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二一年七月中國共產黨成立到一九二七年四月大革命失敗的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着反帝反封建的鬥爭;但因當時帝國主義是採取間接方式援助北洋軍閥以壓迫人民,而不是採取直接行動,因此顯出了全國人民與北洋軍閥內部矛盾的特別尖銳性,而反軍閥鬥爭也就成為這一階段的主要矛盾,中國共產黨則正肩負了這一鬥爭的领導職責。本文只就反軍閥鬥爭這一問題加以簡括的叙述:  相似文献   

2.
(一) 在‘斯大林全集’第九卷中,收集了斯大林同志关於中国革命問題的論著。其中有‘中國革命問題’、‘和中山大學學生的談話’、‘中國革命和共產国際的任務’、‘時事問題簡評’等重要著作。這些著作寫作於一九二七年三月底至七月底。這正是中國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的紧急階段。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在這個緊急階段中,遭遇到了國際帝国主義者的聯合干涉、团民黨蒋介石和汪精衛的先後叛變等等嚴重複雜的情况。更嚴审的是以陳獨秀為领導的右倾机會主義路綫的錯誤,致使革命遭到了慘痛的挫折和失敗。這些挫折和失敗,是陳獨秀投降主義者在這個革命的緊要关頭罪惡地拒絕執行共產國際和斯  相似文献   

3.
一九二四——一九二七年中國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之所以失敗,乃是因為没有便於革命直接勝利的最大限度的優良條件,因爲:(1)不會有對革命有利的階級力量的對比,(2)敵人陣營的力量還不會瓦解,(3)缺乏有利的國際情勢。原想把武漢國民黨變為工農革命民主專政核心的企图没有成功;帝國主義者和中國封建主的力量在那個階段比革命的力量强大,因而革命遭受了失敗。但是,正如約·維·斯大林天才地预見,這並不是最後的失敗,因為中國革命的根本任務——土地革命,中國的統一,從帝國主義壓  相似文献   

4.
中國反帝反封建革命的結果所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陣營鞏固的有力事實,這個革命勝利的决定條件之一就是中國共產黨——人民群衆為推翻殖民地壓迫而鬥爭的鼓舞者和組織者——一直是遵循著馬列主義的學說的。關於殖民地革命的戰略和策略的最重要的問題,列寧和斯大林的偉大思想向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勞動人民照明了一條從外國帝國主義和國內反動派壓迫下走向勝利的道路。斯大林同志在自己的關於民族殖民地問题的著作中豐富了和發展了馬列主義的理論,他曾指出民族解放運動和國際工人運動是密切聯系著的,並强調地說,殖民地和附屬國的被壓迫人民在為社會主義而鬥爭時應是無產階級的同盟者。斯大林的許多關於民族殖民地問題的著作武裝了殖民地和附屬國的人民去為爭取民族獨立和反對帝國主義的奴役而鬥爭。在他們面前顯示了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思想必然勝利的遠景。帮助了他們根據蘇聯人民的經驗,學習如何去爭取自由與幸福的生活。今年(譯註:一九五二年)是斯大林同志發表關於中國革命的重要著作的二十五周年紀念。這些著作有‘中國革命問題’,‘與中山大學學生的談話’,‘中國革命與共產國際的任務’,‘時事問題簡評’等等。約·維·斯大林同志關於中國問題的著作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最卓越的貢獻,對於殖民地和附屬國人民的革命鬥爭有著巨大的理論和實踐的意義。這些著作給中國  相似文献   

5.
三中國共產黨的統一戰線政策加速了革命的步伐一九二三年六月,在廣州舉行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到會代表三十人,代表着黨員四百三十二人。毛主席出席了這一次大會,在大會上當選爲中央委員。大會討論的中心問題,是和國民黨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問題,以陳獨秀為代表的投降主義倾向,認為资產階級民主革命應該由資產階級來領導,‘一切工作歸國民黨’,無產階級只能站在消極的幫助地位,而不必爭取革命的領導權。以張國燾爲代表的關門主義傾向,認為共產黨不應當與國民黨合作,只有工人階級才能革命,國民黨是不能進行民主革命的。大會批駁了這兩極錯誤倾向,决定了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方針,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改組國民黨成為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與民族資產階級的民主革命的聯盟,同時保持共產黨在組織上和政治上的獨立。毛主席在這次大會上堅持了正確意見,反對了右的和‘左’的錯誤傾向。  相似文献   

