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腌鱼腌肉是贵州侗家人的传统特色食品 ,味美 ,贮藏期较长 .但人们对腌制类食品总抱有一种畏惧的心理 ,唯恐食物在腌制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或硝酸盐含量超标 .为此 ,我们通过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侗家人用传统工艺制作的腌鱼腌肉中亚硝酸盐或硝酸盐的含量 ,经测定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 ,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 .  相似文献   

2.
腌鱼是贵州黔东南侗族人民的传统食品,是典型的发酵食品,发酵食品中的亚硝酸盐是评价其质量必不可少的指标之一.发酵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与发酵(即腌制)时间长短有关.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腌制时间的腌鱼中亚硝酸盐含量,经测定结果表明:腌鱼在腌制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增加亚硝酸盐含量下降.腌制半年的腌鱼,亚硝酸盐含量不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腌制一年以后的腌鱼,亚硝酸盐含量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3.
“腌鱼”是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所辖的民族传统腌制食品,它是以鲤鱼为原料,糯米等辅料加工而成.“腌鱼”集甜、酸、辣、麻、成为一体,口感软嫩,味道鲜关,腌鱼富含许多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其中可溶性钙的含量是新鲜鲤鱼的16.67倍。亚硝酸盐的含量甚微,具有较高的经济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4.
不同贮藏方式对小白菜中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会产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小白菜样品在不同的贮藏方式下硝酸盐含量为保鲜!冷冻!腌制;亚硝酸盐的含量在保鲜和冷冻处理下变化不明显;腌制贮藏初期亚硝酸盐含量逐渐升高,在第9天出现"亚硝峰",其峰值远远高于保鲜和冷冻贮藏,但随着腌制时间的延长亚硝酸盐含量迅速下降;小白菜在腌制情况下其亚硝酸盐的含量最高,在腌制当天其硝酸盐含量变化不大,而亚硝酸盐含量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5.
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潮州产10种野菜中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含量,利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了维生素ca含量.结果表明:月光花、决明、铁苋菜和叶下珠的硝酸盐含量低于轻度污染水平(432mg/kg鲜重),亚硝酸盐含量低于无公害蔬菜亚硝酸盐含量的限量标准(44.0mg/kg鲜重),它们属于一级野菜,可以安全食用;鸡矢藤、白勒和苎麻的硝酸盐含量低于785mg/kg,属于中度污染水平,亚硝酸盐含量低于无公害蔬菜亚硝酸盐含量的限量标准,属二级蔬菜范围,不宜生食,煮熟或盐渍可安全食用;鳢肠硝酸盐含量高于785mg/蚝而低于1440mg/kg,亚硝酸盐含量低于无公害蔬菜亚硝酸盐含量的限量标准,维生素C含量高于50mg/100g鲜重,属于三级蔬菜,不可生食和盐渍,可熟食。牡荆和肖梵天花虽然硝酸盐含量很低,但维生素C含量较低,亚硝酸盐含量高于无公害蔬菜亚硝酸盐含量的限量标准,所以不宜食用.  相似文献   

6.
“腌鱼”是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所辖的民族传统腌制食品,它是以鲤鱼为原料,糯米等辅料加工而成.“腌鱼”集甜、酸、辣、麻、咸为一体,口感软嫩,味道鲜美,腌鱼富含许多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其中可溶性钙的含量是新鲜鲤鱼的16.67倍,亚硝酸盐的含量甚微,具有较高的经济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7.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具有快速,准确的优点,适用于测定酿饮料工艺用水及其它用水中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苯酚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硝酸盐与亚硝酸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苯酚法分光光度法应用于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并对测定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硝酸盐的回归方程Y=97.636X-2.1459,相关系数为0.9986,检出限为0.25μg/mL,精密度为0.424%;亚硝酸盐的回归方程Y=74.093X-0.7929,相关系数为0.9982,检出限为0.61μg/mL;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加标回收率为91.6%-104%.该方法简化操作过程,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多种食品基质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很多人都听说蔬菜长时间储藏会产生亚硝酸盐,腌制蔬菜会致癌,应当尽量少吃。但是,硝酸盐本身不仅没有毒,并且已被证明对心血管有益处。蔬菜在储存的过程中,硝酸还原酶会把其中的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腌制过程中,微生物也能把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只有当亚硝酸盐过量时才是有毒的。其实,冬储菜用的白菜、萝卜、土豆等蔬菜,本来就有耐储的性能。据测定,它们在温度、湿度适宜的储藏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很多科普文章都提到亚硝酸盐中毒及亚硝酸盐致癌的事,提到腌制的泡菜、榨菜、雪菜等亚硝酸盐含量超标,以致广大市民谈咸菜色变,不敢食用。那么亚硝酸盐是否真有那么神秘,它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呢?如何检验亚硝酸盐?在泡菜等腌制食品中,不同时期的亚硝酸盐含量如何?  相似文献   

