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周凌翱 《教师》2019,(5):17-17
教育系统中,亚健康状况正在迅速蔓延。高校教师亚健康发生率高,亚健康状况令人触目惊心,因此,对教师的健康问题研究迫在眉睫。文章通过对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教师健康现状进行调查及分析,积极探索促进教师健康的有效路径,提出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健康生活平台的思路,以促进教师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使得亚健康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日益严重。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能够很好地改善大学生的亚健康状况,因此,为避免亚健康状况在大学中蔓延,同时也为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我国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体育生活的建设,使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更加丰富,从而达到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在分析亚健康状态的概念及导致大学生出现亚健康状态的原因后,对体育生活方式在改善大学生亚健康状态中的作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旅游业是陕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其产业效益一直处于较低水平。通过采用旅游产业各部门所占比重、产业结构变动值、以及产业结构区位商,可以对陕西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效益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陕西旅游产业各部门发展不均衡且比例关系失调,尤其是文化娱乐部门发展缺乏活力,同时陕西旅游产业也缺乏集聚规模优势。为此,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有助于陕西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陕西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认识我国发展森林旅游必要性的基础上,对森林旅游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评价研究成果进行了相应的介绍,本文的研究对发展我国森林旅游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宜居中小城市亚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从"亚健康认知状况"、"亚健康躯体状况"、"亚健康心理状况"及"亚健康社交状况"等方面进行实证调研,分析总结得出"人们对‘健康’、‘疾病’与‘亚健康’三者概念的理解存在偏差"、"人们对亚健康认知不够清晰"、"保健意识较弱,缺乏‘治未病’理念"及"宜居城市亚健康人群比例较低"等结论,并提出了保健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瑜伽练习对改善女大学生亚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法、数理统计法对西安科技大学80名女生练习瑜伽前后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1)女大学生的亚健康状况不容乐观;(2)瑜伽练习可有效改善女大学生亚健康状况。并针对此研究结果提出改善女大学生亚健康状况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生的亚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针对学生的亚健康状况设计运动处方,经24周运动处方健身锻炼后,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和各指标检测,运动数理统计法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生理健康及心理健康状况均有所好转。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对改善大学生亚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社区干部的亚健康状况,采用文献法、测试法和统计法,对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1295名(男562人,女733人)社区干部进行躯体及内脏器官亚健康状况分析评定,测试分析结果为男性处于亚健康状态占71.89%,女性处于亚健康状态为70.94%,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质量,其原因与工作压力大,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以及缺乏体育锻炼有关。因此,加强亚健康与科学运动的宣传教育,合理进行体育锻炼,改善亚健康状况,从而促进全民健身。  相似文献   

9.
白洁 《考试周刊》2011,(67):180-181
本文在亚健康研究的背景下.对高校科研人员亚健康状况进行研究,分析现行科研人员亚健康的现状.探讨该类群体亚健康疾病的特征.提出构建预防与治疗亚健康的思想与策略。  相似文献   

10.
亚健康状况在高校教师中已经相当普遍,并且严重危害其身心健康.通过应用潜在危害性分析方法,对亚健康状况的危害特征及暴露情况进行论述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概括出亚健康的成因,能够找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从而帮助教师实现从亚健康向健康的有效转化.  相似文献   

11.
对旅游健康和健康旅游的关注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这是后现代社会背景下或后旅游时代旅游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旅游业中的反映。当旅游形式由传统的观光旅游、文化旅游进而演进到健康旅游时,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身心健康受到的关注超过了旅游发展史上的任何时期,从单纯重视经济效益到兼顾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到同时关注人的健康和全面和谐,这是旅游业与时俱进的表现。文章对健康旅游与旅游健康作出了初步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论文对心理疏导型的森林休闲旅游产品的市场认可度进行了问卷调查,收集了相关一手资料,并对410份问卷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都市人群心理疏导的需求市场巨大,同时对森林休闲旅游以及森林的相关功能有一定了解,多数人也有森林休闲旅游的经验,并且心理疏导型的森林休闲旅游产品能被都市人接受,都市人对产品的初步印象较好,其中休闲类产品最受欢迎,同心理疏导相结合的森林休闲旅游产品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此基础上,该论文提出了心理疏导型的森林休闲旅游产品推广的价值以及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3.
健康旅游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旅游近年来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理论界也开始对这个领域充满兴趣,但是国内对于健康旅游还缺乏基础性的研究。文章从健康旅游的定义、分类、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等几个层面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讨论了理论界对健康旅游定义的争论和健康旅游不同的分类框架,总结了世界不同地区特别是亚洲的健康旅游发展现状,指出了中国和欧洲或美洲健康旅游产业的对比、选择健康旅游产品的消费者需求趋势预测、健康旅游设施或目的地研究等未来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4.
从治理水土流失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营造生态经济林以恢复植被,培养种苗为退耕还林和城市园林提供苗木,开展观光旅游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土地出租实施“业主经营“的“生态农业旅游“产业化技术与示范.通过对试验区和试验辐射区的研究,结合生态农业旅游产业化经营的特点,提出了在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产业化经营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01—2010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Stata软件实证研究发展入境旅游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国家整体层面上,发展入境旅游对地区经济的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从区域层面上,东部地区发展入境旅游对地区经济增长有显著正向影响关系,中部以及西部地区同样存在上述正向影响关系,但中部及西部的这种正向影响不如东部地区明显。针对上述问题,东部地区应积极开展入境旅游,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中部及西部地区应该在发展入境游的同时,积极鼓励并推动国内游刺激地方消费从而促进地方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6.
南京市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已形成了多种类型的乡村旅游,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今后,应针对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建立观念创新、组织创新、产品创新、管理与服务创新、营销创新的创新体系,进一步提高乡村旅游的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大健康时代人们越来越注重身心健康,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活方式,康养旅游作为旅游+康养的新形式成为热点话题。当前对影响康养旅游发展的因素研究较少。对比康养旅游发展较好的地区,基于RMP理论和产业发展理论结合网络数据分析资源禀赋、市场特征、产品体系、政府政策、交通状况、康养环境、旅游人才等因素对康养旅游发展的影响,为康养旅游的产业规划、经营管理提供参考和启示,促进旅游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陕西黄河湿地保护区的洽川湿地近年来在湿地旅游方面发展较为迅速,产生了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同时也出现了湿地开发与生态保护方面的矛盾与现实问题。洽川湿地开发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丰富水资源等方面所带来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会对旅游业发展产生强大助推力。湿地旅游业发展在影响当地的生产布局、强化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推动当地政府改善景区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对湿地生态产生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湿地开发管理不合理带来的生态环境隐患等消极影响,对此应通过制定科学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采取适度开发策略,鼓励居民参与等措施,以实现洽川湿地生态保护和地方旅游业规划管理共同推进。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成都市三圣乡为例,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和游客忠诚关系概念模型,提出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和游客忠诚关系的九个假设,并对模型和假设进行实证检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乡村旅游服务的技术质量对认知忠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功能质量对认知忠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技术质量对行为忠诚、情感忠诚的影响均不显著;功能质量对情感忠诚、行为忠诚的影响并不显著;同时认知忠诚对情感忠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认知忠诚对行为忠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情感忠诚对行为忠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0.
沿明月山景区登山路径,在山脚、半山腰和山顶各区分剐采集混合土壤样品,并对其理化性质及重金属含量进行了监测,重点分析了旅游活动对景区土壤的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以及Fe、Cu、Zn、Pb、Cr等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旅游活动已对明月山森林景区的土壤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其对景区土壤的影响,维护景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实现明月山森林景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