6.
一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社會各階級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世界上已是革命和反革命兩大勢力作最後鬥爭的局面。‘這兩大勢力堅起了兩面大旗:一面是紅色的革命的大旗,第三國際高舉着,號召全世界一切被壓迫階級集合於其旗幟之下;一面是白色的反革命的大旗,國際聯盟高舉着,號召全世界一切反革命分子集合於其旗幟之下。’(毛澤東:‘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 一九二一年,蘇聯肅清帝國主義武裝干涉和結束國內戰爭以後,進入恢復國民經濟的和平工作時期;一九二六年蘇聯開始了為實現社會主義的國家工業化的建設。蘇聯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不僅給中國人民以革命勝利的很大的鼓舞和希望,而且蘇聯人民,特別是蘇聯共產黨(布爾什維克)又從各方面幫助中國人民的革命運動。  相似文献   

7.
(一) 李提摩太與清末的維新運動 閉關自守的中國,自從鴉片戰爭失敗以後,外國的侵略勢力,逐步深入,特別是中日戰爭失敗以後,危機更加嚴重,腐敗的滿清政府已經搖搖欲墜,中國則交在被‘瓜分’的邊緣上。一些進步的青年學者們,深感亡國在卽,為愛國主義所激發,組成了以康有為為首的維新派,他們想吸取西洋文明,變革中國政治,擁戴滿清的皇帝戴湉,以日本明治維新為例,掀起一個規模宏大的變法運動,打算把中國變富變强。外國牧師本來只是些在資本家支持之下,借上帝名義騙飯吃的無知下材  相似文献   

8.
過去,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之下,依靠全國人民的團結,打敗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取得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F在,我們面臨着新的歷史任務,要把我們祖国建成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的國家,更必須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之下,團結廣大的勞動人民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勝利驗楫斍八M行的社會主義革命,比過去新民主主義的革命,是一個更加深刻和更加廣泛的革命,其中包含着極複雜極尖銳的鬥爭。我們小學教育工作者要担負起培養廣大少年兒童成為建設社會主義的全面發展的勞動者的光榮任務,更好地為總路綫服務,也必須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之下,團結一致。如果離開了黨的領導,離開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團結,要想完成這個任務是不可能的H密地團結起來,則任何事情都可做成,任何困難都可克服。我們所從事的小學教育工作,是一種充滿着創造性和生命力的工作,是極其艱鉅和光榮的工作。只有大家親密地團結起來,才能够在我們的工作中表現出巨大的創造力和生命力,不斷地克服我們在工作中所發生的缺點和遭遇到的困難。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黨從它的誕生起,迄今已经勝利地度過了三十三个年頭。在過去的年代中,中國共產黨經過堅苦絕卓的革命鬥爭,終於領導全國人民徹底推翻了帝国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在中国的血腥統治,建立了以工人階級為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基本上完成了中国革命第一个階段即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的任務,從而把我國引上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逐步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的時期。 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线,‘是要在一個相当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现国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並逐步實现国家對農業、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相似文献   

10.
一 這一次對俞平伯在‘紅樓夢研究’及其他著作中所表現的胡適派唯心論的批判,是一九五一年對電影‘武訓傅’的批判的繼續和發展。說它是繼續,因為這兩次批判都是反對资產階級思想的鬥爭。說它是發展,因為這一次批判是在上一次批判的基礎上開展起来的對資產階級思想的更廣泛和深入的嚴重鬥爭。胡適曾經作為资產階級右翼參加過五四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鬥爭。但是,他所標榜的實驗主義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死敵,他所標榜的改良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的社會革命論的死敵。胡適的哲學理論、政治理論是和馬克思列寧主義不可調和的。  相似文献   

