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柴继军 《新闻实践》2001,(11):15-16
一、数字时代的新闻摄影 目前,随着传媒竞争的逐渐白热化,受众对获取时效强、现场感强烈以及视觉冲击力大的新闻图片需求增大,摄影记者的工作方式不得不与之适应,媒体对摄影记者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拍摄技术的层面,摄影记者被要求必须是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新闻记录者,同时要求具备图片数字化以及电脑传输的专家。在北京的传媒大战中,时常可看到北京晚报的摄影记者采访时不仅拿着相机而且  相似文献   

2.
数码相机在新闻摄影领域的广泛应用,为摄影记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单从技术上看,数码相机的出现是对传统胶片相机极大的挑战,数码相机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拍摄技术直观可视;图片传输更加快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催生了摄影的平民化。因此,有的传统纸媒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发行下滑时撤销了摄影部,使得一些专业摄影记者面临职业的挑战。但是,新闻图片在传统纸媒上的传播优势仍将存在,“平民化摄影时代”比拼的是摄影记者的实力,倒逼摄影记者更加专业化。因此,有的纸媒撤销摄影部≠摄影记者失业。  相似文献   

4.
西贝 《电子出版》1999,(7):44-45
数字时代已经到来,并且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层面,无论是从事数码摄影的专业人士,还是从事摄影的业余爱好者,都不断的受到有关数码影像所带来的新时代的影响,并被这个时代所倾倒,人们不时能看到运用数码技术通过打印机输出的巨幅照片越来越多的被挂在商场、家庭、展览会上时,人们不得不承认数码影像的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数码影像与传统摄影的融合是必然的趋势,这是时代的要求。传统的摄影是由冲洗、暗房加工等一系列工艺流程构成;而数码摄影是由输入、电脑处理、打印输出构成。为了更好的引导摄影行业,为了更快的将“数码影像…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数码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商业摄影数码化的课题已经提上了影楼老板们的议事日程。21世纪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外界事物几乎都在经历着一个数字化的进程,信息时代信息交流方式的多样化,摄影作为一种视觉信息媒体,也在经历着数码化的进程。这是商业摄影数码化的一个总的趋势。数码影像的出现,是现代摄影史的一场巨大的革命变革,它使传统的商业摄影在影像记录、加工、保存、传输以至市场营销模式等方面都出现了前所未见的本质变化。在这一重大的历史机遇面前,商业摄影的从业者按照自己特有的条件和资金能力,可以审时度势暂时…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时代,随着媒体形式、拍摄设备以及图片传播方式的改变,传统的新闻摄影在迎来全新机遇的同时,面临造假现象频发、图片版权受损、摄影记者的特权被弱化等严峻挑战。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从完善新闻摄影工作机制、打破传统新闻摄影思维、打造多元化新闻摄影队伍、提高新闻摄影记者的素养和能力以及加强媒体融合等方面入手,可以让新闻摄影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祖荣祥 《电子出版》1998,(11):Z015-Z016
数码影像系统构成及产品祖荣祥数码影像系统目前只是传统摄影的延伸与补充,是利用计算机来处理图像信息、获得产品的一种新手段。相对于传统摄影和传统印刷而言,是能更方便、快捷、更容易控制,更适合非专业人士使用的一种高效率处理影像的新方法。但是数码影像系统并非...  相似文献   

8.
数码摄影技术是当代科技发展的标志性成果之一。新闻采访摄影工作应用数码摄影技术,以其方便快捷的优势已领先于传统胶片摄影技术。用数码相机摄影,即时看到图像效果,应用有线或无线网络即时传输图像,编辑应用电脑和图像软件编发处理新闻(图像)图片,使新闻报道时效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9.
PIM技术,即全真数码影像打印技术,是EPSON公司新近推出的一项针对数码照片打印输出的全新技术。PIM技术的内容涉及数码相机、应用软件、打印机及驱动软件等多个方面,实际上是需要以上各方面厂商共同协作的一项技术标准。 随着数码摄影技术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数码摄影这一全新的、现代化的摄影方式。无疑,与传统摄影相比,数码摄影拥有众多的先天优势——高效、方便、可修改、容易储存、复制、传输等  相似文献   

10.
《电子出版》1998,(10):21-22
数码影像高科技园区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电子技术正日益扩展并深入到各行各业,摄影界也不例外。数码影像就是电子技术进入摄影界的一个代表,数码影像在摄影行业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势,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开始注意到这一趋势--摄影的数字化、电脑化,1996年摄...  相似文献   

11.
胡昌平 《电子出版》1999,(12):49-51
上一个世纪之交,恰恰是现代感光胶片替代早期摄影记录介质,将摄影推向大众化的关键时期,而我们眼前面临的新的世纪之交,随着数码相机的出现,又使人们面临摄影技术史上另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时期,这是数码相机推动摄影走进信息时代的关键时期,也是传统摄影逐渐走向与数码影像技术结合或融人数码影像的崭新时期。数码相机与数码影像数码相机的出现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技术进步,用数码相机拍照,可以不使用传统的胶卷、不经冲洗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它可以让人们立即看到自己拍摄的效果而随时作出现场的技术调整,它能让照片直接进入计算机…  相似文献   

