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老伴学电脑     
张峰 《老年教育》2010,(5):46-46
老伴退休后要买电脑,被我阻止了,理由是:我俩都不会电脑。老伴不服气:“不会可以学嘛。”我反驳她说:“学电脑就那么容易?何况我们都是老年人。”老伴却很坚定:“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相似文献   

2.
留步童心     
在一档儿童宝宝秀的节目里主持人问一个小朋友:“你长得好看吗?”她回答:“好看。”主持人又问:“那你红红的脸蛋像什么?”她说:“像大红苹果。”  相似文献   

3.
《华章》2011,(6):62-63
[特异功能] 中午要吃饭的时候,小凤姐定定地盯着电脑目不斜视幽幽地说:“今天吃西红柿炖牛肉。卷心菜,还有汤……”小丽姐带着几分疑惑地向她电脑探去,有些惶恐有些试探地问:“你是自己在那算呢,还是有人告诉你?”  相似文献   

4.
煮豆的启示     
小红上小学三年级了,开始学习电脑,便向妈喊着要买一台电脑。他妈想孩子刚学电脑,买台电脑对她来说是浪费,也不知孩子日后对电脑是不是感兴趣,再说家里也不富裕。但又不知怎样对孩子说才好。一天,在煮豆,看到豆子在水里,一点一点地涨大,一点一点地被煮熟,于是从中受到了启发,教育孩子、培养孩子能不能也像煮豆一样,一步一步地引导、训练、发展呢?第二天,便对小红说:“小红,你学会了哪些电脑知识?”小红对妈讲:“我认识了电脑。会开机、关机了。”小红妈又对小红说:“这太简单了,还不配买电脑。”过了一些时候,小红又对…  相似文献   

5.
骗子齐佩放学以后,詹尼把她的几个好朋友都请到了家里,爸爸妈妈刚给她买了台新电脑,可以上网去冲浪,今天,她要和她的朋友们在网上玩个够!他们才将电脑打开,詹尼的弟弟,7岁的布赖恩就悄悄走近了他们身边,“姐姐,带我一起玩好吗?”他说。“不,你还太小,根本不会用电脑。”詹尼很不耐烦地说。布赖恩也很生气,他最讨厌姐姐当着很多外人的面说他还是小孩子,“我完全知道怎么用电脑!这很简单!”布赖恩一边说,一边移到了电脑桌旁,胡乱地在键盘上敲打起来!“你会弄坏电脑的!妈妈,布赖恩又和我捣蛋了!”詹尼大叫起来。布赖恩…  相似文献   

6.
王老师曾问我,什么是“儿童观”?应该有什么样的“儿童观”?我开了一些书名和文章给她。几个月后,她来信着重叙述了她对改变传统教育观点和儿童观的看法。她认为,正确的儿童观应该是尊重儿童,热爱儿童,从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出发,充分发挥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她似乎明白了。情况究竟如何?我来到王老师任教的班级。活动室的墙壁上贴满了孩子的绘画,玩具柜上堆满了孩子们的“作品”,墙角边放着  相似文献   

7.
前段时间,偶买了块电视卡、装在电脑上看电视的。正好我的女朋友(?)(?)我玩她是电脑白痴,就会上QQ,俺在她面前演示了一番,她果然用崇拜的语气说:“你好厉害.电脑都能看电视啊?”  相似文献   

8.
本文谈的儿童教学游戏是指在计算机上运行的游戏,而非传统的教师儿童间的交互游戏。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儿童接触电脑的机会大大增加并逐渐地低龄化。研究发现,应用电脑可以促进儿童运动技巧的掌握,并提高识别数字即字符的能力。而也有研究认为。电脑的应用与儿童知识的掌握及语言能力的发展无关,甚至有些专家相信,儿童沉溺于电脑,会影响他们玩玩具及与同伴交流的机会。可见,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引导儿童,如何利用好电脑以及电脑游戏,达到“游戏性”和“教学性”的平衡。  相似文献   

9.
我坐在电脑旁准备写鞠萍时,我的女儿看见照片后脱口而出:“这是鞠萍姐姐吗?”可见她在孩子心目中的位置。这使我想到:也许成人不太留意她的存在,我就是跟孩子一起看电视节目时认识她的,然而,这也正是她区别于中国其他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地方。说起来她也是个名人了,...  相似文献   

10.
<正>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曾说过:“人,诗性地栖居在大地上。”这句话表达了对于人类生存价值与意义的深层次思考。这种诗意栖居,亦为教育的本真追求,表征是把儿童放在中央,坚守儿童本位,倡导儿童情怀,塑造美好的心灵和人格,引导儿童成为更好的自己。蔡亚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充满儿童情怀的知性老师,她对儿童世界发自内心的喜爱,她用“真善美”去感召儿童,言情明志,和着彼此的心跳生发心灵的舞动,谱写了与儿童共同的节拍与旋律,一路高歌一路绽放,成就了她独特的幸福之道。  相似文献   

11.
爱心存折     
小宁是班里典型的问题儿童。我不否认他很聪明,可是他的表现却总让老师们大跌眼镜。他不屑于做计算题:“人类发明了计算器为什么不用”;不屑于和女生同桌:“我不要和她坐.她笨死了”;不屑于中国的教育:“我长大后是要出国去学习的”;不屑于中国的环境:“美国的绿化面积是百分之多少了,中国才及它的多少啊?”……  相似文献   