11.
培養我國學生對待勞動和對待公共財物的共產主義態度,是蘇聯學校在共産主義建設现階段的主要任務。 蘇聯共產黨新黨章責成所有共產黨員要在勞動中起模範作用,作出對待勞動和公共財物的共產主義態度的榜樣。為了完成這個要求,共產黨員要走在為爭取高度的勞動生產率、為爭取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中新成就而鬥爭的戰士們的最前列。他們在創造性的和平勞動中,在爭取實現共產主義建設的偉大的斯大林的綱領中,用自己的榜樣來鼓舞人民羣眾。共産黨員——我國社會先進人們的動人的愛國主義勞動,在蘇聯學生的思  相似文献   

12.
一 滿清入关後四十年的民族戰爭公元一六四四年李自成所领導的農民起義軍在山海关一帶與滿清八旗兵和漢奸地主武裝激戰失敗,撤出北京,滿清軍隊在漢奸吳三桂勾引下,侵入关內,建都北京,開始對中國人民進行殘酷的壓迫、掠夺和統治。由於滿清統治者的侵略、压迫,使全國各地,生产破壞,人民流亡,民族災難,日益加深。在當時的階級形勢下,中国人民已由反抗明朝封建統治階級的鬥爭轉入反抗滿清侵略者的鬥爭了。這時各族人民反抗滿清貴族統治者的矛盾,便成為社會矛盾的主要方面,從而使社會鬥爭中主要的階級矛盾轉化為带有直接,现實的以反抗滿清貴族统治為主的民族矛盾,历史進入了以民族鬥爭為主的另一階段。  相似文献   

13.
一九二三年京漢鐵路工人的‘二七’罷工門爭,是中國工人階級在自己的政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反抗帝國主義和它的走狗封建軍閥的一次偉鬥爭轉變到爭取人權、自由的政治鬥爭。在這次罷工鬥爭中,中國工人階級顯示了自己的政治覺悟、組織性、紀律性,顯示了工人階級英勇頑强的革命戰鬥精神;同時,也顯示了工人階級的政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與組織的强大力量,在全國人民中的威信更大大提高了一步;這次罷工鬥爭,也曾使封建軍閥和帝國主義者感到震驚;所以,它不僅是中國工人運動史上重要而光輝的一頁,共産國際也特爲這次的罷工鬥爭發表宣言,指出中國工人階級的行動已經走上了世界的政治鬥爭舞台。  相似文献   

14.
中國共產黨的最終奮鬥目標是:消滅階級並在中國建設共產主義社會。在完成這一偉大歷史任務的鬥爭過程中,列寧關於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階級、階級鬥爭以及消滅階級的途徑和方法的理論,是我們的思想武器之一。學習列寧所遺留給我們的這一方面的理論財富,並根據中國具體情况,創造性地運用它來指導我國過渡時期的階級鬥爭,是有極其重大的現實意義的。  相似文献   

15.
旅順中學自一九五二年十月至一九五三年七月,教職員系統地學習了「政治常識讀本」下冊和「中國共產黨的三十年」中「党的成立和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及「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準備至一九五三年十二月中旬學完「中國共產黨的三十年」,至一九五四年一月末學完聯共黨史第九章。我校的政治理論學習所以能夠堅持一年:並將能堅持下去,有以下的幾點原因: 一、市教育局和學校領導上都重視這一學習,制訂了有系統的學習計畫,並保證執行了這一計畫。有些同志提出過去學習了一些零碎材枓,解決了一些  相似文献   

16.
一革命根據地的建立一九二七年國民黨反動派叛賣了革命,他們與帝國主義者和封建主義者結成了同盟,‘背信棄義地向着中國共產黨與中國人民来一個突然的襲擊,生氣蓬勃的中國大革命就被斷送了。從此以後,內戰代替了團結,獨裁代替了民主,黑暗的中國代替了光明的中國。但是,中國共產黨與中國人民並没有被嚇倒、被征服、被殺絕,他們從地下爬起來,揩乾净身上的血跡,掩埋好同伴的屍首,他們又繼續戰鬥了。他們高舉起革命的大旗,舉行了武裝的抵抗,在中國廣大的區域內,組織了人民的政府,實行了土地的改革,創造了人民的軍隊——中國紅軍,保存了與發展了中國人民的革命力量。’(毛  相似文献   

