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一、生活引入,探索交流师:出示电脑画面:星期日,小明拿1元钱到商店买2支铅笔,售货员阿姨热情地服务……请大家猜一猜,小明在买铅笔时会思考什么问题,你能帮他解决吗?生:积极动脑,提出问题。(1)每支铅笔多少钱?(2)买2支铅笔一共要付给售货员多少钱?(3)应找回多少钱?(4)略。生:问题(1)可以这样解决:每支铅笔多少钱可以看标价。生:还可以问售货员。生:每支铅笔多少钱,以前买过,都是3角钱1支。师:如果每支铅笔3角钱,那么问题(2)应该怎样解答?生:每支铅笔3角钱,买2支铅笔用6角钱,列式为3+…  相似文献   

2.
师:同学们,我们来做拍手游戏,得数是10。生1:我拍3。生齐:我拍7,3和7组成10。(拍7下掌)生2:我拍6。生齐:我拍4,6和4组成10。(拍4下掌)师:上学期,我们学习了9加几的加法,现在请大家先回忆,再填空(教师出示题目,学生填写):9+3=()9+5=()9+()=139+()=159+()=119+()=14师:请大家摆一摆,算一算,先摆9根小棒,再摆2根,一共有多少根?生:(学生回答,教师板书)9+2=11师:(摆出11根小棒,用虚线)狖?生:原来有11根小棒,拿去9根,还剩多少根…  相似文献   

3.
(出示第一幅苹果图) 师: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生述图意。 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该怎样列式? 生:9+2=11(师板书)(出示第二幅苹果图)[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十几减9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9加几的基础上,利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进行的。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演示,并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使学生在理解加、减法关系基础上掌握算法,达到教学目的。)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多媒体演示,先出现9个红苹果再出现2个红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怎样列式? 生:一共有 11个苹果。我是这样列式的 9+2=11。 师:继续着屏幕(先出示11个红苹果,用虚线把9个苹果圈起来。)谁能说说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 生:一共有11个苹果。去掉9个,还…  相似文献   

5.
一、模拟购物,探索汇报1.购物汇报师:同学们,课前老师让你们在自己家附近的商场进行模拟购物,你们去了没有?谁愿意来给大家汇报一下(请2—3人上讲台展示汇报)。两个学生展示了自己模拟购物清单。2.讨论引入师:同学们,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自己手中和这两位同学的模拟购物清单,能发现什么?同组成员互相交流,准备汇报。生1:“一共用了多少钱”是用“每件商品的价钱”乘以“买了多少件”得到的。生2:每件商品的价钱乘以买了多少件等于购买这种商品一共用了多少钱。……板书:每件商品的价钱×买了多少件=一共用了多少钱。师…  相似文献   

6.
“两步应用题”是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人教版)第四册中的内容,该内容例1教学中的一个片段为:师:谁知道每年的3月12月是什么节日?生:植树节。师:为了庆祝这个节日,同学们植了许多果树(电脑出示):桃树25棵,犁树18棵。谁能根据这两个条件提出一个问题,使它成为一道完整的应用题,然后列出算式?生1:桃树比犁树多几棵?列式为:25-18。生2:犁树比桃树少几棵?列式为:25-18。生3:桃树和犁树一共有多少棵?列式为:25+18。师:谁还有不同的意见?(学生摇头)师:同学们都不错,根据给出的条件,提出…  相似文献   

7.
余莉 《江西教育》2002,(8):31-31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几百几十的加减法(2)”例9的一个教学片段为:师:同学们,当你看到这样的广告牌后(投影展示出下图),你首先知道的信息有哪些?又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约几秒钟后,学生纷纷举手)生1:我首先知道了这几种商品的价格。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买一台复读机和一只书包一共要花多少钱?生2:我想到的问题是买一台复读机比买一台计算器要多花多少钱?生3:我想到的问题是买这三种物品一共要花多少钱?生4:我的问题是买一只书包比买一台复读机要少花多少钱?生5:我很想知道买一台计算器…  相似文献   

8.
教师教“乘加、乘减”时首先出示下图,并提出“谁来看图编一道求一共有多少苹果的应用题,并列式解答”的问题。生1:有4盘苹果,前面3盘每盘是4个,最后一盘是2个,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用连加:4+4+4+2=14。生2:我的方法比他的简单:4×3+2。教师问:“4×3+2表示什么意义?算式中有乘法和加法,你先算什么?”生2:4×3+2表示先求出3盘苹果的个数,再加上最后一盘的2个苹果,所以先算4乘以3得12,再算12加2得14。教师问:还有其他方法吗?生3:2+4+4+4=14。生4:2+4×3=14。…  相似文献   

9.
(在进行口算练习并做完教材中的准备题之后教师进行新知教学。) 师:通过复习,老师发现同学们都很聪明。现在,老师想出一道题考考你,看谁更聪明一些。(教师板书11-9=) 师:谁知道11减9得多少? 生:11减9等于2。 师:能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吗? 生:我把11分成10和1,10减9得1,l加1得2,所以11减9等于2。 (教师板书 想:10-9=1 1+l=2)。 师:其他同学还有别的想法吗? 生:我把9分成1和8,11减1得10,10再减8得2,所以11减9得2。(教师板书 想:11-1=10 10-8…  相似文献   

