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20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于2022年11月11—12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论坛以“技术赋能的国际课堂分析:打开黑箱与重构课堂”为主题,集中探讨了课堂分析的研究现状与未来走向、技术驱动的教学革新与师生发展路径。本文围绕“技术”与“课堂分析”两条核心线索,在探讨时代变革背景的基础上分别梳理了课堂分析的技术进展及其功能两个主体问题,并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技术赋能下的课堂分析进行了反思与展望。  相似文献   

2.
第20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于2022年11月11-12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本次论坛召集了多位来自世界各地教育组织及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技术赋能的国际课堂分析:打开黑箱与重构课堂”这一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既共享了基于学习科学视野下躬身实践的国际经验,也传递了多角度探秘黑箱的本土行动,并对未来智能技术如何更好地为课堂分析赋能、打开黑箱进行了前瞻性展望。  相似文献   

3.
提升和改进教师的课堂表现是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科学地评价教师的课堂表现水平则是相应基础。长期以来,评价教师课堂表现水平仰赖于评价者的经验性判断,尽管已有相关"量表"问世,但对于每个维度的衡量和观察也鲜有客观证据加以支撑。为了打开课堂这一"黑箱",教育学研究者开始采用多种工具以采集、分析课堂中的数据,但目前研究者们更加注重对课堂中所采集的视频、音频中所承载的师生"行为数据"的分析。心理学、神经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发展为这一问题的进一步解决带来了契机,利用神经生理数据来研究教育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与潮流,这一趋势对教育研究大有裨益。面向规模化的教师教育活动需求,需要构建融实际教学情境中教学环境数据、师生教学生理数据、师生教学行为数据以及学业表现数据等"多模态数据"的采集、分析、应用为一体,并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发现各类数据与教学之间关系的"智能课堂",为教育学研究提供科学的实证基础。从而为科学评价、提升、改进教师课堂表现,促进教育学从经验研究走向科学研究,推动教师教育的变革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深度建构“语用”课堂,应当:基于文体,深度建构陌生化“语用”课堂,让课堂由惯常变得独特与陌生;基于学习,深度建构学习化“语用”课堂,由“教语用”走向“学语用”;基于课程,深度建构课程化“语用”课堂,由“课文之用”走向“课程之用”;基于语境,深度建构情境化“语用”课堂,由“语用技术”走向“语用素养”;基于生活,深度建构生活化“语用”课堂,由“文学之用”走向“生活之用”,回到根本旨归与普世价值.  相似文献   

5.
基于课堂观察的“课堂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课堂观察的“课堂评价”走出了以往的课堂评价随意性大、针对性小、情境性差的范式框架,具有具象化、精细化、针对性强的特点,“课堂评价”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教师在情境教学和日常听评课中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有效情境的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原则和课堂观察的实施方法。以《梦幻的城堡》课堂观察为例,阐述基于课题研究和LICC课堂观察范式的课堂观察表的编制和活动实施过程,并总结出基于课堂观察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美术课堂有效情境教学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教学的基本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要求教学范式实现根本转变,由“狭义教学”走向“广义教学”(由“教材”到“课程资源”);由“独白式教学”走向“对话式教学”;由依赖性教学走向独立性教学;由知识性课堂走向生命性课堂。  相似文献   