17.
一俄国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極大地影響了全世界革命運動的發展。偉大的中国人民民主革命運動正是在十月革命後世界革命的新形势下發生的。一九一九年,中国爆发了反對帝國主义和反對封建主义的‘五四’運動。在這個時候,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開始廣泛的传播;也正在這个時候,中國工人運動開始高漲起來;而且,在這个時候,中国革命開始得到共產国際和蘇聯的援助。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基礎上,一九二一年中國共产黨成立了。從此中國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在黨成立後到黨领導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之前,短短的四年间,中國工人運動在黨的领導下迅  相似文献   

18.
解放台灣,消滅蔣介石买国集團,這是我国人民神聖的歷史任務。中央人民政府關於解放台灣的莊嚴號召和全國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為解放台灣的聯合宣言,已在全國人民中間引起廣泛的和熱烈的響應。現在,全國各地已普遍掀起了為解放台灣而鬥爭的愛國熱潮,在這一鬥爭中,全國人民表現出完全团結一致和堅强的鬥爭意志。這是繼抗美援朝鬥爭之後我國人民愛國主義又一次新的高漲。這一愛国熱潮,已成為推動國家各項工作前進的新的動力。但是,為什麽現在强調提出解放台灣的任務,我們有沒有充分的力量實現解放台灣的任務,我們如何對待美帝國主義的干涉,怎樣進行解放台灣的鬥爭,青年們在解放台灣的鬥爭中應担負的責任是什麽呢?有些青年同志們對這些問題遺有些不完全了解的地方。現在,我們就來談談這些問題。  相似文献   

19.
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 (一九四五年八月至一九四九年十月) (一)中國共產黨爲爭取國內和平民主而鬥争的時期 (一九四五年八月至一九四六年六月) 一、抗日戰爭結束後國內階級關係的新變化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日本帝國主義宣佈無條件投降,結束了中國的抗日戰爭。中國人民經過了八年的苦戰奮鬥,迫切地希望實現國內和平民主,休養生息,以恢復戰爭的創傷。但是美帝國主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代替德意日法西斯成爲世界反動勢力的中心,積極推行其擴張政策,以戰爭威脅全世界人民。因此,在日本宣佈投降後,美帝國主義就代替了日本在中國的地位,企圖把中國變爲美國獨佔的殖民地。爲了實現這個侵略野心,美帝國主義就積極援助蔣介石反動集團向中國人民發動了進攻。因此,在抗日戰爭結束後,國內的階級關係就發生了新的變化。中國人民和日本帝國主義之間的尖銳的民族矛盾,由於抗日戰爭的勝利而解决了。中國人民和美帝國  相似文献   

20.
一一九二七年的四月十二日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血日。從这一天以蒋介石為首的國民党反动派對中國共產党和工人阶级实行突然的襲擊之後,公開的和秘密的屠杀,在他們势力所到之處更迅速的蔓延了。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之上,蔣介石在南京建立了他的反動統治王朝。從這一天中国共產党和工人階級遭遇到這種突然的襲擊之後,中国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历史轉到了十年的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階段。中國共產黨揭起土地革命的新旗幟,成立了紅軍,开始創造出革命根据地——解放區。從這一天生氣勃勃的中國第一次大革命被蔣介石匪徒葬送了,此後‘內戰代替了团结,獨裁代替了民主,黑暗的中国代替了光明的中國。’《見‘论聯和政府’》廿二年间蔣介石卖国反動的政策把中國拖到了絕境。也從這一天中国共产党領導的中國革命,其重心從大城市转到農村,經过了十年的土地革命、八年的抗日戰爭、三年的解放戰爭、逐步的又走向勝利。打垮了國內外敵入,建立起人民民主專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国——我們偉大的祖国。因此,‘四一二’這个历史大血日的史实,我們全國人民是應該牢記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