12.
电脑时代的摄影记者陈兵电脑、数码影像技术的发展,为摄影记者开辟了一个新天地。1997年6月30日,江泽民主席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前往香港,参加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当江主席走下飞机舷梯,左脚踏上香港土地的一瞬间,新华社摄影记者冒着大雨按动...  相似文献   

13.
以图片瞬间形象报道新闻的摄影记者,首先要会抓新闻,按新闻规律开展工作,这是新闻摄影记者不同于其他摄影师的重要区别。新闻摄影有其自身规律,重视研究其特点,探讨新闻摄影的优势与局限,强化摄影记者的形象表现力等,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新闻摄影报道的是新闻,因此它受新闻规律的制约,这是新闻摄影区别于其他摄影门类的特性之一。新闻摄影的形象性,即通过直观可视的图片形象报道新闻事实,又明显区别于文字新闻。因此,新闻性与形象性二者的结合,是新闻摄影这种报道形式能够独立存在的根本条件,也确立了它在新闻事业中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14.
在新闻摄影报道中,突发类新闻,通常都是在其突发的第一时间摄影记者通过网络和各种通讯工具,将第一现场的图片利用媒体和网络平台迅速把图像信息传递给广大读者和网友。这类突发类新闻,以“快”著称。而在日常新闻摄影专题的拍摄中,在强调新闻时效的同时,更注重“炖”的滋味,需要摄影记者静下心来,寻找人物和事件与众不同的闪光点,  相似文献   

15.
《电子出版》2003,(3):16-18
数码技术的发展,已使得数码影像的品质可以与传统影像相媲美,而且数码化的诸多优势已日益显现出来,数码影像产品的价格也一降再降,个人消费市场向数码化转移已成必然趋势。在这个必然趋势中存在着一个本质性的变革;用户足不出户即可获得照片,摄影的整个流程都可以自己完成。对于家庭用户尤其是热爱摄影的用户来说,这一变革是极其诱人的。  相似文献   

16.
岁月的车轮已驶入了数字时代,数码相机和摄影手机"飞入寻常百姓家",这让摄影变得更加大众化。相比传统的胶片相机,数码相机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拍摄成本低、智能化高、传输方便等。然而,数字时代的到来,也悄然影响着新闻摄影。高智能化的相机让拍摄者少了思考,多了浮躁;图片处理软件的应用,让照片的后期加工更加方便,一些"假照片"见诸报端或网络,造成新闻失实。因此,在数字时代,摄影记者更应自觉恪守新闻职业规范,拍摄出真实、精彩的新闻图片,还原新闻事件,更好地发挥图片新闻的视觉优势。  相似文献   

17.
林铜 《电子出版》1998,(10):17-18
从传统摄影角度看数码影像林铜作为从事传统摄影的人,几年来持续听到和看到媒体上与日剧增的有关数码影像(以数码相机为主)的宣传、报道,以及各大厂家印刷精美的此类产品的广告时,心里是怎样的思考过程?是接受?是拒绝?还是认为传统摄影与数码摄影是两码事,不可相...  相似文献   

18.
刘萍 《新闻前哨》2010,(9):86-89
数码影像技术既给摄影记者提供了更好的拍摄手段,也给摄影记者带来了压力和挑战。在"拿起相机,人人都是摄影记者"的全民记者时代,摄影记者应从照片质量、表现细节、报道深度和文字说明四个方面来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9.
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些时兴的词语经常挂在人们嘴边,目前在摄影界,“数码相机”是摄影人经常谈论的词汇,是最令人关注的新兴器材,至少对新闻摄影界来说是如此。 数码相机是从90年代初进入我们视野的。记得当初一些新闻单位的头头听了一些公司的介绍后,大多数人感到今后的新闻摄影将被电视摄像所取代,摄影记者的末日将要到了!此后,我们不停地听说外国的摄影记者如何使用数码相机,经常听外国厂商介绍数码相机的好处和不断的技术进步。1995年,一位推销数码相机的外国大老板疑惑不解地问我:“中国的摄影记者为什么对数码相机如此冷漠?甚至是无动于衷?用数码相机既可以免去购买胶卷的支出,又可以大大提高时效,为什么没有一个中国新闻摄影记者使用数码相机?”到了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极少数配备了数码相机的中国新闻单位竟然出现了摄影记者极不情愿使用数码相机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摄影人才重新组合 年轻的摄影记者是中国新闻摄影的生力军,他们的知识结构、专业素质、综合素质极好,年轻化更是特点.据调查,现在活跃在新闻摄影采访一线的摄影记者,大多是70年代后出生的,广东<新快报>摄影记者平均年龄只有28.3岁,而创刊仅两年的上海<东方早报>摄影记者平均年龄只有26岁,该报主管新闻摄影的副总编辑常河只有27岁,而摄影部主任安光系也才33岁.在年轻都市类报纸中,年龄的优势与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呈正比,媒体提供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以及他们自身的活力成就了今天新闻摄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