12.
常常听到老师抱怨:“现在的教材真难教,总有一些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距太远的话题。无论是课文还是作文,都是如此。”对此我总是微微一笑:“要是有电脑,能用多媒体,这问题不就解决了吗?”教师首先要创设一个富于激发儿童情绪、情感和思想的情境,将儿童引到特定的情境之中,当儿童的情感被激发,并产生愿意学习的愿望时,  相似文献   

13.
郭红 《山东教育》2008,(1):102-102
小孩子搞恶作剧,未必是坏事。!德国儿童心理学家托马斯&;#183;卡尔博士认为,爱搞恶作剧的孩子比循规蹈矩的孩子更可能成才,他说:“想出恶作剧的儿童,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女儿渐渐长大,这句话我越发深信了。虽然女儿的“恶搞”还不能成为完全的恶作剧,但是她的这些“奇思妙想”,多少对她的大脑发育有点帮助。  相似文献   

14.
Qiqi速写     
Qiqi是个小网虫。Qiqi这个名字就是她在网中活动时的昵称。网上的Qiqi有点不知天高地厚。她曾在“金鱼网”领养了一条电脑鱼,玩得乐不可支时却被老爸发现,无辜的电脑鱼只得被活活饿死;她曾乐颠颠地跑去外国聊天室聊天,可怜那Hello出现了几十次,一个不知情的老外只得问:“Do you speak English very well?(你英语水平很高吗?)还大胆又胆大地给美籍华人金夏发了一封电子邮件,一年过去了还没回音;还有……但是网上毕竟只是个虚幻世界。现实中的Qiqi还算是比较“现实”的。她的外貌与平日衣着只能用“平平”两字形容。而说到性格………  相似文献   

15.
我有一位大学同学,刚开始认识她时,只是觉得她这个人性格真好,会照顾人、不发脾气,关键是沉得住气。深入交往之后,她告诉我:“其实,我性格好,最主要的原因是我自卑,生怕得罪什么人,所以,只能对所有人都好。”我问:“为什么自卑呢?你学习这么好?”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家很穷,上大学的钱都是借来的。吃不好、穿不好,尤其到了大学,看到那么多光鲜亮丽的人,觉得自己卑微极了。”也是,学校里几乎每个人都有笔记本电脑,而她,电脑没有、手机没有,她联系外界的唯一途径就是道听途说。这样的好处是她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她做得也相当不错,每年都能得到国家奖学金。第一次听到她拿奖学金的消息,我比她还要高兴,我暗自思忖,她可以把这些钱拿来买一台普通的电脑,或者买一个智能手机,这样,她就可以上网了解外面的大千世界了。但结果是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她什么都没买。  相似文献   

16.
马海叶 《山东教育》2010,(1):109-110
“叮咚”,门铃一响,孩子放学回来了,一进门就抱怨说:“累死我了!”随着声音的落地,沉重的书包也被重重地摔到了沙发上。她随手拿了一包薯条,把电脑打开了。女儿的“三部曲”使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相似文献   

17.
破解密码     
寒假里的一天下午,我把作业做完了,想玩会儿电脑,就试探着把想法告诉妈妈.妈妈爽快地答应了,但她神秘地补充了一句:“电脑设置了密码,想玩自己去破解吧!密码在鼠标垫下的纸上!” “OK!”这可难不倒我,我信心满满地开始了破解密码之旅。  相似文献   

18.
我正看报纸,3岁的女儿琳琳笑呵呵地拉我:“爸爸,你来看看,你来看看嘛。”又搞什么恶作剧了?我知道要想清静,就得顺着她。我随她来到客厅的沙发上一看,没什么,只是把一只大布熊猫“枕”在一只小毛毛狗身上,“爸爸,好玩不?”我对儿童的玩法不感兴趣,也就随口说了声“好玩”打发她。她笑了,我也解脱了。过了些时候,妻子回来了,我听到琳琳又拉妻子去看她的“杰作”。我估计妻子也会像我一样应付她一下。琳琳问:“妈妈,好玩不?”待了会儿,我却听到妻子说:“不好玩!”真笨!我暗笑她不会迎合孩子的心理去讲话,这下准惹她问…  相似文献   

19.
1980年出生的吴佳菲梳着长长的马尾,一脸清纯,看上去还像个在校学生。实际上她在浙江省义乌市信用联社已经工作六七年了。她一再表示:“我很普通,没什么的,和其他人一样。”其实,吴佳菲有一项绝活——电脑汉字输入。她的打字速度达到190字/每分钟。(注:打字员的要求一般是120字/分钟。)看她打字就好像看到十个手指头在键盘上上下翻飞,直叫人眼花缭乱。真可胃是不折不扣的“打字飞人”。  相似文献   

20.
“老师,老师,快点,快点!我的画怎么了?”一声声急切的催促下,我加快步伐,迅速来到孩子身边,一手抚摸着她的头,一手接过孩子的鼠标,轻轻一点,说着:“没关系!别急!”话音未落,孩子已经破涕为笑了:“原来,还能将画错的地方恢复、还原啊!”这是我在电脑美术课上经常出现的状况。电脑美术给孩子们带来一次次发现和惊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