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资中县12个乡镇的23名塔罗科血橙种植大户,5月下旬聚集在资中县归德镇发源联合果场,交流种植经验和技术,实现强强联合,打造市场不沉之舟。 资中于1997年引进地中海水果——塔罗科血橙,经过多年培育,已成功栽种近200万株,两次荣获中国农业博览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资中县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通过提升规模化水平、品牌水平及科技化水平,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一是提升规模化水平。坚持成片推进、产村相融,重点推进建设新农村示范片2个,资中县示范片内连片产业基地达到45万亩,初步形成资中血橙、不知火杂柑、资中冬尖、优质粮油、"黑溜宝"生猪等为主的特色产业。二是提升品牌化水平。依托特色农产品资源,着力培育"黑猪"、球溪鲶鱼、塔罗科血橙等农产品品牌。目前,资中县共获批"三品一标"  相似文献   

3.
<正>资中县是农业生产大县,玉米是该县主要粮食作物。玉米病虫主要有:纹枯病,大小斑病,玉米螟,玉米蚜虫等。玉米蚜虫在该县常年均不造成经济损失,但2013年在该县大发生,属历年发生最重的年。2013年资中县玉米种植面积46.56万亩,玉米蚜虫发生面积高达27.4万亩,防治面积11.7万亩,挽回产量损失3790吨,防治后仍造成玉米产量损失2650吨,属重发生(5级)年。根据资中县2013年玉米蚜虫发生情况调查资料,结合2013年气候情况,笔者对资中县玉米蚜虫大发生原因进行了  相似文献   

4.
《内江科技》2013,(8):108
<正>四川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开发的柑桔留树保鲜提质增效配套技术,于2008年6月通过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获2008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该项目由资中县绿叶生态有限公司组织实施。拟投入资金1637.7万元,其中四川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100万元。项目将建立核心示范区1000亩,开展塔罗科血橙留树保鲜提质增效技术培训和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内江市"市校合作"服务农业产业促高质量发展。(一)抓优势提升特色农产品单品质量。围绕资中血橙、威远无花果等农业重点名优产品,加强与中国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等高校院所合作,推进品种选育、标准转化种植示范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对于农业领域重点项目给予20万元资金支持,一般项目给予10万元的资金支持。截至目前,研发并推广血橙品种8个,鲜果覆盖期从当年  相似文献   

6.
正江西赣州素有"世界橙乡"美誉。近年来,该市将脐橙产业当作农民脱贫致富的"黄金树""摇钱树"加以培育发展。2015年,全市脐橙种植面积157万亩,脐橙产量128万吨,全市实现脐橙产业集群总产值105亿元,其中鲜果收入58亿元,25万种植户、70万果农种植脐橙增收致富,果农人均脐橙收入占总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内江市农科院水稻所科技人员及早谋划,积极与内江市东兴区、资中等区县农技站对接,并实地考察优质抗病高产内香水稻品种百亩示范片,积极参与30万亩稻田综合种养产业带(内江市东兴区、资中县)百亩核心示范片的建设。近日,内江市农科院水稻所所长、国家水稻产业体系内江综合试验站站长陈勇带领李泽铭、孙泽武、曹厚明等科技人员,主动与内江市东兴区农林局总农艺师施朝东、农技站站长杨洪银和资中县农技  相似文献   

8.
资中县以稳粮增收调结构为发展主线,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新技术,确保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小春作物种植面积51.85万亩,总产79956吨,比上年增产15.1%;大春作物“四苗”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纤维汉麻的生长、规模化种植和推广,其汉麻纤维产量及品质居全国领先地位,纤维汉麻年种植面积占全国种植面积60%以上,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纤维汉麻种植区,纤维汉麻产业已成为黑龙江省种植结构调整和脱贫致富的好途径。纤维型汉麻需科学种植和精心管理才能获得稳产、高产,笔者近几年在黑龙江省各麻区调研,各地区"干茎"产量参差不齐,纤维产量和质量无法满足原料加工企业的需求,经归纳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青海格尔木特色农业 有机枸杞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格尔木市围绕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枸杞种植、加工产业,采取扶持引导、银行贷款、招商引资、统防统治等多种措施,推动枸杞产业向标准化生产、基地化建设和订单式农业方向发展,实现了枸杞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枸杞产业已经成为拉动农牧业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2014年枸杞种植面积达到4.6万亩(耕地种植3.17万亩),建设出口枸杞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万亩,出口备案企业3家,建成洁净晾晒基地5个,完成有机枸杞产地认证(德国BCS)1.2万亩,绿色  相似文献   

