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田忌赛马》这篇历史故事,讲的是古代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的情况:第一次田忌失败了,第二次在孙膑的指点下转败为胜。究竟是怎样转败为胜的?为什么能转败为胜?在教学过程中,抓住课文中的三个带“也”字的句子理出明暗线,具体分析,遵路识真,把握内容情节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田忌赛马》这篇课文讲的是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田忌连输三场。孙膑观看了这次赛马,根据观察分析,帮助田忌用调换马的出场顺序的方法,取得了第二次比赛的胜利。两次赛马时三匹马的出场顺序不同是胜负不同的原因,而“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则是调换马的出场顺序得以转败为胜的关键因素,为了突破这个教学难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了扑克牌游戏,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请看下面的教学实录。  相似文献   

3.
《田忌赛马》记叙了田忌与齐威王两次赛马,田忌在孙膑的指点下,调换马的出场顺序转败为胜的故事。课文的结句“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是文章的文眼,透露了全文的主旨。教学本课,指导学生从结句入手,能牵一发动全身,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4.
《田忌赛马》一课通过描写孙膑只用调换马的出场顺序的方法就帮助田忌取得了第二次赛马的胜利,表现了孙膑的足智多谋。怎样突出这一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孙膑这个人物的特点呢?可作如下设计: 师:田忌赛马为什么能转败为胜?  相似文献   

5.
【教例】人教版第十册《田忌赛马》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田忌赛马》这篇课文,你觉得孙膑是个怎样的人?生:我觉得孙膑很了不起,他能帮助田忌赢了齐威王。生:我觉得孙膑是个足智多谋的人。生:我觉得孙膑是个观察细心、爱动脑筋的人。生A:我觉得孙膑并不是大家所说的那样完美,他能帮助田忌取胜,也是侥幸而已。(下面学生哗然,并纷纷举手。)师:怎么,还有同学反对?(学生点头说“是”。)我想有同学这么讲肯定有他的道理。既然你们各执一词,不妨请你们双方辩驳一番如何?生:孙膑帮助田忌取胜,是十拿九稳的。因为它通过仔…  相似文献   

6.
《田忌赛马》一文讲的是古代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的故事。第一次田忌失败了,第二次田忌在孙膑的指点下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转败为胜。本文故事情节虽较简单,但内涵深刻。因此,我注意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思维方法训练,为学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开启学生的心灵之窗,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文章结尾一句“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是文章的中心句,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是这样做的。在学生充分认读的基础上,先让学生质疑,针对学生质疑情况,师生共…  相似文献   

7.
师:这篇文章的题目是“田忌赛马“,但课文主要讲的是田忌吗?怎么改一下才能更突出主要内容,表达中心思想呢?……  相似文献   

8.
师:这篇文章的题目是“田忌赛马“,但课文主要讲的是田忌吗?怎么改一下才能更突出主要内容,表达中心思想呢?……  相似文献   

9.
师:读课文,想一想,孙膑为什么劝田忌再赛一次马?   生:因为孙膑这时已经有了取胜的办法,所以劝他再赛一次. ……  相似文献   

10.
《田忌赛马》是本期五年级教材十五课,是一篇精读课文,我教学《田忌赛马》时,为了扩展学生思维,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当时,除孙膑所献计策之外,田忌的马还有其他获胜方法吗?原来设想,学生通过商讨会得出结论,孙膑的计策是当时田忌取胜的唯一办法;孙膑的确善于观察,会动脑筋。不料,一阵叽叽喳喳的议论过后,李航同学站起自信地说他有一个“奇招”能让田忌取胜,只要在田忌的每一匹马尾巴上都拴上一捆青草,这样,齐威王的马因为贪嘴就绝对会输给田忌的马。学生的回答首先避开了比赛应遵循的公平、公正的原则,答案出乎我的意料。  相似文献   

11.
教学《田忌赛马》,同样的马,两次比赛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课文中有三句话:“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大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啊。”“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如何抓住这三句蕴含因果关系的话来突破难点呢?我设计了下面一幅电脑线段图:教学时,按以下步骤演示:第一步,出示“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这一句话,并演示此图,使学生凭线段图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接着按上中下三等马的顺序逐一闪烁比较,从而得出每个等级的马的比赛结果。至此,学生便自然…  相似文献   