10.
师:(板书:加数加数和)三者间有什么关系?生:加数+加数=和。师:12加上8,和是多少2谁能列式计算?生:12+8=20。师:60除以5的商加上4乘以2的积,和是多少?推能列式?生:60÷5+4x2。师:为什么这样列式?说悦思路。生:我是按题目的叙述顺序列式的。生:我认为从问题入手比较好。要求"和",就必须找到两个加数,从题目的已知条件可以看出,60除以5的商是一个加数,4乘以2的积是一个加数,加数加上加数等于和,所以列式为60÷5+4x2。师:说得好!上面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生:两题思路相同,都是找出两个加数后…  相似文献   

11.
片段一:冲突1.出示: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师:怎么列式?生:720+6=120(毫升)师:为什么这样列式?生:这里是将720毫升的果汁平均分给6个小杯.求每一份是多少?师:将720毫升果汁平均分给了6个同样大的小杯.可以直接用除法求出小杯的容量。  相似文献   

12.
(先引导学生完成复习题,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师:刚才我们复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十数加一位数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同学们掌握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下黑板上这道题,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生:读题。师:题里说的是一件什么事?生:说的是小红家养兔子,爸爸卖兔子的事。师:小红家养了23只兔子,爸爸卖了2只,还剩多少只?怎样列式?生:(纷纷举手)23-2=21师:你是怎样想的?生:从23只里面拿出去2只,得数就是还剩的只数。师:23-2=?应该怎样计算呢?生:用个位上的3-2=1,再用20+1=2…  相似文献   

13.
片段一 出示情境图: 师:从图中,同学们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生:从图中,我知道了1个书包20元,1个笔记本5元,1盒水彩笔18元。生:图中一共有3个人,小军、小晴和售货员阿姨。师:要解答“一共用去多少钱”这个问题,还需要知道什么条件?生:我们要知道是谁买的东西,买了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14.
莫让生成性资源悄悄流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所滨 《江苏教育》2006,(3B):29-29
[案例1]一位教师教学工程问题.出示下题:一天,王大妈去水果市场批水果,苹果、梨一共买了8千克。她带去的钱如果只买梨可买15千克。如果只买苹果可买10千克。王大妈那天买梨、苹果各多少千克?学生解设苹果买来x千克,则梨买来(8-x)千克,列出下列方程解答:  相似文献   

15.
【案例】人教版一年级上册《9加几》教学片段 教师出示教材第96页主题图: 师:一共有多少盒饮料?可以怎样列式? 生:9+4。(教师板书:9+4) 师:怎样计算呢?我们用小圆片代替饮料在这张纸上摆一摆吧。  相似文献   

16.
胡惠明 《湖南教育》2002,(18):33-34
一先看两个案例。教学内容:15-9=?(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82页)L老师是这样教的。师:先看这幅图(学生看教科书第82页上图),袋鼠妈妈说:“15支铅笔卖出9支,还剩多少支?”应该怎么算呢?生1:15-9=?师:计算结果是多少?生2:6。师:你是怎么算出来的?生3:把15分成10和5,10-9=1,1+5=6。师:对,很好。我们现在看其他的方法,请同学们看图(教科书第82页下图),小老鼠是怎么计算的?生4:小老鼠是一根一根数出来的。师:对。那么老…  相似文献   

17.
案例:"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师出示主题图,图略)师:从图上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生:男孩有34枚邮票,女孩有16枚邮票。师:你能提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生:他们两人一共有多少枚邮票?师:怎么列式?生:34+16。师:很好。34+16等于多少呢?请大家独立思考,你可以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用计数器拨一拨,还可以列竖式计算。(生独立思考后,师指名汇报)(1)摆小棒。师:先摆多少?再摆多少?34根和16根合起来是多少?生:50根。师:最下面的这一捆哪里来的?  相似文献   

18.
…… (出示画有商品标价的挂图或投影片) 师:我们在商店里,常常看到商品的标价,比如这副手套的标价是2.50元(板书2.50元),这条毛巾的标价是3.00元(同样板书在黑板上),谁能说一说这里的2.50元、3.00元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生:2.50元表示2元5角;3.00元表示3元整。 师:对了!2.50=2.5 3.00=3,也就是说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请大家先想一想,然后讲一讲理由是什么? 生:可以用元、角、分的化聚来说明道理,(学生边说,教师边画出如下表) 生:我用长度单…  相似文献   

19.
教学例1中的第(1)题(投影出示教材中的红花图)师:要求一共有多少朵红花,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相似文献   

20.
…… 师:小明和小东进行400米跑步比赛。小明1分钟跑完全程的 ,小东1分钟跑完全程的 ,怎样知道小明和小东谁跑得快? 生1:看谁跑在前面。 生2:看谁先到终点。 生3:看谁跑到终点时,用的时间少。 师:同学们讲的方法都可以。但是如果我们不在现场看比赛,只知道上面的条件,该怎么办? 生:比较 和 的大小,就知道谁跑得快。 师:对,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出示例3,比较 和 的大小) 师:我们学过分母相同或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大小比较,上面这两个分数,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该怎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