细胞免疫参数(T淋巴细胞及其亚型)变化。主要结果和结论:常规运动训练对高水平短道速滑运动员的细胞免疫功能影响不大,其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处于一种相对稳态;亚高原训练则显著影响高水平短道速滑运动员的细胞免疫功能。建议:在研究运动训练对高水平运动员免疫功能影响时,应考虑到环境因素的作用,尤其是高原和亚高原环境的影响;在亚高原和高原训练中,应十分重视监测运动员免疫功能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0.
文章比较了历届冬奥会我国和其他国家短道速滑奖牌成绩,以及2010冬奥会中国、韩国和欧美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基本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韩国是目前短道速滑男女整体实力最强的国家,加拿大、美国、中国次之;中国男女项目发展不够均衡;欧美运动员的平均年龄、身高和体重数据要大于亚洲国家的韩国和中国,韩国运动员的体重指标要明显小于中国运动员。建议我国应学习韩国短道速滑先进的开展、普及和训练理念,进而促进我国短道速滑运动的全面、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1.
张斌  许水生 《冰雪运动》2008,30(5):10-13
通过对2008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团体锦标赛中、韩两国参赛队员情况、比赛成绩等进行综合分析,指出我国短道速滑女队形成了以王漾为领军人物的新团队,整体水平上升,具有冲击冬季奥运奖牌的优势,但也存在队员年龄偏高,伤病较多,后备人才匮乏,国家投入场馆建设的资金不足等问题。提出重视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培养,建立校体联合的培养体制;针对地域的特点,政府应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提高教练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准,解决困扰队伍发展的制约因素,为备战国家短道速滑队备战2010年温哥华冬季奥运会提供战略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温哥华冬奥会上,我国短道速滑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短道速滑的可持续性发展,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历届冬奥会短道比赛奖牌分布进行分析,探索我国短道速滑的发展方向。通过比较认为我国短道速滑存在后备人才匮乏、大众普及程度低、科研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场地条件急需改进等问题。提出大力发展短道速滑产业,带动大众普及;体教结合,加强基层普及和训练;提高短道速滑科研水平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以韩国短道速滑联盟的管理体制为例,指出该联盟中存在的激励失效,及由此导致的普遍性团队精神缺失。通过分析其内在机理,得出联盟中权力配置的倒丁字型结构特征和存在的双重委托代理现象是导致现状的根本原因,并以权利配给的视角给出对应的解决建议。通过分析该联盟运行的低效性,对比于我国体育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将这些可能导致体育利益矛盾、失衡的不合理制度进行先期的社会损失预期,使得我国体育制度的变迁更高效、更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北冰南展”战略和北京正式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双重背景下,作为冬季运动项目排头兵的北京市,通过利用北京体育大学增设短道速滑运动队的途径,来提高其自身在冬季运动项目上的竞争力。依托北京体育大学在训练理论、体育科研和场地设施上已具备的优势条件,为短道训练队开展训练提供保障,并促进其竞技能力的持续提高。同时,针对在运动员选拔、教练员聘用和训练经费三个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完善措施。为北京体育大学短道速滑运动队的建立和发展,提供前期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短道速滑基础比较薄弱,后备人才缺乏,是严重制约山东省短道速滑项目发展的瓶颈。为实现山东省短道速滑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寻找一条适合山东省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的道路。通过对山东省短道速滑队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调查,明确短道速滑项目在山东省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山东省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对策。指出普及轮滑,改善场地条件,扩大短道速滑项目的社会影响,发挥竞赛的作用,提高运动员文化素养等策略。研究表明,体教结合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山东省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瓶颈的最优模式。  相似文献   

16.
韩毅 《冰雪运动》2008,30(3):19-22
采用现场观察、文献资料等方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1届冬季运动会短道速滑比赛奖牌分布、对抗格局、比赛成绩等进行分析,试图通过对我国短道速滑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制约我国短道速滑发展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老将实力突出,小将表现可喜,“北冰南展”发展战略的实施已见成效。认为场地条件急待解决,教练员水平有待提高,梯队建设有待完备,科研力度不足和技战术落后等是制约我国短道速滑发展的主要因素,从训练体制、教练员队伍建设、科学化训练、运动技术改进、后备人才培养和扩大项目影响等多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短道速滑项目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国际滑联2013版短道速度滑冰竞赛规则发布后,国际比赛成绩处理系统全面实现了网络化成绩管理。而国内短道成绩处理系统仍然停留在单机版状态,在执行最新规则要求、成绩处理及网络发布等多项功能,据国际滑联成绩处理系统的差距较大。为此,通过对国际成绩处理系统进行系统分析,结合我国竞赛系统实际情况,设计及规划基于信息化平台的短道速滑成绩管理系统,使我国短道速滑竞赛组织达到能够承接国际比赛的需求,对提高我国短道速滑裁判员的竞赛组织、执裁能力及与国际大赛接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短道速滑项目特有的比赛心理应激特点决定了从事该专项的优秀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本研究对象为备战第18届冬奥会的国家短道速滑队运动员,研究时间为18个月。研究结果表明,所实施的围绕冬奥会赛前系统训练阶段和冬奥会临赛前阶段的心理能力培养体系对增强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竞技心理稳定性的心理能力培养是合理、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