12.
新编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一组阅读课文《田忌赛马》,选自《幼儿寓言百篇》.这篇课文讲的是古代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的事.田忌喜欢赛马,有一次和齐威王比赛,他们各自把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的时候,上等的对上等,中等的对中等,下等的对下等,结果田忌失败了.后来,田忌在好朋友孙膑的帮助下,还用原来的马,只是调换了一下出场的顺序,结果反败为胜.学习这篇课文可引导学生理清课文顺序,划分段落和概括段落大意,进而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着重领会为什么孙膑只调换一下出场的顺序,就能反败为胜,从中启发学生的思维.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可分三个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讲田忌和齐威王第一次赛马,田忌失败  相似文献   

13.
《田忌赛马》是小学语教材中的一篇传统课,它主要记叙了田忌在孙膑的帮助下,用“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的事。让学生懂得要把事办好,就要多动脑筋,认真分析主客观的情况,合理使用力量的道理。  相似文献   

14.
最近拜读李德元同志撰写《对<田忌赛马>的异议》一文(以下简称“异议”),感觉立意甚偏,评价不公,有必要提出来商榷。一,孙膑出的主意是“不光彩”的吗? “异议”的作者认为“孙膑给田忌出了一个不光彩的主意”,田忌夺魁也因而“不光彩”。《教学参考》说得非常清楚:“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田忌连输三场。孙膑观看了这次赛马,根据观察分析,帮助田忌用调换出场顺序的方法,取得了第二轮比赛的胜  相似文献   

15.
《田忌赛马》的课后练习中编者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读读下面的句子,再说说这三句话之间有什么联系。(1)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2)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3)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个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这个练习既是编者的精心安排,也是理解这篇课文的关键处。教学时,教师应抓住这三个对课文中心有较大作用的重点句子,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分析,第一个句子“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  相似文献   

16.
古代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开初,田忌都失败了,后来,田忌在孙膑的帮助下又转败为胜,这就是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田忌赛马”。这个故事经过改编选入了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一册第4课),作为一篇阅读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两次赛马的情况。第一次赛马写得较简略。主要叙述了田忌在赛马场上的对策:用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所以比赛的结果,田忌皆告失败。第二次赛马写得很详细。首  相似文献   

17.
【教学理念】《田忌赛马》写了一篇历史故事。讲的是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田忌连输三场;孙膑观看了这次赛马,根据观察分析,帮助田忌用调换马的  相似文献   

18.
“田忌赛马”说的是齐国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的故事。人还是原来的人,马还是原来的马,孙膑献计调换顺序后.田忌就由初赛失败变成了再赛胜利。  相似文献   

19.
文学作品讲究彩线串珠,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我们准确抓住贯串全文的线索,以此统帅教学内容,巧妙设计教学结构,无疑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条理,增强教学的整体性。《田忌赛马》讲的是战国时期齐国军事家孙膑帮助齐国大将田忌在赛马时转败为胜的事,表现了孙膑的足智多谋。全文线索清楚,脉络清晰,实为一篇对学生进行理清文章条理训练的佳作。可以以下不同角度择其一种来设计教学。一、抓住情节线索本文情节围绕“赛马”一步步展开,并不复杂,先讲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各人根据马的奔跑速度,将自己的马分为上、中、下三等,依次…  相似文献   

20.
师 :课文学完了。同学们知道铁牛是怀丙和尚想办法捞上来的。如果那时你也在场 ,你想对他说什么?生 :我会对他说 :“怀丙 ,你真聪明!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来捞铁牛。”师 :不错 ,挺像个大人说话的。如果你比他怀丙小呢?生 :我会说 :“怀丙叔叔 ,你真了不起 ,会利用水的浮力来捞铁牛。”生 :我会对怀丙工程家说 :“你真谦虚!你想到了办法 ,还说‘让我试试’。以后我也要向你一样谦虚。”师 :想得真好 ,还称“怀丙工程家呢”!怀丙听了大家的赞扬 ,心里一定甜滋滋的。不过 ,难道就没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吗?生 :老师 ,我觉得怀丙和尚没有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