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限量检查医院制剂二十五味儿荼丸中乌头碱的薄层色谱法。方法以环乙烷一乙酸乙酯一二乙胺(5:2:1)为展开剂,稀碘化铋钾试液为显色剂。结果薄层色谱结果显示,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出现的斑点应小于对照品斑点或不出现斑点,且阴性无干扰。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藏成药二十五味儿茶丸中乌头碱限量检查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建立妇宝金丸中白术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层析法对处方中白术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所建立得方法可鉴别出处方中白术的特征斑点,阴性试验无干扰。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作为妇宝金丸中白术的定性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在抗骨髓炎片原有的质量标准上进行研究,增加地丁的薄层鉴别和白头翁皂苷B4的含量测定。白头翁皂苷B4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安捷伦C18色谱柱(220mm×4.6mm,5μm),甲醇-水(65∶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1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地丁鉴别方法:碱性硅胶G薄层板,以氯仿-乙醚-乙醇-氨水(18:2:1:0.05)为展开剂,改良碘化铋钾试剂为显色剂,供试品色谱与对照品色谱在相应位置显相同颜色斑点。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作为抗骨髓炎片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鉴别当归补血冲剂中的当归、川芎、熟地黄、黄芪。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结果:建立简便、灵敏、可靠的薄层色谱(TLC)法。结论:检测的各药材通过对照品及对照药材以及阴性对照实验,结果色谱斑点清晰,无干扰、专属性强,可用于当归补血冲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活血通络丸(香附、丹参、乳香、鸡血藤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香附、丹参、乳香、鸡血藤进行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丹参酮ⅡA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为:色谱柱:phenomenex C18(250mm×4.6mm,5μm),丹参酮ⅡA流动相:甲醇-水(75∶2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70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易于识别,阴性对照无干扰;丹参酮ⅡA浓度在25.6~128.2 u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68%,RSD为0.35%;结论:所建立的质量标准方法可靠、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控制活血通络丸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能更好的控制藏药催汤丸的质量.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结果:特征斑点清晰阴性对照品无干扰重现性好.结论:所建立的力法简单、准确、可靠、可作为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蒺藜药酒的薄层色谱鉴别及乙醇量检查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蒺藜,同时用安捷伦6890N气相色谱仪,测乙醇的含量。结果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测得乙醇量为37.5%~41.6%。结论该法简单易行,可用于蒺藜药酒的薄层鉴别和乙醇量测定。  相似文献   

8.
薄层扫描法测定牛磺酸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精制藿胆胶囊及原料猪胆粉中牛磺酸的含量。方法:样品经预处理后点于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乙腈-水-甲醇(5:5:2:3)为展开剂,于470nm波长处进行吸收扫描,用两点校正法测定含量。结果:此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2.68%,最低检测限为1.13μg。结论:本测定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适用于藿胆丸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小儿咳喘口服液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咳喘口服液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并增加了薄层鉴别。采用固定相为YMC C18色谱柱(218 mm×4.6mm,5μm),检测波长:387nm;乙腈-磷酸二氢钠(0.05mol/L)(含磷酸1ml/L)(39:61)为流动相测定马兜铃酸A,马兜铃酸A在2.6~52μg·m 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采用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9:1)溶液为展开剂,鉴别紫菀,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黄色斑点;105℃加热10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小儿咳喘口服液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黄芪颗粒剂的制备工艺以及质量研究情况。方法:对中药黄芪颗粒剂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并制定薄层色谱的质量控制方法。结果:粒度检查发现,不能通过一号筛及能通过四号筛颗粒、粉末的总量为总过筛量的2.34%;溶化性检查发现,所取黄芪颗粒在5分钟内全部溶化,仅存在轻微的浑浊,没有较多量明显不溶性沉淀存在;水分检查发现,本品含水量为4.54%;经薄层色谱定性检查发现,在对照品溶液色谱斑点的相同位置上,供试品色谱也存在日光下可观察到的棕褐色斑点。经薄层扫描法测定,黄芪甲苷在1.02μg-5.18μg的范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得回归方程是Y=47.452+759.374X(r=0.9999),最低检出限是0.53μg,加样回收率是98.32%,RSD=2.12%。使用该工艺制得的黄芪颗粒,使用薄层扫描法可以很好的对黄芪甲苷含量进行质量控制,测量结果准确、稳定。结论:使用该制备工艺生产的中药黄芪颗粒符合各项质量控制要求,适合大规模临床生产,使用薄层扫描法可以很好的对黄芪甲苷含量进行质量控制,测量结果准确、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产后三泡外洗浓缩液的薄层色谱鉴别法。方法:飞龙掌血采用氨水碱化的三氯甲烷提取,在正己烷-三氯甲烷-丙酮(15:10:2)展开。肿节风用石油醚萃取后再用三氯甲烷提取,在甲苯-乙酸乙酯-甲酸(9∶4∶1)展开。