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折线统计图”的内容新老教材都有,由于其内容普通、枯燥,教学时不易翻出新花样,所以很少教师把它作为公开课的教学内容。最近,很偶然听了一节“折线统计图”的家常课,教师巧妙地运用比较法,使教学清新、自然、扎实、有效,着实让人眼前一亮,不禁拍案叫绝!  相似文献   

2.
折线统计图是统计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而学生面对较为复杂的折线统计图时,往往觉得无从下手,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折线统计图去翻译和解码,而描述运动过程能够促进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理解,促成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刻。  相似文献   

3.
<正>“扇形统计图”是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以及百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统计与概率”领域第三学段的学业要求中明确指出:“能根据问题的需要,从报纸、杂志、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上获取数据,或者通过其他合适的方式获取数据,能把数据整理成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知道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功能,会解释统计图表达的意义,能根据结果作出判断和预测……能在认识及应用统计图表和百分数的过程中,形成数据意识,发展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标: 1.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初步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能分析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利用数据、图象分析进行判断、推测问题结果或趋势的能力,发展统计观念。  相似文献   

5.
<正>“复式折线统计图”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统计表、条形统计图以及单式折线统计图,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统计活动经验。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虽然在表达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结构是一致的,都包含标题、横轴、纵轴这三个要素。复式统计图都由单式统计图复合而成,折线统计图又可以看作是由条形统计图演变而来。也正因为如此,很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教学差不多就是“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翻版,结构相同,环节类似,教学流程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6.
教学“折线统计图”这一内容时,我设计了一项综合练习:  相似文献   

7.
戴芬 《小学教学参考》2023,(26):49-51+55
以“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为例,从数据表达、数据分析和数据推断三个层面出发,让学生感受折线统计图的形成过程及功能,体会数据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形成数据意识。  相似文献   

8.
“扇形统计图”是人教版第十一册中关于统计知识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通过熟悉的事例使学生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为以后继续学习统计知识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我觉得在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时不能单单解决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的比较,同时还要体现与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比较.让学生对学习这个知识的必要性有一个全面、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观察物体、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和实验教材相比,有三个单元的内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是新增了“观察物体(三)”;二是“图形的运动(三)”将原来轴对称和旋转的内容分开,这里编排旋转的变换;三是“折线统计图”将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合并起来编排,不再安排众数的学习.此外,“因数与倍数”中概念的引入也进行了调整,综合与实践活动也将原来的“粉刷墙壁”调整为新的“探索图形”.  相似文献   

11.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1~22页例1、“练一练”,练习四第1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知道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用单式折线统计图描述和分析数据。2.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初步体会数据的随机性,发展数据意识。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94~95页“折线统计图”。 1.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在表格上制作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相似文献   

13.
黄斌 《江西教育》2023,(22):39-42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104~105页。【教学目标】1.认识折线统计图,掌握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合理解释,并能根据数据信息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2.经历探究折线统计图的过程,感受从具体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3.感受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教学重点】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去年,我听了几节关于“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课后,一直在想:我们为什么要教学这个内容?因为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基础很容易想到:为什么不用复式条形统计图呢?甚至会有学生提出:既然折线统计图画起来简单,为什么还要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呢?如果没有解决好这些问题.可能有很多学生在学这节课时甚至课后都会存在一个很大的“疙瘩”,这样的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  相似文献   

15.
<正>折线统计图是小学数学统计知识的重要内容,那么,如何教学折线统计图,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我认为,应让学生学会用统计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统计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统计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下面,就以“折线统计图”一课为例,讨论核心素养导向下数据意识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6.
<正>折线统计图是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领域的重要内容,怎样教学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呢?笔者以《折线统计图》的教学为例,谈谈学生数据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目标 扇形统计图原为选学内容,《课标》把它列为必学内容,但不要求学生制作,主要是让学生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扇形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从中获得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肖炜清 《广西教育》2014,(24):51-51
正这是一节教学"折线统计图"的数学课。教师首先呈现了有关学生近视情况的条形统计图,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这是什么统计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接着,教师又出示了学生近视情况的折线统计图,问道:"校医还把同学们的近视情况画成了这样的统计图,你认识吗?叫什么统计图?"一位男生站起,朗声答道:"折形统计图!""嗯,这是你的想法。"教师有些意外,同时期待地望向了其他学生:"还有谁想说?"第二位学生回答:"折线统计图。""没错,这是折线统计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折线统计  相似文献   

19.
别样的统计     
最近学习了一节课,课题为“统计”,方知道折线统计图已“挪位”了,从第十二册挪到了第八册。我想:“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折线统计图较抽象。学习起来应该还是有困难的。”但听了这节课后,不仅顾虑全无,而且甚是耳目一新。教者精心的教学设计、贴切的表述,准确地把握住了折线统计图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1~22页例1、“练一练”,练习四第1题。课前思考:“折线统计图”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经历了较为丰富的统计活动过程,积累了一些基本的统计活动经验,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开展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会用平均数描述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折线统计图的教学,主要是要帮助学生在已有的数据分析经验基础上,把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根据折线的变化作出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测,发展数据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