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樊春良 《科学学研究》2009,27(2):319-320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中国的科学学也走过了近30年的历程.它诞生于科学的春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而成长和发展.在近30年里,科学学的思想广泛传播,研究队伍蓬勃壮大,研究工作深入开展,为我国科技体制的改革和科学事业的发展献计建言,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新时期国家的发展赋予了科学学更高的要求,面对国家发展的新需求,回顾过去的历程,是走向新的发展的必要一步.<科学学在中国>一书的出版适逢其时,它为我们认识和总结科学学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2.
科学学期刊在中国的历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学期刊在中国是伴随着科学学这门新兴学科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科学学期刊的发展又进一步推动着科学学学科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3.
梳理科学学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我国高校与科研院所科学学教育尚存的问题,为推动我国科学学学科发展及教育水平提升、向国家和社会输送高质量的科学学理论和科技管理人才、助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建设提供参考。以文献计量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中国知网、各高校官网、相关研究会官网、相关年鉴等途径收集信息,对我国科学学教育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具体包括各高校与科研院所设立科学学相关学科专业、开设相关课程、科学学类教材编纂出版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等。当前我国科学学学科建设尚不完备,科学学教育在大学中尚未推广开来。科学学教育发展仍面临挑战,包括科学学教育缺乏理论支撑与知识体系,科学学教学工作分散影响人才集中定向培养,科学学专业与课程的缺乏影响生源积累,科学学学科认同度与影响力不足。科学学教育应始终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应加强面向本科生的科学学专业与课程建设,个性化培养科学学“通才”与“专才”,加强对科学学学科的宣传,积极互鉴相关高校发展经验。  相似文献   

4.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创刊30周年的历程,是中国科学学兴起与发展的历史缩影。对30年中国期刊科学学主题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显示了科学学文献的时序分布、期刊分布和作者分布,并表明《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的科学学主题文献量居各刊之首,引领着中国科学学的发展走向。对30年中国科学学主题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以科学学文献共词网络的若干知识图谱,展现了中国科学学研究前沿与主要领域,存在从内层、中层到外层三大知识群的圈层结构,呈现出以科学的量化分析为主导的科学计量学和以科学的哲学分析为主导的科学技术学两大知识板块,以及相应的科学学两条互补的发展路径。展望未来,我国科学学一方面必须追踪国际科学学及科学计量学的可视化转向,着力向科学学理论、方法、应用的广度与深度进军,另一方面必须紧跟全球知识大变革的时代,以应对现代科学技术和研究方式的最新变革。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学研究到了不惑之年、迈向新时代之际,从国家、机构和作者三个层面,对比了从初创到发展前后两个时期中国科学学国际影响力的变化情况。以科学学代表性国际期刊及其施引文献为基础,采用文献计量分析与战略坐标图方法展示我国科学学研究在国际上的地位。由初创期到成长期,中国科学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大幅提高,从低产低影响力国家一跃进入高产高影响力国家的第一方阵,更有中国的机构和研究者进入了全球顶尖机构和研究者的行列中。但我们也注意到,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科学学的国际影响力还未达到国际领先的地位,我国学者并没有将国内科学学理论、科技政策与管理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在国际舞台上充分展示出来。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学学科建制形成以1982年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成立为标志,该过程深刻影响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对此予以研究有助于发现中国科学学学科的发展规律。通过访谈重要的历史亲历者,深度分析历史文献,文献计量分析中国科学学早期研究成果,发现中国科学学学科建制化过程体现两个显著特征,即聚焦中国科技发展亟待破解的难题引介国外研究成果、重视发展学科独立的理论体系,其间深受贝尔纳科学学研究思想影响并形成了研究范式。历史经验证明坚持贝尔纳传统、弘扬科学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是能够有力推动中国科学学学科发展的动力来源。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2008年恰逢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社会各界都举行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2008年9月12日,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学研究》编辑部在北京共同举办了“科学学界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座谈会”,畅谈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科学学与科技政策学科建设与发展等方面问题。会议上老中青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专家从自身体会出发,探究了解放思想对改革开放的重要作用,并展望了科学学发展的未来之路,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本刊编辑部特将这次座谈会上部分同志的发言进行整理并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尽管中国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具备发展科学学学科的条件,该学科直到1977年才萌芽。研究起源的条件与过程有助于明晰其发展规律。分析布哈林的科学学思想的理论逻辑,根据历史文献并结合访谈学科发展重要事件历史亲历者,在比较中苏科学学学科起源与发展历程基础上明晰该学科发展的实践逻辑,概括出承认科学发展存在其自身固有规律是科学学学科发展的必要条件。将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相比较,发现中国科学学学科发展面临理论缺陷导致支撑应用研究长足乏力的困境。历史经验表明我国科学学的发展应该处理好“求真”和“务实”的关系,弘扬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9.
钱三强对科学学在中国的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他推动成立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推动学术刊物及学科学位建设,促成科学学在中国的建制化。他重视科学学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与研究方法的规范和创新,强调建立中国特色的科学学理论,促成了科学学在中国的规范化和理论化。"文革"后,中国科学技术不再是某一方面的单兵独进,而是全方位的进步。著名科学家在这一时期的软科学转向,既是个人兴趣的使然,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0.
钱三强对科学学在中国的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他推动成立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推动学术刊物及学科学位建设,促成科学学在中国的建制化。他重视科学学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与研究方法的规范和创新,强调建立中国特色的科学学理论,促成了科学学在中国的规范化和理论化。“文革”后,中国科学技术不再是某一方面的单兵独进,而是全方位的进步。著名科学家在这一时期的软科学转向,既是个人兴趣的使然,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1.