11.
市售腌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反应的产物和盐酸萘乙二胺偶合生成的紫红色化合物,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腌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该法具有操作简单、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准确度高、线性范围宽等优点,用于腌内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残留量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采取4℃冷藏和-4℃冷冻2种方式分别贮存叶菜类、瓜果类和根茎类蔬菜,在不同时间分别测定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均呈增加趋势,贮存时间越长,增加越为显著;硝酸盐则逐渐降低.贮存时间相同时,与冷冻保存相比,冷藏条件贮存的蔬菜中亚硝酸盐增加速率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很多科普文章都提到亚硝酸盐中毒及亚硝酸盐致癌的事,提到腌制的泡菜、榨菜、雪菜等亚硝酸盐含量超标,以致人们谈咸菜色变,不敢食用。那么亚硝酸盐是否对人体有那些危害呢?如何检验亚硝酸盐呢?在泡菜等腌制食品中,不同时期的亚硝酸盐含量如何?  相似文献   

14.
“腌肉”是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的民族传统腌制食品,它是以猪肉为原料、糯米等为辅抖加工而成.为精确掌握“腌肉”的利用价值。特对其做营养成分的常规分析,为今后开发这一食品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检测花溪河水硝酸盐及亚硝酸盐含量,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重氮偶合分光光度法检测水样中的硝酸盐氮及亚硝酸盐氮的含量.水样中硝酸盐氮范围为10 mg/L-15 mg/L,亚硝酸盐氮的含量范围为0.03mg/L-0.20 mg/L.根据GB-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花溪河水硝酸盐氮含量低于三类水质的限值,亚硝酸盐氮的含量低于四类水限值.为花溪河污染的科学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洛阳市场常见的13种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结果表明:所有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均比较低,硝酸盐含量的趋势是绿叶类>葱蒜类>根茎类>瓜类,小白菜的硝酸盐污染较重,而芹菜和大蒜的硝酸盐含量则超过三级标准,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17.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研究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硝酸盐过程中亚硝酸盐存在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若按照标准方法测定硝酸盐水样,测定出的硝酸盐浓度相对误差将随着亚硝酸盐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亚硝酸盐的存在会对硝酸盐的测定值产生正偏离。当水样中硝酸盐浓度达到100×10-6时,测得硝酸盐浓度为配制浓度的3倍多,相对误差达到230.5%。虽然将掩蔽剂浓度增大到标准方法的10倍时能够更多地掩蔽亚硝酸。但是当水样中亚硝酸盐浓度大于60×10-6时,仍会因掩蔽剂量不足导致相对误差再次增加。同时,过度增加掩蔽浓度会影响吸光度,从而影响测定结果准确性。建议当水样中亚硝酸盐浓度大于60×10-6时采用离子色谱法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8.
对新乡市市民春季常吃的3大类蔬菜取样调查,结果表明:新乡市蔬菜硝酸盐污染较严重,亚硝酸盐无超标现象.所选样品中硝酸盐含量基本趋势是:叶菜类(2 347.01 mg/kg)>根菜类(1 679.81 mg/kg)>果菜类(863.99 mg/kg);亚硝酸盐含量总趋势是:叶菜类(2.418 mg/kg)>根菜类(2.045 mg/kg)>果菜类(1.887 mg/kg).同时由于地区的不同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也有差别,硝酸盐含量:市场B的叶菜类硝酸盐含量最高,市场A的果菜类含量最低;亚硝酸盐含量:市场B的叶菜类含量最高,而根茎类含量却明显低于另外两个市场.  相似文献   

19.
防患于未然——亚硝酸盐对人体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含氮化合物中 ,有一类盐叫亚硝酸盐 ,如亚硝酸钠、亚硝酸钾等 ,它们可用于印染、漂白等行业 ,还广泛用作防锈剂、混凝土掺和剂等。在日常生活中 ,人也会或多或少地摄入一些亚硝酸盐 ,这将会对人体产生不容忽视的危害。1 亚硝酸盐如何进入人体人们饮用的井水、河水或自来水中 ,都含有微量的硝酸盐 ,硝酸盐对人体并无害处 ,饮用无妨 ,若被杂菌污染 ,在某些细菌作用下 ,硝酸盐能转化为亚硝酸盐。刚被汲取上来的深井水 ,亚硝酸盐的含量只有 0 0 1mg·L- 1,室温下存放三四天后 ,亚硝酸盐的含量便会上升到 0 91 4mg·L- 1左右 ,即使将…  相似文献   

20.
为了减少比色法测定食品中硝酸盐、亚硝酸盐方法中各种麻烦的处理及操作,改用可靠、简便的离子选择性电极法进行测定。本文对硝酸根离子选择性电极连续测定肉食品中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测定结果重现性好,可靠性高,仪器及操作都较为简便,完全符合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