结果:飞龙掌血斑点喷以改良碘化铋钾试液后显色明显。肿节风在365nm下检视有荧光斑点,氨熏后斑点变为黄绿色。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益母草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益母草颗粒中的盐酸水苏碱进行定性鉴别,同时还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该制剂中的总生物碱的含量进行定量的测定。结果:在薄层色谱法的鉴别中,供试品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呈现出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样品对其不存在干扰。盐酸水苏碱在45-395μg/ml的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的差值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2%,RSD为1.2%(n=5)。结论:该法简便可行,易操作,重复性好,能够作为益母草颗粒制剂的质量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完善复方感冒灵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法,修订马来酸氯苯那敏和对乙酰氨基酚的薄层鉴别,增订了金银花、绿原酸的薄层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修订了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测定方法,增订了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对乙酰氨基酚进样量在0.2001~2.001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46%,RSD为1.65%(n=9);马来酸氯苯那敏进样量在0.1016~1.01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27%,RSD为1.41%(n=9)。结论: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专属性好,斑点清晰;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准确性、重复性好,适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完善200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关于土木香鉴别项目中薄层鉴别的方法.方法:以环己烷-醋酸乙酯-氯仿(10∶1∶1)和石油迷(60~90℃)-乙酸乙酯-甲酸(15∶5∶5)为展开剂,以5%茴香醛硫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分别点于同一用普通硅胶G薄层板上.结果:二种展开剂均获得较好的分离效果,色谱斑点清晰,以前者为佳.讨论:改进方法与200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的方法比较操作性更为简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百瑞口服液的工艺以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对百瑞口服液的工艺以及质量控制方法进行研究。结果:使用该工艺制备的贝瑞口服液样品经澄清度检查,直到第7天才发现出现沉淀,说明使用该工艺制备百瑞口服液澄清度良好。供试液和对照品溶液色谱在对应位置呈现相同颜色斑点,空白对照溶液色谱没有对应斑点显示,说明使用薄层鉴别方法对百瑞口服液进行定性质量控制可行。线性关系方程为Y=1E+07X-5734,(R2=0.9999),说明紫云英进样浓度在0.01467mg/ml-0.08932 mg/ml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并且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也比较理想。结论:使用新型药用口服液澄清剂改善百瑞口服液的制备工艺,可显著提高百瑞口服液的澄清度,使用薄层鉴别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百瑞口服液进行质量控制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更好地控制健脑灵片质量。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健脑灵片中的当归、白芍。结果:各药材TLC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而在阴性对照色谱相应位置并无此斑点。结论:通过对当归、白芍专属性的鉴别,可有效地控制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细叶铁线莲的薄层鉴别方法,为提高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细叶铁线莲中的芦丁成分.结果:细叶铁线莲色谱中芦丁斑点圆整清晰,分离度好,易于区别.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灵敏、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细叶铁线莲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珊瑚七十丸处方中当归的薄层色谱定性鉴别,为该药质量标准的提高以及质量可控性提供了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当归主要成分挥发油进行了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制备三七滴丸的处方工艺,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制备滴丸,利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人参皂苷Rg1含量。结果制得的三七滴丸大小均匀、圆整光滑、硬度适中。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高效液相色谱中,人参皂苷Rg1的含量在0.15-0.45m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人参皂苷Rgl的平均回收率99.6%(RSD=1.33%)。结论本实验制备工艺合理可行;所建立的质量控制方法简便、易行、重现性好,可用于本制剂的质量控制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测定桂北不同产地的对叶百部总生物碱含量并进行比较。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对叶百部中的生物碱进行鉴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总生物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建立了桂北产对叶百部总生物碱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和含量测定方法。结论:TLC显示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各个样品斑点数目不同,对应斑点显色强度也有不同;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桂北对叶百部中的总生物碱含量,测得6批药材样品总生物碱的含量为12.46~29.43 mg/g,说明了桂北对叶百部种内所含生物碱差异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