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制定,使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成为迫在眉睫的热点问题。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是教师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以哈尔滨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探讨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及实施的保障条件,为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直接影响着基础教育教师的质量,这源于它们在过去、现在甚至将来一定时期都将是我国地方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供给的主要阵地。与新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对比,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标准和课程评价等方面存在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课程发展将突出课程的生成性、实践性、地方性和终身性,这是保持教师教育地方优势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随着教师专业化的推进和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如何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成为高师院校研究的重点。诸多影响教师教育质量的因素当中,教师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直接决定着未来教师素质与能力的优劣。本研究聚焦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学实施,探索"实践取向"下的教师教育课程有效教学模式,以期为高师院校师范生的培养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师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教育机构。长期以来我国高师院校传统培养教师的教育理论课程只开设教育学和心理学,没有体现师范性。为了适应培养新型教师的需要,应打破”老两门”的旧格局,增加教育理论课程.拓宽教学内容,重构高师院校培养教师的教育理论课程,从而促进高师院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开放式教师教育体系已经形成,高师院校不再固守封闭模式,纷纷走向综合化。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存在偏重学科课程、忽视教育课程以及两类课程结构失衡问题。达到"学术性"与"师范性"之间的平衡,高师院校须借鉴综合大学的培养模式,发展"综合性";创新职前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着力构建教育学科课程群,完善学科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6.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传统的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正面临挑战。文章在分析目前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需求,对英语专业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提出相关措施:增设《英语课程标准解读》《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和第二课堂实践课等,完善英语教师教育课程科学体系;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加大实践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与实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师专院校的培养目标,师专院校应努力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正确处理好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科学构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创造性地进行课程实施,培养有师魂、有底蕴、有特长、能创新的基础教育新师资。  相似文献   

8.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对教师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构建教育信息化课程平台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保障和重要支持。在分析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对高校主流的信息化课程平台的研究,提出构建教育信息化课程平台的设计思路和实践模式,以期促进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综合课程教师的需求,对高等师范院校现行教师教育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要针对目前高等师范院校单一的"分科型"教师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并对"综合型"的教师教育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舞蹈教学进行课程思政具有重要意义。思政教育融入高职院校舞蹈教学,补充了“技能化”的教育模式,完善了崇美向善的职业诉求。当前,高职院校舞蹈教学实施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的认知感和教学水准有待提升,教师在授课中对思政教育素材开发深度不够,课程思政缺乏课堂授课与课下实习沉浸式联动,在实习实践过程中学生的思政教育不到位,课程思政教育评价机制体系不够科学系统。高职院校舞蹈教学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是:提升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水平,加大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力度,完善课上课下双向联动育人机制,在顶岗实习实践中筑牢理想信念,建立科学系统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1.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美国教育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型教师培养模式,其基本理念是强调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基于教师工作实践开展有针对性地研讨与问题解决,从而改进教师培养质量。学前教育专业以此理念为指导开展的"全过程伙伴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强调人才培养的全程系统设计,专业课程的全程有机整合,专业教育的全程标准示范,教师专业标准的全程全面贯通,合作各方的全程有效参与,学生教育的全程立体跟进。  相似文献   

12.
地方院校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缺失、学科专业课程缺乏针对性、协同育人未贯穿培养全过程、课程内容实践性知识不足等问题。对照教师专业素质结构要素,重构教师教育课程、优化学科专业课程、建立高校教师和中学教师合作授课机制、补充实践性知识教学内容等,是优化地方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3.
作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本科院校,独立学院有其自身的发展定位和办学特色。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要求其师范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必须成为基本功过硬、岗位适应性较强的中小学准教师,现代社会对专业化教师的迫切需求以及独立学院学生知识结构的特点也决定了必须注重对师范生进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文章试图揭示独立学院师范教育专业在对学生进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改进策略,以促进我国高校师范教育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和职业素质的必然要求,培养专业化的师资是教育教学的质量保证。基于"师范性和专业性"的融合,提出培养高质量的学前师资从基本功训练入手,既要保证师范生"三笔一话"的传统,还要体现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提高准幼师就业竞争力和适应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教育历史发展演变的研究,探讨教师教育在基础教育发展中的历史贡献。可以看出,教师教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改革开放后),培养了大批新教师和在职教师。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与基础教育发展紧密结合、互相促进。其贡献主要表现在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引领学生全面发展、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和持续改善基础教育质量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当前小学教师教育面临基础课程改革和教师教育发展的挑战,高等师范教育和教育管理部门面临重组教育资源、课程设置、教材建设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因此,要通过全面深入地改革创新小学教师培养模式,转变教育观念,优化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强调教学实践环节,加强教材建设,努力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教师教育发展需要的优质的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17.
如何培养适合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需要的优质师资是河南地方高校正在积极探索的问题。周口师范学院作为河南地方师范院校之一,根据农村基础教育对师资的独特要求,注重提高师范院校教师群体的教育专业化水平,加强师德教育、推行"(4-X)+X"人才分类培养模式、开设凸显教师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的教师教育课程平台,增加实践教学内容与环节,提升学生从教技能与技巧,有针对性地教育和培养师范生,使师范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真正地成为适合农村基础教育需求的优秀师资。  相似文献   

18.
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了提高初中教师培训的实效性,文章针对目前教师培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初中教师群体的特征,从教师培训绩效角度,提出了一种切实可行的绩效导向式教师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19.
何茂勋  郑开玲 《高教论坛》2011,(6):34-35,79
优质教师教育资源是培养高素质教师的基本条件。作为地方师范大学的广西师范大学采取内外结合的教师教育资源建设策略,一方面努力建设校内教师教育资源,加强教师教育专业群、课程群、教材群以及教学团队建设;另一方面积极拓展校外教师教育资源,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加强建立与中小学的伙伴关系。通过内外结合的有效措施,学校教师教育资源构成更加合理,效益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eacher salary level and structure are not only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supply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but they are also crucial to attracting, training, and retaining high-quality teachers, thereby impacting the overall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 schools. The reform of China’s basic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has ensured the fiscal security and steady increase of rural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 salaries and has effectively improved the supply and quality of rural teachers. The objectiv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teacher salaries and benefits has, however, led to the one-way mobility of rural teachers, resulting in the loss of quality teachers and giving rise to a structural shortage in rural schools. To improve the supply and quality of teachers in rural areas, it is necessary to effectively and systemically increase rural teachers’ basic salaries and subsidies according to the law. There is the necessity through various channels to rais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salaries and benefits, especially subsidy and allowance standards, to eliminate actual variances in teacher sala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