8.
韩佩玲 《江苏教育》2013,(10):26-28
听课是课堂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变听课为观课,采用课堂观察技术,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监控的有效性。在实践中,可以从“明确质量标准”“掌握课堂观察技术”“开发课堂观察量表”“培养课堂观察合作体”等方面培育诊断性观课系统,结合课堂观察的过程管理,形成学校独特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方式,使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管理走向精细化,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发展给课堂教学实践以及课堂分析带来了新的技术工具与学术挑战。第20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以“技术赋能的国际课堂分析:打开黑箱与重构课堂”为主题,对课堂分析前沿问题与实践经验进行了深入探讨。在信息爆炸特别是错误信息广泛存在的信息时代,学生需要掌握判断信息可靠性的科学思维,这一思维的培养有赖于信息化课堂建设,而多模态、智能化的信息收集与分析手段驱动着课堂研究的范式转型。对课堂活动、课堂环境、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学习支持等课堂要素的技术解析催生了对课堂的全新认识。技术进步在带来新证据的同时,在与理论双向融合的需求、人技和谐的伦理问题、教师-学生-人工智能的关系探索等方面也显现出对理论建设的迫切需要。基于此,学习国际课堂分析研究经验,提炼中国课堂的本土智慧也成为我国学者的新使命。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5G等新兴技术不断成熟,智慧课堂从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向“深度融合”转变,实现课堂教学生态重构。因此,有必要把智慧课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用生态学的思维重新审视技术赋能智慧课堂的内涵及发展特点,分析智慧课堂教学生态体系的构成要素及其运行机制。该文将过去十多年技术赋能的智慧课堂发展历程划分为起步探索(辅助性支撑应用)、快速形成(适应性整合应用)和生态重塑(系统性融合应用)三个阶段;基于智能时代对智慧课堂内涵理解的统一性,从生态学视角阐释了智慧课堂“转识为智”“智能高效”的基本理念和“促进智慧发展”的核心追求;详细阐述了智慧课堂教学生态系统的内涵特征、动力机制和体系构成;并对智慧课堂“一体化”实践应用范式进行了分析探讨。该文为一线教师和研究者把握智能技术赋能智慧课堂生态发展规律和实现路径,开展智慧课堂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课堂愿景是师生个人愿景的整合与升华,它是课堂精神的核心,为师生持续地提供学习与成长的动力和能量。虽然在现实课堂中,人们往往忽略了愿景的力量,但愿景对于课堂改革和提高课堂质量却能产生强大的综效:它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方式由“适应型”转向“创造型”;学习效率由外驱“耗值”变为内趋“增值”;核心价值观由“多元”走向“和谐”。在基于长效取向、服务取向和发展取向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步骤和认同方法,课堂愿景在实践中会逐步达成。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首先分析了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失位”的问题,然后详细探讨了导致这些“失位”问题的原因;紧接着针对上述根源,提出了几点有利于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从“失位”走向“适位”的对策,最后对全文的论述进行了反思,对于研究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一线教师的教科研,应该扎根课堂。用研究的方式来上课,用上课的方式来做研究,将课题研究和课堂教学做成一件事。无论是课题还是课堂,都是为了“人”的成长,都要让“人”在“课”的正中央。从课题到课堂,组块教学实现了三重转化:“做得到”,用课例验证,从课题假设到行动研究的转化;“用得了”,一课三磨,从行动研究到研究范式的转化;“走得远”:为言语智能而教,从研究范式到教学主张的转化。  相似文献   

14.
谭颖 《教师》2010,(28):89-89
“提问”是最常用的教学手法,每一堂课,我们都会向学生提出大大小小的各种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教师完成知识的传承,体验着师生间情感的交流;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在一系列的问题中思辨,从而从蒙昧走向清朗,从混沌走向开化,从低级走向高级。应该说,“提问”是完成课堂教学的“有力武器”,有效的课堂提问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本文就如何有效提问才能使课堂更加高效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课堂观察运用到教育研究领域所经历的大致阶段的回顾,以及课堂观察研究的三种价值取向的概括,揭示出当前的课堂观察研究在教育实践运用取向、学科内容角度分析、整体上还原课堂等方面的缺失。基于课堂观察对于教学行为改进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取向、遵循记录——诊断——评价的技术路线对作为实践性技术的课堂观察方法做了发展性建构。  相似文献   

16.
以信息化技术为载体,采取提问式教学,线下课堂 线上互动混合教学模式,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组织多种形式课堂互动,对于学生课堂参与度进行研究。通过教学实践,采用提问式教学法,最终形成独创“三为一学”的教学理念:以教督学,以考促学,通过评让学生想学,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心。课堂数据能更客观、科学的反应教学效果,并指导后续教学,为课堂信息化提供支持。团队教师从 2019 年开始,逐渐将这一理论分别应用到《复变函数》《数学建模》课程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数学建模》课程得到的相关数据,通过分析说明该理论真实有效。现将该理论推广到《线性代数》课程并得到相关数据,再一次证明理论有效。  相似文献   

17.
在“学为中心”理念下,好的课堂教学一定是需要“整块知识的学习”“整块学习时间”“基于学生‘困点’”“精准实施教学”的。那么,教师具体怎么做才能做到基于学生“困点”组织整块学习的教学呢?笔者通过学校语文教研组开展的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倡议书》一课两次的课堂诊课案例来分析,借助课堂观察这一评价工具,从事实出发,用数据说话,在实践中改进,促进教师课堂执教力和课堂效率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8.
课堂观察的研究。是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诉求与当前校本教研问题的思考。作为一种专业的听评课范式的课堂观察实践探索,主要解决了观察维度、观察任务、观察工具和观察程序这四个方面的问题。在实践中我们发现,通过课堂观察这样一种听评课新范式,能够很好地推进校本教研的创新和教研文化的重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多种驱动力的推动下,美国中小学对课堂观察评价进行了有效的改革。改革主要趋向于从基于观察者到基于评价标准的课堂观察、从属地管理者到专业的课堂观察评价者、从单向监管到双重相互问责、从冲突走向合作。美国教师课堂观察评价对我国具有四点启示:重视课堂观察评价在教师评价中的作用、完善课堂观察评价指标体系、明确评价的管理功能和改进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建构评价的问责机制。  相似文献   

20.
课堂观察的研究。是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诉求与当前校本教研问题的思考。作为一种专业的听评课范式的课堂观察实践探索,主要解决了观察维度、观察任务、观察工具和观察程序这四个方面的问题。在实践中我们发现,通过课堂观察这样一种听评课新范式,能够很好地推进校本教研的创新和教研文化的重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