生命科学近150多年的发展历程可概括为环环相扣的3个阶段:经典遗传学时代、分子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时代和生命组学与系统生物学时代。当代生命科学空前繁荣,呈现若干新特征:原始发现层出不穷,致使底层创新井喷;系统论与还原论并重,层层揭秘复杂生命过程;学科汇聚融合,生命科学从定性描述开始实现动态、精准和定量解读;科学数据共享,成为生命科学界普遍遵循的规则;合成生物学与人工智能兴起,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范式。这些特征使生命科学知识获得极大丰富、生物技术得以快速迭代升级。与此同时,中国生命科学厚积薄发,近10年进步显著,逐渐改写世界生命科学版图,并在科技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贡献突出。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中国生命科学面临更多挑战。理顺各科研模块的功能定位和资源配置,创建先进科研文化、营造良好科研氛围、坚持开放与国际合作,将进一步夯实中国生命科学的基础,使其更加卓越,贡献科技强国建设,丰厚回馈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12.
CiteSpace软件应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侯剑华  胡志刚 《现代情报》2013,33(4):99-103
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工具是由华人学者陈超美博士于2004年开发的,凭借其强大和先进的功能,该软件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关注。国外对该软件的应用主要分布在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国内则主要应用于管理学和技术科学领域。从应用领域来看,主要包括图书情报学、管理学、科技政策、教育学以及具体的技术科学(纳米科学与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从使用功能来看,主要是基于知识图谱的研究前沿与研究热点分析,科学计量学与引文分析,关键词共词网络分析,作者共被引与作者合作网络分析等。最后,针对当前的应用状况,本文对CiteSpace的应用前景和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医学科学领域面临的困境可以发现,生命的本质和演化规律尚未得到系统揭示;而仅用可视化手段去观察亚细胞水平或分子水平的微观静态结构,无法了解生命的微观动态过程。因此,需要建立新的科学范式以研究生命领域的三大基本科学问题:解析人体微观结构;揭示结构间的关联关系;探索结构及其行使功能的时相性变化规律。人体具有无时不在的能量-信息的网络传递机制,通过对该生命系统的科学解析能够破解生命领域的诸多难题。构建全息人体数字模型,可改变生命科学的实验研究范式,促进生命科学研究的全球合作与共享,全面认知人的生命本质,精确防治疾病,以及促进仿生学发展乃至科学技术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4.
2005年国内外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5年,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仍然保持着国际自然科学和高技术研究的主流与核心地位,在系统生物学、行为生物学、新药创制、转基因动植物、生物质能源方面的进展尤为引人注目。我国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界在2005年实现了新突破,在基因组和表观遗传学、结构生物学、植物科学和药物发现发展方面获得全方位进步,并启动了系统生物学/系统生物医学的新领域,为从2006年起实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实现我国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迎头赶上”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心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的心智及其生物基础,使得其研究途径变得异常复杂。心理学研究方法的鲜明特点是大量借鉴了其他学科的思想、方法和技术,同时,心理学家发展出各种精巧的实验设计和实验范式。20世纪末认知神经科学及其方法学的发展是心理学实验研究方法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结构方程模型、多层分析技术等多元统计方法的发展将心理学研究拓展到教育、管理、经济、医药、社会等应用领域。中国心理学坚持实证研究、追踪国际前沿和为社会服务,其重要科学和应用价值已经显现出来,但在科研人员数量、追踪研究、疾病心理学研究、跨学科研究等方面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6.
从21世纪以来诺贝尔科学奖得主的专利数据出发,依据钱学森的技术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体系层次结构思想,对诺奖成果的科学性质进行判断和分类。诺奖数据显示,近15年来,物理学领域呈现出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平分秋色的局面,而化学、生理学或医学领域明显地出现了趋向技术科学一边倒的局面。这意味着,仅从基础科学层次出发不足以实现接近诺奖和提升科技实力的宏伟目标,必须重视技术科学在建设科技强国过程中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科学学与自然辩证法两个学科在发展中面临的困境,根据两者研究对象的一致性,研究人员的相互交融渗透性以及两个学科的优势互补性,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分析了建立科学学与自然辩证法联盟是发展以科学技术为对象的学科的最佳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8.
早期的科学研究以个人为主,随后他们被组织在大学与科学院中共同进行科研活动,但学科之间也产生了条块分割。大科学时代的到来,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融合,呼唤不同研究者之间的交流。20世纪末高速发展的通信与网络技术,为形成新型的科研方式提供了物质条件,虚拟的科研团队将是未来科研方式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未来化学学科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了 2 0世纪化学学科的发展 ,明确提出化学在推动人类进步和科技发展中起了核心科学的作用 ;论述了未来化学学科发展趋势和研究模式 ;探讨了相关学科中的基本化学问题。  相似文献   

20.
生命科学发展日新月异,伴随着大量实验技术的更新,生物大数据逐渐产生并在生命科学研究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首先,生物大数据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包括基因组数据、表观基因组数据、蛋白质组数据等多种类型。这些数据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有助于揭示生命现象背后的规律。其次,数据驱动的生命科学新发展和应用涵盖了基因编辑、精准医疗、药物研发等诸多领域,为人类健康和生命质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然而,生命科学研究大数据时代也面临着包括数据存储、数据共享、隐私保护等多方面的问题,以及如何将海量数据转化为可靠的科学发现等挑战。文章简要概括了生物数据推动生命科学的发展规律,梳理了生物大数据组成、特点及来源,阐述并讨论了数据驱动的生命科学研究新范式下的共性问题和我国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