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也谈记者的“新闻发现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新闻竞争愈演愈烈,而新闻竞争说到底其实就是新闻发现的竞争。“新闻发现力”如今已成为对一个新闻记者能力如何评价的重要标尺之一。作为一名记者,一旦长时间写不出作品,或者即使写出了作品,但写不出精品,那人们在评说时,可能就会认为是在“新闻发现力”上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2.
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当你拿起笔来在墨水瓶里留下血和肉的时候,你才有资格进行写作。”写新闻同托尔斯泰写文学作品不完全是一回事,但是,要想写出新闻精品来,同样能用得上托尔斯泰的这句话,也就是说,新闻作品应该是有血有肉之作,是呕心沥血之作。《洞庭湖长大五分之一》(载《湖南日报》2001年12月26日)这篇荣获第12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的作品,就是一篇呕心沥血写出的新闻精品。这篇新闻精品有如下几点经验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一、精心策划,深入采访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量的新闻实践证明,要…  相似文献   

3.
新闻工作者要想奉献给受众以精品,首先就必须有精品意识,弄清什么是新闻精品,精品的涵义和特征是什么。从目前报刊上已发表的文章看,对新闻精品的认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精者,经过反复提炼产生的精华也。精品:精良的物品;上乘的作品。新闻精品的特征主要有:一是导向正确,意义重大,新闻价值高之作;是权威性、指导性、吸引力、感染力的统一之作。二是精心采写、  相似文献   

4.
政治敏感出精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燕 《军事记者》2001,(10):34-34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闻媒介的宣传手段越来越先进,新闻产业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优胜劣汰的法则迫使人们把精品意识提升到重要位置,各新闻媒体通过策划、实施精品战略以树立自身形象、提高知名度、培养队伍。然而一个精品的产生不仅需要记有较深的新闻业务根底,需要有强烈的精品意识、敬业精神和对事业的执追求,更要有强烈的政治责任心和高度的政治敏感。  相似文献   

5.
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当你拿起笔来在墨水瓶里留下血和肉的时候,你才有资格进行写作。”写新闻同托尔斯泰写文学作品不完全是一回事,但是,要想出新闻精品,同样用得上托尔斯泰的这句话,也就是说,新闻作品应该是有血有肉之作,是呕心沥血之作。  相似文献   

6.
子楠 《军事记者》2005,(11):33-33
通讯《新川和他的妈妈们》是一篇难得的新闻佳作。这样的题材闻所未闻.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很高的新闻价值,显示出记独具匠心。只有洞悉现实、对生活饱含激情的记,才可能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和折射时代发展的事件。  相似文献   

7.
当前,报业竞争已进入“同质化竞争”时代,这不仅体现在版式处理方面,而且体现在新闻内容方面。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后,各家记者纷纷赶到现场,写出的新闻稿件也很难与众不同。而由各级组织的集体采访,更容易导致新闻的同质化,以致许多记者不愿意参加集体采访。  相似文献   

8.
写出受众叫好,有社会影响力的独家新闻,历来是记者们追求的最高目标。 新闻竞争强调“快”,所以常用“抢新闻”来形容。独家新闻做为“抢”和“快”的产物,受到格外重视和厚爱也就不足为奇了。 独家新闻,顾名思义,就是只此一家首先报道的新闻事实。然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却使传统意义上的独家新闻陷入了越来越“难产”的境地。 现代通讯技术的强大功能,特别是网络的普遍应用,使各种各样包括突发事件在内的新闻信息,在发生后极短时间内,就能同时传达到各个媒体,成为大家共有的“公共信息”,不仅不能再为任何一家所独有,就是想抢…  相似文献   

9.
激烈的报业竞争和读图时代的到来,使报纸的总编们把图片新闻推到一个重要的位置.要想使更多的新闻照片能达到"一图胜千言"的最效果,加强新闻摄影策划,是多出快出精品佳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郝娜 《记者摇篮》2010,(7):16-16
精品新闻,就是精心采访、精心写作、精心编辑出的好作品。成功的采访是写出好新闻的基础和前提。业内人士有“七分采访、三分写作”之说,可见采访是写出新闻精品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1.
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当你拿起笔来在墨水瓶里留下血和肉的时候,你才有资格进行写作。”要想写出新闻精品来,同样用得上这句话,也就是说,新闻作品应该是有血有肉之作,是呕心沥血之作。《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带来历史性大转折》(载《湖南日报》2001年12月26日)这篇荣获第12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作品,就是一篇这样的新闻精品。这篇新闻精品有如下几点经验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精心策划,深入采访。古人  相似文献   

