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表达与理解的实现过程及条件 人类利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而表达和理解是语言活动中的两个重要阶段,这一活动并不是简单的意义传递,而是两个具有不同精神意识内容的人在某一信息的交流中内部精神意识的共鸣。它们的外化形式可以概括为:表达是说者通过言语意义的赋予来进行交往的过程,理解是听者通过领会说者的言语意义而与说者达成共识的过程。听者如果本身不具备与说者相同的语言行为能力和结构,他就不可能听懂和理解说者的意思。  相似文献   

2.
语言意识活动可以在两种语言相互转换的准确性和流利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准确理解和流畅表达是翻译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步骤.从学生的翻译失误看,往往由于理解上出现了偏差、或任意增删等而导致译文表达不能到位.学生增强对英汉两种语言意识的了解就可以减少翻译失误.  相似文献   

3.
语言意识活动可以在两种语言相互转换的准确性和流利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准确理解和流畅表达是翻译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步骤。从学生的翻译失误看,往往由于理解上出.现了偏差、或任意增删等而导致译文表达不能到位。学生增强对英汉两种语言意识的了解就可以减少翻译失误。  相似文献   

4.
比较粗细     
王文红 《早期教育》2002,(12):30-30
活动目的 1.在操作活动中感知物体粗细,获得感性认识. 2.用目测等多种测量方法比较物体的粗细,并能用语言正确表达. 3.培养探索意识和手脑并用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粗细相差很大和不大的纸棒各两根;长短相同的纸条两根.学具:人手一个牙膏盒(盒上挖有两个大小不同的小洞),两根粗细不同的纸棒,一个细花环以及一个装学具的盘子.  相似文献   

5.
口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它不是简单的字词句的一一对应和简单置换,而是需要口译员用目的语听众能够充分理解的语言和方式表达讲话人的意思。既然口译是语言交际,就必定涉及到文化交流。译员应具有跨文化意识,充分考虑语言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从听众的文化背景、层次、理解能力出发传达译语内容。  相似文献   

6.
以大班语言活动《爷爷一定有办法》为例,解析幼儿园文学作品活动的有效设计。在设计活动目标时,要分析文学作品的文学特征、语言特征并参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语言领域的相关要求,要围绕四个角度表述活动目标,即理解文学作品内容、理解词汇或句子并表达、运用与表现、文学作品主题及领域整合。在设计活动过程时,要注意巧妙处理原始作品、遵循幼儿学习语言的特点、提问设计科学可行。  相似文献   

7.
一、谈话激趣同学们经过几年的勤学苦练 ,在语言积累、语言表达等方面都已有了很大进步。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开展一次语文实践活动 ,检验大家是不是真正“能说会道”。(活动方法 :将学生分为四组。活动目的 :整理归类语言 ,适当扩展 ;激发学生语言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二、活动过程(一)“孔雀开屏”1 活动规则 :由各小组组长代表本组参赛 ,选号答题 ,时限20秒 ;规定时间内说出一个答案计10分 ,满分计50分。2 比赛题目 :①表示颜色的双字词 ,如“瓦蓝”(5个)。②各种方式的“看”(5个)。③宋代诗词作家(5个。)④你所…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教学中,“活动”是师生在特定情境下,围绕学习任务而综合设计的“语言实践活动”。围绕一个“任务”可以设计一个或多个“活动”。“主问题”是能从课文的整体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出发而设计的能引发思考、理解、品味、欣赏、探究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活动”“任务”“主问题”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既是对新课标精神的落地,也是“学为中心”意识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语言活动是构建幼儿语言系统的基础和前提,语言活动的目标是通过语言教学活动去培养幼儿对语言的理解、表达和运用能力,从而能够运用语言描述外部世界,去认识和了解客观事物的存在。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幼儿语言教育的效率,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洪君 《山东教育》2021,(11):30-31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深入研读语篇,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为视角,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层层递进的融语言、思维、文化为一体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尝试在新的语境中运用所学语言和文化知识,创造性地表达个人观点、情感和态度。现以外研版八年级上Module11Unit2 In England,you usually drink tea with milk.为例,谈谈英语学习活动观视角下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本单元以“If you go to the party,you’ll have a great time!”为课题,围绕参加学校岁末派对这一话题,以观察图片,听力理解,俩俩对话,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小组活动等训练方式完成目标语言的输入教学(input),并分别在SectionA和B两部分教学结束时没计了We can help!和接句游戏两个综合性任务型语言实践活动,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1.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If you go to the party,you'll have a great time!"为课题,围绕参加学校岁末 派对这一话题,以观察图片,听力理解,俩俩对 话,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小组活动等训练方式 完成目标语言的输入教学(input),并分别在 Section A和B两部分教学结束时设计了We can help!和接句游戏两个综合性任务型语言实践 活动,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合 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批判的意义     
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的所有的理论活动与实践活动都需要一种批判意识和批判精神,这种批判精神对人与世界的必然性关系以及人们先前形成的人与世界的关系的理解发出合理与不合理、应当与不应当的追问,并在这种追问的基础上,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理解进行重建与定位。从这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的工具,语言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探究语言活动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语言逻辑思维,提高幼儿的交际与沟通能力,使幼儿更好地表达自己和理解他人。  相似文献   

15.
理解与表达是翻译的两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基本环节。理解是在整个翻译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一种语言再现另一种语言的基础——不理解的事物无法表达;理解错误必然表达错误,即使词藻华丽,语句畅达,也不能称其为真正的翻译。在诗歌翻译过程中,有的译者或因对原作的整体理解得不准、不深,或因对原作的局部理解得模糊、错误,使译文失真甚至背离原作,不能正确地传达原作的思想内容和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16.
张嵘  陈蔷 《天津教育》2014,(15):34-34
“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他们天生就喜欢涂涂嘲画,喜欢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感受。可以说,幼儿将美术活动当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游戏活动,同时,绘㈣也是他们的另一种语言,幼儿绘画活动足幼儿用以表达自己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幼儿的绘画作品充满着天真与稚拙,抒发和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体现了幼儿的精神自由。这种精神自由的美术活动,满足幼儿自由成长与想象的需要,足幼儿独特的表达方式。因此,美术活动熏陶和完善幼儿的人格,帮助幼儿身心和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7.
汉语修辞     
《小学语文教学》2007,(7):73-73
修辞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所谓好的表达,包括它的准确性、可理解性和感染力,并且是符合自己的表达目的的,适合对象和场合的得体的、适度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邓蕊 《学前教育》2010,(11):10-10
我是一名对语言教育活动情有独钟的一线教师。我深知:语言是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一种工具,好的选材不仅能促进孩子们表达,还能激发认知冲突,让幼儿在思维的伴随下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了解歇后语这一语言形式,体会歇后语诙谐、幽默、富有哲理的特点,激发学习语言的兴趣。2.激发探究欲望,培养主动参与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它包含着一个对原文含义的理解逐步深入,对原文含义的表达逐步完善的过程。大凡一篇文章,一个段落甚至单独的一句话,没有不按一定的逻辑组织构成的。所以,在翻译过程中运用逻辑进行分析,按照语义层层剥出原文所表达的逻辑意义是必不可少的。而译者在深入透彻地理解原文以后,要以译文的形式准确生动地反映和表达原文,使内容和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同样需要逻辑思维。可见,逻辑与翻译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