11.
资中县力争三年建成“年生产2万吨、原料基地10万亩”规模的冬尖项目建设工程已初见成效。去年以来,全县已建成2万亩生产基地,年产腌冬尖6000吨,实现农业产值624万元;企业新增加产值3360万元,创税利190万元。资中冬尖开始成为县域经济一大支柱产业。 资中冬尖早在1687年间曾作为贡品进献朝廷、历三百余年而不衰,享誉海内外。为了充分发挥 保护好这一著名品牌,该县大胆实施“科技兴菜”战略,于去年初开始走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之路,把冬尖产业化经营当作经济工作重头戏来抓,做到了组织领导、项目资金、目标任务、工作责任四落  相似文献   

12.
<正>前段时间,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在全国产业扶贫(贵州黔西南)现场会上发布消息称,截至2016年底,贵州省黔西南州薏仁种植面积达60万亩,总产量达15万吨,薏仁原料市场份额占全国70%。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黔西南州在薏仁的产业链延长中带动贫困户脱贫,让贫困村、贫困户分享产业发展的红利。数据显示,在2011年至2015年间,黔西南州累计实现65.95万人脱贫。  相似文献   

13.
正自2008年海西州提出"适度发展枸杞产业"的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战略思路以来,全州上下采取政策驱动、科技推动、市场拉动、龙头带动、社会联动等有效措施,不断延伸枸杞产业链条,柴达木枸杞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占有份额不断扩大,枸杞产业综合效益得到稳步提升。截至目前,全州枸杞种植面积已达47.8万亩,其中采果期面积31.4万亩、盛果期面积30.3万亩,较上年增加5.57万亩。2015年枸杞总产量达5.81万吨,产值21亿元;2016年预计枸杞总产量达6.4万吨,产值25.6亿元。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小麦常年种植面积5000多万亩,玉米4000多万亩。山东省地处南北交界区,生态环境复杂多样,随着农田生态条件和种植品种的改变,主要病虫害发生种类及规律不断产生演变。近年玉米粗缩病爆发,严重年份发生面积900多万亩,重灾地减产80%以上,产量损失严重,引发民事纠纷;小麦白粉病、麦蚜常年发生,连年化学防治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及作物生产安全。粮食病虫害的有效防控成为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资讯     
《华夏星火》2009,(7):5-7
<正>政策1国家林业局我国已基本完成今年营造林计划任务记者从7月21日国家林业局召开的2009年营造林质量检查总结汇报会上获悉,截至6月底,全国已完成营造林作业面积7639.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5581.5万亩,飞播造林87万亩,封山育林1971万亩,分别占年计划任务的115.6%、25.9%和64.5%;完成整地1893万亩,已基本完成全年营造林计划任务。  相似文献   

16.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又名叫茶子树,为常绿乔木,属于茶科。生产在我国气候温和、雨量充足的南方各地。目前,全国油茶面积有5000多万亩,1979年油茶籽产量为12.34亿斤,占油料总产量的6.1%。湖南省的油茶面积、产量均为全国之最,其次是江西省。浙江、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湖北、福建等省,也有成片种植。从全国油茶重点产区湖南省来看,目前油茶单位面积产量不高,产量增长缓慢,优势尚未发挥出来,已成为农业生产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近三、四年来,全省某油产量  相似文献   

17.
《华夏星火》2010,(8):5-5
目前,正是秋粮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据农业部农情调度预计今年全国秋粮面积11.49亿亩,比去年增加1300万亩,其中,晚稻栽插已基本结束,预计面积可达9526万亩,增加180万亩。  相似文献   

18.
宜昌县是湖北省柑桔的主产县之一。全县柑桔种植面积达4万多亩,近50万株。柑桔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有文字记载的可追溯到距今800年前的南宋;在300多年前的清代,柑桔就已成为本县黄陵庙一带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解放后,柑桔生产有很大发展,1981年柑桔产量  相似文献   

19.
<正>甘蔗产业是我省滇西、滇南边疆民族地区重要的支柱产业,全省年植蔗面积26.6万公顷。据统计,云南25个边境县中,有16个甘蔗产业县,甘蔗种植面积13.4万公顷,占全省甘蔗面积的50%,蔗糖产量85万  相似文献   

20.
正山西荞麦科研发展主要经历五个阶段:早期研究阶段、品种资源研究阶段、稳定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腾飞阶段。告诫山西荞麦科研工作者抓住现阶段,积极加强荞麦资源抗性鉴定、特色专用新品种选育、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和传统食品主食化研究,继续支撑和推动山西荞麦产业快速发展。荞麦是山西重要的特色杂粮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约50万亩,其中甜荞约30万亩,苦荞约20万亩。山西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从荞麦资源收集鉴定、新品种选育、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