12.
魏震 《青年记者》2003,(5):17-17
多出精品,提高报纸质量,这是平面新闻媒体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必然要求。一张报纸如果没有新闻精品,没有名牌版面或栏目,就不可能具有竞争上的强势和持久力。  相似文献   

13.
李亚新 《新闻知识》2004,(12):69-70
一张报纸要想征服读主要靠内容,所谓“内容为王”。纵观近几年的报纸竞争,形成了两种主要的竞争形式:自然竞争和策划竞争。自然竞争就是顺其自然地非策划式竞争。这种方式对于记来说,就是社会生活中发生什么新闻,就报什么新闻,以突发事件为主,以群众的自然报料为主。记一般不需要做太多的思考,只要具有新闻性,  相似文献   

14.
新闻精品生产与新闻职业道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是新闻精品生产的前提、动力和保障;新闻精品生产彰显新闻职业道德风貌并促使其向更高境界发展。新闻工作者只有具备良好的综合素养,同时要更新新闻理念、注重文本创新、强化新闻叙事功能,才能写出具有感染力的新闻精品。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全媒体时代,媒体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而能否出新闻精品则是竞争的重点和焦点。对于县级台来说,采制到高奖级的优秀电视新闻作品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由于笔者从事电视采编工作多年来,曾有不少主创的新闻作品获得过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大奖,为此,将通过“到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寻找题材”、“从时代背景下去审视报道内容”、“在采编播各环节强化精品意识”三个层面,对作品创优作一番再思考。  相似文献   

16.
一条有报道价值的新闻,往往可从多个角度去挖掘、表现。角度的不同、挖掘的深浅,表达出的主题和意义就会相去甚远。如果不能对新闻素材进行认真提炼,写出的稿件就会角度不新、思想陈旧,本来颇有新闻价值的内容也可能被淹没于其它芜杂的材料之中。因此,如何选取表现新闻事实的角度,把新闻写深写透写活,  相似文献   

17.
黄博 《新闻知识》2002,(12):35-36
写独家新闻,在每一个记者心中都是一种梦寐以求的职业热望。一个记者一生中如果没有几篇堆称独家的新闻,就很难说是一个成功的记者。但在新闻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独家新闻采写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尤其是独家新闻线索的获得,更是难上加难。 其实,独家新闻,并不一定非要有独家线索,同源新闻中照样可以写出独家新闻,关键就看记者在同源新闻竞争中是否有独家发现、独家视角和独家思考。 笔者在一家中央媒体驻地方记者站工作,和当地媒体记者相比,驻站记者的信息相对闭塞,获取独家新闻线索的难度也更大。因此,笔者特别注意在同源新闻中写出与众不同的报道。几年下来也收获不小,尤其是在同源新闻竞争中抓了一些可称为独家的新闻,因些在这方面有一些体会。 一、要有独家发现  相似文献   

18.
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多出精品力作,是报媒在日益激烈的报业竞争中,立足于不败之地的有效举措,并能促进新闻事业的繁荣与发展。部队新闻战线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最终要把成果落实到多出新闻精品上来。  相似文献   

19.
日趋激烈的新闻产业竞争,除了数量竞争以外,质量的竞争也愈发凸现。优胜劣汰的法则迫使人们把精品意识提升到重要位置。新闻精品已成为媒体树立自身形象、提高知名度和培养队伍的迫切需要,成为衡量一个编辑、记者是否合格的重要尺度之一。一、创作新闻精品要有扎实的理论根底  相似文献   

20.
每名记都希望自己能轻轻松松写出新闻精品来。在新闻越来越重质的今天,都在为创出精品成为“无冕之王”而不懈追求。毕竟,新闻精品影响力大,一篇精品的影响力超过成百篇、上千篇的普通作品。但创新闻精品绝非易事,光有美好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笔从事新闻写作多年,悟出一点创精品的道理,那就是记要舍得做“无用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